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艺术学视角透析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摘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活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内涵,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通过艺术学的宏观、整合、综合考量的视角和方法分析考察壮族服饰艺术,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壮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及宗教信仰传统意识。 关键词:壮族服饰;信仰内涵;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服饰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又是世俗化的宗教礼仪,是连结鬼神与人间的媒介。 ”注:参见杨昌鸟国著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北京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47 页。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载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某种自然灵物崇拜或宗教信
2、仰的“遗留” ,这些特殊的衣服饰物一般与御寒、遮羞、美观、财富、权力等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在服饰中拥有一种崇高或神秘的意味,包含有壮族宗教信仰传统意识。在服饰所反映的信仰崇拜中,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有些服饰在宗教仪式中就是最好的祭物或法器,感通着天地人神、江山社稷,影响着族运变迁,人生命相。通过这一外在表征的服饰,人们可以透视壮族的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领悟壮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及情感体验。 2一、自然崇拜 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壮族先民对大自然的依赖性很强,他们上山采集,入林狩猎,下河捞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耳闻目染的是日月山川,流云繁星,风啸雷鸣,花开结果,草木荣枯
3、。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他们生存的重要性,对于来自自然界的力量,他们既受其恩惠,也受其灾害,既热爱它们又惧怕它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于是产生了崇拜,这便是自然图腾崇拜。于是他们将渴望神灵庇护、追求生活美满的情感倾注于方寸绣物。服饰的吉祥图案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吉祥与幸福的渴求,是世代相传的祝福,壮民的信仰、历史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都在其中。壮族传统服饰的图案花纹内容丰富多彩,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如龙、凤、日、月、星、鸡、鸟、花及各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人们认为穿上这些图案的服饰就可以平安无灾,得到神的保佑,康泰吉祥,益寿延年。壮人将这种自然崇拜观念融入服饰中,形
4、成了各种服饰图案。 (一)花崇拜 壮族服饰充分显示了壮族信仰文化,使其信仰理念具象化的是其纹饰,那些花纹、龙纹、鸟纹等等都蕴含着深层的信仰意象,体现的是壮民原始自然崇拜观念。花是壮族服饰最为常见的装饰图案。衣裙、胸兜、围腰、壮锦、绣球、儿帽、背带,均绣有各色花朵,多为常见的牡丹、梅花、茶花、木棉花、菊花、荷花、葵花及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花,更有以花为组图的图案,如蝴蝶朝花、凤穿牡丹、飞字夹梅、凤凰花树、3石榴夹牡丹、孔雀闹梅、喜鹊登梅、四宝围兰、五彩花卉等等。壮人爱花其实与他们的花崇拜信仰有关,这一信仰可追溯到远古的一则花生人的神话: 当人类还是混沌时代,宇宙间只有一团由大气结成的东西,由屎克
