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300654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调整) 中山 市城乡规划局 二 零 一 五 年 十 月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目 录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 1 二、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 . 1 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 . 2 四、线网调整方案 . 4 五、线网实施规划 . 6 六、车辆基地布局 . 8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 1 -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同时适度超前规划远景线网 。 远期 : 2020 年;远景: 展望 2050 年。 (二) 规划范围 规划空间范围包括中山市域全境,陆域 总面积 1800 平方公里 。其中

2、 以中心城区为规划研究核心范围。 ( 1)中山市域:包含中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即陆域 总面积 1800平方公里 、海域 总面积 176 平方公里。 2020 年规划人口规模 420 万人 。 ( 2)中心城区:包含石岐、东区、西区、南区 4 个区组成的主城区及沙溪、大涌、港口、五桂山办事处、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陆域总面积为 760.6 平方公里。 2020 年规划人口规模 185 万人。 二、 规划 思路与发展 目标 (一) 规划 指导思想 全域中山、城乡一体;强化枢纽、提聚内核;功能清晰,结构合理。 (二)线网规划布局思路 适应中山发展战略,以“全域中山”为理念,以提升中山中心城区首位度为目

3、标 ; 适应城市规划发展要求,支撑中心城区“一城双核多片区”城市构架、市域“一主两副四组团”空间布局 ; 遵循轨道交通 一体化发展理念,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 ; 体现轨道交通与 BRT 公交一体化规划思路,构建互为补充的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 2 - 公交系统 。 (二)发展目标 根据中山市城市和 现状 交通特点,以及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战略,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的 发展目标是 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为全市提供 一种大容量的 快速 出行方式 。 轨道交通分区服务水平目标: ( 1)中心城区范围内 10min 可达 区域轨道枢纽 ; ( 2)中心城区范围内 30min 可达市中

4、心; ( 3) 中心城区组团副中心 20min 可达市中心,全市范围内 1h 可达市中心 ; ( 4) 依托城市轨道和区域轨 道, 30min 可达相邻城市 。 轨道交通分区 分担率 目标: ( 1) 中心城区 范围内 轨道交通出行方式出行占公交比率约为3545%; ( 2) 全市范围内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占公交比例约为 25%-35%。 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 (一)功能定位 轨道交通将在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中发挥巨大作用,但由于轨道交通造价高昂,建设周期较长,鉴于中山市的财力状况和城市发展趋势,轨道交通并不应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方式,但 应发展为中山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方式 。 中山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

5、位为: 在中运量公交系统及传统公交系统的配合下,发展成为公共交通 系统的骨干,构建多层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服务中山市主要客流走廊和客流集散点,支撑 中山 市建设 珠江口西岸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广东省生态、投资环境良好“三宜”城市 目标的实现,支持 中山 市城市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 3 - 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网络层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满足不同范围,不同服务要求下的线路功能定位,需具有一定灵活性,构建分层次、多样化的线网技术体系。构建相对较高强度、较低密度的线网,具备较高的运输效率,覆盖主要客流集散点和交通走廊,但根据线路功能、性质不同可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覆盖,以体现

6、其城市交通骨干作用;线网根据功能定位差异 分为市区线和市域线两个层次。 市区线: 重点解决中心城区 范围 大运量客流通道的交通问题,覆盖主要客流走廊,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缓解发展中的交通供需矛盾 ,同时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并通过 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 对外 交通枢纽的合理衔接,加强中山市中心城区与珠三角城市群 及其他沿海大城市 的快速联系,承担对外交通的集散功能。通过在中山北站、中山站、沙溪站、南 区 站、西 区站等 车站 与珠三角城际 铁路及沿海高速铁路 的衔接,增强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 及其他沿海大城市 的联系,使中山更好地融入珠三角区域 的 经济

7、发展。 市域线:由 中山市域范围内的 城际线和 本规划新增加的市域线 共同组成, 服务于市域范围 ; 目的是 连接城市中心、副中心与主要镇区,承担市域内的城市中心、副中心与主要镇区间的交通联系。通过 市域 轨道交通的建设,改变中山市自下而上、分散发展的格局,构 建 “ 一体化 ” 的 城市发展模式,强化主城区的服务职能,与城际轨道交通一起,促进小榄、南朗市域副中心及外围镇区组团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缩短组团间时空距离,加快中山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实现城市发展目标。 同时, 加强城市中心、副中心及主要镇区与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 4 - 珠三角城市群的快速联系,使中山更好地融入珠 三

