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史记》语词考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927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史记》语词考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史记》语词考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史记》语词考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史记》语词考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史记》语词考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史记语词考释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1 摘 要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巨著,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青睐,为之考据作注者不少。但是,史记中有的 疑难语词其词义已难 为今人知晓,而前人又未有解诂; 有的旧注颇多歧说,启人疑窦,未能解决问题。 本文对史记中存有疑义的 10 个语词进行了考释 ,以求史记语词注释更为完善与可信,以便有助于史记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史记;语词;考释 Expositions on Doubtful Annotations in “ShiJi(史记 )” Abstract:Shi

2、ji(史记 ) is a history book, also a literary masterpiece, has been scholars for the favour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as notes,the many.But,shiji(史记) its meaning in some difficult words to touch or unknown,but no solution and reviewing predecessors;Some old note quite a lot,said suspect discrepancy,faile

3、d to solve the problem.This paper in shiji(史记) 10 words being doubt the best.i to shiji(史记) words comments more perfect and trusted to help shiji(史记) research. Key words:“ShiJibenji(史记 )” words interpretation 2 引言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史记的出现,标志 着 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 峰。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对诗经

4、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畅淋漓的风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它 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1 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 第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第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第三,建 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 其影响 是极其深远的,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史记的声望与日俱上,各家各派注

5、释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地出现。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时裴駰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是其中影响最大的。 史记集解兼采当时裴骃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史记索隐进一步指出了史记集解中考证不当的错处。并对史记原文提出辨正,发语警辟。史记正义的作者长于舆 地之学,对史记中地名的考证尤为精辟。 2 史记在当今社会的影响也非同一般,它是广受欢迎的国学读本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广普及史记,不断有学者为之作注解说,使之更为明白晓畅。如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 3 、 张光勤和张盛如史记精华注译 4 、张大可史记选注讲 5 、 周啸天和尤其史记全本导读辞典

6、 6 、杨燕起和 阎崇东 史记精华导读 7 等,都是学术性普及选本。韩兆琦别开生面,在选注文章后集说名家评语并加按语,使读者领略史公创作义理与笔法。张大可主编的史记选注讲为迄今最大选本,共选文 42 篇,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本纪、表、书、世家,下卷为列传。其特点是史记五体皆备,文史并重,选文系统全面地体现了司马迁的人格和一家之言。 史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史记流传到国外以后,引起了国际汉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出现了一大批史记研究的专家。 日本汉学家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 8 的成就最为突出,作者汇集了日人及我国对史记的各家注释100 多种,综合历 代研究成果,联比考

7、索,对史实、文字、词语进行考辨、校订、解释,从而揭示出某些史事演变、文字歧异、疑难文句等等,对前 人未加解说或解说不详的亦往往加以考说。考证还特别注重地理,每一地名,必注今地名。这部巨著,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除了日本学者在史记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以外,韩国学者的史记研究成果也不容忽视。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总干事朴宰雨博士的史记汉书比较研究 9一书,将史记和汉书相关部分条分缕析地作了详细勘比,其用功之勤,其思虑之细,其表达的观点之准确明晰,都很令人叹服。 但是,史记中有的语词还没有注释,有的旧注颇多歧说,启人疑窦,未能解决问题。本文对史记中存有疑义的 10 个语词( 笔者按,本文

8、所说的“语词”,包括了词和短语。即有些词条是词,有些是短语。),进行了考释 ,以求史记语词注释更为完善与可信,以便有助于史记的深入研究。 3 一、“牛鼎之意” 持方枘而内 圜 凿,其能入乎?或曰,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10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牛鼎之意”云:“吕氏春秋云: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是牛鼎言衍之术迂大,倘若大用之,是有牛鼎之意。而谯周亦云:观太史公此论,是其爱 奇之甚”。 明 归有光 与沉敬甫之七: “ 水利论具有前人之论,特为疏剔之。意望当事者行其言,以惠东南之民,非有牛鼎之意也。 ”

