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提优练习(答案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00700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3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提优练习(答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文言文阅读”提优练习(答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文言文阅读”提优练习(答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文言文阅读”提优练习(答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文言文阅读”提优练习(答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提优练习(答案版)【三】(安徽、共 15 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 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有仙则 名 名: (2) 斯 是陋室 斯: (3)谈笑有 鸿儒 鸿儒: (4)无 案牍 之劳形 案牍: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1)苔痕上

2、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2)或曰:“陋,如之何?”译文: 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 分)答: 【三】文言文15.(5 分)(1)出名,有名(2)这 (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16.(1)(2 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2)(2 分)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17.(3 分)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18.(3 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二、文言文阅读(北京、共 9 分)阅读得道

3、多助,失道寡助,完成 4-7 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 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C. 环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

4、.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 分)委而去之 翻译:_6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 分)【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7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3 分)【链接材料】勾践 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 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是故败吴于囿 ,又败之于没 ,又郊败之。(选自国语勾践灭吴)【注】“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更”改正。“节”节制。“劝”勉励。“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囿”古地名。“没”古地名。答:_ 4.答案:C【解析】4 题中 A 项“

6、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 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C 项中同为“胜利”。D 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5.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6.答案:乙【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得到多助”意思。7.答案:得道多助【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义。【材料链接】翻译: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

7、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三)文言文比较阅读(湖南郴州、16 分)【甲】自三峡七

8、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 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 绝 。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 ;河中 漱 广 ,夹岸崇深 ,倾崖返捍 ,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

9、若雾露沾人, 窥 深悸魄 。其水尚奔浪万寻 ,悬流千丈,浑洪赑怒 ,鼓若山腾 ,浚波颓垒 ,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广:开阔。崇深:高深。捍:捍卫。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寻:古代八尺为一寻。浑洪:水势浩大。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浚(jCin)波:大的波浪。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 分)(1)沿 溯 阻绝( ) (2)哀转久 绝 ( )(3)河中 漱 广( ) 窥 深悸魄 ( )1

10、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译文: 13. 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4 分)答: 14. 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4 分)答: 11. (1)逆流而上 (2)消失 (3)冲击,冲荡 (4)看,望评分标准:4 分。每空 1 分,第(4)空答“偷看”不给分。12.(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评分樯准:4 分。每句 2 分,第一句扣住“奔”、“疾”翻译,译错一字扣 1 择,语句通顺即可;第二句扣住“素

11、”、“云”翻译,译错一字扣 1 分,语句通顺即可。13.甲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目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的萧瑟、凄凉的特点。乙文:“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评分标准:4 分。例句 2 分,作用 2 分。14.答案示例: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

12、特点。评分标准:4 分。相同点 2 分,扣住“急”“大”两个特点即可;不同点 2 分,扣住 “清”的特点即可参考译文:传说中这块石头当初是大禹所凿,河疲乏被水冲击而变得开阔,两岸高深,倾斜的山崖像是返过来保卫着河水,巨大的石头居高临下,好像要坠落下来却又倚靠在山崖上。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确实是这样!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

13、车也绝对追不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福建、16 分)【甲】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 顾 ,遂从三姑 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 即 幔亭峰 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

14、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幔亭峰:山峰名。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沿 溯 阻绝 溯:_ (2)属 引 凄异 引:_(3)不及返 顾 顾:_ (4)岩 即 幔亭峰后崖也 即: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15、也。(2 分)译文: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2 分)译文: 9.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5 分)答: 6.(4 分)(1)逆流而上 (2)延长 (3)看,回头看 (4)就是7.(3 分)A8.(4 分)(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9.(5 分)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说明:意思答对即可。徐霞客游记(节选)参考译文:登山山有

16、一里多路,就见飞流汩汩地往下倾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 10-13 题。(甘肃兰州、18 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17、。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 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 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

18、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 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 ,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厚币:丰厚礼品。饰诈:作假骗人。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宫妇左右莫不 私 王( ) 时时而 间 进( )自子之 居 即墨也( ) 封 之万家。( )11.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 分)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

19、: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译文: 13. 回答下面问题(6 分)(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 分)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 分)答: 10. (4 分)(1)偏爱(2)间或,偶然(3)主管,主政(4)封赏,赏赐每小题 1 分11. (2 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每划对一处给 1 分。12. (6 分)(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译出大意给 1 分;关键词“谤讥”“闻”,各 1 分

20、。(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译出大意给 1 分;关键词“是”“誉”各 1 分。13. (6 分)(1)(2 分)生活琐事 自己的受蒙蔽 每空 1 分,意思答对即可。(2)(4 分)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意思答对即可。(一)(广东、10 分)出师表臣本布衣, 躬 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 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