8、角区域经济发展。 四、 线网 调整 方案 (一) 远期 规划 线网 调整 方案 远期线网由 3 条线路构成“一纵两横”线网形态,与 BRT 整体构建形成“一环一纵两横”公共交通主骨架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长 91.2km,设站 54 座,其中轨道内部换乘站 2 座,与区域轨道车站换乘站 4 座。 1 号线(港口 -中山北 -石岐 -东区 -南区):中心城区南北向城市轨道交通核心骨架通道、中山北站客流集散重要方式,响应和引导城市向北、向东发展,实现港口 -中山北站 -石岐 -东区快速联系,覆盖港口商圈、中山北综合交通枢纽、紫马岭商圈、岐江新城、体育场及沿线多 个居住区,主要沿港口世纪路、港口大

9、道、起湾道、博爱路、城南路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 19.7km,设站 15 座,平均站间距 1.41 km。 2 号线(小榄 -东升 -西区 -石岐 -东区 -中山站 -火炬区 -马鞍岛):中心城区与北部副中心市域快速轨道联系通道、中心城区东西向“两核”联系主通道,及中山站、小榄站、客运港客流集散重要方式,实现小榄 -东升 -西区 -石岐 -东区 -中山站 -火 炬开发区 -马鞍岛的快速联系,覆盖小榄镇区、东升镇区、沙朗市场、中医院、康华路商圈、中山站、火炬区商圈及沿线多个居住区,主要沿民安路、同乐大街、彩虹大道、翠沙路、康华路、沙边路、世纪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规划线路长54.6km,设站 2

10、7 座,平均站间距 2.10km。 3 号线(沙溪 -西区 -石岐 -东区):中心城区东西向补充通道,实现了沙溪 -西区 -石岐 -东区沿南部走廊的东西向联系,覆盖富华道、中山路商业走廊,主要沿岐江公路、富华道、中山路交通走廊布局,规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 5 - 划线路长 16.9km,设站 12 座,平均站间距 1.54km。 (二) 远景规划线网 调整 方案 在远期线网基础上,结合城市向东发展、“两核”联系要求,以“全域中山”为目标,形成“主城区两横三纵、东部新城两放射、西北组团一放射、南部组团一放射”网格 +放射线网形态,规划线网由7 条线组成,全长 246.5km,设

11、站 124 座,其中城市轨道内部换乘站13 座,与区域轨道车站换乘站 9 座。 1 号线(港口 -中山北 -石岐 -东区 -南区 -大涌):中心城区南北向城市轨道交通核心骨架通道、中山北站客流集散重要方式,线路在远期方案基础上继续向西南延伸至大涌,线路全长 29.1km,设站 20 座,平均站间距 1.53km。 2 号线(小榄 -东升 -西区 -石岐 -东区 -火炬区 -马鞍岛):中山中心城区与北部副中心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通道、中心城区东西向“两核”联系城市轨道核心骨架通道、中山站和小榄站重要客流集散方式,线路走向同远期推荐方案,线路长 54.6km,设站 27 座,平均站间距2.10km。

12、3 号线(古镇 -横栏 -沙溪 -石岐 -东区):中心城区东西向沿中山路骨干通道、古镇、横栏与中心城区联系重要轨道通道,实现了古镇 -横栏 -沙溪 -西区 -石岐 -东区的东西向联系,在远期推荐方案 3 号线基础上远景考虑沿旧岐江公路向西延伸至古镇,规划线路长 32.3km,设站 18 座,平均站间距 1.90km。 4 号线(西区 -中山北 -岐江新城 -翠亨新区):主城区与翠亨新区“两核”联系补充通道,实现了岐江新城 -中山站 -火炬区南部 -翠亨新区核心区 -翠亨起步区的联系,同时换乘 7 号线实现了南头、黄圃、三角与翠亨新区的联系,规划线路全长 24.7km,设站 12 座,平均站中山

