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构建.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8435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构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构建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1 前 言 . 2 一、构建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2 (一)有利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 2 (二)有利于和谐社会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 . 3 (三)有利于和谐社会矛盾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 3 二、我国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现状分析:以瓮安事件为例 . 4 (一)政府回应的意识还不够强 . 4 (二)政府回应的制度不全 . 4 (三)政府回应的方式不及时 . 5

2、 (四)政府回应的渠道不畅 . 5 三、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对策建议 . 6 (一)不断增强回应意识 . 6 (二)不断优化回应流程 . 7 (三)不断更新回应方式 . 7 (四)不断拓展回应领域 . 8 四、结束语 . 8 参考文献 . 9 1 摘 要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而政府体制改革仍处于转型时期,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民主的回应型政府不仅有利 于加强基层政府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建立民主的基层政府,而且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有效提升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必然途径。通过对 2008 年发生在我国贵州的瓮安事件中政府回应机制的分析,表明我国政府无论在回应意识、制度

3、、方式、渠道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从而提出从不断增强回应意识、不断健全回应制度、不断更新回应方式、不断拓展回应领域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回应机制。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政府回应;群体性事件 Abstract: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gradually maturity, and the government system reform is still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establish a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4、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government response to basic unit government effectively cope with group incidents, establishing a democratic government, and the grassroots is to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but also the realistic need increase effectively the Chinese govern

5、ment ruling ability the surest way. Through to the 2008 occurred in our country government in the event of guizhou link-up of response 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 our government whether in response to consciousness, system, mode, channel, there are insufficient, and then puts forward from increas

6、ing continuously optimize response consciousness, response process, constantly updating the ways to respond, expanding four aspects: constructing Chineses response to field of local government response mechanism. Key word: Local authority; Government response; Communitive event 2 前 言 所谓政府回应,又称政府反映性或

7、政府回应性,它是“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对公众的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反应和回复的过程。” 1 在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中,回应性政府构建体现了以人为本、高效、责任、服务的特征,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要求相吻合。回应性政府源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它是伴随着西方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产生的,随后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中得以提升,并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所认同的一种政府治理的模式。它强调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回应,强调了回应性 问题是当代公共组织理论的核心。 目前,我国正处于政治改革的攻坚阶段,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深入推进,它要求政府必须对民众的基本要求作出必要的回应,并要积极地采取行动予以满足。因此,

8、政府回应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人们的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等这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多元化的利益需求,而政府并未能切实迅速地转变职能,同时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即政府没有能很好地回应公民及社会的需求,以及提供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公 共服务。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内容和效果直接取决于公众的要求。公众希望政府更重视公共的需求和选择,对公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给与及时回复。 2因此,如何提高政府的回应能力、构建一个高效的政府回应机制就成为目前我国政府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回应机制建设也

9、应运而生。 一、构建地方 政府回应 机制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 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 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的作用,行政管理是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整合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实现公共利益、处理公共事务而进行的社会管理活动,也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 3这就表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离开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加强与改善政府治理模式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而回应性政府作为

10、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政府治理模式,也吻合了和谐社会对政府治理模式的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敏感时期 , 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其中, 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因此, 切实加强政府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 提高政府回应效率,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有利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回应性政府的建设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政府治理理念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意味着要“以人为本”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决定了政府对国

11、家事务及公共事务管理的目必须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3 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 务。回应性政府的建设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在政府社会管理中,围绕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利,及时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做出积极的回应,并且最大可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从而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建设回应性政府的具体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指导原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建立回应性政府,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即达到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促进社会利益群体和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达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及内部的和谐发展

12、。因此 ,构建回应性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要求,使政府能在第一时间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做出回应。 (二)有利于和谐社会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4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全局,审时度势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加快角色转变和管理创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政 府回应机制的构建,正是政府从公众的角度出发,对公众的诉求予以快速准确的回应,是服务型政

