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文化.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2979423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水利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水利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水利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水利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水利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讲 水与 成语 、民俗、姓、地名、皇帝年号 1、水涨船高 、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光山色、 水火不辞、水火不容、水火无情 水火相济,水火之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水尽山穷、水枯石烂 、 水来土掩、水流花谢、水落石出、水漫金山 水米无干、水米无交、水明山秀、水磨工夫、水木清华、水穷山尽、水乳交融 、水深火热、水宿风餐、水天一色、水土不服、水泄不通、水泄不透、水泄不通、水性杨花、水月镜花、水至清则无鱼、水中捞月 2、外乡人过河 不知深浅 井口打水 容易失足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十五个吊桶 七上八下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 常在河边走 哪有不湿鞋 3、 姜(姜水),姬(姬水

2、), 伊 (山西曲沃的 伊 水), 伊祁 (同上), 妫 ( 妫 湖,山西),汪(本姓漆,后姓汪、芒) 地名 :沟、溪、泊、辛 姓:滨、洲、江、 沓 姓:池、堤 水 食 邑 姓: 雒 、 邑 、洛 水 国 姓:褒(褒国) 水 官 姓:龚(共工氏 与龙王共事);洪 水 职业 姓:冰(保管冰块) 渡(驾船世家) 泷(在激流中打捞物品) 从上面派生出:张,王,刘,周,唐,郑,杨,陈,高, 程 (在派生出)田,吴,杜 大渡沙,若水,沫 水,郭沫若 4、水与民族 1) 独龙族,目前人口约 7000 人(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 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

3、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此外,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与傈僳族 ,怒族 ,白族等代代交好 .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史籍称之为“俅人”。 过去,独龙人没有统一 的族称,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作为自己的名称, 如“独龙”、“迪麻”等。“俅人” 、“俅曲”、“曲人”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独龙人民自己的特点和意愿,正式定名独龙族。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相通。 独龙族自古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条件

4、恶劣,交通闭塞,所以社会发展较为迟缓,生产力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前后仍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经济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 为主,采集和狩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独龙语中“门租”是对各种民间曲调的统称,而“门租哇”则是对歌手的称谓。独龙人常用舞蹈和歌唱来表达喜怒哀 乐和生产、收获、狩猎、建房、婚庆等事件,民歌曲调质朴淳厚,节奏自由多变,风格独特,许多神话和故事都藉由“门租”而世代流传。妇女还曾有文面之俗。住房多为木房或竹房。唯一的节日是过年。过去无固定时间,多在农历腊月举行,节期长短也不一样。独龙族地区北接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东倚海拔 5000 米的高黎贡雪山,西南与缅甸接壤。曲折延绵的独龙江

5、水奔腾呼啸在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冬季大雪封山,夏季多雨而潮湿,南北走向的地形以及受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影响,使当地的植物生长和气候变化都呈现出垂直分布的显著特性。 2)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 一。现有 345993 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水族从事农业,

6、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 九月为岁首。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通用单词 100 多个,现在则通用汉文。水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相传水族的先民是岭南“百越”之一骆越人的一支。水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文献中。 3) 怒族,我国的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根据 20

7、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统计,怒族人口数为 28759。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大都使用汉文。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能通话。但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多数人会讲傈僳语。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怒族地区山峦重叠、江河汇聚。从旅游观光的角度来看,这里数不尽、望不完的奇峰怪石、飞泉瀑布、激流险滩、古树龙竹,确实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而,从生活的角度讲,这里贫脊的土地、闭塞的交通却给怒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重困难,致使其社会发展相当的迟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以花木枯荣为时序、靠结绳刻木传递信 息、以刀耕火种为耕作方式等许多人类远古的生活图景在这里仍能时

