1、 1 测量学 课程教案 第 1 章 绪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了解 现代普通测量学 概况、清楚学习现代普通测量学的 目的和要求 。 学习要求 1.了解测绘学与测量学的关系、现代测绘学的发展现状。 2.掌握地球空间信息学( Geomatids)的定义和概念。 3.了解现代测绘学的在国民经济及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4.清楚学习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5.了解测量学的任务及它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测绘学研究的对象,测绘学的分科,现代测绘学的发展现状,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2.地球空间 信息学( Geomatids)与现代测绘学的任务。 3.现代测绘学的在国民经济及工
2、程建设中的作用。 三、习题与思考题 1.测绘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Geomatids 的含义是什么? 3.现代测绘学的任务是什么? 4.测量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有哪些作用?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 识记: 测绘学 的定义, 测绘学研究的对象 。 领会: Geomatids 的含义,现代测绘学发展的特点、涉及的行业。 第 2 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清楚参照系的选择以及地面点定位的概念。 2.了解水准 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深刻理解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充分认识 普通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2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
3、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水准面的特性。参考椭球面。 2.确定点位的概念。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天文坐标( , ),大地坐标( L, B),空间直角坐标( X, Y, Z),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x, y),独立平面直角坐标( x, y)。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 取整数部分取整数部分 13/301 16/P PnN 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 nN 336 36 4.地面点的高程。 1985 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高程与高差的关系: ABABAB HHHHh 。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对距离的影
4、响:223RDDD 对水平角的影响: “6.0 对高差的影响: RDh 2/2 6.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 核。 测量工作的内容: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三、习题与思考题 1.何谓大地水准面?我国的大地水准面是怎样定义的?它在测量工作中起何作用? 2.参考椭球和地球总椭球有何区别?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几种?各有何特点?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 4.北京某点的大地经度为 11620 ,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带号,相应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5.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两点间的高差如何计算? 6.什么是
5、测量中的基准线与基准面?在实际测量中如何与基准线与基准面建立联系? 什么是 测量 计算与制图的基准线与基准面? 7.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那些是基本工作?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 识记: 大地水准面,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定位参照系及定位元素。经度,纬度,直角坐标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测绘地形图及施工测量的概念。 领会: 参照系的形成,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垂线与法线的区别。 高斯投影的3 概念,高斯坐标系的建立、高斯坐标的表示。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之处,测量 工作原则 。 简单应用: 高斯 克吕格坐标系横坐标自然值与通
6、用值的关系,高程 与高差的确定。 第 3 章 水 准 测 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掌握水准测量的相关知识,做好水准测量实施前的技术准备,通过水准测量的实验,达到独立操作水准仪,完成多个测站水准测量的观测、检核、成果整理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 学习要求 1.深刻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和高程传递要领。 2.清楚水准仪的构造,及其主要轴线的关系。 3.掌握水准仪的操作要领,能够完成水准测量中的观测、检核、记录、计算,及水准测量路线的成果计算。 4.认识精密 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及数字水准仪。 5.清楚水准仪的检 验与校正方法 6.了解引起水准测量误差的因素,及相应的消除、削弱这些