21、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 ,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1) 躬 耕于南阳( ) (2) 夙 夜忧叹( )(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 ( )【(1)躬:亲自(2)夙:早晨(3)慢:怠慢】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苟全性

22、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 【(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2 分)关注点:苟全、闻达、两个“于”、句子通顺;错漏 1 处扣 1 分,扣完 2 分为止。(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2 分)关注点:所以、报、职分、句子通顺;错漏 1 处扣1 分,扣完 2 分为止。】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3 分)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

23、人善任。*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 “还于旧都”等。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二)(9 分)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节选自渑水燕谈录)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

24、同的一项是( A )(3 分)*A 是时 西边用兵/当 是时 ,妇手拍儿声B常被发 面 铜具/能 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士大夫 翕 然称之/往来 翕 忽D匹夫之勇,不足 尚 也/风力虽 尚 劲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 4 条以上“/”的,给 0 分;其他情况,对 1处给 1 分。)】11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 分)答: 【因为狄青作战骁勇(频立战功);博古通今(通究古今);辅佐朝政。(每对 1处给 1 分。)】【参考译文】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

25、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广州、10 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2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 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

27、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欲 穷 其林 所识 穷 乏者得我与B、 悉 如外人 悉 以咨之C、停数日, 辞 去 蒙 辞 以军中多务D、未果, 寻 病终 遂至承天寺 寻 张怀民10. 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11.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渔人因迷路

28、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9选 B 悉:都 A. 穷:穷尽;贫困 C. 辞:告别,告辞;推辞 D. 寻:不久;寻找10(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着妻子和儿女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11选 A。渔人不是因为迷路误入桃花源,而是发现芳草鲜美

29、、落英缤纷觉得很好奇,“欲穷其林。”而且, 根据“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以知道,太守并没有亲自去找桃花源。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811 题。(河北、14 分)复儿子书 (1)来信均悉 (2) ,兹 (3) 再汇汝 (4) 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 (5) 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 (6) ,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 (7) 己告罄 (8) ?汝苟 (9) 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 (10) 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

30、,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 (11) 有汝父庇荫 (12) ,固 (13) 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 (14) 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15) 函 (16) 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 (17) 负 (18) 老人训 (19) 也。(选文有改动)(1)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命题人为了让考生读通原文,给出了近 20 条注释,诸如:(2)悉:知道。(3)兹:现在。(4)汝:你。(5)业:已经。(

31、6)资:钱财,费用。(7)即:就,便。(8)告罄:财物用尽。(9)苟:假如。(10)特:不过。(11)恃:依仗,依赖。(12)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13)固:本来。(14)稼穑(se):泛指农业劳动。(15)致:给予。(16)函:信件。(17)毋:不要,不可。(18)负:辜负。(19)训:教诲,教导。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4 分)(1)儿自 去 国至今 去_(2) 求学 宜 先刻苦 宜_(3)特汝不应若 是 耳 是_(4)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 作 作_【答案】(1)离开(2)应当(应该)(3)这样(这)(4)奋起,指有所作为(答成“奋起”或“有所作为”

32、也给 1 分)(每小题 1 分)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 分)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答案】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1)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译文:_(2)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译文:_ _【答案】(1)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2)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什么指望了!11.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4 分)答:_【答案】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17 题。(河南、共 10 分)(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33、,隔篁竹, 闻 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 游 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 游 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 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二)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尤奇待 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 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

34、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 ,涉履蛮瘴 ,崎岖堙厄 ,蕴 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注】用事:执掌政权。奇特:器重礼遇。禁:宫禁,帝王的住处。罹窜逐:遣遇放逐。涉履蛮瘴:精力蛮地瘴疠之苦。堙(yin)厄:指道路艰难。蕴:积聚。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闻:隔篁竹, 闻 水声/不求 闻 达于诸侯B.出:卷石底以 出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C.游:皆若 游 无所依/似与 游 着相乐D.环:四面竹树 环 合/ 环 滁皆 山也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16

35、.语段(一)是怎样从岑冕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3 分)答: 17.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做着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3分)答: 14. D (2 分)15.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陷时现。(“斗” “蛇”1 分,大意 1 分,共 2 分)16. 可以石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水中鱼儿橡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日光直照到潭底,石在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意思对即可,一点1 分,共 3 分)17. 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被贬之地荒远。小潭厂环境凄清。(意思对即可,一点

36、1 分,共 3 分)(二)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 9-12 题。(湖南衡阳、10 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9.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从 流飘荡( ) 鸢飞 戾 天者( )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负 势竞上 至于 负 者歌于途 B. 天下独 绝 猿则百叫无 绝C. 争高 直 指 直 视无碍 D. 风烟 俱 净 湖中人鸟声 俱 绝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 12. 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9. 参考答案:随着,顺着 至,到达 评分标准: 2 分,每空 1 分。10. 参考答案:D 评分标准: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