13、府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要求关注弱势群体的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便利。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转变施政的理念,以社会为本位,实行合理的分权,建立迅速、准确和法治的回应机制,同时要以服务理念来引领政府活动的全过程。所谓的服务型政府,即“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的程序,按照公民的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的,实行服务职能的,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在服务型政府中,政府的首要责任,就是要搞好宏观的社会 管理,即把社会“管活”而不是“管死”,这就要求政府迅速的为对公民的需求做出积极回应。在服务型政府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机构,而是要以公民的需求为中心,以社会的诉

14、求为导向,是公众驱动的政府。它要求政府在机构的重组、职能的配置、权力的分配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不仅要以公共服务为政府职能,而且以为市场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公民服务,对市场、社会、公民做出的诉求要给予迅速准确的回应,这就要求政府建立积极的回应机制。因此,政府行政并不是强加于公民和社会的自上而下的管制,而是为公民的更好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 率的服务,迅速回应社会、人民、市场的需求,建立积极的政府回应机制,有利于进行合理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监督,为建构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有利于和谐社会 矛盾疏导机制 的建立和健全 和谐社会 是一个 能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15、,社会的矛盾主要存在于人民内部的矛盾,但是如果这些矛盾摩擦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很有可能会使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进而引起更加严重的群众性对抗,即群体事件的发生。因此,各级政府 必须建立健全矛盾疏导的工作机制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建设。 因此,在构建回应型政府的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疏导社会微观层面人民内部矛盾的整合机制,使不同的行为主体彼此之间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商谈、沟通,避免矛盾、纷争和冲突4 的加剧,使社会结构在微观层面处于稳定状态。 5这种新的矛盾疏导机制,依赖传统的信访制度已经远远不够,还必须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

16、解等方法,形成有效的人民内部矛盾疏导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所以说,建设和谐社会建立需要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二、我国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现状分析:以瓮安事件为例 就目前而 言,我国 政府的回应机还制 存在很大的缺陷。下面通过对 2008 年我国发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瓮安事件进行分析。 2008 年是我国的一个多事之年,群体性事件频发。 2008 年 6月 21日 23 时,贵州省瓮安县三中初二班学生李树芬与同班同学以及同乡到城西门河边大堰桥上玩耍,次日凌晨,李树芬突然跳河自杀。李树芬的亲属于凌晨 2 时 40 分将其打捞上岸,当时李树芬已经死亡。22 日下午,县公安局法医对死者进行

17、了尸检,做出了溺水死亡的结论。 23 日,死者家属认为死者有被奸杀的嫌疑,到县信访局上访。 24 日,县公安局通过调查认定死者溺水死亡系自 杀,不构成刑事案件,决定不予立案。死者家属不接受公安局对李树芬死亡的结论,并再次上访。 28 日中午,县公安局向死者亲属送达了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限定当天 17 时前处理掉尸体。为防止公安局强行处置尸体, 28 日 16 时至 29 日凌晨 3 时左右,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部分群众和中小学生,聚集到瓮安县公安局和县人民政府请愿,围观群众骤然聚集达 2 万多人。 6 极少数不法分子趁机鼓噪,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打砸抢烧,县公安局、县政府

18、多间房屋被烧,县委办公木楼被烧毁,大量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公文、档案、办公 用具被毁。 事件发生后, 引起了中央和贵州省委的高度重视 , 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做了批示 , 贵州省委省政府提请撤消了瓮安县委书记县长和瓮安县公安局局长政委等人的职务 。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无论是聚集人数、持续时间、冲突剧烈程度和破坏程度,还是贵州省领导针对群体事件做出的回应以及在处理事件上公众的决策的制定看,都可以算得上是近年来我们群体性事件中的“标本性事件”。 7应当承认,对“瓮安事件”暴露了政府回应机制的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回应的意识还不够强 政府的回应意识不强,特别是公务员