9、 11 史记索隐的意思是说, 驺 衍之言大而无所用处,此人不可以重用。这样解释,未能深明太史公之意。 究竟司马迁所谓“牛鼎之意”是什么含义,必须联系司马迁用典,才能得到确切地解释。在这里,“牛鼎”是指伊尹负鼎和百里奚饭牛两件事情。而吕氏春秋中所说的“函牛之鼎”则是一件大容器。所谓“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它的意义与论语中所说的“割鸡焉用牛刀”是一个意思,与司马迁所说的“牛鼎”毫 不相关。 驺 衍是战国后期齐国樱下学派中最为显赫的人物。他有一部著作名为主运,这本书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在吕氏春秋应同篇中还可以略见其大概:“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月演大蟠。黄帝曰:土气胜。土

10、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 将水。天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从中可见, 驺 衍之学是 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的循环变化,来解释王朝兴废的原因。文选 齐故安陆昭王碑注引驺子曰: “ 五德从所不胜,虞(舜)土,夏木,殷金,周火。 ” 驺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照 “ 五行转移 ” 的循环顺序进行的,每

11、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的某一种势力居统治地位,从而为统治阶级改朝换代提供依据。 12 驺 衍之学上承殷周之天命论,下启西汉今文经学天人合一之说与俄纬神学。这种学说使得野心家们可以利用自然界 的特异现象与偶发事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满足了各国诸侯争霸天下的理论需要。史记称述 驺 子之学要点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以 驺 衍在当时很受欢迎,每到一国,就受到了极其隆重的接待。他不仅“重于齐”,在魏国,受到“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到赵国,平原君为之“侧行撇席”。来到燕国,燕昭王为他“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12、 他的 五德转移 学说,也称五德终始学说, 不仅受当时统治者的赏识,而且在秦汉皇朝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史记 秦始皇本纪云:“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族旎、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13 汉书贾谊传中西汉贾谊、董仲舒等人提出的“改正朔,易服色制度” 的主张,也是根据或吸收了 驺 衍的学说而形成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司马迁认为 驺 衍之学虽然“不轨”,即 越出常理,不合常情 ,也就是不符合 古代儒家经典的规范,但他所提出的学说,就像 伊尹负鼎、百里奚饭牛

13、以干求人主 那样4 有促成王霸大 业的用意。因此,史记索隐的作者司马贞误解了司马迁的“牛鼎之意”;而谯周说太史公“爱奇”那更是不知司马迁所云了。 如此,这段话的意思便是: 拿着方榫头却要放入圆榫眼,哪 里 能放得进去呢?有人说,伊尹背着鼎去给汤烹饪,却勉励汤行王道,结果汤统一了天下;百里奚在车下喂牛而秦穆公任用了他,因而称霸诸侯。他们的做法都是先投合人主的意愿,然后引导人主走上正大的道路上去。驺衍的话虽然不 符 合常理常情,或许有伊尹负鼎、百里奚饭牛的 用意 吧? 二、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 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

14、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上面这段话可以翻译为:庞涓已经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 齐使 。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 不可多得 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 孙膑被砍断了双足,脸上又刺了字,如此行动不便之刑徒,怎么能够偷偷去见一个外国使臣呢?下面我们结合古代文化知识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

15、我们来了解一下刑徒在古代的文化意义。所谓刑徒,就是刑残了的奴隶。说文:“刑:刭也。”广韵:“徒:隶也。”古人把刑残之人充当奴隶来供主人使唤。 古代有五种刑罚,即墨刑、 劓刑、宫刑、刖刑和完刑。 所谓 墨刑, 古代五刑之一。刺字于被刑者的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 商周叫“墨刑” ,秦汉叫“黥刑”。 书 吕刑 “ 墨辟疑赦 ” 孔传: “ 刻其顙而涅之,曰墨刑。 ”书 伊训 “ 臣下 不匡,其刑墨 ” 宋蔡沉集传: “ 墨,墨刑也。臣下而不能匡正其君,则以墨刑加之。 ” 白虎通五刑:“墨者 ,墨其额也。”“墨罪五百。”(周礼司刑)注 :“黥也。先刻其面 ,以墨窒之。” 墨者,是 受 了