7、误差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水准测量原理。 高差法:前视与后视;仪高法:视线高。转点的概念 。 公式: bahhbah bHHaHHhHHbah ABiii iBAiABABAB2.水准仪及其使用 DS3 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内对光望远镜成像原理,望远镜放大率。水准管零点,水准 器的分划值。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满足条件:水准管轴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中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水准仪操作步骤:立尺,置架,粗平, 照准,精平,读数,记录,搬站。 视差及其消除方法。 水准尺: 塔尺,单面尺,双面尺及尺常数。尺垫。 3.精密 水准仪、自动安
8、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及数字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4.水准测量实施 水准点:永久性水准点。临时性水准点。 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水准网,水准结点。普通水准测量的一般要求,施测程序。 公式: AB HHhba 测站检核方法:双仪高法,双尺面法。 4 公式: 2/mm1 0 0 2/“mm6“ 红黑 hhh hhhhhbahbah水准测量成果整理: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检核、 高差改正数的计算、高差改正数的分配原则。 5.DS3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条件: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十字丝中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圆水准器轴的检验校正;
9、 水准管轴的检验校正; 十字丝中横丝的检验校正。 6.水准测量误差 仪器及工具误差: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的误差平行,望远镜对光时调焦透镜运行的误差,水准尺的误差。 观测误差: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估读水准尺的误差 mV,水准尺倾斜的误差b。 公式: D“2 “15.0 Dvmv “60 “2 bb外界条件的影响:地球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光的影响 f,仪器升沉的影响,尺垫下沉的影响,温度变化对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夹角的影响。 公式: RDf 243.0 四、习题与思考题 1.设 A 为后视点, B 为前视点, A 点的高程是 20.123m.当后视读数为 1.456m,前视读数为 1.579m,问
10、A、 B 两点的高差是多少 ?B、 A 两点的高差又是多少?绘图说明 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 ?B 点的高程是多少 ? 2.何为视准 轴 ?何为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视差 ? 3.水准仪上圆水准器与管水准器的作用有何不同 ?,何为 水准 器分划值? 4.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到什么作用? 5.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是主条件?为什么? 6.水准测量时要求选择一定的路线进行施测,其目的何在? 7.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那些误差? 8.试述水准测量中的计算校核方法。 9.水准测量中的测站检核有那几种?如何进行? 10.数字水准仪主要有那些特点? 1
11、1.将图中的水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A、 B 两点为已知高程点 HA=23.456m,HB=25.080m,计算并调整 高差闭合差,最后求出各点高程。 5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 实测高差 /m 高差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后视( a) 前视( b) BMA 1 1 2 2 3 3 BMB 计算 检核 12.设 A、 B 两点相距 80m,水准仪安置于中点 C,测得 A 尺上的读数 a1为 1.321m,B 尺上的读数 b1为 1.117m,仪器搬到 B 点附近 ,又测得 B尺上读数 b2为 1.466m,A 尺读数为 a2为 1.695m。试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12、如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13.试分析水准尺倾斜误差对水准尺读数的影响,并推导出其计算公式。 14.调整如图所示的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高程, HI=48.966m。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 识记: 水准点,转点,水准管分划值,视差,视准轴,水准管零点,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水准尺常数等概念。记录计算、观测及成果检核方法。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高差改正数,容许误差的计算,闭合差调整,成果 计算方法。 领会: 高差法、仪高法计算高程。双面尺分划特征。内对光望远镜成像原理。符合水准器与微倾螺旋运动之间的关系。自动安平原理,补偿器的光学特性,平行玻璃板测微器读数原理。圆水准
13、器、管水准器、十字丝中横丝,等三项检校和方法。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水准尺尺长误差,水准尺分划误差,水准尺零点差,气泡居中误差,水准尺倾斜的误差,地球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光的影响,仪器升沉的影响,尺垫下沉的影响。 简单应用: 置架、粗平、照准、精平、读数、记录、扶尺、搬站等的操作要领,运用双仪高法和双面尺法作测 站检核。水准测量误差的消除和削弱的相应对策;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 6 综合应用: 选点,定标志,闭合或附和水准路线的布设,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水准测量成果的计算。 第 4 章 角 度 测 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认识经纬仪的组成部分及其用途,清楚角度测