19、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这是制约政府回应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曾长期推行计划经济,目前又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可能马上消除,这就导致政府的回应意识比较弱,部分公务员的思想观念还非常落后,不能做到真正为公众服务、为人民服务。 正是由于回应意识的缺乏,瓮安县相关部门在处理一些涉及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件时,常常行动迟缓,听之任之,或采取不予过问的做法,或极力掩盖事实真相,直到事件曝光、引起巨大社会反响之后,才开始介入、过问。这不仅说明瓮安县的政府回应意识缺乏、回应能力不强,而且与建设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不相称。 (二)政府回应的制度不全 5 我国应急体系建设工作起步较晚

20、,时间较短,在应急预案编制的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足:预案内容不够详细,脱离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预案不够具有条理性,文档冗长,查询使用困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预案之间的联接不够融洽性,缺乏统一的标准程序;预案过于重视文本文件形式,而忽视了培训、演练等切实有效的管理内容;一些地方预案的科技水平家底,先进技术方法应用不够。 9另外,资金、物资紧张等,这些应急预案的不足,导致政府在回应群众的时候,往往导致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群体性事件。 改革开放以来,瓮安县政府不断探索实践了一系列的政府回应制度,诸如公示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承诺制度、听证制度等等,虽然满足了公众的一些诉求,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说来,

21、瓮安县政府回应制度还是很不健全,严重制约着政府回应能力的提高。 从这些回应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来看,其初衷是好的,但由于缺乏法律保证,实施的程序不完善,实施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公示制度是在我们东部省份经常被运用的一项有效的政府回应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瓮安县政府在发展中也引进了这一制度,对哪些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政务、财政进行适度公开,这不仅有 利于实现政府公共行政决策的公开化、科学化,也有利于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但由于有关公示制度的一些相关规定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实施这一制度的过程中,有些重要数据并未被公开,实施的效果并不好。 (三)政府回应的方式不及时 目前,影响瓮安县政府回应能力提高的一个重

22、要因素,是由于政府的回应方式、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创新,尤其是电子政务至今尚未完整建立,未能形成有效的政府回应的网络体系。早在多年以前,瓮安县就已经启动了网上工程,在政府回应方式、手段的建设上也投入不少。 8许多行政管理事务也开始在网上进行,较好地履行了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也有利于政府回应能力的提高。但是,就电子政务的推行而言,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目标不明确,造成政府网站的设置不规范,互联性差,内容单调重复,给公众的查询和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和部门利益的影响,导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与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开放性相背离。 在瓮安事件发生过程中,政

23、府对该事件的处置存在着处置不当的现象: 一是相关部门没有适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在“贵州瓮安事件”中,从 6 月 23 日起,死者的尸体一直都停放的地方既是人群聚居地,又是谣 言散播地。每天不仅有上千的群众上前观看,而且各种谣言四起,例如“死者叔叔呗公安人员打死”、“发现强奸现场”等等各种谣言散布在社会上,并随着互联网迅速传播。 6这些谣言激起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死者的同情和对当地政府的强烈不满,对事件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是指挥决策不当,报告不及时,导致事件升级,事态扩大。在“瓮安事件”中,游行队伍开始只有十几个学生,随着游行的进行,队伍逐渐发展,部分移民、失地农民纷纷加入请愿队伍中

24、,致使队伍发展到上万人。瓮安县公关局既没有在游行开始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止,也没有在 队伍逐渐扩大过程将游行队伍和其他民众进行隔离。而在请愿过程中,由于人群迟迟未等到领导出面表态,最后便向县政府转移,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对县政府大楼实施打、砸、抢、烧。最终造成“瓮安事件”的发生。 (四)政府回应的渠道不畅 6 确保政府回应渠道的畅通,是提高政府回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瓮安县政府在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提高政府的回应能力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探索,开辟了许多新的回应渠道。这不仅有利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有利于政府回应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些政府回应渠道常常是不通畅

