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风沐浴下的榆林区域站 榆林区域站 侯平军 农业靠科技,科技靠推广。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推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现就我站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 所取得的 浅显经验和 体会 向领导作以汇报,与 同仁 相互交流 : 一、 基本情况 榆林区域农业技术服务站(以下简称榆林区域站)成立于 2007年 5 月 19日 ,服务区 域位于县境东部,辖榆林、东屯、小潭三个乡(镇),主要以 花生、玉米、
2、小麦、红萝卜、大葱等 为 优势农作物,辖区内总人口 9.35 万人, 87 个行政村,总户数 23587 户,耕地面积 20 余万亩。常年花生种植面积 8 万亩,红萝卜种植 2万亩,大葱种植 0.7 万亩。 榆林区域站是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派出机构,属全供事业单位,规格为股级,现有技术人员 6 人,其中农业局 4 人,农机局 1 人,水利局 1 人,人员均经层层考核,竞聘上岗,择优录用。 榆林区域站主要职责是协助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 、试验、示范和 推广,农作物病虫害检测、预报、防治,农业投入品监控,农业资源调查与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灾情普查,农村能源开
3、发利用,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 二、工作情况 (一)、前期工作 1、深入调查 工作人员到位后,经过简单分工,随即兵分三路,分别深入到三个乡 ( 镇 ) 和重点行政村,进行农业资源摸底调查,我们 采取询问乡村干部和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一周时间,基本摸清了三个乡 ( 镇 ) 的基本情况,另外,我们还对部分行政村的优势主导产业进行了调查,并详细掌握了其规模、效益、发展前景及存在 问题。通过摸底调查,使我们对辖区内三个乡 ( 镇 ) 87个行政村的家底做到了心中有数,为今后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2、大力宣传 建站之初,我站印制了延津县农业局榆林区域站
4、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 5000份,便民联系卡 3000份,下村入户广为散发,加强与农民朋友的交流、沟通 ,做到让农民朋友对榆林区域站设立的背景、肩负的使命及服务的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又开通了农技服务热线,装上了因特网,申请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信箱等,使广大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的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我们还派专人进驻榆林乡便 民服务中心,随时随地接受农民咨询。以上措施的实施,大大加深了榆林区域站在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同时,我们的吃苦耐劳,热情服务,无偿指导也在广大干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3、构建网络 我们按照村干部推荐,本人同意,区域站审核,乡政府批准的原则,
5、遴选出 150名具有较高学历,热心农业技术的种田能手,确立为本村农民技术员,主要职责是协助村委宣传、落实有关农业政策,在区域站指导下推广农业新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的调查与防治,发放 明白纸、技术卡,利用村广播播报农情信息等。 (二)、推广工作 1、技术培训 我们常常 利用晚上、阴雨天等农闲时段,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田间地头现场教学等形式进行培训,针对部分村庄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我们还利用清早他们上班前,午休时段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关键时节,我们还充分利用村广播对农民进行广播教学,有时一天培训达 5 场之多。在培训同时,我们还及时发放与之相关的技术资料,用以弥补农民朋友记不住、记不全
6、、记不清的遗憾。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 ,榆林区域站共开展 各类 技术培训 160余场次,培训农民达 130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 2 万余份。 2、田间指导 我站自开通农技服务热线以来,不断 接到辖区内农民朋友打来的咨询电话,询问农业方面的各种问题。对能够通过电话讲清楚,解决问题的,我们就通过电话及时解决,对一些农民朋友在电话里说不清症状,危害程度的,我们就立即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予以解决。常常是我们的推广车一到地头,周围干活的群众就围上来,问这问那 。还有很多农民朋友拔出刚刚能吃的花生,从大棚里拽几 个西红柿,几根黄瓜往我们手里塞,有的把从家里提到地里解渴的啤酒、 凉开水让
7、我们喝,看着这些热情、朴实的群众,我们就觉得没有理由不搞好农技推广工作,没有理由不搞好农技服务。在这里 给大家讲一个我 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笑话:我们经常去的一个村,叫小里村,一次一个群众李学胜打电话说他种的棉花出了问题,让我们去看看,我们就立即开车到了他的棉花田,正在打药的几个村民也围了上来,李学胜说,我刚在地里用手机给你们打的电话,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大老远看到一辆白色面包车,不用看牌照,就知道你们来了。旁边一个村民说,你这算什么,还用看牌照,大老远听到汽车喇叭响,我就知道是你们。引得 周围群众哈哈大笑,我也趁机幽了一默:但愿不是当年鬼子进村的动静。笑声更大了。 3、实施项目