13、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 6 - 间距 2.25km。 5 号线(中山北 -西区 -大涌 -板芙 -三乡 -坦洲):中心城区与南部副中心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预留通道,覆盖西区、大涌、板芙、神湾、三乡、坦洲,主要沿中山一路、古神公路、茅湾路、坦神公路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 长 52.7 km,设站 22 座,平均站间距 2.51 km。 6 号线(南头 -东凤 -小榄 -古镇):西北组团古镇、小榄、东凤、南头之间的纵向联系补充通道,主要沿中兴大道、东岸西路、环镇北路、南头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 23.1km,设站 12 座,平均站间距 2.10km。 7 号线(南头 -黄圃 -三角 -港

14、口 -中山站):中心城区与西北及北部三角、黄圃、南头等镇区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预留通道,以及岐江新城两岸互动联系轨道通道,覆盖岐江新城、港口、三角镇区、黄圃镇区、南头镇区,主要沿福源路、金三大道、兴圃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 30.0km,设站 13 座,平均站间距 2.50km。 五、 线网实施 规划 (一) 建设时序 1、 2、 3 号线沿线大部分处于城市建成区内,中段均穿过城市中心人口 较为 密集区, 其中 1、 2 号线作为线网的核心 骨架线路 ,与城市既有交通走廊适应性好,与城市空间吻合程度相对较高,能很快形成客流规模 ,同时 3 号线中段也具有较好的客流基础和实施条件; 4号线则对应

15、中心城区向外拓展,支撑市域空间结构的形成; 5、 6、 7号线为补充完善的市域轨道线路,支撑市域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建议 中山 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7 条线路总的建设时序 为 1 2 3 4 6 5 7 号线。每条线路根据预测的分段客流情况和城市发展需要, 可考虑 分段建设、分段运营 ,具体考虑如下: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 7 - 2 号线向马鞍岛延伸段可结合翠亨新区发展需要适时建设, 3 号线向古镇延伸结合城市空间布局需要逐步延伸 。 (二) 线网实施 方案 根据建设时序规划原则,将 中山 市轨道交通线网分成 四 大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2020 年

16、前 实施 1 号线中信凯旋 -博爱段、 11.8km; 2号线小榄环镇北路 -玉泉路段、 36.2km;共计 48.0km。 形成 中心城区以石岐区为中心辐射港口、东区、火炬区、西区以及北部副中心的放射状 线网 主 骨 架, 强化中山北站、中山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在满足中心城区交通需求 情况下,构筑中心城区与北部副中心的联系,尽快形成 轨道交通 对中心城区相当规模的覆盖, 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功能。 第二阶段: 完善 1 号线、 2 号线,建设 3 号线 、 4 号线 , 形成“主城区一纵三横、东部新区两放射、西北组团一放射”轨道交通主骨架,重点强化中心城区“两核”联系,提升中心城区的轨道网覆

17、盖, 提高系统服务水平 。 第三阶段:建设 5、 6 号线,在中山市快速轨道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后,在加密中心城区轨道网覆盖同时,配合城市向外拓展需要,重点考虑城市轨道网向南拓展, 逐步完善中心城区对外轨道网覆盖,支撑“一主两副四组团”城市构架的形成。 第四阶段:逐步完善轨道网,在中山市快速轨道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后,逐步加密、完善城市轨道网覆盖。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 8 - 六、车辆基地布局 中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设置 3 处厂架修车辆段、 6 处定修车辆段、 9 处停车场, 车辆段及停车场用地控制总规模约 251ha。规划布局及用地规划控制要求如下: 车辆段、停车场用地控制 规模 线别 1 号线 2 号线 3 号线 4 号线 6 号线 7 号线 8 号线 基地 名称 港口镇 车辆基地 沙朗 车辆段 康乐车辆段 神涌车辆基地 板芙南车辆基地 海 兴路车辆段 黄圃车辆段 用地 25ha 20ha 20ha 25ha 25ha 20ha 15ha 停车场 名称 大涌 停车场 环镇北路停车场 玉泉路 停车场 古镇 停车场 服务中心 停车场 大涌南停车场 坦洲停车场 东凤 停车场 三角 停车场 用地 12ha 12ha 10ha 12ha 10ha 12ha 10ha 12ha 10ha 备注 共计 3 处厂架修车辆段、 6 处定修车辆段、 9 处停车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