25、的, 甚至只是一种摆设。例如,许多政府虽然开设了市长热线,但是,不仅市长不会去亲自接听,而且反映的问题也很难到他们那里去。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就失去了对它的信任。 10近年来,瓮安县群体性上访事件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政府的回应渠道不畅、回应能力不强。最终,小事酿成大事,小矛盾酿成大矛盾,引起社会冲突。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回应体制是从管理型向回应型转型的探索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公共参与不足与政府回应机制短缺的阶段:我国现在以控制型的政府管制为主,缺乏有效参与和互动回应;参与机制的短缺,制度化程度 低,非理性化程度比较高;公众参与不足与政府回应机制短缺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公民的非制

26、度参与越来越多;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严重脱离、人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缺乏有效监管参与造成政府决策失误时常发生;严重阻碍公共行政民主化和政府改革的进程,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以及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 三、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对策建议 正如上文所述那样,目前瓮安县政府的回应能力还是比较低的,主要体现在:回应的意识不强、回应的制度不全、回应的方式不新、回应的渠道不畅四个方面。可以说,政府的回应能力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究其原因,是 决定回应是否有效的四个要件,即回应意识、回应流程、回应方式以及回应领域这四个方面弊端或者不完善。下面将对这四方面的原因进行一一分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 社会对政府的回

27、应性要求愈来愈高,因此需要重视政府的回应机制建设 ,从而达到社会关系上的一种配合适当、协调发展的状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分层的出现,政府在回应强势群体、中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上开始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造成了政府回应的不对称 ,致使这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我国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在构建完善的政府回应机制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 初步经验 ,虽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是需要改进、完善政府回应机制 ,不断增强回应意识、不断优化回应流程、不断更新回应方式以及不断拓展回应领域。 (一)不断增强回应意识 政府回应意识的不断增强是提升回应能力的前提和基

28、础。在传统的行政国家和全能政府状态下,地方政府的行政理念强调以政府为中心,强调对社会公共事物的依权管理,强调对公众的管制。与传统的地方政府理念不同,当代地方政府提出服务型政府,这种政府主要表现为一种破除行政权力拜物教的趋势,实现由过去的重管制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 开始向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为中心” 转变。 12为了实现这种理念的创新,地方政府首先需要重建其与社会和公众的关系,扩大地方政府与社会和公众的信息沟通渠道;其次,要将以社会和公众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完善化,具体包括:要扩大行政过程的公众参与,要扩大和强化社会和公众对地方政府行政绩效评估的途径和方式,要通过

29、改变工作时间、恰当选择工作场所使地方政府行政更方便公众等。 1.要把地方政府建设成服务型政府。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政府的回7 应意识,并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 ,回应公众的要求,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 2.要通过培训教育,使公务员能够自觉地钻研业务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为公众、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优质服务的本领,能够对公众的各种需求作出积极的、及时的回应,并尽量予以满足。 3.还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逐步建立和完善问责制,促使公务员能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二)不断健全回应制度 政府回应流

30、程的基本设计是一个由公众到政府 ,再由政府到公众互动发展的过程。从公众到政府是流程的第一阶段 ,这一 阶段 ,在反映公众需求的基础上 ,政府给出政策回应的承诺 ,并以合适参与制选择实现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11其基本流程设计包括下列主要步骤 : (1)在降低政策提案条件基础上采取政府决策承诺制保证政府决策中的回应性。 (2)在提高决策透明度的基础上采取决策参与制保证政府决策对社会的回应性。 由政府到公众是流程的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 ,政府运用合适的政策工具将制定的政策付诸实施的过程 ,并接受社会的评估、公众的评价 ,使政策在回应公众需求的调整中得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基本流

31、程设计包括下列主要步骤 : (1)以听证程序为保证促进合适政策工具的使用。 (2)以评估程序为基础促进回应责任制度的推行。 在一个由公众到政府 ,再由政府到公众的过程中 ,制定的政策不可能尽善尽美 ,政策执行也不可能完美无缺 ,只有借助回应的反复性 ,洞察政策在制定、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和执行方法的调整。同时也需要建立和完善宏观决策的信息反馈系统 ,及时了解决策执行中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决策机构 ,以便不断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正方案。这样的优点首先是 ,能面向未来、防患于未然,在问题处在潜在状态之时,通过政策制定阶段前瞻性预测与前置调控措施 设置,以较易控制的措施使社会发展

