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大学语文与审丑教育.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931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大学语文与审丑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大学语文与审丑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大学语文与审丑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大学语文与审丑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大学语文与审丑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大学语文与审丑教育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摘 要 审丑,和审美一样,同属感性学的下属范畴。理论上,审美加上审丑才是感性学的完整意义,但当今大学语文教材中,审丑篇目却寥寥无几 ,审丑教育相当薄弱,大学语文出现单纯审美化的教育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今教育界由来已久的审美观念,“唯美 ” 的大学语文教育已经带来了诸多的弊端,而审丑教育正是在健全学生求真、向善、审美的人格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弥补了单纯审美教育的不足,所以,在大学语文中加上审丑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 大学语文;审丑教育;审美教育

2、;审丑的意义 College Chinese Education With Careful Ugly Abstract: Appreciating ugliness and aesthetic are both subordinate to perceptual learning .It is theoretical that ugliness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fulfill the complete meaning of perceptual learning, however, among todays Chinese college teaching

3、 materials, there is few context concerning about ugliness appreciation, let alone education of ugliness appreciation. It is mainly contributed to the long-established perception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esthetes in colleague Chinese education has brought up many drawbacks, while ugliness appreci

4、ation educ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perfecting students” aesthetical characters of pursing truth and kindness, as well as making up for the default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bove all, I t is quite necessary to add ugliness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the colleague Chinese education. key wo

5、rds: College Chinese; Umpire ugly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Umpire ugly significance 1 引言 传统美学以美为中心,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中国人又喜欢大团圆结局和乐感文化,在这种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很大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在大学语文教材篇目 的选编方面便会“重美轻丑”,这使得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普遍缺失,而在这种教育机制影射下的便是当代大学生人格机制的不健全。面对当今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金钱至上等各种社会现实,假如我们还无视审丑教育而只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审美教育,那势必会

6、使当今大学语文教育缺少完整性。本文首先将根据有关学者研究的研究成果对审丑的学科归属及概念做一个较为科学的界定,表明审美只有加上审丑才是感性学的完整意义,再通过对当今大学语文单纯审美化教育的现状的分析,梳理出审丑教育缺失的原因,最后指出审丑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的一个合理途径,导出审丑 教育的必要性。 一、 单纯审美化:大学语文的教育现状 说到“审丑”就不得不提到“美学”这个词,“美学”最早是由日本人中江肇民从“ Aesthetics” 翻译过来的,并把它定为一门研究美学的专门学科。事实上,“ Aesthetics”一词从词源上讲,指的是感性学,而“ Aesthetics” 这门学科早在鲍姆加登创立

7、之初,也指的是“感性学”:“ 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 1也就是说,感性学不应只局限于美,丑和美同属感性学的下属范畴。栾栋在他的著作感性学发微 中也提到,“作为西方美学一词,原本就是感性学。它的一个重要方面 丑学始终付之阙如。所谓美学,是近代西方人对感性学狭义取舍的学科定位。应当用感性学涵摄补正和滋润美学。” 2在他看来,审丑不是为了衬托审美,审丑加上审美才是感性学的整体意义,它独立与审美而同属感性学范畴。 那什么才是“审丑”?王洪岳认为 :“ 从主体方面来看 , 审丑是指个体对丑的否定性或作为否定性的丑的判断、品评、鉴赏、批判、宽容

8、、改造等各种能力的总和。从客体方面来讲 ,审丑是指把握丑的否定性本质及其形态在社会历史中的演变和作用 , 包括作为否定性 的客观对象的审丑活动本身 审丑是非和谐的对象在主体方面引起的否定性情感和否定性的价值判断”。 3也就是说审 丑是指对象外观形式上的怪异、畸形、缺陷、丑陋等 , 以及从内部体现出来的黑暗、卑劣、罪恶、荒淫等这些违背道德 规范 的内容 ,这些内容 强烈地撞击着欣赏者的生理感官 , 从而引起 欣赏者 情感上的尖锐的矛盾冲突 , 给人一种丑的刺激 ,引起对丑的审视和否定 。 简言之,“审丑”是指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的丑陋、人性的扭曲冷漠等丑现象的判断、审视与否定。审丑就是辨假、抗恶,