16、墨刑的人。 周礼 秋官 掌戮 : “ 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 ” 劓刑,是古代的一种割掉鼻子的酷刑。 说文 刀部 :“ 劓 , 刑鼻也。 ” 易 睽 :“ 其人天且劓。 ” 陆德明释文 :“ 截鼻也。 ”劓者,是被割鼻的犯人。 宫刑是 古时一种残酷肉刑 ,阉割生殖器。又称 “ 腐刑 ” 。 汉司马迁 报任安书 云:“ 诟莫大于宫刑。 ” 宫者,是 被去势的犯人,指 受过宫刑的男子。指宦侍。周礼 秋官 掌戮:“ 宫者使守内。 ” 孙诒让正义 “ 专指宦男,不兼宦女。 ” 刖刑,是 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把脚砍掉的刑罚。如:“昔卞和献宝,楚王 刖 之。”刖者,是被砍掉脚的犯人。“刖”

17、、“月”、“缺”、“阙”这一组词是同源词,它们的音近义通。音近体现在都含有“ ue” 部。义通体现在都含有残缺的意思。“月”可以体现月亮的盈亏变化,会出现亏损、残缺现象;“缺”有残破的意思;“阙”有残缺、不完善的意思。由于它们是一组同源词,所以“刖”字读作“ yue”。 完刑是 古代一种较轻的刑罚。 不残伤其身体,只罚劳役。晋书 刑法志: “ 更依古义制为五刑。其死刑有三,髠刑有四,完刑、作刑各三,赎刑十一。 ”汉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其不伤肢体 ,故曰“完”。 完者,就是没有受刑而肢体完整的人。 5 在古代,受到各种刑罚的刑徒需要承担不同的劳务。汉书刑法志记载:“墨者使守门

18、,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 古代有一种习俗和制度,“ 刖者使守囿”,即“断足者守门”。有些出土文物可以作证明,比如“刖人守门鼎”这件出土文物。“刖人守门鼎”是一件方形的青铜器。它分为上下两层,上 层可以盛放食物,下层的炉盘可以盛放炭火。在它的四脚筑有造型相同的一种怪兽,周围还筑有各种立体的的动物。鼎的正面有两扇可以开启的门,而门的一侧正是这件青铜器的奥秘所在。一个被砍去右手和左脚的奴隶看守在门旁。由此可以表明,古代是用砍断脚的刑徒来充当守门人。 先秦史籍记载也表明,古代是用断足的刑徒充当守门人。 庄子徐无鬼篇记载:有一个名叫子蒸的人,他的儿子在去燕国的路上被人贩子掠去

19、,双足被砍断,卖给肉店老板当奴隶,他的职责是专门守店。同篇还有“其命阁也不以完”有记载,所谓“阁”,就是看门人;“完”,就是汉 书刑法志中所说的“完者使守积”的肢体完整之人。庄子说的是不用肢体完整的人做守门人。 吕氏春秋音初篇和论衡书虚篇也记载:夏后氏孔甲不信命运之说,收养了一个民家子弟。谁知这个运气不好的孩子砍柴不小心,斧头砍断了脚,只好当了守门人。 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臬当狱官,“削人足,使刖者守门”。 14 把 “刖人守门鼎”和 这些古籍所记载的事例同史记所记载孙膑事结合起来,可以知道古代被砍断脚的刑徒是用来当守门人的,这种现象是真实的。孙膑被刑残之后,就被送往魏国接待外宾的馆