32、朝着有利于人民利益增益的方向运行;再就是 ,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花费成本较小 ,却可以避免执行不当政策带来的巨大的损失。 11 (三)不断更新回应方式 1.改进政府回应的应答系统 传统政府回应的应答系统包括考察中听取群众的反映、信访渠道了解民情、重视媒体反映情况、根据统计数据了解社会需求满足的状况,这在一定时期内对政府回应社会需求起到一定的作用。 13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应答系统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即 :行政透明度低 ,公开信息量小;普遍意义弱、回应速度慢等。 现代政府回应应 答系统在传统应答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善,运用电子化政府建设改进应答方式。首先,电子化政府提供开放的信息平台,改进政

33、府与公众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诉求、评议政府工作、对改进政府工作提出建议等。其次,网络技术具有双向传递的特征,有助于解决传统应答体系互动性差的弱点,推动政府官员与民众的直接对话,并谋求公众需求与政府意图之间最大程度的契合,以便达成共识。 2.变革政府回应的行动方式 8 政府回应不仅要对公众需求作出应答 ,更重要的是要将行动付诸于实施。传统的政府回应机制缺乏对资源的整合 ,从决策方面看,过多 的依靠行政首长的个人睿智 ,众多专业人员的决断才能未得到利用 ,使决策回应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才能,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从政策执行方面看,缺乏整体概念,从而影响了行政执行、政府服务中政府回应的协调

34、性和有效性。 因此,建立有效的政府行动回应机制 ,需要整合政府资源 ,以有效的行动回应民众需求 :从决策方面看 ,为了使制定政策更好地回应公众需求 ,要在政府内部以参与制增进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行政首长决策时要向下级公务员开放并让其参与 ,由此把决策中的个人行为转化为集体行为 ,增进决策科学性 ,避免决策的偏向。从政策执行看 ,要注重打破 部门、地区之间的分割 ,实现政府执行力量的整合 ,以整体的理念开展业务流程设计 ,使“规制 服务型政府”在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中有效地、积极地回应社会需求。由此降低公众的办事成本 ,使服务对象获得快捷的、高效率的、高品质的服务。 (四)不断拓展回应领

35、域 政府回应性应当体现在政府职能实现的各个方面 ,政府回应体系构成大致包括政府决策、服务提供、自我控制等基本方面 ,政府应当通过组织与职能相适应的设计不断拓展回应领域。 1.决策中的回应性。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可供民众参与的决策回应机制 ,决定着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合 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决策中要求政府必须展开全面而广泛的意见征集和信息收集 ,并以政府为主体根据决策议题的不同性质组织好公民参与 ,增强决策中政府的回应性。 2. 规制中的回应性。市场经济需要必要的政府规制 ,其中包括市场准入控制、市场运行监控两个基本方面。但在规制的过程中 ,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使规制权力往往演变为国家生活中

36、最富个性、最易变质的权力。 3.服务中的回应性。服务中政府的回应性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 ,政府要对民众在服务项目上的要求做出积极反应 ,并积极满足公众的需求;另一方面 ,按照公众的需求在服务提供中改进 服务供给方式。服务方式顺应民意成为政府在服务供给中具有回应性的重要表现。 4.控权中的回应性。现代社会中由于公务人员个人利益的存在 ,可能使公权行使中出现目标替代 ,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控权机制防止权力腐败:一方面 ,要建立政府自控机制;另一方面 ,要建立外部监督机制,把“同体监督”与“异体监督”结合起来,增强政府内部监督中的回应性 ,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保证政府对外部监督的积极回应,促进政府树立“执政为民”的形象。 1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级政府建设和拥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可以提升政府对公众、市 场、社会要求和问题诉求的回应能力,满足当前政府的治理的需求;有助于优化政府的经济职能,探索政府管理的新模式;有助于强化县级政府对公众的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效益;有利于增进基层政府和民众的关系,进而对整个国家和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