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启示陕西省略阳教师进修学校 曾小敏 摘 要: 从教学实践出发,从多方面提出要依据中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实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欲望,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关键词: 尊重 平等 成长 个性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育心的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并非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还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自身心理需要的过程。因此,教育应该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的研究心理学知识,依据中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实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欲望
2、,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下做法:1、增强自信淡化差异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要尊重学生,首先不要伤害他的人格,因此教师应淡化差生这一概念,从人格上尊重所有学生。要创设情境,取长补短。这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特长,优等生爱展现自己,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优点易于显露。而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优点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挖掘。这就要求教师相信在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都可成才”的现代教学理念,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开发、挖掘出来。22、树立人人平等原则首先,要树立师
3、生平等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其次,要树立生生平等观,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全班学生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营造良好课堂心理环境。3、尊重学生个性原则尊重个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个知识的掌握,可以有多种学习方法。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鼓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
4、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提倡争论,生与生、生与师之间都可以进行辩论,只有在这样的民主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自主学习”才有实现的可能,才能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4、利用好多元性评价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智力定义,打破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承认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79 种多元智力。可以说,很多所谓“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因此,多元性评价具有特殊的3意义,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更应该关心“差生” ,实施“差异评价” 、 “激
5、励性评价” ,尝试行多元评价,指引每位学生健康发展。5、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个性,抓住创造精神、自主性、民主观念等现代人所应具备的文化心理品质,全面地、系统的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关心、参与集体和社会事务的意识。如学校组建校长助理团、积极开展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等,为学生营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知、做事。6、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心理素养,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通过“成长档案”可以真实地记录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许多真实,全面的信息,使得我们能更好地探究学生,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让学生能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总之,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中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广大思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学习研究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形成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理念,并将这些理念4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让新理念的种子在教学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开花并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