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的开掘.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978939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涵的开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涵的开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涵的开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涵的开掘 (节选)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二十一 对知识的内涵进行开掘,对历史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方面,这是讲好历史课所必须要做的功夫。若要“使人昭昭”,自己就要先明白,真正搞清楚所教史事的具体情况、性质、意义、作用等; 另一方面,这也是教师不得不做的功夫。由于教科书的叙述比较简略,不可能事事展开,要使学生能够学懂,教师就要做这种开掘的工作,使教学内容能够充实、具体、到位。 我们常说在备课中要认真钻研教科书,不仅是对教科书结构、层次、重点的把握,而且还指对教科书内容的深入探究和理解,将 教科书中文字叙述的深层内涵开掘出来。在实际的备课中对教科书内容的开掘,有几种不同的情况,需

2、要教师具体分析和具体解决。 第一种情况是教科书里没有提及知识的具体内涵。由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容量有限,对一些史事往往只是点到为止,而未做具体的阐释。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课文中所述史事过于简略,学生是不是能够明白?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历史知识,有什么实际的含义?对此教学中需要怎样来进行解释? 教师有必要对教材中未加解释的内涵加以阐发,这样学生才能有真切的理解。 另外,教科书中对一些非重点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 到,有时甚至会避而不谈。但正是如此,容易引起学生的疑问,如果教师也对相关的情况未能把握,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了。 第二种情况是教科书中对知识的内涵写得比较简单。有时教科书对

3、所述知识做了简要的阐述,但比较概括,没有展开,不甚具体,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进一步的开掘。 如:在高中历史新教材 中 提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时,都会涉及港澳回归的世界意义,人民 版的写法是“ 为国际社会 以和平方式 解决国家间 的 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 新的范例。 ”,岳麓版是“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 借鉴 ”。这两种说法,意思是一 样的,但都是结论式的,显得有点空乏。如果教师只是照书上的说法重复一遍,学生不一定就真的理解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世界意义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度的阐释或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因为在处理和解决港、澳问题时,中国政府

4、是用谈判的方式解决政治争 端的,以平等协商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而且根据具体的国情,以维护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保障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达成以不同社会制度的共存来处理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求得平稳过渡,最终实现了港澳的回归。这种成功的范例,对国际事务的解决作出了很好的借鉴,为处理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因此说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三种情况是教科书中写得比较清楚,但要学生充分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开掘。在这种情况中,教科书重点介绍了知识内容,也概括得比较全面,然而学生在学习时还是会 感到不大好理解,尤其是难以把握知识的关键之处。对此,教师就要对

5、教科书的叙述进行进一步的梳理,结合史事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 其本质特征,将知识的核心内涵揭示出来。举个例子,高中历史新教材 中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几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是用几乎整页的篇幅来论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解释一番,或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复述,学生要抓住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从理性上认识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还是相当困难的。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而前提就是教师在备课时对宣言的研究 ,发掘其核心思想,重点把握:一、宣言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将为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二、宣言指出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阐述了共

6、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等,并强调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前一点指明了方向,后一点指明了道路,这就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 以上所说的,是教师对教科书中知识内容的内涵要进行必要的开掘,包括把握史事的具体情况及对历史的深入认识。当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来处理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分别对待。这就是说,教学中不一定要对所有的历史知识都要进行阐发,有时也讲不了那么深入、细致(尤其是对非重点的知识),但教师必须对所涉及的知识都清楚,有全面的理解。这样,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能迎刃而解。因此,这种对知识内涵的开掘,是对我们历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以及教学水平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的一种衡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中的佳句。我们的历史教师 要下工夫开掘所教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把历史讲得清楚、透彻。 首都师范 大学历史系 叶小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