9、对危机与丑、悲情的感知;假、恶、丑、患、悲都可以归入审丑范围。 笔者在前文已经论述了丑和美都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感性学范畴,丑不是美的附属,而是和美一起诞生,共同存在于世界,共同反映着现实世界的一切,我们本不该排斥丑,但由于种种原因,美一直占据着人们的视线主流,而丑则常常被冷落。既然“审丑”是指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的丑陋,人性的扭曲冷漠等丑现象的判断,审视与否定,那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定义“审丑教育”:审丑教育是指通过培养主体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的丑陋、人性的扭曲冷漠等丑现象的判断、审视与否定的能力,来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和谐的发展。根据这一界定,笔者又以出版时间的先后顺 序依次对西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

10、大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2 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编订的权威性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见附录 1)。 此次统计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教材的总篇目数量、审丑篇目数量和审美篇目数量。 “审丑教育”是指通过培养主体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的丑陋、人性的扭曲冷漠等丑现象的判断、审视与否定的能力,来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和谐的发展,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就可以把那些通篇的主题或中心是丑的文章归为审丑篇目,而那些只部分提及丑的文章则不在笔者审丑篇目的统计范围之内。比 如,鲁迅的伤逝 涓生的手记讲述的是涓生与子君从积极争取婚姻自主到爱情婚姻失败的故事,小说围绕涓生和子君的婚姻如何走

11、向失败这一悲剧来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和吃人的封建传统的主题,小说通篇的中心都是对社会黑暗的抨击,因此可以归入审丑的范围;而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具有双重性:既歌颂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人爱情,同时又讽刺了唐玄宗因宠信杨氏兄妹而导致安史之乱的荒淫行径,这种只是部分提及丑的文章就不在笔者的统计之内。从附录 1 中不难看出,笔者所统计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审美篇目明显多于审丑篇目,如西安交通大学大学 出版社在 2004 年 3 月出版的大学语文,在 81 篇篇目中,审丑篇 5 篇,审美篇目 76 篇,审丑篇目只占总数的 6.17%,而这已经是所统计的教材中,审丑比重最大的了; 2005 年 6 月北京大学出

12、版社出版的大学新语文中,审丑篇目竟然为零,而审美篇目却多达 191 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虽然看起来审丑篇目是最多的,为 7 篇,但是这本自称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的,审丑篇目所占也只不过是 5.79%,像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这些权威高校出版社所出版的大学语文中,审丑篇目也都是寥寥 无几,均不到总篇目的 7%,这大概是因为编者根本就没有把“审丑”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放在教材中来对待。 如今大学语文在教材的选编方面,审美和审丑篇目已经严重失衡,审丑篇目显得无足轻重。我们暂且先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 2004 年 3 月)(简称“华东本”)与北京

13、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新语文( 2005 年 6 月(简称“北京新本”)来做一个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在笔者所统计的 10 本教材里,“华东本”是审丑篇目数量最多的,而“北京新本”则是审丑篇目最少的。“北京新本”的编者在书的前言这样写道:“ 这本新教材力图打 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老套路,将大学语文教育定义在人文教育的高度,通过引导大学生感受、领悟语言的巨大魅力而引领其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为他们提供精神成人的空间。 ” 4就 笔者 有限的见闻而言, 这本由 夏中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新语文是近几年来 颇具新意 的一本大学语文教材, 他们设计了大学之魂、青春在呼号、仁爱、天地最美、爱是难

14、的、向往自由、寻找良知、星空让人敬畏、乡愁与家园、为了忘却的记忆、英雄不是神话、坚忍的山峦、希望的红帆、审视自我、反讽与幽默、诗意地栖居、回归大自然等主题,回避了司空见惯的 选文,提高了 语文 课程的亲和力。 可是就是这 样一本充满强烈的明确的编辑意图的大学新语文教材,其审丑篇目竟然是空白的,这与编者在前言所讲的要“引导大学生感受、领悟语言的巨大魅力而引领其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似乎背道而驰了。“存在的真相”并不只有美好,那些反映社会黑暗面,人性劣根性的作品难道没有在反映这个世界客观“存在的真相”吗?看来编者并没有真正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精神成人的空间”,因为在成人那里,没有稚嫩,没有胆

