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创 二次开粗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选择选择有很多朋友对二次开粗方法的选择上比较困惑,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归纳了一下。二次开粗总的来说包括常规方法和非常规方法,比如常规方式有“使用 3D”等,非常规方式有“使用修剪”等,我们可以根据零件的特点和个人习惯和经验选择最合理的方式。下面总结几种主要的常规方式供大家参考。“使用 3D”的 IPW 进行二次开粗的特点:1、刀轨计算时间长;2、可能产生较多的空刀;3、与上道加工工序存在关联性,如果上道工序发生变化,则当前操作必须重新生成计算。“使用基于层”的 IPW 进行二次开粗的特点:1、刀轨计算时间比“使用 3D”减少;2、生成的刀轨比“使用 3D”的刀轨
2、更加规则;3、可以高效地切削先前操作中留下的弯角和阶梯面;4、可以在粗加工中先使用较大的刀具完成较深的切削,然后在后续操作中同一刀具完成深度很浅的切削,以清除阶梯面。“使用参考刀具”进行二次开粗的特点:1、刀轨计算时间比用 IWP 进行二次开粗减少;2、仅限于对剩余材料的拐角区域进行切削加工;3、选择参考刀具的直径必须大于上道工序中使用的刀具直径。4、与上道加工工序不存在关联性,便于编辑和修改切削参数。使用参考刀具的二次开粗,仅限于对剩余材料的拐角区域的切削加工,计算速度快,二次开粗加工效率高;而使用 IPW 二次开粗,是把粗加工剩余材料当作毛坯进行二次开粗,开粗后的余量匀均,但计算时间长,加
3、工效率相比参考刀具二次开粗要低。具体加工中采用哪种方式进行二次开粗,要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精加工要求的高低灵活使用。如果当前操作使用的刀具和上一道操作使用的刀具不同,建议使用“3D”方式,如果当前操作使用的刀具和上一道操作使用的刀具相同,只是改变是步进距离或切削深度则建议使用“基与层”方式。另外,设置较小的“最小材料厚度”可以减少空刀的数量,加快二次开粗的速度。 “参考刀具”二次开粗时选择比上一道粗加工更大的加工公差,可以减少空刀的数量,加快二次开粗的速度。 不是高手的小菜来说一下,以我做了这几年来说,我没看到有人不用 IPW 也不用参与刀具的,一般来说,会用的人都会用 IPW,因为 IPW
4、是说以上一把刀具加工后的实际余量,比如说你很多地方大刀开粗时下不了的,30R5 的刀,刚刚好你的孔或有一个地方的型腔是 32.5 的,那这样的话,30R5的刀加上螺旋的话就下不去,除非你把自动进退刀里的倾斜类型改成沿外形,最小斜面长度改成0 的话,那算出来的刀路就不产生警告说区域太小无法进刀,但是这样实际在机床上走时,遇到刚刚说那 32.5 的地方,他会很小的范围“走“就象摇机床一样,不行!好,那么如果你产生了警告说区域太小无法进刀时,你下一把二次开粗时选用 32R5(尽可能选比上一把大一点点的刀,少走空刀) 那他会以为你 32.5 的孔或型腔已经开了粗了(其实没有)那就会产生踩刀情况,因为二
5、次开粗时他以为开了,只剩下 R 角没开而已,那会踩,这是一种情况,那再一种,你选用 35R5 的刀,那其实 30R5 的已经开了比较多地方了,以 35 计算会有很多地方以为没加工,那就成了空刀了,再一个,说说 IPWIPW,worpiece,(我暂时这样理解),就是当你建好一个模型时,选用worpiece 为工件开粗,完后二次开粗,那么二次开粗中,他是以第一把刀具加工后的实际余量来计算二次开粗的刀路,这里说的是实际余量,上面说的参考余量,因为他是让你选用参考刀具,故明思义就是参考喽, 实际余量计算的话,它会先算下你上一个开粗刀具具体留下哪些地方没加工或加工不到位或 R 角地方,比如说我一个平面
6、,大刀开粗时平面余量留了 0.1 余量,那就会生成一刀走这平面的刀路,我做了 4 年,一直沿用这个方法,唯一撞掉一把 35R5 的飞刀,因为我自己的模板里已经设置好了安全平面是绝对坐标以上 10MM,那工件是对底面为 0 的,刚刚好没看,又急着上机就中了那一次,那就我们拿到一套模具时为什么要先比如说改好图档,有些地方要用铜公清的,那我们没必要再去光他,那如果你又不改好,要铜公清的地方会产生跳刀(就是不选那里的面做精加工)如果你改好了(封了那里)那算下跳刀时间和一刀走过去的时间哪个少,再者,操机看程序时不会有那么杂乱,就那么一进刀一退刀.走起来他也放心,多跳刀出错,那不敢肯定是哪出的问题,一进刀