20、垣里充当守门人, 因此才有了见到齐使的机会,否则一个刑残了双足的人是无法出现在齐使面前的。 三、“物故” 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 15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刘熙释名释丧制对“物故”一词的解释是“汉以来谓死为物故”。汉魏史籍中所用“物故”一词,的确有“死亡”之意。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治道二岁,不成,士卒多物故。”汉书夏侯胜传云:“百姓流离,物故者过半。”后汉书赵熹传:“坐事下狱 ,疾病物故。”三国志孙坚传注引英雄记:“ 吕 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 以上四例中的“物故”

21、一词都是指死亡,所以后世都把“物故”一词视为“死亡”的同义词了。但是刘熙说的是“汉以来”的情况,那么是否意味着汉以前的“物故”一词不作“死亡”解呢?这就得考察“物故”一词在先秦的意义和用法了。 荀子君道篇明确记载:“人主不能不有游观安燕之时,亦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变。”朱起凤辞通解释此“物故”为“死亡”,并不确切。古代称人之死亡,有它特殊的用语,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礼记曲礼上记载 :天子之死曰“崩”,诸侯之死曰“莞”,一般人则称“终”或“卒”。所以,荀子君道篇中的“物故”一词,其意义如果作“死亡”解释,是不行的。这里“物故”似应解释成“意外事件”才合适。所谓“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变”云云,翻译成现

22、代汉语就是“不可能不发生疾病或意外事件。” 为什么先秦“物故”一词的解释是“意外事件”呢?这可以从“物故”这一复合词所由构成的词素“物”与“故”这两个字的古训中去加以探索。先看“物”字的古训。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礼记哀公问:“敢问何谓成身?孔子曰:不过乎物。” 注6 云:“物犹事也。” 诗大雅烝民:“有物有则。”传:“事也。” 16 再看“故”字的古训。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疏云:“故谓事也。”后汉书牟长传注引高堂隆说:“故,事也。”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昭伯问家故,尽对。”国语周语下:“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 ?” 史记龟策传:“ 教 、 孝景 固袭掌故,未遑讲试。”以上

23、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国语周语下、 史记龟策传中的“故”皆是:“事;事情”的意思。 17 由此可知“物”、“故”两字的古训都是“事”。所以古人把“丧忧 ”称为“大故”,大故就是大事。这样看来,“物故”一词是一个同义并列的复合词,是“事”字的同义词。 但并不是任何事件都可以用“物故”这一词,它是专门指意外事故、非常事件。墨子号令篇记载:“即有物故,鼓。”孙诒让墨子间诂:“物故,犹言事故,言有事故则击鼓也。”这里的“物故”显然是指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因而需要报警来聚集众人。这种一有“事故”就击鼓报警的办法与古代烽燧制度的作用类似。由此可见“物故”一词的原义是指意外事故、非常事件。这也证明汉以前“物

24、故”一词,并没有“死亡”之意。刘熙所说的“汉以来谓死为 物故”云云,只能说明“物故”一词有了新义。而作为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用的“物故”在汉代也是有用例的。如汉书霍光传云:“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之名。”这句话是在霍光决定废黜昌邑王时说的。当时昌邑王已奉诏入朝,霍光下令把昌邑王的全部随从人员拘禁起来,并且告诫下属执行任务时要特别谨慎,要加强保卫工作。所谓“卒有物故自裁”云云,是说场面仓促慌乱之时,昌邑王如果有意外事件发生而自杀,就会使霍光背上杀主之名,以至于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这一例中把“物故”与“自裁”并举,如果把“物故”解释成 死亡,那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在突然拘禁昌邑

25、王全部随从人员时,很有可能发生对抗。这样一来,除了昌邑王有可能发生自杀这一事件之外,还有可能发生格斗、杀伤事件。如果把这一例中的“物故”解释成“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就可以包括更广、更为全面一些的内容。 此外,“物故”一词还可见于东汉刑徒墓砖。一九六四年,洛阳南郊发掘出东汉刑徒墓葬,出土了墓砖八百余块。其中二百二十九块墓砖刻有铭文,上面记录了死者的关押地点、刑类、死亡日期,并有“物故死”字样。在一九五七年河北定县北庄出土的汉墓石刻上,也有某某“物故死”字样。“物故 ”与“死”字连在一起使用,那么此“物故”决不可理解为“死亡”的同义词。它在这里所具有的意义是“意外事故”,与荀子、汉书霍光传中