8、时映现。尽管如此,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怒族人民始终都未停止与大自然的搏斗和抗争,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不断改变着历史,谱写着时代的新篇章。 5、水与朝代 满清 实际上满族人的祖先女真贵族曾建立 “金 ”国,清朝的前身是 “后金 ”(金政权的后继),姓氏 “爱新觉罗 ”的意义是 “金 ”。清皇太极改 “大金 ”为 “清 ”,是因为 “清 ”用水作偏旁,而 “明 ”字含火义,以清代明,犹如水灭火。因此推测是皇太极是利用迷信为自己夺取全国政权造舆论。 史学界一直认为,五行学的创始人是孟子 ,而易学界则认为五行学说是与阴阳学说同步产生的。一般认为五行:一曰水、二曰木、三曰火、四曰土、五曰金,它们之间相克相

9、生。即 “顺次相生,隔一相克 ”,水生木,而克火,依次类推。古人认为:水能够灭火,火能够熔化金属,金属制品能够砍伐树木,树木的根能够穿透土壤,土壤能够吸收水份使之消失。又认为:水能够滋润树木,木能够燃烧产生火,火能使燃烧的东西变成灰土,土里面能找到金属矿物,寒冷的金属表面润泽能够产生露水,金属溶化后会变成液体。 清朝原为金国,而明朝之 “明 ”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 “焕 ”字也属火。后 女真族改 “满族 ”,金国改大清国, “满清 ”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最后灭掉明。 6、水与地名 湖南湖北(洞庭湖) 河南河北(黄河) 浙江(钱塘江,原名 淛 江,之江) 【山南 水

10、北为阳】 淮阴(淮河之南),岳阳(洞庭),沈阳(沈河,今浑河),汉阳(汉水原在汉阳之南) 位置: 临海、枝江、颖上、临泉(泉河边)、鸭江口(鸭河注入百河之口)、丹江口、汉口、济源(济水之源)天津 7、祝愿:永定河、济宁、海宁、宁海 8、水与年号: 【河平】建始四年(公元前 29 年),黄河决堤,御史大夫尹忠自杀。次年三月,汉成帝宣 布改元“河平”,意为“黄河灾祸平静”。该年号自公元前 28 年三月至公元前 25年十二月使用,纪为 4 年,元年为癸巳。 【河瑞】永凤二年(公元 309 年)五月,汾水中得到王莽时期的玉玺,上刻“有新保之”字样,刘渊视为祥瑞,宣布改元“河瑞”,意为“黄河祥瑞福佑”。

11、该年号自公元 309 年五月至公元 310 年七月使用,纪为 2 年,元年为己巳。 9、水与清军布置 清代的八旗军,包括八旗满洲、 蒙古 、汉 军在行军、驻营时所居 的位置是固定的。据说是依 “五行相克 ”说制订的。在 八旗通志 中有如下的记载: “两黄旗位正北,取土胜水。两白旗位正东,取金胜 木。两 红旗位正西,取火胜金。两蓝旗位正南,取水胜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师,或夜行黑色难辩,故以蓝代之。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东方属木,颜色为青,木能克土;南方属火,颜色为赤,火能生土克金;西方属金,颜色为白,金能生水克木;北方属水,颜色为黑,水能生木克火;中央属土,颜色为黄,土能生金克水。从五行所

12、属的颜色和五行相克的角度讲,八旗所处的方位恰恰与五行相克的方位是一致的:两黄旗属土,土能克水,所以在北方;两红旗属火,火能克金,所以两红旗位于西方;两白旗属金,金能克木,所以两白旗位于东方;两蓝旗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两 蓝旗位于南方。 第二讲 水电工程与环境保护 黄河三门峡大坝 AAAA 级旅游区(点)。距市区 14 公里,车程 17 分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 黄河 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于 1957 年 4 月 13 日开工, 1961 年建成,被誉为 “万里黄河第一坝 ”。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连

13、接豫、晋两省,控制 流域面积 68.8 万 km2,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 89%,来沙量的 98%。工程于 1957 年 4 月动工, 1961 年 4月基本建成投入运用。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管、电站厂房等。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 713.2m,最大坝高 106m,坝顶高程 353m,水库总库容 162 亿 m3。 三门峡水电站 现有装机 40 万 kW,年发电能力可达 14 亿 kWh。自 1973 年 12 月第一台机组发电至今,已累计发电 235.2 亿 kWh,创产值约 20 亿元。 主坝建设 大坝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