7、一退刀要是出错那也没办法了,(只要编程这边没出错)所以先改好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什么喜欢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分开做刀路,一,不会一下这里跳一下那边再回来这里,杂乱,哪撞或不小心跳刀时扫掉一个面比较难以检查.每个做,加工好这里你要精加工的地方,再跳到下一个你要精加工的地方,比杂乱,跳这跳那的时间少了很多,加工店,一个时间,效率,加工质量也就是说加工成本,当你有很强的成本意识的话你就会想着去慢慢优化你的刀路.再说说我的经历:其实说来,我觉得应该每一个人,做我们技术的来说,都会遇到一个技术瓶颈,到了一定时,好象怎么也突破不了了以自己当前的能力来说,我也遇到过,网上教程有限,毕竟象一个高手来说,我
8、觉得是会比较保守那么一点点而已,再说人家千辛万苦地学习了那么久,没可能这么一下就什么都教给你了,象我带人,都是看人教的,好用点的教多几招这样,当我遇上技术瓶颈那段时间里,怎么也玩不出新花样了,在此应该感谢 阿鸿仔 我们在网上经会下载到有他的铜公外挂之类的, 有一次我出去他那见工,他给了我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具拆公写刀路,我的速度也相对来说较快,他比较满意我的速度,当看到刀路时他同我说,刀路大体没问题,就是细节优化上还欠佳,同他学习了一个下午,受益终身啊,他就指点了那么一下子,这个技术瓶颈得以很大一个突破,后来才知道他是阿鸿仔,失敬啊收藏 分享 110 支持反对IPW 也同样有空刀产生,我的做程序一
9、般只用参考刀具,很少用 IPW,参考刀具刀路简单明了,如果发现参考刀具刀路在模拟的过程中,感觉不是很好的话,我一般在参考刀路之前做下参考刀具刀路模拟不好的地方的 IPW,等于就是说我是是 IPW+参考刀具一起使用。IPW 有 2 钟用法,一般的在参数里设置成参考上一把刀余量,其二是建立 IPW 树脂模型。我一般采用树脂模型比较多,这样灵活我做参考刀路之前的工序,这样做出来空刀少,并且对刀具增加一个保护。谈谈一些加工的经验刀路的总则:开粗:在机床的最大的负荷下,在加工到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选尽可能大的刀,尽可能大的的进刀量,尽可能快的进给,在同一把刀的情况下进给与进刀量成反比,在一般情况下,机床的
10、负荷不是问题,选刀的原则主要依产品的二维角与三维弧是否过小来考虑选好刀后,便定刀长,原则是刀长大于加工深度,大工件则考虑夹头是否下得去,如下得去则别论。光刀目的:达到工件加工要求:光洁度、飞模余量、铜公火花位等,同时,用尽可能大的刀,尽可能快的时间,因为精刀需要很长的时间,用最合适的进刀与进给,在同一进给下横向进刀越大越快,曲面进刀量与加工后的光洁度有关,进给的大小与曲面的外表形状有关,在不伤及面的情况下,留最小的余量,用最大的刀,最快的转带适当的进给。装夹方法:1、所有的装夹都是横长竖短;2、虎钳装夹:装夹高度不应低于 10 个毫米,在加工工件时必须指明装夹高度与加工高度,加工高度应高出虎钳
11、平面 5 毫米左右,目的是保证牢固性,同时不伤及虎钳,此种装夹属一般性的装夹,装夹高度还与工件大小有关,工件越大,则装夹高度相应增大;3、夹板装夹:夹板用码仔码在工作台上,工件用螺丝锁在夹板上,此种装夹适用于装夹高度不够及加工力较大的工件,一般中大型工件,效果特好。4、在工件较大装夹高度不够,又不准在底部锁缧丝时,则用码铁装夹,此种装夹需二次装夹,程序:a、先码好四角,加工好其它部分,最后再码四边,加工四角,原则是二次装夹时,要非常小心,不要让工件松动,先码再松,b、也有先码两边,加工另两边,码铁有一优点,接触面积大,不易变形,象铝、镁之内的软金属一定要用码铁防止变形;5、刀具的装夹:直径 1
12、0 个毫米以上,不低于 30 个毫米;直径 10 个毫米以下,不低于 20个毫米,附注:刀具对工件的冲击可造成,a、工件移动,b、断刀,c、刀具变形工件损坏,d、刀具松动,掉刀或加工工件不准所以刀具的装夹与工件的装夹都要牢固。严防撞刀与直接插入工件,刀具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1、按材质分:白钢刀:易摩损,用于铜公及小处钢料开粗钨钢刀:用于清角(特别是钢料)及光刀。合金刀:类似于钨钢刀紫刀;用于高速切削,不易摩损2、按刀头分:平底刀:用于平面及直身侧面清平面角球刀:用于各种曲面中光、光刀牛鼻刀(有单边、双边及五边):用于钢料开粗(R0.8、R0.3、R0.5、R0.4)粗皮刀:用于开粗,注意余量的