15、怯,他们要的是真相,而不是粉饰太平的谎言。“华东本”是笔者所统计的教材中审丑篇目数量最为乐 观的一本教材,审丑篇有 7 篇,但在 128 篇篇目中,它所占到的也不过只是 5.79%。我们再来看一看编者为这本书所选的审丑篇目,如邓牧的吏道,抨击了封建帝王为满足一己私欲而使天下苍生受尽折磨的罪恶,并从3 理论上驳斥腐儒盲目忠君的荒谬;托尔斯泰 舞会以后深刻的抨击了沙皇专制的虚伪、黑暗和野蛮,愤怒控诉了沙俄军官对士兵的残忍和暴虐;契诃夫的苦恼揭示了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下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宗臣的报刘一丈书揭示了严嵩父子当权时,明朝的黑暗社会本质;莫泊桑的绳子的故事暴露了封建社会荒唐的道德和黑暗的

16、恶势力的可怕。我们暂且不讨论关于审丑篇的任何问题,先来看看在这本书中审美篇的主题:有表现美好坚贞的爱情的(如屈原的湘夫人、秦观的鹊桥仙、苏轼的江城子;有表现歌颂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的(如杜甫的北征、辛弃疾的水龙吟、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有表达乡思亲情的(如韩愈祭十二郎文、张洁捡麦穗、戴望舒雨巷)等等。很显然,在审丑篇目中,内容几乎都为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审丑内容单一,也没有根据现代社会的现实背景揭露当下社会所存在的问题,都是教条化的“反对封建压制, 抨击统治者的罪恶”,而在那些审美篇目中,不但内容多元化,题材上也相当的丰富,议论文、诗歌、小说、散文等,可见编者在审丑和审美的

17、选编方面的不同用心。 我们再来看一下附录 2,笔者对 10 本教材里审丑篇目及作者入选的选次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发现入选次数最多的是鲁迅的作品,被 5 家教材选用,其中伤逝 涓生的手记被 3家作品选录,而笔者统计的只是大学语文教材的九牛一毛,可想而知,鲁迅作品似乎已经被定性的认为是审丑篇目的“经典”。契诃夫的苦恼 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托尔斯泰 舞会以后也被 3 家教材选用,曹禺的 日出,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莫泊桑绳子的故事则被 2 家教材选用,在本就缺失的审丑教育的状态下,各出版社的编者却还在不断重复着这些审丑篇目,学生读来读去也无非就是这些从高中就已经能倒背如流的文章,这样重复性的教育试问如何

18、让他们在文本的阅读中拓展其认识世界的知识面?又如何发挥语文的这一学科功能 “ 大学语文将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它的综合性更强,技能性更高,重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教育和实用技能教育 ” 5?而语文课堂中老师要求的阅读量数字却在逐年上升,难道这些数字对于审丑教育只是一纸 空文?看来,语文教材的编者根本就没有把审丑教育当做一个独立的问题编入教材,也没有从根本上注意到审丑教育在健全学生人格面的意义,审丑教育在他们那里似乎是可有可无的。 那中国在审丑方面的文学创作果真如此之少吗?其实不然,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又怎会出现文化的单一性?如“先锋文学”,张爱玲小说作品中中审丑篇目随

19、处可见,既然如此,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语文在教材选编方面重此轻彼而使现今大学语文教育出现单纯审美化的趋向呢?下面笔者就从教育界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历史四方面来剖析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缺失的原因。 二、大学语文审丑教育缺失原因 大学语文理应具备教育和反思的双向作用,因此审美教育只有加上审丑教育才能更全面的塑造和健全学生的人格,然而,当今大学语文缺少对学生审丑教育的渗透,语文教材在选编方面走向审美单极化,审丑教育成了当今大学语文教育的盲点。这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思想的原因,但笔者以为大学语文教育界的观念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 (一)教育界审美教育观念由来已久:自德国美学家、诗人

