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复习笔记.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980752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笔记 1、简答题( 10 4 = 40); 2、论述题( 15 2 = 30); 3、案例分析题( 15 2 = 30) 1、道德的本质 道德 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利规范。 道德的一般本质 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 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其主要表现为:( 1) 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 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A

2、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利规范; 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 )。 2、如何理解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和规范,进而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限制、约束、侵 犯,因此,就其本身来说,是对人有害的。它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好处,并非是这些管理和约束本身,而是这些管理和约束通过对人的损害所达到的结果、目的,它维

3、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的存在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不过是人类为了达到利己目的 (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 )而创造的害己 (限制某些欲望和自由 )手段。因而是一种“必要的恶”,所谓“必要的恶,也就是这样一种恶,它能够求得更大的善或防止更大的恶”。所以,道德就其自身而言,不过是对人的某些个人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而言,却能够防止更大的 害或恶 (社会秩序的混乱、经济发展的崩溃等 )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 (社会文明秩序、经济迅猛发展 ),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 3、职业的道德意义的主要体现 作为一种社会化分工,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职业本身

4、就包含着一定的道德基础和根据。职业的道德意义主要表现在:( 1) 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 职责是一种只与人的职业角色相联系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些责任,才真正体现出职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体现着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完善。( 2) 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即职权。 职权是每一特定职业岗 位所拥有的权力,它是实现职2 业社会职能,承担职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条件。( 3) 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职业的责任和权力之所在,也是职业内在的道德内容。( 4) 每种职业都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对社会来说,它不仅能实现各种职能、创造

5、各种效益,还能组织社会结构、稳定社会秩序;对于个人来说,它既是谋生的手段,又是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它,既可以创造服务与贡献的社会价值,也可以实现人生塑造的自我价值。 4、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 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在我国现今历史条件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1) 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作为就业者的每个公民也 都 是人民的一员,因此,“为人民服务”本质上也就是“人民自我服务”。(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

6、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它变“客观为别人”为“主观为别人”,激发人们“主人翁”式的劳动态度。( 3) 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为人民服务,不仅 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发展的始终,而且在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范畴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5、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 :( 1) 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敬业勤业是自爱自强,“敬”、“勤”的根据是“爱”,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 2) 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从业人员在行使职权时,首先应当

7、考虑的是如何正确行使本岗位所拥有的职权,如何充分发挥本岗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尽职尽责,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 益,更好地服务社会。( 3)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因而也是一切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品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基本美德,是一个人为学和立业的根本。( 4) 文明竞争,友好协作。 社会主义的竞争是与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又是与协作相统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行各业、各个职业团体、各个从业人员,其奋斗的方向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友好协作理应成为职业道德的规范。( 5) 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先进的科

8、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尽可能全面地熟悉将 要或正在从事的岗位业务,才能适应现代职业生活的变革。 6、教育劳动的特点 3 第一, 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 2)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第二, 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 2)劳动对象的相师性;( 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第三, 教育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工具的特殊性;( 2)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 3)教育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工作时间是连续的,工作空间是广延的);( 4)教育劳动效果的特殊性。 第四, 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1)关系众 多,组成复杂;(

9、 2)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由“传授式”变为“合作式”。 7、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 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 ,其产品具有社会性 .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 ,故这一对象是与其它劳动过程中的对象不同 ,是一个有意识的、有理想的、有主动性的人 .人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的 .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劳动对象 (即客体 )而出现的 ,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 ,都是受自己意识的支配 .教师的劳动“加工”过程 ,必然包括教和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 .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 过程 ,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 ,在这里学生操有某种“主

10、动权” .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 ,还反作用在劳动过程中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 ,学生作为客体 ,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 ,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 .这种教师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使得教师劳动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结合内外因关系论述 ) 8、 如何理解教育劳动的创造性 ( 1) 教师的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所需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 有创造性; ( 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由于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客观

11、条件、教师自身的特点等等是千差万别的,因而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 ( 3)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即对教学内容的再创造 ; ( 4)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生机与活力,使教师 享受 到工作的乐趣。 总得来说,教育劳动有其固定的规律,但我们不能把这种规律教条化,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工 作。 9、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联系 4 大学精神是指 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包括 : 学

12、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 独立自治的精神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 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培养 ); 理性批判的精神。 建立和弘扬大学精神对高效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1)树立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 2)树立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 3)树立 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 4)树立 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10、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 ; 为人师表原则 ; 教育公正原则 ; 依法从教原则 ;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1、如何理解教书育人原则 (资料:教师自身要素质过硬;要培养全

13、面发展的学生,光有知识还不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师不能忙于自己的事务而疏于对学生的管理) 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 :( 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特定社会、特定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德才兼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 教书育人是遵循教 学规律的要求。 一方面,教学的过程必然就是育人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好书要求育好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保证。( 3) 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当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14、法。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 1) 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遵循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学生的成长是有其自 身规律的,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3) 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教师应当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 12、如何理解为人师表原则 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 1)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

