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电是生物体所呈现的电现象。其主要基础是细胞膜内外有电位差,即膜电位。安静时膜电位之值通常为数十毫伏,内负外正,称“静息电位 ”。当细胞膜被损伤时,膜电位减少或损失。当可 兴奋细胞(如神经元或肌肉细胞)受刺激而传导冲动时,其膜电位发生急剧变化,暂时可变为内正外负,称“动作电位” 。脑和心脏等器官所表现的复杂电变化,是它们的组成细胞电变化的总和。脑电图和心电图等可以反映这些器官的功能状态,在临床诊断上被广泛地应用。经络生物电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实验发现,器官活动增强时,相应经络原穴电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经络线路通过的地方组织破坏,则相应经络原穴电位降低,甚至达于零。创伤和骨折病例测定中的结果
2、与上述现象一致。故认为经络是人体内电的通路,从组织器官发出的电流,依其强度和量,沿着特殊导电通路行走,纵横交叉,遍布全身。身体任何组织均可导电,故经络通路导电介质呈多样性。它与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于神经系统。经络电通路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根据用“经络测定仪”探测经络线上皮肤的电参量,对人体十二经脉测定的结果,其路线和所通过的各个经穴,基本上与古书的记载相同。经络的电特性与人体的生理状况、内脏的疾患以及外环境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经络电通路说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放电体和导电体,其放电和导电的强度、方向和范围都有一定的规律性。经络电测定可以反映经络活动的生物电现象和它的某些规律。比如,当器官
3、活动增强时,相应经络原穴的电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经络所经之处的组织被破坏则相应经络原穴的电位降低。这个通路导电组织的多样性,即多种组织均可作为导电的介质。这样形成的经络系统是独立存在的,但与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有人以四电极法测量人体皮下约2mm 处的导电特性,观察到:大多数人皮下的低电阻点都可以联接成与古典线走行基本相同、左右两侧对称的、稳定的低阻线;在受到刺激或机体的状况发生变化时,皮下的电阻值也会发生改变,但低阻线较之周围有更佳的稳定性。这说明此低阻线具有与其周围组织不同的生理特性,将这种皮下低阻点连成的线,称之为低阻经络。它证明了古典经络的客观实在性。有人在研究隐性循经感传现象的基础上,
4、用低频脉冲皮肤阻抗测定仪测定人体和动物皮肤阻抗,认为人体经络线具有低阻抗的特点、是一条低阻抗线。其宽度约 70m,不受麻醉和失血的影响,截肢以后也没有明显的改变,说明它可以脱离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而独立存在。持说者还认为,经络线的低阻抗性与表皮下的任何结构那没有直接关系,经络线上皮肤表面角质层变薄是产生低阻抗的根本原因。但同时也指出,除了表皮层的低阻抗特性之外,经络线下各层(真皮、结缔组织和肌肉层)均有与经络相关的物质结构。经络独特系统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这一假说的提出者认为,经络很可能是一个与神经体液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独特系统。这一假说的实验依据除了有关辞条提到的经络皮肤电之类的生物物理特
5、性、某些经络现象、同位素示踪技术显示的经穴与脏腑之问的特异性联系等资料外,还有穴位或耳区反映点作同位素(磷红)注射,显示放射性物质有循经分布的特点。这一学说认为,日前虽然尚未找到经络的形态结构,大概是由于研究工作的深入程度或当前科学技术条件所限,如能克服这些限制,经络在形态上的独特也许能得到证实。1949 年,日本京都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中古义雄博士,为了解针灸学的奥秘,在同系主任教授 川久吾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多角性的研究而发展出来的系统理论。 研究例显示,穴位皮肤电流量的改变,会因内脏机能活动改变时,相对应于经络穴位皮肤探测点的电流量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在各种研究上所观察到的现象,
6、对于良导络与穴位反应点的不完全一致性结果,因此国内某些学者对于良导络研究的结果显现了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则认为;皮肤导电量和皮肤电流反应了机体正常与不正常的机能,它与经络穴位之间表现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可看成是一种“ 经络现象 “。 医管家虽然测定的结果非常复杂,如果考虑各条经络上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就可从复杂的数字中看出一定的规律,归结出经络的(浮沉)(扩散 )(蠕动)等,活动方式。 还有据此推断;经络是人体内生物电轴现象,是电的通路,以独特的电子脉冲沿着特定路线循行的电磁波,穴位则是连结体内外通电的门户。 %太阳经分布于面颊、头顶及枕项部; 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巅顶部
7、。其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厥阴在巅顶。返回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 (胸腹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后) ,少阴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返回十二经穴起止表【十二时辰】【十二经穴】【起穴】【止穴】(寅)肺经手太阴出中府( 腋傍) 至少商(手拇)(卯)大肠手阳明起商阳( 手食指) 至迎香(鼻傍)(辰)胃经足阳明起承泣( 目下) 下厉兑(足次趾)(巳)脾经足太阴起隐白( 足)上大包(腋下)(午)心经手少阴出极泉( 腋下) 注少冲(手小指)
8、(未)小肠手太阳起少泽( 手小指) 上听宫(耳中)(申)膀胱足太阳起睛明( 目内眦) 下至阴(足小趾)(酉)肾经足少阴起涌泉( 足心) 上俞府(胸前)(戌)心包手厥阴出天池( 乳后) 注中冲(手中指)(亥)三焦手少阳起关冲( 手名指) 上丝竹空(眉尾)(子)胆经足少阳起童子髎( 目锐眦) 下窍阴(足四趾)(丑)肝经足厥阴起大敦( 足)上期门(乳下)返回十二经穴起止歌1中府肺经出少商,少商别络 注商阳。商阳大肠迎香上,香接承泣至胃旁;头维下降至兑穴,兑传隐白至脾乡;最终脾络名大包,大包再接极泉场。泉贯少冲心部井,少泽相连即小肠;上达听宫睛明会,膀胱下达至阴旁。至阴斜出涌泉底,肾脉还归俞府藏。俞府