26、的用例意义相同。 汉代“物故”一词虽然产生“死亡”之新义,但是仍然与它的原义“意外事故,非常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前四史中的“物故”一词的用法来考察“物故”一词,基本上是指非正常死亡。兹举数例:史记匈奴列传:“汉兵物故什六七” 18 。汉书匈奴传:“汉士卒物故者亦数万”。三国志马谡传:“下狱物故。”后汉书列女传:“父泥和乘船坠湍水,物故。”而且开头 所引四则事例也是指非正常死亡。由此可知,如果“物故”被赋予“死亡”这一意义,那么只能指意外死亡、非正常死亡。 通过历史地考察“物故”一词的构成及其语义的发展,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先秦古籍和前四史的语言,即古人所说的“雅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

27、学语言或标准语言。在这些语词中,“物故”一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十分清楚的。“物”与“故”,古训皆为“事。”王先谦引宋祁说,谓“物”通“殇”、“殁”(汉书补注),未得其正解。“物故”是一个同义并列的复合词,在先秦时期,其意义为“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汉以后又有了新 义,主要用7 于非正常死亡,而用于“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的例子极少,但是在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如霍光语和墓砖铭文,仍然保留着先秦时期的古义。 由此,以上这段话可以翻译成:司马 相如 完成出使任务后 ,回 到 京 城 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 经 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

28、年,没有修成,士卒多 发生意外事故 死亡,耗费的钱财要用亿来计算。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 。 四、“将军” 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 “ 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 ” 灌夫曰: “ 将军乃肯幸临 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 ” 武安许诺。 19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众所周知,历代都称领兵作战的武将为将军。 战国时始为武将名。汉代皇帝左右的大臣称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临时出征的统帅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材官将军等。 20“将军”在汉代可称号武将,如西汉的卫青称大将军,霍去病称镖骑将军,李广利称贰师将军等等。 田

29、蚡虽然担任过主管军事的太尉,但是此时已任丞相了。灌夫与田蚡谈话时,不应该再称田蚡为将军。钱钟书管锥编解释为:“灌夫持 旧而不改口,未以新贵而生新敬,若不知其进位为相者。”钱钟书由此得出结论:“口角语脉,以至称呼,至曲入细如是。貌似记言,突出史家心摹意匠。此等皆当以小说院本中对白等类。”在他看来,司马迁记载灌夫称田蚡为将军,是出于司马迁对人物的性格描写,而不是“记言”的实录。也就是说,钱钟书把“将军”作武将称号解释,认为灌夫如此称呼没礼貌,用来反映灌夫的性格。 事实真是这样吗?考察史记就会发现,古人尊称高级文官,往往用“将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

30、知将军宽之至此。 ” 21 按史记中虽有“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九门大城”的记载,但蔺相如值得称颂的事迹,则是因他作为一名文官,准确地说是一位外交官,而非武将。廉颇登门谢罪之时,蔺相如已位列上卿,乃是丞相地位了。这时廉颇称蔺相如为“将军”,毫无无疑是个敬称了。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记载:袁盎拜谒丞相申徒嘉,并向申徒提出了意见。申徒嘉“乃再拜曰:嘉鄙野人,乃不知,将军幸教。 22 ”申徒嘉并且还很客气地招待了袁盎。当时袁盎任吴相,是文官,比他原任的陇西都尉地位要高得多。丞相申徒嘉称袁盎为将军,可见“将军”一词是用 于尊敬高级文官的敬称。同篇又载:“洛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安陵富人有谓盎曰:吾