5、郎来推动。后来飞来一只裸蜂,这裸蜂有钢一样的利齿,把这一团东西咬破了,出现了三个蛋黄一样的东西,一个飞向天上,成为天空;一个飞到下边,成为水海洋;在中间的就是大地。大地后来长草,草上开了花,花里长了一个披头散发赤身裸体的女人,这就是人类的始祖母姆六甲。姆六甲受风而孕,撒了一泡尿,润湿了泥土,姆六甲拿起泥土按照自己捏成人形,后来就有了人”注:参见蓝鸿恩、王松主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 (壮族部分) ,学苑出版社,1990 年版,第 751 页。 这则神话反映的是壮族先民对花的生殖崇拜。这种对花的生殖崇拜是那样的强烈,以致于花不仅生了姆六甲,而且其生殖能力还通过姆六甲继续发挥作用创造出了人类万
6、物。后来姆六甲逐渐演变成为壮族掌管生育的花婆神。壮族民间俗信认为,世间所有的人都是花婆的后花园里的一朵朵花,这些花朵的开败荣枯与人的生死康疾息息相关。花婆被认为是壮族的生育之神和儿童的保护神,因而一些地方的壮族称花婆为“送花娘娘” ,有的称为“床头婆” ,还有称“花王神”的。久婚不育的妇女每年要祭一次花婆神,届时请一位子女齐全的妇女从山上采摘一束鲜花,插于花婆神位的香炉内,然后让求嗣妇女跪地烧香,采花妇女从花束上摘下一朵鲜花,丢进求嗣妇女怀中,表示求花遂愿,生育有望。4孩子生下后,要在母亲床头设花婆神位,除平时烧香供奉外,逢年过节还要祭祀以丰盛酒菜求花婆保子长命无灾。孩子病时由母亲给花婆上供,
7、祈求花婆保佑孩子尽快康复。孩子长大后,每年初一拜年时,一起床就要先给花婆磕头作拜。有的地方还设花婆庙,每年二月初二花婆诞生日,青年男女前往祭祀,对歌谈情衍成歌圩;已婚妇女则前往“求花” ,祈求早日生儿育女。人们崇拜花婆,祈求人丁兴旺,把花绣于服饰中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希望便是非常自然的了。 (二)龙凤崇拜 壮族服饰常见的装饰图案中也有龙凤形象,这是壮族先民龙凤图腾观念的一种折射。龙不是实在之物,它只存在人们的想象中,是远古社会自然崇拜的产物。龙文化在中国获得了充分的发育,以致我们才有了“我们是龙的传人”的情结。龙能兴云作雨,能降魔伏怪,是英勇和神圣、权威和尊贵的象征。在壮族民间信仰中,龙是兴万物
8、,主丰收的吉祥之神,人们企图通过对龙的祭祀或崇敬来获得龙的恩赐,以保风调雨顺,至今有的地方在天旱或丰收后举行对龙的祭祀活动。基于这种对龙的崇拜,龙的形象常常被壮民绣在服饰中,并有吉祥美好的涵义,如“龙凤呈祥” 、 “二龙戏珠” 、 “双龙双凤” 、 “云龙风虎”等等,龙的图案多达十数种之多。值得说明的是,壮族先民文身之俗的产生与龙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为得到图腾始祖的保护,原始人将图腾的皮毛或其它部分披挂于身,或是将图腾形象刻画在身上,使自己的灵魂能与祖先或图腾的神灵共一体,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保护和力量,于是文身便在古代壮族中盛行。古籍多有记载,如战国策?赵策云:“被发文身,错臂5左衽,瓯越之民
9、也。 ”汉书卷 28 记载:越人文身“避蛟龙之害” ,西汉刘向说苑?奉使载:越人“以象龙子,将避水神也。 ”汉书?地理志卷 28 下有应邵的注释说:越人“常在水中,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屈大均广东新语?鳞语云:“南海,龙之都会,古时入水采贝者皆绣身面为龙子,使龙以为已类,不吞噬。 ”古壮族先民运用文身方式试图把自己装饰成“龙子”模样,希望通过这样的人体造型在水中活动时,可避蛟龙之伤害,或谓可“避水神” 。天长日久,人们渐渐相信人与蛟龙同类,由此产生了图腾崇拜。岑家梧先生对此也有看法:“原来图腾民族的黥纹,以图腾对象附着于身体之上,即代表图腾祖先的存在,赖此发生魔术的保护力,避免蛟龙之害。
10、 ”注:参见岑家梧著图腾艺术史 ,学林出版社,1986 年版,第 37 页。正如罗香林在古代百越文化考中所指出的那样:“古代越族之文身,殆为一种以龙蛇一类水族为图腾之遗俗。 ”绣身面为龙子,这是龙图腾崇拜在人体装饰上的一种表现形式。直至建国前夕,壮族仍然有纹身余风,一些父母为保护小孩,把小孩送到道士那里去纹身,让道士在孩子身上画上符纹图案,认为这样可以获得神的护佑。有些道士自己也纹身。注:参见徐一青、张鹤仙著信念的活史:文身的世界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8990 页。原始图腾崇拜已逐渐演变为道教信仰了。 凤,居百鸟之首,古称火之精灵,太阳鸟,在民间,凤鸟的美丽形象作为吉祥、喜气的