20、席勒 1795 年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概念后,我国以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为代表的教 育名家迅速掀起一股“美育研究热”。 “ 我国历来就有注重美育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4 时期,孔子就把乐(艺术)列为四教之一的文教的重要项目,把美育看作是兴邦治国的重要措施 , 到了近代,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著名的学者教授们像蔡元培、吕澄等等,都大力倡导产生于近代西方的审美救世精神,希望以美育改造国民性,塑造国人的灵魂,把美育不仅仅看作是陶养人文素质的工具,而且看作是救国强邦的精神武器。 ” 6陶行知先生极力主张以审美精神办教育,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养成健康的审美

21、情趣和生活方式”;蔡元培也大力倡导 “美育”,他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云:“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7他认为,语文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超越其他学科的作用。中共中央在 1999 年 6 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把审美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决定中明确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8,于是美育迅速成为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直至 200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新大纲,仍不见审 丑教育的身影,教育工作者们依然把“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

22、情趣”作为语文教学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难怪曾繁仁先生会说:“审美教育是关系到未来人类素质和生存质量的重大课题。” 9现在教育界的一个普遍观点就是语文教育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但却极少有人认识到审丑教育也是健全学生人格的一个合理途径,审美教育观念如此顽固的状态下,审丑教育想要在教育界与其平分秋色恐怕还是一个百年大计。 (二)中国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的中庸哲学根深蒂固 :几千年来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崇尚中庸之道,培养的人才都是温文尔雅的谦 谦君子,这种人格范型忌张扬,少说多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所以许多中国士人在集权专制的政治环境中采取一种以实用理性

23、为精髓的生存方略,今人在矛盾冲突面前也是能忍则忍,或是折中处之。 10这种中庸哲学 禁锢着人们的个性,而儒家文化提倡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德训诫更是大大弱化了审丑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展开。 (三)趋美避丑,人之秉性 :中国社会人们普遍爱面子,重面子,他们认为代表着一个人的伦理道德的情意是可以超越一切的,“家丑不可外扬”是他们永恒的人生信条,可以这样说“中国是一个 人情超级大国” 11。中国人这种“叶公好龙”的态度,导致他们对那些违背封建伦理道德,人情的“丑”事的人和事,都会嗤之以鼻,不以为然,于是大学语文在教材选编时,审美篇目便变成了主流。 (四)中国人爱好喜剧,喜欢大团圆结局,所以在

24、教材选编时,很大一部分编辑就认为自己是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有责任只把美好的事物带给大家,于是,大学语文成了跛脚的审美教育。 三、大学语文“唯美教育”的弊端 现实生活是纷繁芜杂的,美或丑从来就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们总是在相互较量之中此消彼长,相生相克的。谁也无法否 认,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丑恶的东西。但我们的教育总是一味地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乐此不疲地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却忽略了教他们认识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种种丑恶的现象,忽略了教给他们识别丑,应对丑恶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12 2005年 5月,清华、北大的 BBS上出现了一位自称是“芙蓉姐姐”的网民,她走光、露点、5 搔

25、首弄姿,摆出各种匪夷所思的“ S”形,一时红遍整个网络。青少年是这场网络围观中最积极的关注者,他们对“芙蓉姐姐”或谩骂、或鄙夷、或欣赏,我们暂且不管他们的态度如何,但他们对“芙蓉现象”都投入了太多的热情 和关注。而“芙蓉姐姐”的走红最先源于清华,北大的论坛,笔者对此十分费解,作为中国高校的“龙头老大”,这两所高校里的学子应该具备更高的智力和文化鉴别能力啊,他们对“芙蓉现象”却共同表现出的痴狂,这实在让人不能理解。芙蓉的走红也许只是偶然,但这个现象之后,高校不是反思,不是思考如何来应对类似现象,仍然还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于是,芙蓉之后又来了一个自称是“往前推几百年往后推几百年,没有人能超

26、过我”的凤姐,她的“经典语录”的点击率创下了历史新高,新浪网、人人网、百度贴吧等全国各知名网站纷纷转载分享她的相关雷 人语录、视频,网友一面在大喊着她们的“雷人”,一面又给她们的成名投上宝贵的一票。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实在令人担忧,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加强审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全面提高,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13而“唯美“的语文教学将会使这一理念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话,学生一旦遭遇丑恶的诱惑,便会显得脆弱,容易滑到丑恶的深渊。如今,校园暴力、黄色文化、电脑赌博,