9、天池横络截,三焦宛转丝竹扬。丝竹更贯瞳子窌,胆经下入窍阴方。窍阴横亘大敦井,敦上期门肝脉当。期门历遍还中府,经络周流仔细详。备注:此歌为今人李鼎改写校订。现将原歌摘录如下,以供参考。中府为初注少商,少商别络注商阳。商阳复向迎香走,香接头维至库房。维下降兮趋厉兑,兑传隐白至胸乡。隐白上升达大包,大包仍续极泉场。泉贯少冲心部井,少泽相连即小肠。泽会听宫、睛明分,睛明下造至阴强。至阴斜出涌泉底,泉穴还归俞府藏,俞府天池横络截,池出中冲心主张。中冲并与关冲合,关冲宛转丝竹傍。丝竹更贯瞳窌穴,瞳窌下入窍阴方。窍阴横亘大敦井,敦上期门肝脉当,期门历遍还中府,经络周流仔细详。正经 经脉 分类名。指 十二经脉
10、,以与奇经八脉相对应。 针经指南:“正经十二。 ” 指本经脉。 难经四十九难:“有正经自病,有 五邪所伤。 ”奇经八脉,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脉 以外的八条经脉。奇经是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和阴维脉。奇经八脉的内容,最早散见于 黄帝内经,集于难经二十七难,提出奇经八脉之名并详载它们的分布路线和病候,提出:“ 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具有内不联属脏腑,外无本经输穴(任、督两脉除外)和无表里相配的特点。它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起着调节溢蓄正经脉气的作用。凡夫身血气方刚者,正经十二脉,五脏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机,身体情况旺盛,但奇经八脉较
11、少浸及。依经络学来说,一般均以内气布满正经十二脉,有多余之内气,始络溢入奇经八脉。而修行者内气诱发起后,宜先行督脉(此点修净土、修密者常反其道而行,易造成困扰),后连任脉再转冲脉( 任脉旁左右两脉)。盖因此阶段过程,小腹胞中契机虽诱起,但真气仍不具足,故宜局限在重要经络上。督脉之重要性在于循行时,能贯通入脑及连通心脏,此两部位系修行者须先调伏的重点。盖因内气由脑户穴入脑后,可开发出般若智慧;另内气通过心脏,行者始能进入微细息相,达有漏、无漏禅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无之呼吸间,才有能力使内气遍满全身。修佛禅行者任、督、冲脉等通达后,内气再及于其余奇经与正经十二脉,内气布满全身所有经络,始会走入中脉
12、(在身体正中央),由会阴穴起最后通达顶轮梵穴。此点与某些修世间禅者状况不同,盖因修世间禅者,均以两眉间之轮外连,虽有些超能力,但因不能涉及行者脑内心、意、识之修证,故不能断其根本见、思惑诸烦恼,不能得漏尽通,亦不能了脱生死。修佛禅行者,用功较后阶段,内气由会阴穴起,通小腹胞中,经中脉过脐轮,破喉结过喉轮入脑,再破眉心内轮(不破时微细昏沉现起),达头顶囟会穴下端。若有行者能再往外前进,即能达梵穴轮。若有真修大乘佛禅行者,能破色身,则心能从梵穴轮出离色身。依楞严经圣教言,若行者想阴灭尽,意生身起,他往无碍,成就无量幻化三昧。返回奇经八脉名称:脉有奇常,十二经脉者常也,何谓之奇?奇者不拘于常,谓之奇
13、也。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经脉满溢,流入他经,别道而行,故名奇经。奇经有八,八脉总歌诀:“ 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任脉衽前督于后,冲起会阴肾同行。阳跷跟外膀胱别,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维络诸阳脉,阴维维络在诸阴。带脉围腰如束带,不由常度号奇经。”(一)冲脉: 十二阴阳经之海(二)督脉: 手足三阳脉之海(三)任脉: 手足三阴脉之海起源于会阴穴,阴阳相贯,故任与督脉必相交,下交于会阴之间,上则交于唇之上下也。(四)阳维: 主一身之表,起于诸阳之会。(五)阴维: 主一身之里,起于诸阴之会。(六)阳跷: 主一身足左右之阳。(七)阴跷: 主一身足左右之阴。(八)带脉: 总束十二经及其他奇经七
14、脉。明代 医经小学中奇经八脉歌云:督脉:督脉起自下极俞,并于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断交,为阳脉海都纲要。任脉:任脉起于中极底,上腹循咽承浆里,阴脉之海衽所谓。冲脉:冲脉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脉并少阴之肾经,并任都本于会阴,三脉并起而异行。阳跷:阳跷起自足跟里,循外踝上入风池。阴跷:阴跷内踝循喉嗌,本足阴阳脉别支。阴维:诸阴交起阴维脉,发足少阴筑宾郄。阳维:诸阳会起阳维脉,太阳之郄金门穴。带脉:周回季胁间,会于维道足少阳。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含有朴素的辨证观点。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由此引申为气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
15、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用以代表事物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正反两方面,进而阐述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古代医家将阴阳学说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用以解释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阐明脏腑组织的部位和属性,区分药物性能,诊断疾病性质等,逐步发展为具有中医学特色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 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概括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 阴阳相互对立并制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类经附翼医易:“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 阴阳相互依存,互根互用。 医贯砭 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阴阳相互消长并转化。阴阳之间处于动态平衡。 “阴消阳长” , “阳消阴长”。 灵枢 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素问 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 医学的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想和说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