8、两年来,榆林区域站共参与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阳光工程项目、科技入户项目、良种补贴项目、小麦高产开发、油料倍增计划、大宗秋作物高产攻关等等一大批国家、省、市、县项目,均取得了圆满成绩,得到各级领导的赞许和表彰,为全县农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试验、示范、推广 截止目前,榆林区域站先后试验、示范、推广了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花生田金龟子 ;利用沼液冲施夏花生 ;利用沼液无土栽培茄子、黄瓜、西红柿 ;中普绿麦一号小麦品种;“百泰”杀菌剂防治花生病害等。其中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花生田金龟子 在 3700亩花生田 的推广, 农 药使用量比往年减少 1850公斤,为农民节省农药投入 3.7 万元,增加
9、经济效益 33.3 万元。 利用沼液冲施夏花生,平均每亩增产花生 46.875 公斤,亩增经济效益 150元左右。“百泰”杀菌剂当年推广面积 3000余亩,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 30余万元。 (三)、管理工作 1、人员管理 由于榆林区域站是一个由农业、农机、水利三家单位共同派出人员组成,人员情况比较复杂,且工资、福利等待遇由三个单位分别承担,管理起来极不方便。为便于管理, 也让 他们 分组包乡,全站 6个人,共分 3 组,两人一组,一组包一个乡,负责全部农技推广工作,同 时还把人员细分为农业政策、植保、土肥、种子、农机、水利等 6大块,一人负责一块,让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充分发挥个人所学、所
10、能、所精,调动每个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所有人员均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和谐相处,步调一致,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2、制度管理 先后制定、完善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安全制度、卫生制度、考勤制度、财务制度、考核制度、 公物管理制度、效能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为榆林区域站工作 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一点体会 (一)、农技推广工作是解决邻里纠纷的一剂良药 2008元 宵节前,部分群众正在浇灌小麦 返青水,一场倒春寒不期而至,我们接到辖区内小潭乡周庄村支书打来的电话,说他们村一户村民的小麦一片一片的不长,让我们去看看。接到电话后,我们马上驱车赶到出事麦田,地块主人和村支书
11、也在麦田,见到我们来了,户主说,你们快给看看,是不是我邻居往我的麦地打缩节胺一类的农药了,我们两家有矛盾,如果是,看我怎么治他。村支书也很着急 ,害怕出事。经我们仔细查看,发现凡是低洼处麦苗不长,还有积水,其他地方麦苗生长正常,就问户主是不是浇水了,他说是,技术人员就对他说,麦苗不长不是谁搞破坏,而是浇水时大水漫灌,低洼处存有积水,近几天气温低,麦苗受了冻害,等气温转暖后,加强田间管理,会慢慢恢复的,不要乱猜疑了。听到讲解后,该户主不好意思的笑了,村支书也松了一口气,说:你们真是及时雨,帮我解决了一场邻里纠纷 啊。 (二)、 农技推广人员是当地政府的得力助手 2009年秋,玉米正值灌浆时期,我
12、站值班人员接到区域内玉米主产区东屯镇 部分群众打来的电话,称玉米雌穗上爬满了虫子,这些虫子钻蛀玉米穗,咬断玉米花丝,有的雌穗上甚至达 20 多头,咨询如何防治。听到这些,当时技术人员认为是玉米螟危害,就按防治玉米螟的方法让群众喷雾防治。不久,我们又接到东屯镇政府的电话,反映同样情况,让我们过去看看。感觉事态严重,我们放下手头工作, 立即赶赴东屯镇,深入到田间实地调查,发现群众都在打药防治,技术人员剥开一个玉米穗,发现不仅有玉米螟,大部分是棉铃虫危害。并且,现在喷雾防治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害虫都在玉米苞叶内,农药打不到虫身上。我们还了解到,一些群众为了彻底干净的治虫,用的大都是高毒农药,致使人
13、员中毒情况不时发生。了解了详细情况,我们立即请教有关专家, 专家提出了“剪花丝,抹药泥”的防治方法。掌握这项技术后,我们一面进村指导防治,一面通知镇 政府召开村干部会议,部署防治工作。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此次统防统治取得重大胜利,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事后,用东屯镇农业副乡长的话说:你们这帮人真帮了我大忙, 真是我们的得力助手。 (三)、农技推广工作是农技推广人员展现个人成绩的舞台 经常听到一些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抱怨说,干农技推广工作不好出成绩,没有什么地位,没有发展前途。其实不然,农技推广工作恰恰给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我们常年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掌握了第一手的 生产数据和资料,只要善于总结,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是生动的、真实的、可信的,各大报刊杂 志是喜欢采用的 。我在榆林区域站工作两年来,先后写作各种农业类论文 8 篇,陆续被国家、省级农业刊物刊登、发表。 各位同仁: 新一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春天已悄然来临,让我们乘着此次改革与建设的春风,扬帆远航,为我国的“三农”事业贡献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