15、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经常性的、直接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高校教师必须遵循为人师表原则。( 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每 个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格感染影响学生。( 3) 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工作态度不仅影响学生,而且直接或间接 (通过学生 )影响5 整个社会。所以,教师不仅应成为学生的表率,也应成为社会的表率。 ( 4)是学生具有“向师性”的要求。 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

16、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会被学生视为榜样。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 的特征。 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的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 ( 1) 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做好学生的表率,必须在各方面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 2)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积极的作用。( 3) 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要坚持以身作则,就是

17、要教师以自身的行为对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学生从教师 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直接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从而增加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教育的效果。( 4) 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二者不可偏废。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向学生展示了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13、 如何理解教育公正原则 (资料:招生中违背教育公正原则的问题) 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 ( 1) 坚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 社会公正就是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标准,为维护人民利益所需的价值观念。公正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必然要求教育公正 。( 2) 坚持

18、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 公正作为教师的一种美德,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高尚的人格。坚持教育公正,教师才可能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榜样作用。( 3) 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教育公正这一原则。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集体氛围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的公正。 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 ( 1) 坚持真理。 要求教师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大胆 积极地同谬误作斗争;要求教师能随时随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要求教师能主持正义。( 2)

19、 办事公道。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要处理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事,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教师必须遵循公正原则,做到办事公道。( 3) 一视同仁。 对待所有的学生,教师必须持公正的态度,必须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关键是持正确的态度,6 要求教师把所有的学生都视为在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 14、 师生关系体系的 五 个层次: 伦理关系、教育管理关系、心理关系、法律关系、人际关系。 15、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 ( 1)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 2) 在层次上有差异性。( 3) 在情感、角色期待上有互动性。 ( 4) 在评价标准上有冲突性。

20、 P.101 16、高校师生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 ( 1)师生对教育教学目标认识有差异;( 2)师生在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认识上有差异 (师道尊严、过于迁就、方式陈旧;缺乏沟通;有失公平);( 3)师生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各自具有的条件有差异(社会阅历);( 4)社会大环境、大气候也会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社会贫富差距)。 17、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如何协调) 第一,确定学生主体的观念 。 第二,尊重 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尊重学生的另一重要方面。 第三,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

21、对教育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 第四,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则: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18、 如何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资料:献血与学生权益) 与前面教育劳动的主客体双重性相联系 教师与学生是任何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所以

22、教师都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 2)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合理地要求学生,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做到教书育人;在管理活动中,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做到管理育人。( 3) 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7 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

23、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具有主导性的主体,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必须加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了把学生放到了教育主体的位置。 19、什么是真实的集体 ?(教师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 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的 。 第一, 按照马克思关于“真实的集体”里 ,个人与集体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 ,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 。 第二,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 ,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 ,相互制约 ,相互补充 ,相互共长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

24、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增长又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 第三,真实的集体主义是社会整体的共同进 步与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统一 ,作为它的最高目标和要求 。 20、教师集体中如何开展有益的竞争 ( 1) 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 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2) 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 从道德价值评价的角度来看,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激励教师个体的奋发向上。因此,这种竞争从其效果或

25、后果而言是符合道德的。但是,各个教师 抱着何种动机、采用何种手段参与竞争,却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所以教师在竞争中应该做到: 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 从最终意义上看,教师集体中竞争的结果是各个成员的共同提高,教师集体整体价值的提升;但是就个人而言,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最终结果上强于他人。但是如何去达到强于他人的这一结果,其采用的手段必须是符合道德的。 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良好的协作氛围是开展良好竞争的必要条件,应该将能否和他人进行有效协作作为竞争道德的内在要求。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不仅是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教师集体所必 需的,也是由目前高校教师集体中的协作道德现状

26、所决定的。 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A.当前的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的进程之中,高等教育如何进行改革,只能依靠我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探索,而这必须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B.高等学校是塑造新型劳动者的场所,伴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当今的大学生也具有和以往的大学生许多不同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地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没有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显然是不行的。 C.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而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活动,所需要的正是 这种开拓进取、8 敢于创新的精神。 21、 高校科研道德意义及其具体要求 高校科研道德的意义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科研

27、动机的功能: 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师树立为人民谋福利的目标,主动创造新文化,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贡献,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科学研究的道路傻瓜,不计个人得失,执着追求,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 2)科学活动的调节功能: 良好的科研道德有助于科学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调节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科研道德,科研工作者就可能会做出破坏 人与自然,为个人利益而损坏集体和国家的行为。 ( 3)促进功能: 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首要功能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师必须向学生介绍学科最前沿的