31、闻剧孟博徒,将军何自通之?”按袁盎当过楚相、吴相、齐相,还任过太常,虽也当过中郎将、陇西都尉,但是太常为九卿之一,地位高于中郎将,也高于陇西都尉。袁盎善待剧孟之时,他已病免在家,而安陵富人称袁盎为将军,这“将军”一词当然也是敬称。 三国志诸葛恪传记载:“恪难昭曰:昔师尚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前,何谓不养老也?”张昭在东吴辅佐孙策,策临终前托孙权于张昭。在东吴中,张昭位于所 有大臣之上,但从未典军,所以诸葛恪才说“军旅之事”张昭“在后”。诸葛恪在张昭面前,属子侄辈,而称张昭为将军,则知“将军”一词,在三国时,仍然是对文官的敬称。 23 从以上的史记廉颇蔺

32、相如列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三国志诸葛恪传中可以看出“将军”这一语词表示敬称。古代有许多敬称、谦称现象。表示敬称的,如: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表示美好的意思,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8 尊、令堂、令阃、令兄、令郎、令爱。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尊公、尊君、尊府、尊堂、尊亲、尊驾 、尊命、尊意。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贤郎、贤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表示谦称的,如: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寡、不谷;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33、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秦汉两代,中央设太尉一职,掌管全国军事,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所以田蚡的门客籍福说:“太尉、丞相尊等耳。 24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因此,灌夫称田蚡为将军完 全是尊敬之辞,并不是什么“持旧而不改口”,也不是司马迁有意突出灌夫的性格。 因此笔者认为,钱钟书所说非是,此处“将军”是古代敬称之词。 由此,笔者认为这段话可以翻译成: 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丞相,丞相随便地说: “ 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 正巧遇到 你现在服丧不 方 便前 去 。 ” 灌夫说: “ 您竟 然 肯 委屈大驾 光临魏其侯,我灌夫怎 么 敢因为服丧而推辞呢!

34、请允许我告诉魏其侯设置帷帐,备办酒席,您明天早点光临。 ” 武安侯答应了。 五、 “不起” 十三年,晋惠公病,内有数子。太子圉曰:“吾母家在梁,梁今秦灭之,我外轻于秦而内无援于国。君即不 起,病大夫轻,更立他公子。”乃谋与其妻俱亡归。 晋世家 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 “ 相国诚善楚太子乎? ” 应侯曰: “ 然 。 ” 歇曰: “ 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 ” 25 春申君列传 “不起”是西汉时的习

35、惯用语,是为了避免不吉利而形成的委婉语,意思是死亡。“不起”在古代有一种常见的搭配,也就是在“不起”的后面 经常跟“疾”、“病”一类的词语,从而组成“不起疾”、“不起病”这种常见的搭配。如史记 春申君列传云:“ 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 ” 史记 晋世家云:“ 君即不起,病大夫轻,更立他公子。” 顾颉刚等学者由于未注意到注意到“不起”的特殊搭配格式,再加上认为“病”是忧虑的意思,于是将晋世家中的“病”字下读,造成错误的解释,事实上,晋世家中的“病”字应当连上读。所以晋世家云:“假如国君因病重而死,大夫们小看我,另外立其他的公子做国君”,顾颉刚等学者解释成“担心大夫看不起我,另外立其他的

36、公子”是一 种误解,其实,真正的意思是说“假如国君因病重而死,大夫们小看我,另外立其他的公子做国君”。 战国策 秦策一 : “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 唐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 : “ 方期 辍 从藩屏,入践 谏 垣,不幸寝疾, 浃 辰不起矣。 ” 儒林外史 第十三回: “ 蘧太守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 王西彦 人的世界 第二家邻居 : “ 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 以上几例中的“不起”都表示死亡的意思。 在春申君列传中的“ 今楚王恐不起疾 ”,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 不起疾 ”代表“死亡”的意思,由此可知 “不起”、“不起 疾 ”、