14、坝长 713.2 米,最大坝高 106 米;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长 144 米,最大坝高 24 米;主、副坝总长 857.2 米。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全长223.88 米,宽 26.2 米,可安装 8 台发电机组,现有 7 台机组,发电量 41 万千瓦,为低水头径流发电。 黄 河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而又难以治理。其实在黄河的源头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都是一条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 黄土高原 地带,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 “黄色河流 ”。而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淀,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 “悬河

15、”奇观,直接威胁 黄河下游 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黄河的危害一直是历代 统治者 的心腹之患。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着手治理黄河。但因为三门峡大坝的原设计是苏联专家,而他们对黄河的泥沙问题又了解不多,所以在设计时只求坝高库容大,忽视了泥沙淤积问题,致使 5 年间泥沙淤积量达 5041万立方米。从 1964 年开始, 对大坝工程多次进行改建,最终使库区雨季大为减轻,进出库泥沙基本平衡,实现了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仅发电一项,截止 1986 年已收回国家对这项工程的全部投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世界各国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浑水发电,不仅做了有宜尝试,而且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16、。有利条件 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坝选择建在三门峡,是因为三门峡具备当时建坝的多种有利条件:一是 三门峡谷 是黄河中游 河道最狭窄的河段,便于截流;二是黄河三门峡谷水流湍急,建坝后容易发电;三是三门峡谷属石质峡谷,地质条件优越;四是人门、鬼门、神门三岛 属岩石岛结构,可作为坝基,有利于施工导流;五是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是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峡谷,拦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积大,能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水害。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始终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周恩来总理 曾三 次到工地现场。主持会议,研究工程建设问题。刘少奇、 董必武 、邓小平、 李先念 、彭真、 陈云 、陈毅、李富春、 聂荣臻 、彭德怀

17、、 邓颖超 、罗荣桓、 陶铸 、郭沫若、 习仲勋 、万里、 李鹏 、胡启立等领导同志也都曾来此指导工作。董必武同志视察了三门峡大坝以后,曾欣然命笔观三门峡枢纽工程四章,并为建设者写下 “功迈大禹 ”的题词。郭沫若视察后写道: “鬼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动地惊天大史诗 。 ”1999 年 6 月 19 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三门峡大坝视察,对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景色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每年的 10 月至次年的 6 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从三门峡大坝至 山西 芮城大禹渡 120 公里间,碧波粼粼,一望无际

18、,似 天池 银河。两岸青山绿树,绵延不断,山光水色,相映如画。春秋冬三季,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珍贵的白天鹅飞翔在蓝天碧水之间。而每年的 6 月至 10 月,大坝泄洪放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站在三门峡大坝上可饱览 “不尽黄河滚滚来 ”的雄伟气势。 立项之初的反对 三门峡立项之初就遭到 陕西 方面的坚决反对,当时陕西不少政府官员通过多种 渠道力陈此项目对陕西的影响。其实早在 1955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前苏联 专家提出的 “高坝大库 ”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方案虽然被全票通过,但同时也遭到了 清华大学 水利专家 黄万里 和水电总局实习生 温善章 的

19、反对。 1958 年,在三门峡工程开工一年后,陕西仍在极力反对三门峡工程。理由是:沿黄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决黄河水患问题,无须修建三门峡工程。但三 门峡工程并没有因此停止。 1960 年,大坝基本竣工,并开始蓄水。 1961 年下半年,陕西的担忧变成现实: 15 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 潼关 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 渭河 成为悬河。 关中平原 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 1962 年,陕西人再也按捺不住,在 4 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陕西省代表提交提案,拟请国务院从速制订黄河 三门峡水库 近期运用原则和管理的具体方案,以减少库区淤积,并保