13、留法(0.3)3、按刀杆分:直杆刀:直杆刀适用各种场合斜杆刀:但不适用于直身面及斜度小于杆斜度的面4、按刀刃分:两刃、三刃、四刃,刃数越多,效果越好,但做功越多,转速及进给相应调整,刃数多寿命长,球刀与飞刀光刀的区别:球刀:凹面尺小于球尺及平面尺小于球 R 时,光不到(清不到底角) , 飞刀:缺点:凹面尺寸及平面尺小于飞刀直径时光不到,优点:能清底角。相同参数的比较:V=R* 转速快许多(飞刀) ,力大光出的东西亮,飞刀较多地用于等高外形,有时用飞刀不需中光。谈谈一些加工的经验刀路的总则:开粗:在机床的最大的负荷下,在加工到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选尽可能大的刀,尽可能大的的进刀量,尽可能快的进给,
14、在同一把刀的情况下进给与进刀量成反比,在一般情况下,机床的负荷不是问题,选刀的原则主要依产品的二维角与三维弧是否过小来考虑选好刀后,便定刀长,原则是刀长大于加工深度,大工件则考虑夹头是否下得去,如下得去则别论。光刀目的:达到工件加工要求:光洁度、飞模余量、铜公火花位等,同时,用尽可能大的刀,尽可能快的时间,因为精刀需要很长的时间,用最合适的进刀与进给,在同一进给下横向进刀越大越快,曲面进刀量与加工后的光洁度有关,进给的大小与曲面的外表形状有关,在不伤及面的情况下,留最小的余量,用最大的刀,最快的转带适当的进给。装夹方法:1、所有的装夹都是横长竖短;2、虎钳装夹:装夹高度不应低于 10 个毫米,
15、在加工工件时必须指明装夹高度与加工高度,加工高度应高出虎钳平面 5 毫米左右,目的是保证牢固性,同时不伤及虎钳,此种装夹属一般性的装夹,装夹高度还与工件大小有关,工件越大,则装夹高度相应增大;3、夹板装夹:夹板用码仔码在工作台上,工件用螺丝锁在夹板上,此种装夹适用于装夹高度不够及加工力较大的工件,一般中大型工件,效果特好。4、在工件较大装夹高度不够,又不准在底部锁缧丝时,则用码铁装夹,此种装夹需二次装夹,程序:a、先码好四角,加工好其它部分,最后再码四边,加工四角,原则是二次装夹时,要非常小心,不要让工件松动,先码再松,b、也有先码两边,加工另两边,码铁有一优点,接触面积大,不易变形,象铝、镁
16、之内的软金属一定要用码铁防止变形;5、刀具的装夹:直径 10 个毫米以上,不低于 30 个毫米;直径 10 个毫米以下,不低于 20个毫米,附注:刀具对工件的冲击可造成,a、工件移动,b、断刀,c、刀具变形工件损坏,d、刀具松动,掉刀或加工工件不准所以刀具的装夹与工件的装夹都要牢固。严防撞刀与直接插入工件,刀具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1、按材质分:白钢刀:易摩损,用于铜公及小处钢料开粗钨钢刀:用于清角(特别是钢料)及光刀。合金刀:类似于钨钢刀紫刀;用于高速切削,不易摩损2、按刀头分:平底刀:用于平面及直身侧面清平面角球刀:用于各种曲面中光、光刀牛鼻刀(有单边、双边及五边):用于钢料开粗(R0.8、
17、R0.3、R0.5、R0.4)粗皮刀:用于开粗,注意余量的留法(0.3)3、按刀杆分:直杆刀:直杆刀适用各种场合斜杆刀:但不适用于直身面及斜度小于杆斜度的面4、按刀刃分:两刃、三刃、四刃,刃数越多,效果越好,但做功越多,转速及进给相应调整,刃数多寿命长,球刀与飞刀光刀的区别:球刀:凹面尺小于球尺及平面尺小于球 R 时,光不到(清不到底角) , 飞刀:缺点:凹面尺寸及平面尺小于飞刀直径时光不到,优点:能清底角。相同参数的比较:V=R* 转速快许多(飞刀) ,力大光出的东西亮,飞刀较多地用于等高外形,有时用飞刀不需中光。D:刀具直径。 Insert:刀片宽度1.螺旋直径最大值: D -Insert
18、 Width(最好的情况、推荐使用)2.螺旋直径最小值: D 2Insert Width3.假如螺旋直径大于计算的最大值,在孔的中心会有材料残留,但是不会影响刀具,因为残留材料在刀具的外侧。 4.假如螺旋直径小于计算的最小值,在孔的中心会有材料残留,此时将会引起刀具破损。5.最小斜坡长度应大于螺旋直径最小值,沿直线上和沿外形方式的最小斜坡长度同螺旋方式,防止从刀具底部接触到未切削的的材料。三种方法,第一种在 2D 里面用 PLANAR_MILL 可以做出,但要做深孔最好打预先打孔,第二种3d里面用等高,选顺铣,沿部件做作倾斜可以出镙铣,还有一种就是曲面铣里面的曲面区域,都可以做出镙铣,做个图发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