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022119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阳羡高级中学 朱敏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的第 3 课。从专题内部来看,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故有总结提升的作用;从模块间关系来看,与必修教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尤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有密切联系。可以说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秦始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立者,唐太宗是其奠基者、开拓者,而康熙帝则是其捍卫者。本课可以围绕“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线,从“少年皇帝” 、 “巩固统一国家” 、 “维护国家主权”三大方面,逐层展示康熙帝为中国历史发展

2、所做的杰出贡献。二、学情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文科班学生,文理分科后,他们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学习自觉性增强并希望教师提供应试技能指导与训练的机会。另外,较高一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故可以采用导学发现教学模式,并开展适当的探究学习活动。知识背景分析:(1)高二学生已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有了整体认识,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初中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但是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遗忘较多,而且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故需要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系统。(3)学生通过小说、影视剧等对康熙有较多感性认识,但也因此存在许多误解,

3、故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相关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康熙。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突破采用感性与理性结合手段,以 带着梳理线索的意 识赏析康熙王朝相关视频,并以即兴抢答形式使其既掌握基本史实又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有效记忆、高效学 习的目的;对于康熙帝历史贡献评价这一重难点,主要以 问题 研读形式解决,在提高 审题与概述能力基础上无形中演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真谛。 对于康熙帝精神品质的品味,可通过小论文形式进行,在理性思考和感性中启 发思维、 积 淀精神

4、。1、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康熙帝历史贡献的评价。2、难点:康熙帝历史贡献的评价;感悟康熙帝的精神品质。四、教学过程【导读】1.清初面临哪几个社会问题? - 2 -2.概括指出康熙帝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与以前相比,康熙帝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何突出特点?4.简评清初康熙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结果。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相关史实,获得一定基础知识。【导析】一、少年皇帝1、清初立国,根基未稳;2、幼年继位,大臣辅政;3、智擒鳌拜,初露锋芒;4、总揽朝政,志做明君。【导评】康熙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试结合史实概述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

5、的社会问题?康熙为此又采取了哪些举措?答:康熙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辅臣鳌拜骄横跋扈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三藩割据噶尔丹企图分裂清朝疆土 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 同外国殖民势力的矛盾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加速满族封建化进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智擒鳌拜,总揽朝政。平定三藩,维护清朝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中央政府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设置四大活佛管理蒙藏民族事务,加强对蒙古、西藏等

6、重要边境地区的有效管辖,进一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同外国殖民势力的矛盾:坚决回击沙俄入侵,签订平等的尼布楚条约 ,捍卫了国家主权。二、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其影响地区 措施 方式 结果 影响南方 平定三藩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东南 收复台湾 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海防北方 亲征噶尔丹军事进攻打击了分裂力量,维护了国家统一武功东北 北击沙俄 军事外交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蒙藏 尊重喇嘛教 册封 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文治 崇尚儒家文化 开科取士 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间的

7、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 -步伐【导评】与以前相比,康熙帝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何突出特点?答:平叛与军事行政管理、加强民族联系相结合;反抗外来侵略。三、评价康熙帝指导如何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呢?就结构而言,应分进步性、局限性、评价三部分。就内容而言,应考虑其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就评价方法而言,首先应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原则,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其次,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与环境中去,考虑其时代和阶级属性,不可苛求历史人物。第三,坚持发展的观点。从大是大非的角度出

8、发,看其对国家的统一、发展是否作出贡献,是否对生产力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积极作用。第四,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既做到不虚美、不掩恶,又能够不以偏概全、因人废言,克服“英雄史观” ;第五,坚持史论结合的观点。不空谈,不简单罗列史实,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第六,既遵循课本的观点,又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说法,大胆提出自己言之有理的正确见解。提供材料“康乾盛世”作为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恰恰也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世界历史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时期。因此人 们把“康乾盛世”比 喻为落日余辉。1、清圣祖康熙,少年亲政,智除鳌拜,平定三

9、藩,统一台湾,亲征噶尔丹,北击沙俄,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封建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伸向中国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开始了封建社会新的相对稳定时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应予充分肯定。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2、面临世界历史大变迁,康熙帝并没有敏锐地觉察到这将对世界格局和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仍以天朝大国自居。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最佳时机。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小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

10、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所以民族关系是历史学习中必须关注的内容。清朝前期康熙帝面临诸多民族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愧是古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导练】(2010 年江苏高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0 分)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 ,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4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

11、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五、设计反思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书中指出,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历史学习应该是一种兴趣学习,如果没有趣味性,学生不可能从历史学习中受到心灵的启迪

12、,也就失去了历史课程最 为重要的教育功能。2、有助于学生获得与组织文本、图片、影像等信息。教学 设计中一定要有帮助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组织信息的史料,当学生面对甚至相互矛盾的史料时,就会在判断的基础上给出自圆其说的历史结论或合理的历史解释。3、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创设 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与探究的情境,学生在情境能够享受感性或理性的体验,并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甚至范式。4、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由于这种情感道德知识是一种隐性的知识,教学 设计中要能体 现创设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以利于师生共同探究、思

13、索。5、重视课堂评价的调控性和发 展性原则。通 过及时有效的正面 为主的课堂评价,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 让学生感受成功中的喜悦、受挫中的激励。新课程下,教学活动并不是教师进行教材注解的过程。我们应着力弘扬人本主义,重新厘定教材含义,开采教育过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果不二度消化教材,而把教材的文字内容当作是历史知识本身,那么学生就无法理解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学得知识应对考试不应该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倘若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更深层次德意识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康熙帝?康熙帝一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很重要吗?今天的我们达到了这样的目标了吗?也许当学生学有此问时,历史学科才真正具有被挖掘和延续的价值。本课的设计和实施都力图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科书的文本材料,用系列探究活动整合教材内容,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鉴于“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理论,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但以增强兴趣、突出合作、提高能力为主旨。授课时,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 5 -实,让学生在过程中后过程后都能从康熙帝身上领悟到伟大的精神品质,并进而渗入自己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