28、知识,降科研成功运用于教学,就会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有深度并具有前瞻性。同时,科研道德也使教师不断开拓,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科研是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 ( 4)科研活动的育人功能: 教学工作有育人功能,科研活动也有育人功能,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有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有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同事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加强科研道德教育。以上四个功能中前两个是高校的科研活动和其他研究院所的科研活动所共有的功能,而后两个则是高校的科研活动所特有的功能。 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要求 (资料:高校服务社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术自由

29、与社会责任问题) ( 1) 献身科学,追求真理。 这一点既是由科研工作的目的决定的,也是社会斗争的需要。要求高校教师做到:具有对科学的巨大热情,有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拼搏进取的浓厚情感;具有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毅力;正确看 待失败;及时修正错误;在取得的了一些成绩之后要防止自满情绪。( 2) 破除迷信,勇于创新。 应做到:打破神秘感,克服自卑感;反对迷信权威。( 3) 实事求是,治学严谨。 表现在: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课堂价值;资料收集要客观、准确、全面;在研究过程中,要消除主观上的偏向,要尊重事实,不要先入为主;反对学术腐败;建立学术规范;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 4)

30、配合协作,优势互补。 应当做到:增强合作意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5) 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学术民主的前提;开展学术讨论与争鸣是 学术民主的关键;防止学术垄断是学术民主的保证;提携后辈是学术发展的基础。 9 22、 导致学风 不正,出现学术腐败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目前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表现在科研中不能实事求是,弄虚作假,治学不严谨,学风和研究风浮夸,出现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当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 一是抄袭剽窃;二是伪造或是拼凑包装;三是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四是庸俗的关系网和金钱腐蚀。 学术腐败产生原因相当

31、复杂,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 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有影响;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系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对研究人员而言,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诱惑。 要解决腐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学风、学术道德建设,借鉴中国古代的优秀成果。在中国古代,考证时必须有 3 条以上的证据,不能是孤证,要言之有据。同时,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功,在国外,论文中别人的观点和引证的材料均要一一交代。2、发扬学术民主:不发扬学术民主,就无法去伪存真。发扬学术民主,就要防止学术垄断。学术垄断会促使学术 腐败

32、现象的出现。学术垄断会产生所谓学术寡头的现象,他们可以在学术界自说 自话,漠视别人的研究成果,对于自己的学术缺陷则极尽文过饰非之能事。所以,发扬学术民主,有助于防止学术腐败。 3、建立学术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要重视学风建设,真正树立正气,一维护学校学术声誉,促进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那种宽容长期弄虚作假的作法,只会助长这种恶习的蔓延,进而危机科学的正常发展。 4、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考核机制:目前经济领域内的考核大多采用量化的方式,但是学术领域内的东西不能简单量化的。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奖励制度采用简单的量化的方 式,势必会造成一些老师急功近利,导致学术腐败。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

33、术评价机制对于防止学术腐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总之,仿真学术腐败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 23、高校教师 服务社会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 诚信、公平竞争、效率、奉献 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道德要求 具体 表现在处理好以下 5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享受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关系。 高校 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就是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教师在从事正当的社会服务后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应有的权利。同时,在社会服务中,高校教师还必须履行一定的使命和职责。 第二,处理好无私奉献与如何索取的关系: 我们要提倡无私奉献,又要坚持按劳分配,反对不劳而获

34、,防止违法犯罪。 第三, 正确处理职业范围内主次的关系: 高校教师应该以教学育人10 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 第四, 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应该认识到学术无禁区,所以应解放思想,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争鸣和讨论,但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传播则应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宣传对象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对那些 学术界有争议话题的宣传要慎重。 第五, 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性期望的关系: 高校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追求真理。而在服务社会过程中,高校学术机构可能接受一些公司财团的支助,这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学术

35、独立和功利期望的关系,可能为了一些功利性的东西,而说出有悖事实和科学道理的言论,从而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展。因此,学术不独立,就无法取得学术成果,追求真理。 24、师德修养的方法 (注意联系实际谈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 1) 学习与实践结合 。加强学习: A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B学习马克 思主义伦理学知识; C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 D注意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 E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注意实践: A积极投身教育实践; B积极投身生活实践; C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 2) 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 他律是指道德主体在接受道德

36、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其意志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驱使,把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作为行为准则。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具有 自律性的人往往不受外在环境和因素的干扰,依靠道德信念,凭自己的良心追求道德目的和道德境界。 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 A他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外在动力; B自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 C自律在师德修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 A主动接受各种师德教育,提高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识,规范师德行为; B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自觉依靠各种制度、纪律等外在压力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C积极主动参与营造教书育人的环境,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维护教师形象。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A做到自觉自省,自觉进行内心的省察、反思; B经常反省,常常进行自我省察,实行自我解剖、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C努力做到慎独,即一个人独处时,能自觉保持一种道德自觉性,自觉践行师德内容。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