14、量原理,掌握测角方法。通过实验,达到独立操作经纬仪,完成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检核、成果整理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 学习要求 1.理解水平角及竖直角测角原理 2.认识 清楚光学及电子经纬仪的构造及相应的读数系统。 3.清楚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及其之间的关系。 4.掌握经纬仪的操作要领。 5.学会用测回法测水平角,竖直角,计算竖盘指标差。 6.了解测角误差的来源、性质及消除、削弱误差的对策。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角度测量原理 水平角的定义,水平角的测量原理。竖直角的定义,仰角,俯角。竖直角的测量原理。 公式:水平角 b a 0 2.经纬仪及角度测量 DJ6 级光学经纬仪的构造:照准部,水平度盘
15、,基座。 视准轴、水准管轴、横轴、仪器竖轴。满足条件: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垂直于横轴,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圆水准器轴平 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竖丝垂直于仪器横轴。 分微尺测微装置,度盘格值,复测机构,读数方法。 光学经纬仪使用操作步骤:对中,整平,瞄准(消除视差),读数,记录。 水平角观测( 测回法 ):安置仪器,盘左观测、盘右观测,方向读数。半测回角值。 公式: 右左右左右右右左左左 21“40abab方向观测法: 技术要求。 竖直角观测:竖盘部分: 竖盘,竖盘指标,竖盘指标水准管,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倾螺旋。盘左、盘右读数规律。 竖直角计算公式: 左 L 或 左 L右 R或 右
16、R|竖盘指标差: 右左 211536021 xRLx 3.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 照准部水准管轴的检验校正。望远镜 十字丝纵丝的检验校正。 望远镜 视准轴的检验7 校正。 照准部横轴的检验校正。 竖盘指标差 的检验校正。 光学对中器 的检验校正。 4.电子 经纬仪与光学经纬仪的区别 读数系统:编码度盘,光栅度盘,格区式度盘。 5.水平角 测量误差 仪器误差: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照准部偏心差、度盘刻划误差。 观测误差:对中误差。标杆倾斜误差,照准误差,读数误差。 外界条件影响。 三、习题与思考题 1.分别说明水准仪和经纬仪的安置步骤,并指出它们的区别。 2.什么是水平角? 经
17、纬仪为何能测 水平角? 3.什么是竖直角?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若用光学对中器应如何对中? 5.计算表中 水平角观测数据。 测 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I测回 O 左 A 036 24 B 10812 36 右 A 18037 00 B 28812 54 II测回 O 左 A 9010 00 B 19745 42 右 A 27009 48 B 1746 06 6.经纬仪上的复测板手和度盘位置变换手论的作用是什么?若将水平度盘起始读数设定为 000 00,应如何操作? 7.简述测回法观 测水
18、平角的操作步骤? 8.水平角方向观测中的 2c 是何含义?为何要计算 2c,并检核其互差。 9.计算表中方向观测阿 水平角观测成果。 测站 测 回 数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 2c =左 -(右 180) 平均读数=左 +(右180) /2 归零后方向值 各测回归零方向值的 平均 值 各测回 方向间的水平角 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 O 1 A 0 02 36 180 02 36 B 70 23 36 250 23 42 C D A 228 19 24 254 17 54 0 02 30 28 19 30 74 17 54 180 02 36 2 A 90 03 12 270 03 12 B 160
19、24 06 340 23 54 C D A 318 20 00 344 18 30 90 03 18 138 19 54 164 18 24 270 03 12 10.何谓竖盘指标差?如何计算、检核和校正竖盘指标差? 8 11.整理表中竖角观测记录。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竖 直 角 指标差 平均竖直角 备 注 O M 左 7530 04 顺时针注记 右 28430 17 N 左 10117 23 右 25842 50 12.经纬仪上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13.角度观测为什么要用盘左、盘右观测?能否消除因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 14.望远镜视准轴应
20、垂直于横轴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检验? 15.经纬仪横轴为何要垂直 与仪器竖轴?如何检验? 16.试述经纬仪竖盘指标自动归零的原理。 17.电子 经纬仪主要特点有哪些?它与光学经纬仪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8.电子 经纬仪的测角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其中关键的技术有哪些? 19.简述动态电子测角系统中,为何有粗测和精测之分?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 识记: 水平角,竖直角, 度盘分划值, 视准轴,横轴,仪器竖轴,照准部水准管轴, 竖盘指标差等概念。垂球对中、 光学对中器对中及整平的目的及方法。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竖直角观测方法。 经纬仪 轴线应满足的关系。 领会 :角度测量原理,竖角计算公式的推导规律,盘 左