37、“ 不起病”均表示死亡的意思。 由此,晋世家这段话可以翻译为: 十三年,晋惠公生病了,他有几个儿子。太子圉说:“我母亲家在梁国,今天梁被秦国灭亡,我在国外被秦轻视,在国内又无援助。 假如国君因9 病重而死,大夫们小看我,另外立其他的公子做国君 。”于是太子圉与妻子商量一起逃回去。 春申君这段话可以翻译为: 后来楚顷襄王病了,太子却不能回去。但太子与秦国相国应侯私人关系很好,于是黄歇就劝说应侯道: “ 相国真是与楚太子相好吗? ” 应侯说: “ 是啊。 ” 黄歇说 : “ 如今楚王恐怕一病不起了,秦国不如让太子回去 好。如果太子能立为王,他事奉秦国一定厚重而感激相国的恩德将永不竭尽,这不仅是亲善

38、友好国家的表示而且为将来保留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如果不让他回去,那他充其量是个咸阳城里的百姓罢了;楚国将改立太子,肯定不会事奉秦国。那样就会失去友好国家的信任 而且 断绝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这不是上策。希望相国仔细考虑这件事。 ” 六、 “不侵” 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 “ 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 ” 中大夫泄公曰: “ 臣之邑子,素知之。此故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 ” 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 26 张耳陈余列传 “不侵”一词,三家 未作注。在汉语大词典第 1 册“不”字条的下面也没有收“不侵”一词。“不侵”一词是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个习用语。如韩非子显学篇云“立节参名,执操不侵”,

39、急就篇云“所不侵”。有些出土文物也可以作证明,如在西安汉城曾经出土一枚铜印,上面刻有“征不侵”字样。“不侵”一词,前人没有作注,今人也没有说明,那么它到底是如何解释呢?现代学者梁启雄 韩子浅解 云:“不侵,谓不受别人无理的陵犯, 不受侵辱 ”,似乎比较确切,但是结合这一解释放入史记、韩非子显学篇、急就篇等中,显然并不合适。通过分析以上史记 、韩非子和急就篇等中的例句,可以得出“不侵”是不屈服、不屈从的意思。结合“不侵”是不屈服、不屈从的意思,韩非子显学篇中“执操不侵”可以翻译为坚持节操而不屈服,铜印“征不侵”可以翻译为征讨不服从。 27史记陈余列传中:“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应当断作

40、“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意思是说:这本来就是赵国建立名义不屈服,而实现诺言也。这样理解“不侵”的意思,就显得文从字顺,怡然理通。 由此,这段话可以翻译为: 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 给 皇上,皇上说: “ 真是壮士啊!谁了解 他,通过私情问问他。 ” 中大夫泄公说: “ 我和他是同乡,一向了解他。 这本来就是赵国建立名义不屈服,而实现诺言也 。 ” 皇上派泄公拿着符节到舆床前问他。 七、 “豆比” 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 莨菪 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消石一齐,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 28 扁鹊仓公列传 “豆比”一

41、词史记“三家注”没有作注,这个词在古书中是一个稀有语 词,好像只能找到这么一个例子,但是通过考察古籍和方言方面的书,我们可以找到它的词形和意义的痕迹。如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云: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晃,见地上小光,问左右:“此是何物 ?”有一蜀竖就视,答云:“是豆逼耳。”相顾愕然。不知所谓。命取将来,乃小豆也。穷访蜀士,呼粒为逼,时莫之解。吾云:“三苍、说文,此字白下为匕,皆训粒,通俗文音方力反。”众皆欢悟。 29 笔者认为颜氏家训勉学篇中的“豆逼”和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中 “豆比”两者属于同音异形词。因此,“豆 比”就是小豆的意思,也就是豆子中的颗粒更小者。但是, “比”和“逼”都不是本字。根据颜氏家训勉学篇和颜之推所引用的通俗文的反切,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