20、护 335 米移民线以上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 运用调整危害仍继 在随后的许多年里,三门峡工程的运用方式虽几经调整,但三门峡工程对上游 (主要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 )造成的危害却仍在继续。类似的不满和争议也就不免时常出现,直至最近的 郑州 会议。 在郑州会议上,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在汇报中再次尖锐地提出: “三门峡库区问题已经绵延了 40 年,积淀的各种矛盾已非我省所能解决,矛盾的发展完全是由三门峡顾及自身利益和下游利益造成的。 ” 11 月 12 日 ,三门峡水电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有水利专家把今年渭河流域水患成因怪罪于我们后,渭河周围的领导们似乎也理

21、直气壮起来,恨不得立刻炸掉三门峡工程而后快。 ”他认为,治理黄河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逐级造水库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水库本来就有沉积泥沙、减少下游水患的功能,三门峡水库这些年对控制流量、减少下游水患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以前,三门峡以下流域是重灾区,拦坝后就基本没有大水灾了,而这个流域面积比渭河流域的大得多,其利弊得失孰轻孰重难道不是很清楚吗? ” 但是陕西省的一份报 告也愤怒地指出: “同在一个 黄河流域 ,惟有陕西是历史因素的无辜受害者,而别的省份都是纯粹的受益者,他们在几十年 安澜 的同时,继续向黄河索取更大的利益。 ”而三门峡水电站的那位工作人员则认为, “不能把祸水都泼到三门峡的

22、头上 ”。他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这次电视上报道的渭河水灾的镜头里,到处都是光山秃岭,连素称粮仓的关中平原也少见树木。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不仅加重了三门峡的泥沙淤积,同时也抬高了自己的河床,这样不发生水灾才怪!出了问题,不去查究源头深处的原因,却责怪也是受害者的下游,这不是舍本逐末、避重就轻吗? ” 生存之争与利益之争 水位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线 三门峡大坝从立项到建成至今的数十年里,围绕大坝的利弊,各方一直是争论不休。陕西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争,而三门峡水电站也是同样的处境。作为三门峡水库调度的负责人, 三门峡水利枢纽 管理局水库调度科科长 张冠军 对于水位的感受

23、有着最深刻的体会:要发电,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区将因此出现严重的泥沙淤积。如果降低水位,又无法发电。他无奈地表示: “水位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线。 ”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水情分 析科科长王育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目前三门峡水库每年可发电 10 亿千瓦左右,收入约为两亿元,这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失去了发电功能,三门峡枢纽的正常运行就会缺乏经费来源,管理运作也就无以为继。 据记者了解,现在三门峡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远远超过当初 25 万千瓦的规定,原来 5 台 5 万千瓦的小机组已被换成了大功率机组。每年将近两亿元的收入是黄委会、三门峡水电站及其 2500

24、 名员工的主要经费来源和生存支撑。一个败笔?两种警示! 三门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有人说是一个败笔。但 作为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 、葛洲坝、 三峡 等大工程都从它那里得到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但是,同样不能因此就拒绝做深刻的反思。例如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例如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主要技 术是依靠前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 三门峡水电站修建时正处于 “大跃进 ”时期,决策者的决策并非通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它的主要技术是依靠前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而该院并没有在黄河这样多沙的河流上建造水利工程的经验,所以造成严重

25、后果的泥沙问题当时被他们忽视了。周恩来总理在 1964 年 6 月同 越南 水利代表团谈话中就曾承认: “在三门峡工程上我们打了无准备之仗,科学态度不够。 ”而在决策过程中,对反对意见的漠视也值得人们深思。当时陕西和山西两省都有人反对修建,在专家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这些意见都被人为地忽略和压制了。 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协调机制失灵问题 据经济视点报报道,在三门峡水电站问题上也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协调机制失灵问题,在郑州会议上,陕西省还指责三门峡的蓄水位违背了 “四省会议 ”所协议的蓄水位。其实,部门协调机制的失灵主要是由一些国家职能部门对部门 利益的重视要远甚于对整体利益的重视所导致的。 对