27、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学生 承受压力、痛苦的能力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改革开放以来,心里疾患、抑郁症、躁狂症在大学生中日益上升。 2010年引发全社会关注的”富士康十三跳”事件,我们且不论这是三个人跳楼的背后有怎样的内幕,但他们在这个事件中所表现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可见一斑。 四、大学语文审丑教育的价值 众所周知,真、善、美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价值道德尺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又尤其注重对 是真 、 善 、 美的和谐统一 的追求,所以作为“文道兼养”的语文教育,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传播真、善、美,对抗假、恶、丑的任务。但是 单纯化的审美教育现 状已经造成了大学语文教育的不完整性、片面性和

28、断裂性,在这种情况下,为大学语文加上审丑教育一课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审丑教育又将如何弥补单纯审美化教育的不足,成为健全学生人格的一个合理途径呢?显然,我们可以在大学语文篇目的选编时增加审丑篇目的数量,通过对审丑篇目的阅读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到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丑”的一面,并在这个过程中辨识“丑”,排斥“丑”,从而在审丑过程中得到领悟,在反思中得到激励,进而使学生更加渴望追求向善的价值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健全学生的人格。那审丑教育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1、求真价值:通过审丑教育,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社会的真实性,看到社会黑暗冷漠的一面,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塑造自身的求真价值

29、观。 无法否认,世界上还存在着很多丑陋的东西,人心的丑陋、制度的丑陋、社会的丑陋,而且这种丑总是与美难分难解,水乳交融,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这个繁复杂陈的社会中正确的辨丑求真?审丑教育可以炼就我们一双辨黑白、明是非的“火眼金睛”。波德莱尔在创作恶之花时就说自己是“生活在邪恶中并热爱着善良”,就是因为他真正理解了“丑”的真面目和深度危害,他才能更好地把握美、追求美、珍惜美。丑形象 虽然包含着否定与批判的态度,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这些丑的东西去认识丑、批判丑、拒绝丑,通过审丑教育和审美教6 育的有机结合,比单纯的审美教育,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窥探现实中的“丑”,把握人生的真谛。 张爱玲在小说创作时,把“丑”

30、作为创作的一个切入点和视角,在她的小说中,有青年人对现实不满而衍生出变态心理(茉莉香片);有的为了畸形爱情而扼杀掉健康的爱情(心经);有的残酷的将女儿作为晋升资本(琉璃瓦),她在小说中刻意地描写这些世俗的人生群像、庸俗的人生世界、千疮百孔的丑恶人性,她把一个真实的现实人生世界赤裸裸 的摆在你面前,让你对丑深恶痛绝,从而达到在审丑过程中对丑筑起一道屏障。而这种对丑形象的可以描画,实际上是她强烈拒绝丑的一种方式,丑的背后藏着她主张人性善良的愿望。她用一种震撼人心的笔调,暴露了人生中种种丑恶的本质,揭开丑的画皮,看清丑的危害,从而对丑产生厌恶之情,使学生不甘与“丑”为伍,更加强烈的要求提升自己的求真

31、意识。所以审丑也是一种真,一种没有虚假没有虚伪的真诚,通过揭露丑,鞭打丑来达到对真、善、美的理想的探索,化腐朽为神奇。 2、向善价值:审丑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丑”形象的阅读中得到醍醐灌顶的领悟和超越 ,同时让学生在对“丑”的反思中激励成长,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进而树立正确的向善价值观。 当今社会道德滑坡,人性严重异化,丑充斥着整个客观世界,许多学生在是非、美丑问题上混淆不清,“性本善”的本性渐渐泯灭。审丑教育可以让学生对丑产生憎恶和不愉快感,因为没有人会对腐烂的垃圾、发臭的尸体、嘈杂的噪音这些丑恶的东西津津乐道,他们只会对它们唯恐避之不及。“丑存在的理由,还由于它有其本身的优点,那就是表现人格