11、象征广为流传和应用。尤其是在壮锦图案中,凤的图案独占鳌头,人们有句俗话:“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 。“壮族先民以凤为图腾,可能受到汉族与楚人凤图腾的某些影响。 ”注:6参见丘振声著壮族凤图腾考一文, 社会科学家 ,1996 年第 2 期。但壮人对凤图腾有自己的理解,他们按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自己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种种凤的形象,至今仍保持着独特的祭祀凤图腾的仪式。壮族人把凤视为幸福、和睦和理想的象征,特别崇仰它,喜爱它,常将翩然起舞的凤绣在壮锦上、服饰上,甚至镂在银饰上,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寓了特定民俗愿望的凤,已经固化为带有明显壮民族特征的吉祥意象。 (三)鸟、鱼、葫芦等动植物
12、崇拜 鸟的形象在壮族服饰图案中也是普遍的,而且造型也很丰富,有写实与写意,一般与折枝花卉等配成图形。鸟的形状随意变化,灵动多姿。有的鸟为双头,有的头上有冠,似鸡非鸡似鸟非鸟,有的鸟在翅膀上长出花枝,有的羽毛是方格花形的,有的圆头无颈无嘴,有的嘴长颈长,有的独足或多足,有站立的,有飞翔的,有的低头觅食,有的相向鸣叫壮族服饰中鸟纹饰也与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有关。部分壮族曾将鸟作为图腾来崇拜。壮族先民曾以鱼猎为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一种水鸟比人更能发现鱼,人们认为是水鸟在引导、帮助人捕鱼,从而产生对水鸟的崇拜,后来发展到驯养水鸟为其捕鱼,希望它能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食物。这种崇拜观念后来被逐渐
13、加进血缘关系的色彩,演变成为图腾崇拜。注:参见玉时阶著壮族民间宗教文化 ,民族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7 页。此外,服饰上的太阳、月亮、鸟、狮子、鱼虫、鸡、蝙蝠、葫芦及各种花卉草木等等图案也与壮民的信仰心理有关。那些图案寓意丰富深刻,有的象征自由、幸福、爱情,有的寓意长寿、7多子、吉祥、平安。如鱼和葫芦象征多子,这是包括壮族在内的许多民族所拥有的共同心理,当人们看到鱼和葫芦时会联想其丰产多子的情景,并由对象推及主体(人) ,认为人穿戴这些图案的服饰便可获得一种强盛的生殖力,从这点上看,鱼和葫芦作为“个别自然的事物,不是以它们的零散的直接存在的面貌而为人们所认识,而是上升为观念。观念的功能
14、就获得一种绝对普遍存在的形象。 ”注:参见德黑格尔著美学第 2 卷,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 32 页。被生殖(包括性)崇拜化了的鱼、葫芦等物,即由现实的具体存在变成了超现实的抽象存在和普遍的思维形式集体表象,也就是变成了对于民族群体充满神圣的观念意义的鬼神或灵魂。 在古代壮族观念中,青蛙是掌管人间雨水之神雷王的儿子,是雷王派往人间的“使者” ,因此,他们经常祭祀雷神和青蛙,并举行隆重宗教祭祀活动。广西红水河一带壮族于每年的夏历正月都过“青蛙节” ,举行祭祀青蛙仪式:青年们戴上青蛙面具,在铜鼓、锁呐等伴奏下,模仿青蛙动作跳舞。据说这样可获得青蛙和雷神的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在宗教
15、仪式上所使用的护身符,有的因其装饰性而逐渐成为服饰中的佩饰。广西武宣壮族孩子患疳疾时要在胸前戴一块猴掌,据说,孩子患疳疾是被猴妖捉弄的结果,猴若看见孩子胸前的猴掌就会吓跑,孩子即可病愈。注:参见壮族百科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壮族百科辞典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376 页。类似这样以动物的爪、牙或形象作为护身符佩带,在世界许多民族中都出现过。我国古代亦有系虎爪于身以驱鬼的习俗,注:参见朱天顺著中国古代宗教初探 ,上海人民8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00 页。他们认为,若要借助自然对象的神秘力量,就要使自然对象的成分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成为驱逐邪魔的“护身符” 。这同壮族民间给孩子