21、、盘右观测的意义。电子 经纬仪与光学经纬仪的区别。经纬仪检验方法及校正原理方法。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等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简单应用: 在测站上对中,整平、照准、读数、记录的操作要领,运用盘左、盘右进行检核。采取角度测量误差的消除和削弱的相应对策。 综合应用: 按瑁操作 DJ6 级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的技术要求,正确地观测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竖直角。 第 5 章 距 离 测 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认识距离测量设备的组成部分及其用途,清楚距离测量原理,掌握距离测量方法。通过实验,达到独立操作仪器设备, 完成水平距离的测量、检核、成果整理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建立直线定向的概念,能
22、够熟练地进行方位角的有关运算。 学习要求 1.认识距离丈量工具,了解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学会量距成果的整理。了解钢尺检定的方法。 2.清楚视距测量的原理,掌握用视距测量的方法进行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测定。 3.了 解光电测距仪相位法测距原理,初步掌握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距离的方法。 4.认识全站仪,清楚全站仪使用过程。 5.清楚标准方向的建立,方位角之间的关系,方位角的推算。 9 6.了解距离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影响及其防止、消除、削弱误 差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钢尺量距 丈量工具:钢尺、测钎、垂球、标杆。 直线定线:在两点间定线 、两点延长线上定线 。 一般精度量距方法: 前尺手
23、,后尺手。标点、定点、对点、持平投点。往测、返测。相对误差,相对成果。 公式: 1 0 0 012 0 0 013 0 0 01/121容容容 kkkDDkDDDDDDqnlD BAABBAAB 2.钢尺的精密量距 量距工具:钢尺、弹簧秤、温度计、经纬仪、水准仪等。 量距过程:清理现场,经纬仪定线,概量,钉尺段桩,标十字线,尺段丈量。尺段高差测定。 尺段计算: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全长计算。 iBAiABhtiiiiihooiotiooiDDDDllllDlhlctclttlllll返往2201/1025.1205 3.钢尺检定 尺长方程式与钢尺检定的方法。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钢尺误
24、差:尺长误差,检定误差。 观测误差:定线误差、拉力误差、倾斜误差、对点及投点误差。 外界条件影响:垂曲反垂曲误差,温度误差,风力影响。丈量注意事项。 4.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的原理,视准轴水平、视准轴倾斜。 公式: 2cosklD klD viklh 2s in21 vih 观测方法和步骤。 视距常数测定,视距测量误差分析。 掌握用视距测量的方法进行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测定。 5.红外光电测距仪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光电测距仪、微波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普通光源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 光电测距原理:相位式测距原理。 公式: 2,0,222 uLnuLnL 则时若ND3000 型红外测距仪的工
25、作过程,测距边长改正计算。 10 6.全站仪及其使用 全站仪的组成, SOKKIA SET510 全站仪的介绍, SOKKIA SET510 全站仪 的操作。 7.直线定向 三北方向:真北、轴北、磁北、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 关系公式: mRL ta n方位角的概念,标准方向线, 真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不同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公式: mm AAAAA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公式: 180180 左右后前正反 三、习题与思考题 1.某钢尺名义长为 30m,经检定实长为 29.998m,检定温度为摄氏 20C,检定时的拉力为 100N,用该钢尺 丈量某段距离得 300
26、m,丈量时 的温度为摄氏 35,拉力为 100N,两点高差为 0.95m, 求水平距离。 2.如何衡量距离测量精度? 用钢尺丈量了 AB、 CD 两段距离, AB 的往测值为307.82m,返测值为 307.72m, CD 的往测值为 102.34m,返测值为 102.44m,问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否相同 ?哪段精度高 ? 3.下列为 视距测量成果,计算各点所测水平距离和高差。 测站 H0=50.OOm 仪器高 i=1.56m 点号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尺间隔 中丝读数 竖盘读数 竖直角 高差 水平距离 高程 备注 1 1.845 0.960 1.40 86 28 2 2.165 0.635
27、1.40 97 24 3 1.880 1.242 1.56 87 18 4 2.875 1.120 2.00 93 18 4.根据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的起始边坐标方位角以及各内角值,求其余各边坐标方位角。 5.根据如图所示的起始边坐标方位角以及各水平角 ,计算其余各边坐标方位角。 6.试述相位法测距原理 . 7.何谓全站仪 ?用 TOPOCON 全站仪 测一段斜距 364.251m,竖直角 18 25.5,测距时环境温度 32 C,大气压力 760mmHg。在全站仪中未输入气象改正参数。试计算平距和高差。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 识记: 水平距离,直线定线,量距相对误差,往返测量, 标准拉力、标准温度、钢尺名义长,视距测量,视距常数,相位法测距,距离改正,直线定向, 标准方向线、 方位角,方位角推算等概念 领会 :定线原理,钢尺 量距的方法, 相对误差、 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