32、的阴暗面” 14, 陶醉在精神胜利法中的阿 Q是独一无二的愚昧形象,正是因为鲁迅用锋利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国民麻 木与愚昧的劣根性,他笔下那些否定性的人物才会成了肯定性的艺术品。“这种通过对接收者的预存立场和所持正面观点加以轻微的攻击或驳斥来达到抵制反面信息的方法,毛泽东主席称之为“种牛痘”。他说,种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注到人的体内,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产生一种免疫力。” 15审丑教育就是“种牛痘”,它有利于增强学生抵抗“丑”的免疫力。这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他从不接种,人的体内就产生不了抗体,那当病毒突然侵袭时,他就很容易被感染上疾病。同样,如果学生从未受过审丑教育,那他将没

33、有办法对周围的“丑”事 物建立起防御,这时学生的意志力就是相当薄弱的,一旦被灌输的正面观点受到意外的大规模地攻击时,持有这种观点的学生就可能一时措手不及,无法抵抗,往往就容易放弃原有的正面观点而步入歧途。相反,假如学生单纯的审美观受到过审丑观的攻击,他们也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观点,并驳倒了别人的攻击,那么他就会更加坚信那些正面观点的正确,并且也能更加有效地抵制随之而来的更大的反面观点的攻击。所以说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审丑篇目的阅读,能够对丑有抵制情绪,能够有效地抵制社会不良信息,此时通过审丑教育,学生的视野将不再停留在枯燥单调的美的欣赏 上,审丑篇目给了他们当头棒喝,让他们从麻木的情绪中解放出来,他

34、们在审丑所产生的否定性力量中实现主体的自我超越,在反思中不断激励自己成长,进而促进更加热爱美善的事物,培养健康的心态。孔子云:“知耻近乎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可见审丑才能趋善,可以这样说,审丑教育让学生在逼视丑的过程中,心灵会不断受到激荡和震撼,就会自我反省,提醒自己远离丑的腐蚀,使自己能够弃恶扬善,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换句话说,审丑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副清醒剂,没有了审丑教育,大学语文也失去了一定的精神营养。 3、审美价值:审丑可 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审美素养,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7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现代人审

35、美观唯金钱、唯利益、唯权利至上,学生审美观也深受其毒害,亟待提高。而审丑篇目中卑鄙可耻的人格会不断地激励学生的感知,引起心灵上的震撼,在经过美与丑的对比,使“丑”最终成为学生人格建构时的排斥因素。通过丑的塑造与描写,使美更美,使丑更丑,丑的表现越深刻,就越能凸显美的本质,在这种对比中,学生会更加自觉地把丑作为反面教材,从而培养自己正确的审美观。学生也可以在审丑篇目的 阅读中,细细品味作家描写这些丑形象的不同笔法和风格,领悟其深刻反映的社会本质,就能培养雪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审丑教育既然有着审美教育所没有的反向、纠偏的作用,又和审美教育共同构成了大

36、学语文教育的完整意义,那么加强大学语文的审丑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对于审丑教育的必要性,我们也许可以从西方艺术大师雨果那里得到一些启发,他说:“古老而庄严地散布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不无单调之感,同样的印象老是重复,时间一久会使人厌倦。崇高和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于是人们就需要对一 切都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怪似乎都是一段时间的休息,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觉朝着美上升。” 16雨果的意思很明白,一味地审美教育,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而审丑教育无疑就是新鲜剂,将会给大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 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格固然有着不可

37、替代的作用,但我们的大学语文绝不应该只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要把社会虚伪消极的一面撕开给别人看。卡夫卡说:“一部好的作品要像利斧一样劈开读者的脑袋,给人当头棒喝,使人比死了心爱的人还要痛苦, 使人濒临自杀的边缘。” 17只有让学生看到社会的烂疮,丑恶的人性,让审丑的力量直击他们的心灵深处,他们才会得到醍醐灌顶的领悟和超越,才能发现人的真实处境,才能拒绝丑,维护美与追求美。艺术品绝不是让人舒舒服服地享受,像在沙发上睡大觉那样,真正的艺术品就是随时让你感到不舒服,因为恰恰在你不舒服的时候,这里才有真实性。审丑就是要让人看到这种不舒服与不完满,审丑致力于用凄艳激烈的笔调来挖掘人性的丑恶,社会的病