16、戴猴掌吓猴妖可谓如出一辙。 二、祖先崇拜 灵魂不死的观念在许多民族中普遍存在,壮族亦如此。壮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化成神或鬼,具有超人的能力,只要后人常对其祭祀,祖宗之神定会保佑后人。此种观念衍生了各种的献祭仪式,在这些仪式上,服饰往往成为人们取悦祖先的表达方式,许多壮族地区在祭祖时要上供自家染织的土布。而丧葬礼仪更是体现人们取悦死者灵魂,以博取死者的保佑而获平安福祉的情感需要,在丧葬仪式上,服饰往往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壮族民间,当家中老人去世时,家人便用各种方式取悦死者灵魂:“买水浴尸” 、换衣、将死者所用衣物殓入棺中,或置于送葬路上焚烧让其带走。 “人使用过的物品,他穿过的衣服,他的武器、
17、他的饰物,乃是他自身的一部分假如这个人死了,对他的所有物应当怎么办呢?对原始人的思维来说,这甚至是不成为问题的必须使这些东西跟他一起去。必须把它们放在他的尸体旁边,而且它们一般都被认为有生命的,所以它们也将和死人一起转到死亡(在其第一阶段)把他带去的那个邻近的地方去。 ”注:参见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 ,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 318320 页。壮族对死者生前所用衣物的处理亦基于这种心理。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是要到阴间生活,人世间9生活上需要的东西,在阴间生活也同样需要,让死者带走他(她)所用东西尤其是喜爱的物品,就可以使死者的灵魂满意,不再来扰害活人并保佑家人。在壮族先民眼中,人死
18、后头几天“是不愿意伤害自己家庭的成员的,特别是孩子们,但是他想要给自己找伴侣。 ”注:参见同上书,第 304 页。这时死人的灵魂依然徘徊在尸体或村庄附近,没去坟场,更没去和祖先的灵魂团聚。 “即死人的灵魂孤独,渴望与自己的亲属为伴。死人也使活人生病,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病人也死,好跟已死的人聚在一起”注:参见同上书,第 304 页。为了不让灵魂回来闹事,除了举行种种仪式讨好其之外,还要进行种种巫术活动以阻止灵魂对人危害。如红水河流域一带的壮族家里死了人就要进行“隔魂” 。 “隔魂”有两种,一是把死者生前使用的衣物全部烧掉,让其依附在衣物上的阴魂随着上升的烟火远远地离去;二是家中每人将一件衣物交
19、给师公,让师公对着这些衣物一一作法,即手持刀剑念咒语或在火堆上晃三次,然后口含清水喷向衣物,这样就使每个人的衣物上都带有了师公的法力,阴魂不敢来搅扰,家人就获得平安。注:参见杨树吉吉著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师公“沟通”鬼神手段探析一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第 4 期。广西天峨县白定乡壮人到丧家吊丧时,随身携带牛屎、猪屎和烂泥,在丧家门前,宾客之间互相用牛屎、猪屎、烂泥投掷、涂抹,弄得面目皆非。注:参见玉时阶著壮族民间宗教文化 ,民族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51 页。广西河池地区的部分壮族出殡时,孝子要以炭灰点额或涂面。广西隆林革步、红河一带壮族,岳父家如有人死,女婿前来吊丧完后,
20、众人便用锅底灰抹其面。注:参见同上书,第 152 页。这10些做法可能是出自于对鬼魂的害怕心理,因为死人的灵魂“孤独” , “渴望与自己的亲属为伴” ,人们为避免其纠缠而将炭灰、烂泥涂面,让死者灵魂认不出自己的亲朋好友,从而使活人平安无事。 三、鬼神崇拜 为了在生产力低下的艰苦环境中使自己得以生存、繁衍,壮族人将希望寄托于神、鬼身上。为了取悦神鬼,他们利用自己发明的服饰,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以平常的服饰之上,于是在一些服饰上被人为地加上某种神的权利与威严。这些服饰无论是穿在人身上,还是作为象征物,都被认作是有神秘性的。壮族民间习俗认为,道公、师公和巫婆能通神,传神旨,能预知凶吉祸福,为人消灾去病,
21、是沟通人与神鬼的中介与桥梁,具有半人半神的特点。巫师的这种特殊地位,使人们很自然地认为他们是幸福、安全的祈求者和保护者。所以壮族民间常有人求巫师赐护身符或在自己的衣、帽上画符图以避邪。大新板价壮族女子生头胎满月时,要请巫师做一天一夜的道场,代神给婴儿命名,并在其衣上写“长生保命,八卦护身”的符咒,让孩子穿到七八岁时才脱去。上林一带壮族孩子满月时,请巫师念咒驱邪,为孩子挂颈链,佩带绣有“长生保命”的布袋或帽子。天等、德保一带,孩子长到七岁时,父亲要给其缝一件染黄姜汁的“黄衣” ,并请道公在黄衣上画符念咒后给小孩子穿上,或请巫婆唱巫,俗称“培花” 。有的还要给小孩挂“长生保命”的胸佩,或加黄铜手镯、脚圈、项圈,以防小孩夭折。旧时西林等地家中有人出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