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曲格律入门浅述一(上) 一、曲之兴起 曲者,古韵文之一。概言之,凡可入乐者,皆可谓之曲也。其名历来驳杂,若唐人之谓曲,乃今之所谓词;元之所谓词,方为今之所谓曲也。简言之,即起于唐宋,继诗词后,大备于元明之南北曲。寻常所言元曲者,即北曲,而南曲大备于明。 曲子自地域而言分 “北曲 ”“南曲 ”,自形式而言分 “散曲 ”“剧曲 ”今分而言之,首言南北散曲 . 【北曲】 北曲之源,元人言之甚少,明人方多有论及。王世贞曲藻云: “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 ”。意为词 北曲 南 曲,曲自词来。此说为后世所宗,几成定论,然却非如此者。任半塘云 “其所用曲调,则有越过宋词,直祧盛唐乐曲
2、者。 ”此言乃曲之真源也。唐之敦煌杂曲子中,笔法多有颇类元曲者。若止于文辞观,其醉公子等几与元曲无异。据今人李昌集考证,今存元曲曲牌来源有三: 1、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其中直接源于唐曲者有 5;直接源于唐宋词者有 32,而此类多为唐之教坊曲,后沿为唐宋词牌;源于宋词者 25,其中格律与词同或近似者十余只,余者或为宋词孤调,或与词之格律大异,由此亦可见曲子非源于词;源于诸宫调者26;与上诸文体 皆渊源者 25。 2、源于宋杂剧(此杂剧非元杂剧,乃杂技、相扑、小歌舞等杂艺之总谓。而元 “杂剧 ”乃是对元朝兴起之戏剧专指。)教坊舞曲、宋杂曲、金院本。 3、北曲本生曲牌。此类曲牌约有 60%,中有
3、北胡俚曲若阿纳忽六国朝等,有北民俗曲若山坡羊穷河西等。另有源自军乐、酒曲、佛曲等。 自此观之,唐曲一分而三,一入宋词,一入教坊若宋大曲、宋杂剧、诸宫诸、金院本,一入民间若敦煌词等文风者,暗流于闾巷,绵延不衰,由宋而入金元。至元,一种杂唐宋大曲、宋词、宋杂剧、金院本、诸宫 调、北胡俚曲、北民俗曲为一体之 “俗乐 ”元曲,横空出世。 元曲所兴乃大势所趋,必然也,究其因概有三: 一乃深得词力。曲虽非源于词,而无 “雅词 ”则曲难兴起。词于隋唐自西域流入中原,初本言辞自然俚俗,流于民间。后为文士取之,经温韦、李冯、欧晏等雅化,至清真而大成。南渡后, “雅风 ”欲烈,以至有若梦窗等个别词章令人至今费解者
4、。词本燕乐,流于闾巷宴前,而歌者却非雅士,多为伶人艺妓,如此雅词若歌于宴前,恐令人茫然欲睡矣。其欲雅欲长,则欲难歌咏,故词之亡,非歌法亡,实歌者亡也,是以雅词亡而俗曲兴。王世贞 所云 “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即此也。然其所谓新声者,实为民间之旧声。此自乐而言之。 其二乃藉科举力。自胡元入主中原,不设科举者数十年,文人进身之阶为之塞,故以其才而制曲,嘲风弄月,遂北曲得白、马、关、郑等人力推,遂为一朝之盛。 其三藉朝代力。胡元入主中原,其朴直粗豪之风大盛,加之北地自古性情豪爽,故北曲 “本色 ”之风遂为流传。藉此三者,北曲大兴于世,遂成我中华之一代文化。 =
5、【南曲】 北曲之体,散曲早过剧曲,而南曲之体,则剧曲早于散曲,先有 “南戏 ”,而后方有制散曲者。故欲言南曲,须首言南戏。南曲前身为南戏,南戏者,永嘉戏之谓,其源不可考。明 祝允明猥言谓 “南戏出宣和(徽宗年号)之后 ”,徐渭南词叙录云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始首之 ”。今可见之南戏张协状元一剧,据钱南杨考证,为南宋早期之作,而北曲之剧曲 “杂剧 ”乃成型于散套后为金元之际,故南戏远早过元杂剧。是以王静安先生宋元戏曲考曾云 “其渊源所自,或反古于元 杂剧 ”。静安先生此言若自剧曲论之,当为是。然若自 “散曲 ”“剧曲 ”整体观之,则未必恰当,概北曲源流可追溯至唐曲,非晚南曲。
6、此于上之北曲已言明,不赘言。 南曲之名,始见元 钟嗣承录鬼簿之萧德祥条,内有 “(萧德祥)凡古文俱隐括为南曲 ”之谓,又沈和甫条 “以南北合腔,自和甫始 ”。南戏虽起源颇早,然大兴甚晚,其因概如徐渭所云: “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 ”。由此可知,南戏初起,词语鄙下,且不叶宫商,任意歌之,是以为士人所鄙,不得张扬,久滞于民间。而北曲由白、马、关、郑等力推北曲,遂天下传唱。 南曲为文人所重,今可知最早为胡元中期之钱塘人沈和。其散套潇湘八景乃为南北合腔,即南北曲混用,一南一北相间,此乃早期之文人南曲。后有萧德祥之南戏小孙屠,然亦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为北曲独擅曲坛。至元末高则成作琵琶记
