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以及观察实验的技能。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并期望通过过滤实验发展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为 3 部分。第一部分: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教材提出两组问题,第一组: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呢?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呢?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常见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第二组: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
2、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 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溶解了”? 引导学生关注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为了使实验对比明显,这里要使用淘洗干净的沙粒。第二部分: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沙和食盐在水中的不同变化是明显的,面粉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沙还是食盐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第三部分: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用过滤的方法,分别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教科书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过滤实验发现只有食盐不能利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而沙和面粉都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
3、水中分离出来。从而认识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一个新方法过滤。学情分析虽然本课是溶解单元的第一课,但是学生对溶解的概念还是有的,只是不够规范。例如,学生在生活中,知道把少量的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生病后常用开水冲板蓝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都比较熟悉,甚至亲手做过。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它就是日常说的“化掉了” ,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溶解这个概念,但要真正弄清楚溶解的概念也并不简单。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建立溶解的概念。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
4、、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2、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科学知识1、知道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2、知道不能用过滤的发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2、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会使描述更准确,更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3、同学之间分工合作,团结互助。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描述食盐、沙、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相同。教学突破本课是一篇操作性很强的实验课,因此
5、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比较、理解什么是溶解;哪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哪些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特别是面粉在水中的情况显然不同于食盐和沙在水中的情况,先鼓励学生大胆猜一猜,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探究中感悟。但是实验后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争议,这时教师再让学生通过过滤的发法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让他们经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得出结论”的过程,重点培养三种能力,即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描述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材料、食盐、沙、面粉、烧杯 6
6、只、玻棒 3 只、漏斗、滤纸 3 张、铁架台、小匙等。学生准备食盐、沙、面粉、烧杯 6 只、玻棒 3 只、漏斗、滤纸 3 张、铁架台、小匙等。教学设计一、故事导新课有一天,甲和乙两只小毛驴分别驮着重物过河,甲驮着一袋白糖,乙驮着一袋沙子,河水很深,把他们驮的重物都淹没了。可是等他们过了河后,甲小毛驴说:“我感觉身上的重物轻了许多!” (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故事内容,让一名学生朗读)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两只小毛驴过河后的感觉不一样吗?学生回答:白糖能够溶解在河水里,而沙子不会溶解在河水里,还会吸一些河水。教师谈话: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糖能够溶解在水中,而沙子却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7、那么,其它物质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呢?是像糖一样能够溶解在水中,还是像沙子一样不能够溶解在水中?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知识。教师出示问题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二、师生互动学新课活动一: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活动器材:食盐 10 克左右、沙 10 克左右、烧杯 2 只、玻棒 2 支。活动过程:(1)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2)轻轻搅拌,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3)提问: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4)学生描述并交流(5)观察到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6) 学生交流并填好下