26、此问题, 黄河水利委员会 退休专家温善章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经常提意见说,有的部门本来行使的是国家职能,可一到了实际操作就出现很多企业行为,处处表现出赚钱的冲动。现在的很多规划都是 吃饭规划 ,而不是出于黄河的实际需要。 20世纪 50 年代黄河下游修防 3000 人就够了,后来机械化了,反而成了 2 万人。吃 皇粮 的人越来越多,三门 峡水电站现在修防将近 3000 人,我看 200 人就够了。 ” 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 对三门峡已经造成的损失,单一的谴责是不理智的,同时即使三门峡真的被废弃,我们的反思也不应因此停止。正如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在郑州会议上所强调的: “三门峡水

27、库建成后取得了很大效益,但这是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的。三门峡水库在运用方式上的调整,不是对三门峡水库的否定,而是更加合理的运用。这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而是怎么看待并在以后尽量避免犯错的问题。 ” 三门峡水利工作者重审三门峡水库 40 多年来作出了巨大 贡献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 40 多年来,通过水库的调节,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黄河城市工业和农业用水、下游河道及 河口 地区生态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水库调度、机组抗磨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水库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长期保持水库寿命,探索出

28、了成功的方法。 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又被提出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 “上拦下排、两岸分滞 ”的防洪工程体系日趋完善,对干流洪水的控制,由过去三门峡枢纽单库奋战,变成了三门峡与小浪底联合调控,小浪底水库成为直接控制下游洪水的重要枢纽。在此背景下,部分专家学者又一次提出了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废除、炸坝、敞泄、停运等不一而足的观点再一次叫响。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提高了对黄河下游洪水的控制能力,原来由三门峡、故县和 陆浑 水库 承担的任务将有比较大的调整,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但无论怎样调整与整合,都不应是迎新弃旧,用新库替代老库。当然,在新的情况下,对三门峡水库的历史地位和在今后黄河

29、治理与开发中的作用,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 在我国的水利建设史上,没有一个工程像三门峡这样,从工程设计到建设,从运行到管理,历经曲折,既有规划、决策的教训,也有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经验,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不时成为全国水利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规划阶段 “三起三落 ” 规划阶段就一波三折 “三起三落 ”,直到 1955 年 7 月 30 日由全国人大 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修建三门峡工程的决策才终于形成。围绕枢纽是按 “蓄水拦沙 ”还是 “拦洪排沙 ”设计方案,又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争论。 投入运用不久就进行两次改建 规划和设计的先天不足,迫使工程在投

30、入运用不久就不得不进行两次改建,三次改变运用方式。 1964 年 12 月决定在枢纽的左岸增加两条泄流排沙隧洞,将原建的 58号 4 条发电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简称为 “两洞四管 ”。 1969 年 6 月又决定实施第二次改建,挖开 18 号施工导流底孔, 15 号机组进水口高程由 300 米 降到 287 米。 1990年之后,又陆续打开了 912 号底孔。 三门峡大坝的弊端: 1.泥沙使水库容积下降,发电效益下降 2.渭河河口形成拦门沙(二级水坝),库面积扩大,西安有被淹的危险 3.崩岸,农民无收成 4.土壤盐碱化 5.井水变苦 6.沼泽化 7.下游清水沙量小,将下游沉沙带走,造成下游河

31、岸冲淤变化,冲刷河段与淤积河段变化漫长,加大防攻抢险压力,增强防汛难度,增大经费,使已修成的大坝变废。 8.大坝阻挡鱼类(如黄河鲤鱼)的洄游产卵引起灭绝。 9.大坝造成下游水位降低,大发电机组无法使用 10.入海口尾 羽部分不改道,造陆作用减弱,嫩滩易被吞没 11.入海口近海微生物下降,鱼类下降,食物链易受影响 12.易引起海水导管,使土壤盐渍化。 长江:三峡,河道型水库 导流底孔 :施工时排水,完工后堵死 泄洪深孔 水产养殖:水库浅水,而深水重金属沉积 三峡:中华鲟下降,活化石(与恐龙同时代),辉又道金沙江产卵,秋季产卵 船螺旋桨(后而水急) 大坝发电的泄水口(有螺旋桨叶片发电) 水温低,不