38、态,达到一种“直击民众痼疾,以引起疗效的注意”的效果,从而把人们从日常的麻木情绪中解放出来,让丢失的灵魂找 到归宿,让异化的人性得返正途,让人们在绝望无助中憧憬未来。谁说“审丑教育”无法媲美“审美教育”? “丑”里面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涵 ,可以这样说 复杂的“丑”比单纯的“美”具有更大的人性容量和社会含量。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 ,因而能带来一种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 大学语文本应该是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升华,大学生不再是娇嫩的儿童,不再需要大人用美丽的童话来掩盖事实,他们更需要真相。因为他们已经从逐渐对生活有限的认识进入到了对生命无限的认识中,“丑”应该向他们展露它的庐山真面目。难道

39、对卑鄙无耻的人入木三分地刻 画,不也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在一个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到达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驾驭服务美的高尚思想的话。 18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但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美的,只去审美 ,却绝少有人去审丑,就像人们只注意到从正面去欣赏孔雀开屏的美丽,却忽略到背面去观察它丑陋的屁股。可是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19, 毛泽东主席也说, 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这表明 , 美和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美诞生时,丑 也出世了,美的开采离不开丑的挖掘。20况且文学自古以来就有审

40、美和审丑的双重功能, 要健全学生的人格,大学语文就要摆脱传统美学的“控制”,教会学生用一种否定的形式使人看到社会的不完满,用反向思维对当代8 社会进行一个赤裸裸的审视,从而发现丑,并在否定性的批评中表现愤懑,不满等情绪,来达到抑制丑,修正丑的效果。所以 大学语文中的审美只有加上审丑,才能表现现实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结语 在当今这个丑日益增加日益失去光明和幸福的幻觉的世界中,勇于面对丑,用它的存在来暴露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的卑微一面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 能是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而且能培养我们更广阔的审美情趣和更坚强的审美心灵。 审丑是一副清醒剂,表现丑是为了将来更美。栾栋说:“能否审丑不仅是一个

41、哲学智慧问题,也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是否成熟的标志。” 21审丑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站在理性的高度更完善地认识自己和社会。 大学生要健全人格,想要克服人性中的丑,如果连靠近丑,直视丑都做不到的话,一切都是空谈。蒋孔阳先生说过:“能够描写丑恶的人不是丑恶的,而是与丑恶斗争的人。”同样的,增加大学审丑篇目的阅读时,大学生可以不但不甘与丑为伍,还对丑深恶痛绝。 当然,本文主 要是通过相对量的数据统计发现大学语文审丑教育缺失的基本现状,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无意于去颠覆现今大学语文教育的一切,也不是否定审美教育的积极意义,更不是要审丑代替审美,只是从现今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现状出发,主张对学生进行全面地教育,客

42、观地分析审丑教育存在的价值,探寻审丑教育缺失的原因以及审丑教育对健全学生人格的意义引发当代语文教育者对“丑”现象这一客观存在重新审视和评价,试图在大学语文教育领域内开辟出一片较新天地。 注释: 1转引自:张婷 .论感性学中的审丑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2009.(6) 2栾栋 .感性学发微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 3王洪岳 .审丑与否定 :现代派文艺的感性学探微山东社会科学 ,2001.( 5) 4夏中义主编 .大学新语文 前言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6.3 5魏怡主编 .大学语文新编导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 6邓安庆著 .美的欣赏与创造 .长沙:

43、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2.11 7高平叔编 .蔡元培美育论集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46 8杨云萍 .审美与审丑 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 2) 9曾繁仁 .审美教育 一个关系到未来人类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大课题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8) 10漆水强 .审丑 :作文教学不容忽视的写作视角 .教研天地 写作新思路 ,2005.( 5) 11转引自:王洪岳 .论 20 世纪末叶的审丑文学思潮 .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版) ,2002.(9) 12裴承飞 郭春华 .语文教师应具备审丑能力 .美育 ,2005.( 6) 13崔学勤 .在阅读中审丑 .美育 ,2005.( 6) 14蒋孔阳译 李斯托威尔著 .近代美学史评述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4.232 15邵培仁 .传播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7.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