8、表食盐和沙子能否被水溶解?观察比较实验记录表。物质 放入水中之前的状态 刚放入水中时的状态 搅拌直至最后状态食盐沙子我们的发现(点评:这个环节是学生对典型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这种现象的描述和学生原有认知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食盐溶解的现象出发,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加观察,并学会总结溶解的特征。溶解的特征之一是“溶液不会自行沉淀” ; 特征之二是“看不见物质的颗粒” 。但是我们在溶解食盐过程中,往往由于食盐本身含有杂质,溶解在杯底有一些沉淀,为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在实验准备时,食盐要选取没有杂质的精盐。再就是选择沙子时,建议使用淘洗干净的沙粒。 )活动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9、活动器材:面粉 10 克左右、烧杯 1 只、玻棒 1 支。活动过程:(1)出示面粉,让学生猜测它能否溶解于水?(2)学生手动操作:把一小匙面粉放在盛水的烧杯内,轻轻搅拌,观察并记录面粉是否溶解。(3)指导学生学会两种观察发法,一是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二是静置后观察。(4)提问: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子还是更像食盐呢?(5)学生思考、描述、讨论:让学生们比较食盐、面粉和沙在水中状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评:当问题“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子还是更像食盐”出现时,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虽然学生观察到同一事实,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很难正确分辨出面粉在水中的状态,这时学生就会对“溶解
10、”的理解产生一些疑惑,正是这些疑惑为“溶解”概念的学习注入强大的动力。孩子们发现运用刚建构的概念解决不了眼前的现象,引发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建构新概念的心理趋向。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溶液的二个特点(1)溶液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2) 溶液的稳定性。 )活动三:进行过滤实验教师阐述:面粉和食盐、沙相比,溶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特征处于前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所以学生较难判断,究竟能不能看见面粉颗粒呢?因为面粉溶解后,呈现出的是一杯白色的悬浊液,几乎看不清楚面粉的颗粒,这就需要学生仔细耐心地观察,当放置一段时间后,很明显,面粉沉淀到了杯底。当我们靠近一些,我们还是能看到水中悬浮着的面粉颗粒。
11、因此通过用眼观察,我们就可以判断面粉是不溶解于水的。而后面的过滤实验则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教师讲解:对照演示装置讲解过滤实验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盛滤液的烧杯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下端要靠在 3 层滤纸一边,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器的内壁。板书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点评:学生在进行过滤实验时,出现较多的误差,如有的学生不能较好使用玻璃棒,用力太大,把滤纸戳破了。为了防止学生的这些失误,在实验之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掌握过滤的要点,所以在实验之前加强指导。 )学生活动:(1)学生过滤三种混合物,并
12、通过观察完成下表的填写。物质 滤纸上有什么 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沙子面粉我们的发现(2)学生描述、交流(3)师生共同小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溶解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点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科学方法,期望学生对溶解从原来的“说不清楚”到能够说出主要特点。也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这也是我们教学所期望的。总之,对于学生科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获得,这样才深刻,才会真正增长学生的知识。 )三、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忆所学并进行总结。教师总结:在
13、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已有的对溶解的认识是食盐在水中化了的现象叫溶解。实验、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的观察的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教师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显著不同”和“本质不同” 。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逐步加深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四、活拓展动1、 实验分析奶粉在水中是否溶解。2、 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水的溶液。板书设计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活动一: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物质 放入水中之前的状态 刚放入水中时的状态 搅拌直至最后状态食盐沙子我们的发现活动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活动三:进行过滤实验过滤实验操作要点:一
14、贴,二低,三靠。练习设计1、 盐放在水里变得看不见了,那是因为盐在水里了。沙在杯里沉入了水底,那是沙在水里没有的缘故。2、 正确的在“( ) ”里打“” ,错误的在“( ) ”里打“” 。(1) 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一会儿食盐不见了,说明食盐溶解在水中。 ( )(2) 人们利用溶解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溶解对人类有益无害。 ( )(3) 食盐和面粉的外观相差不大,但放入水中所呈现的现象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 )(4) 过滤后的自来水就是纯净水。 ( )(5) 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仪器都是玻璃做的。 ( )3、 过滤装置中的滤纸的层数是( ) 。A 一半一层,一半两层 B 都是两层C 都是一层 D
15、一半一层,一半三层4、 我们都知道:通过晒海水可以得到大量的食盐,那么通过过滤海水能得到食盐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溶解 溶解 2.(1) (2) (3) (4) (5) 3.D 4.过滤海水不能得到食盐,因为食盐溶于水的固体杂质。教学探讨与反思这节课要让学生更深刻地学习溶解知识,形成清晰的印象,就必须做实验,通过实验过程,让学生体验观察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的兴趣。在学生操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们能很好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而不是为了凑热闹。此外,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总是大声讲话,还没有养成做实验的习惯,小组内的合作意识还不够强,教师要结合实例,及时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观察习惯
16、、思考习惯,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和更加规范的实验操作。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培养适合自己班级的实验氛围。补充资料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一、溶液的组成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2.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3. 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4. 两种液体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5. 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其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汽油、酒精、氨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油能溶