32、利于灌溉,水流速低,自净力下降,水污染严重 生物富集 长江:一弯变,弯弯变 三峡大坝引起地震不会超过 6 级,使重庆的滑坡加剧 水质, 水温,风速,地质,泥沙淤积,水生物,陆生动植物 河狸, 洞被淹,无法交配 决定永不开放的河:赤河水(茅台的水来源, 53赤水,赤水河,地下的井水) 鸭绿江: 22 级大坝 金沙江: 4 级 水利对环境有利的: 1)替代火电,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废渣, CO2 2)调节径流,消减洪灾,保护人群健康(洪灾易引起疾病蔓延) 3)资源转换,形成新的生态位,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4) 促使区域城镇化(修大坝处) 5)水电站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对水库周边农业生态有利 6)促

33、进山区精神文明建设 不利: 1)淹没与移民: 1.土地资源; 2.森林资源及生物植物; 3.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 、疗养区及其他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设施; 4.铁路公路; 5.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移民安置造成的水土流失; 7.发展乡镇企业,安置移民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2)水库抬高水位: 1.库岸滑坡、坍塌,水库引发地震,泥沙冲淤,地下水位抬高使土地盐碱化、沼泽化; 2.水质物理化学变化(水质污染,低温水); 3.水库淤泥对水质、航运的影响;4.水库径流调节对下游的生态环境的影响 法国拱坝引发地震崩塌 拱坝是一种建筑在峡谷中的拦水坝 ,做成水平拱形 ,凸边面向上游 ,两端紧贴着

34、峡谷壁。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拱坝是在平面上呈凸向上游的拱形挡水建筑物,借助拱的作用将水压力的全部或部分传给河谷两岸的基岩。与重力坝相比,在水压力作用下坝体的稳定不需要依靠本身的重量来维持,主要是利用拱端基岩的反作用来支承。拱圈截面上主要承受轴向反力,可充分利用筑坝材料的强度。因此,是一种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很好的坝型。 平面上呈拱形并在结构上起拱的作用的坝。拱坝的水平剖面由曲线形拱构成,两端支承在两岸基岩上。竖直剖面呈悬臂梁形式,底部 座落在河床或两岸基岩上。拱坝一般依靠拱的作用,即利用两端拱座的反力,同时还依靠自重维持

35、坝体的稳定。拱坝的结构作用可视为两个系统,即水平拱和竖直梁系统。 水荷载及温度荷载等由此二系统共同承担。当河谷宽高比较小时,荷载大部分由水平拱系统承担;当河谷宽高比较大时,荷载大部分由梁承担。拱坝比之重力坝可较充分地利用坝体的强度。其体积一般较重力坝为小。其超载能力常比其他坝型为高。拱坝主要的缺点是对坝址河谷形状及地基要求较高。 拱坝的基础处理要慎重对待。务必查明地质条件的薄弱环节。在工程措施上要不惜代价彻底解决。不能轻率 处理。对水文、试验等工作应按规程规范办理,这样才能提高设计精度,不然将造成工程失事的遗留病害。所以应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求经济合理。 拱坝坝址地质条件,一般是上部岩石比下部差,左右岸岸坡均有软弱夹层。为了使拱坝传给基岩的推力分散,易于保持稳定,中小型拱坝工程,扩大其拱端尺寸,即将坝布置为变截面圆拱成大头拱坝是有效的。但相对于重力坝,拱坝对坝址岩石基础的要求相对重力坝要少一些。 第三讲 中华风水与水利 水资源量,水质,水交通,水型 水型五种: 金形为半圆形, 金域水最吉 木形为长方形, 火形为三角形, 最易决堤,不可 建房屋 水形为曲折形, 无情水 土形为方形 ,土也吉 山主人丁,水主财 关注: 1.水资源量(能养活多少人口),(可用的耕地面积); 2.水质; 3.航运(交通),人工渠 运河; 4.水运交通的便利 紫禁城(门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