7、,则南戏方渐登大雅。此亦文艺之规律,民间乃文艺之源头,然无文人介入,只可暗流于巷闾,难为精进。一旦得文士介入参与,则方可复鲜矣。 自琵 琶记后,有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拜月亭四剧,后人谓上四剧为元南戏四大家。而据王静安先生考之,其可知撰人与年代者,唯 “南戏之祖 ”之琵琶一记而已,余者或为明人所作,或据文风推断为元末之作。自诸文人介入后,南戏遂渐博传于世,至明中叶后,由唐宋大曲、宋词、唱赚、诸宫调、南地俗乐组合而成之南地 “俗曲 ”南曲,遂一统曲坛。 = 二:北曲与南曲、词之别 【南北曲之别】 北南二曲,似同而迥 然。此概源地域、语言、性情、时代各异所至。诗经诸国风声情有异,南、北朝乐府各别,当世
8、之燕齐陇越诸戏不同,皆此故也。北南二曲异同甚多,概言之,文风、格律、宫商耳。 北曲秉北地之风,尚豪放,故辞多沉雄,工篇章,以气骨胜出。其为句,多天然妙趣,劲切雄丽。南曲承江南之气,尚细丽,故辞多柔婉,工字句,以色泽胜出。其为句,清峭柔远。 二曲之别非止地域习俗故,与时代亦相关。北曲初,多豪放,直率朴实,以口语、时语入句,文辞浅显平俗,故世称本色派。至胡元中叶,张可久、乔吉等笔走绮丽,轻俊典雅,风流华美,文 采斐然,故世称文采派。此概文人习曲既久,难免日渐骚雅。南曲初流于里巷,词语鄙下。后,北曲南下,南风本柔婉,故明之南曲多取北曲文采之风,此亦俗久则雅之规律也。 上文风之论,本概言也。若北曲之文
9、采一派,自元初王实甫等已见弥端,非自张可久始。而南曲亦非尽为柔婉,明时,撰散曲者分南北两派,北派多直朴,纵书南曲亦难免其风。而南派多纤婉,撰北曲亦带妩媚,故目上言为概而论之可也。 格律者,诗文对仗、平仄、叶韵之谓也。此节曲家颇重之,更有严过诗词者,然此间仅言北南二曲格律之别。二曲格之别最显者,韵部、曲牌、 衬字。北曲初无韵书,所叶者乃时韵,即自然之韵耳。元 泰定甲子秋,周德清撰中原音韵一书,后遂沿为北曲之韵。其书分 19 部,无入声,平分阴阳,为北曲之韵。中原音韵之入声派入法规律明显,止派三声,其入声未有派入阴平者。而今韵(即普通话)亦派入阴平,故曰 “入派四声 ”。是以北曲平仄、韵部,皆无入
10、声说。 南曲久无韵书,以江浙之音为是。明 洪武八年,乐韶凤等奉旨编成洪武正韵一书。其分为阴声韵、阳声韵 22 部,入声十部,共 32 部,保留全浊声母,能代表南方时音,故凡作南曲者,几皆宗之。其间或有南曲从中原 音韵者,然终为少数。是以南曲平仄、韵部,皆保留入声法。缘其板式不同,故南北二曲之衬字亦有别。北曲衬字颇多,杂剧尤甚,多过正文者亦非寡数。南曲则少衬字,所谓 “衬不过三 ”,此亦可目之一别也。 北南曲牌各异,康熙曲谱载北曲谱凡四卷,南曲谱凡八卷,各不相杂。然北南曲亦有同名曲牌如耍孩儿者,北曲九句,套曲。南曲七句,过曲。故惯例,凡南曲应标 “南 ”字如 “南中吕 ”,以区别北曲,北曲勿用标注,直书 “中吕 ”“正宫 ”可也。另,元未又有套数兼用北南曲牌成 “南北合套 ”者,此套数须逐一标明南北。而除却 “南北合套 ”,通常南北曲做套数时,不能混用。 宫商律吕之别乃歌法,北曲宫调者十二,南曲为九宫十三调。明 魏良辅曲律云: “北曲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故词情多而声情少;南曲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故词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索,宜和歌,故气易粗;南力在磨调,宜独奏,故气易弱 ”。北曲用七音阶,声遒劲朴实,以弦乐伴奏;南曲用五音阶,声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另有北曲之戏曲称 “杂剧 ”,南曲之戏曲名 “传戏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