17、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二、溶液的性质1. 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不一样。2. 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3. 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溶解单元的第 2 课,通过几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为 2 部分。第一部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溶解现象,但是都不能有目的地去细致观察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
18、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并通过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时的现象作比较,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第二部分:观察不同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学生分别个观察了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接着比较它们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对之前的观察和描述进行整理和概括,这里要充分发挥溶解记录表的作用,对于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客观、细致的比较分析,从而概括出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最后运用这个概念判定一些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让学生对溶解和不溶解进行判断,并能说出判断的依据。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
19、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展开教学活动。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理解溶解的本质概念。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观察过食盐的溶解实验,并且通过对比探究实验,认识到沙和面粉放入水中不能发生溶解,这些都为本节课开展的活动打下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2. 能够列表比较几种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科学知识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养成乐于观察、勇于探索
20、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突破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在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时,可以采用“实验观察” 、 “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亲自去参与,去感知,去观察。在进行“高锰酸钾的溶解”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并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客观、细致的比较分析,从中概括出溶解的概念。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学生们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独立思考,鼓励学生间通过合作学习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
21、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比较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归纳整理的能力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搅拌棒、药匙、白纸、高锰酸钾、水、面粉、沙、食盐、过滤纸;2 份记录单;多媒体材料等。学生准备烧杯 4 个、搅拌棒 4 根、药匙 4 把、小张白纸 4 张、高锰酸钾(每小组 6 粒左右) 、水、20 克面粉、20 克食盐、过滤纸一张;2 份记录单等。教学设计一、 复习导新课提出问题:食盐溶解在水中后,溶液的特点是怎样的?学生回答:食盐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和清水的形态很相似。提出问题:食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同学们能够看清食盐慢慢地溶解在水中的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阐述:为了
22、清晰地观察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课题物质在水中石怎样溶解的。二、师生互动学新课活动一:高锰酸钾的溶解(一) 教师向学生们展示高锰酸钾并简要介绍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一种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带蓝色的金属光泽,俗称灰锰氧,可用来消毒和漂白。日常生活中,用来厨具和瓜果蔬菜的消毒。由于皮肤接触后,会在皮肤上留下暗红色印痕。在使用时要用干净的小勺取用,尽量不要与皮肤接触。(点评:高锰酸钾是一种有颜色的物质,实验现象比较直观。由于高锰酸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化学药品,所以教师要使用规范操作取放它。并让学生观察描述一下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这样在实验之前,先观
23、察相关材料,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技能。 )(二) 学生分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1.用药匙取 12 粒高锰酸钾,轻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从烧杯侧面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刚进入水中的状态及变化,做好记录。2.保持烧杯静止,约半分钟左右,观察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3.搅拌至高锰酸钾颗粒消失,观察水和高锰酸钾混合后静止时的状态,并做好记录。高锰酸钾进入水中状态搅拌后的状态高锰酸钾溶液的状态4.交流实验现象。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交流。 )师: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生:溶解了。师:高锰酸钾颗粒从水面落到杯底,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竖立的紫红色条纹,
24、像飘动的彩带。师:保持烧杯静止,约半分钟左右,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生:彩带扩散了,杯子底部的小颗粒周围出现深紫色的扁环状斑块团纹向四周扩散,这时水的上部颜色浅,底部颜色深。师:搅拌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生:高锰酸钾颗粒消失了,搅拌加快了溶解速度,水变成了紫红色的液体,各部分颜色均匀一致且透明。师:静放一段时间,观察高锰酸钾溶解的变化情况,并阐述其现象能够说明什么?生:高锰酸钾完全溶解以后,再静放一段时间后高锰酸钾不会自行沉降,溶液各处颜色保持均有不变。这说明高锰酸钾溶液是均匀的、稳定的透明液体。师生共同小结:高锰酸钾进入水中的状态:高锰酸钾在水中沉降的路径上出现紫红色飘带状条纹;沉到水底未搅拌时的
25、状态:紫红色飘带状色纹在水中扩散,水底的高锰酸钾周围出现环状深紫色斑纹团。 (这些都是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搅拌后的状态:高锰酸钾颗粒消失,水变成紫红色透明液体。 (搅拌加快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 )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颜色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明液体。(三) 回忆食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并对比高锰酸钾溶解的过程,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溶解过程是一样的,都形成透明、稳定的液体;不同的是:高锰酸钾溶解有颜色,食盐溶解没有颜色。活动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教师阐述: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做过了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什么相同与不同。要求学生把观察结果直接记
26、录在教材 26 页的表格中。 (由于在上一节课中,学生们已经探究观察了食盐、沙、面粉的过滤实验,所以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做一下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 )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师生小结:(教师指导时可以参考下表。 )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面粉 沙 食盐 高锰酸钾能否看见颗粒 能 能 不能 不能分布是否均匀 不均匀 不均匀 均匀 均匀是否有沉淀出现 有沉淀出现 有沉淀出现 无沉淀出现 无沉淀出现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能 能 不能 不能是否溶解 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溶解 溶解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食盐和高锰酸钾这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了,而面粉和沙这两种物质在水中没有溶解。你们能说一
27、说物质溶解以后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点评:对这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的观察是对溶解现象的梳理和总结。从中概括出学生对溶解和不溶解进行判断的基本方法,并能说出判断的依据。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完成过滤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相互不断修正,以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提升动手能力、认知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学生回答:是否还能在水中看到物质的颗粒;是否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用过滤的方法是否能将这种物质分离出来 ,就可以判断这种物质到底是否溶解了。三、师生共同小结
28、教师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忆所学并进行总结。教师总结:教师总结:通过观察高锰酸钾颗粒的溶解过程,知道搅拌能够加快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知道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明液体。通过对比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情况,从中概括出溶解的共同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活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四、拓展活动1.请同学们把红糖、花椒、奶粉等分别放入水中,并判断它们在水中是否被溶解。说明自己阐述的根据是什么。2.同学们吃过冰糖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把它放入水中是否能够溶解?如果能够溶解,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总结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有
29、哪些?(点评:冰糖是一种食物,让学生用冰糖做实验,对他们的身体没有危害。而且冰糖的价格很便宜,如果学生家庭没有冰糖,可以让自己的父母去市场买一些来,也不用花费很多钱。再就是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很多,如搅拌、用热水、把冰糖磨成粉末状等等,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加快冰糖的溶解,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点评: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首先让学生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主要是让学生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再搅拌后观察高锰酸钾是为了让学生注意到溶液是均匀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颗粒,而且高锰酸钾是不会自行沉降的。也就是说高锰酸钾溶液是比较稳定的。然
30、后通过与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而边实验边记录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活动一:高锰酸钾的溶解活动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化成 看不见的颗粒溶解特征: (2)分布 均匀(3)过滤或沉降不能使它们分离判断物质是否溶解的方法:是否能够看到溶液中有颗粒;溶液是否均匀;能否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使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练习设计1. 固态的高锰酸钾的颜色为色,把一小勺高锰酸钾放到盛有水的杯子里,用玻棒搅拌,溶液呈色。2. 在做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时,不能用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来取。3. 正确的在“
31、( ) ”里打“ ” ,错误的在“( ) ”里打“” 。(1)在做实验时,用手抓高锰酸钾更方便,所以应该提倡。 ( )(2)食盐和面粉都能溶于水,沙和粉笔灰都不能溶于水。 ( )(3)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通过过滤就能变成无色的溶液。 ( )(4)有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有的物质则不能。 ( )(5)食盐放入水中后会慢慢消失,说明食盐能溶于水。 (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食盐 B.高锰酸钾 C.淀粉 D.土5.在盛水的玻璃上方,轻轻地投入几粒高锰酸钾颗粒,玻璃杯里的水和高锰酸钾会发生什么变化?轻轻地搅拌一下,再观察玻璃杯里的水和高锰酸钾会发生什么变化?自己实际做一做。参
32、考答案1.紫黑色 紫红色 2.手 小匙 3.(1) (2) (3) (4) (5) 4.A 5.紫黑色的高锰酸钾颗粒散入水中后,水中立刻“划”出了一条条紫红色的线,并逐渐拉长变粗,相互连接。如果轻轻地搅拌,整杯水很快就都变成了透明的紫红色,原来的紫黑色颗粒也就看不到了。教学探讨与反思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没有有目的地、细致地观察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高锰酸钾,就是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探究并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再通过后来的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的对比,逐渐形成“溶解”的科学概念。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溶解概念的形成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一定要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亲历探究活动,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