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咬文嚼字公布 2009 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新华网记者孙丽萍 有“ 语林啄木鸟 ”之称的咬文嚼字 编辑部,24 日公布了 2009 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十大差错分别是: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 和“新中国”。2009 年是新中国建立 60 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 祖国 60 岁生日” 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 “新中国 60 岁生日”。“ 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 的“醜”。 2009 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 丑”的繁体字是“醜 ”,就在日历中将 “己丑年”误为“己醜年”。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所谓
2、“首当其冲” ,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 冲锋在前 ”。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位” 不是一个普通的量词,它含有敬重意味。但有些媒体却用其表达“一位罪犯 ”或“一位贪官”。“位” 也不应用于自称。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貂蝉,常被写成“貂婵” 。汉代,人们认为“貂”与“ 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普遍被误认为是唐代名臣魏征的名言。其实,这是唐太宗在魏征去世的时候说的。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现在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 ”,
3、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生活居住,为争夺名人“故里”称号甚至相互对簿公堂。其实,“ 故里” 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 故居”,都与“故里”无关。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菜名是:宫爆鸡丁。其实,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 ,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 。咬文嚼字公布 12 部热播电视剧差错排行表 潜伏居首咬文嚼字明年“咬”苏童莫言等 12 位名作家咬文嚼字编校质量的三块基石网络中最容易混淆的字依旧是:“帖” 和“贴”。帖,音 ti,是写有文字的纸片,名词。贴,音 ti,是把薄片粘到别的物体上,动词。时政文章中容易出错的词语是:兴亡
4、周期律。这个词经常被误写为“兴亡周期率” 。“周期律”是一种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咬文嚼字公布了近年 12 部热播电视剧差错排行表电视剧是荧屏语文差错的“重灾区” 。昨天, 咬文嚼字公布了近年 12 部热播电视剧的差错排行表,文字质量排在前三名的是潜伏、解放、五星大饭店,其中潜伏的差错最少,为 19 处。排在最后的三部是我的团长我的团、刘老根、人间正道是沧桑,差错分别为 84、101 和 140 处。咬文嚼字主编王敏介绍,热播电视剧整体文字质量要好过一般电视剧,但文字差错还是相当普遍。在经过专家小组核对后,12 部热播电视剧共有 679 条明显文字差错,没有一部无差错,平均每
5、部电视剧有 56 个文字差错。王敏认为,热播电视剧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其中的文字使用有示范作用,如果听任电视剧文字差错以讹传讹,势必影响正常的语文生活。咬文嚼字:明年为十二名家挑错铁凝等表示乐意成为“靶子”(文汇报 记者陈熙涵)2000 年,咬文嚼字曾向作家开炮,“咬” 了王蒙、刘心武等 12 位作家,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10 年后的今天,根据广大读者的提议,咬文嚼字再次把目光瞄准文坛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作家,选出了毕飞宇、毕淑敏、陈忠实、池莉、迟子建、方方、刘震云、莫言、苏童、铁凝、王安忆、张贤亮等 12 人,他们的作品将作为 2010 年的挑错目标。该刊将以“点击文坛十二家” 为题,
6、从明年第一期起,逐期刊出“咬嚼 ”报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获知自己成为“靶子” 后,亲自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支持这一活动,愿意接受读者的检查。当得知被咬文嚼字瞄上后,在香港的毕飞宇说:“咬文嚼字 与人为善。我非常乐意成为靶子。” 毕淑敏曾和咬文嚼字编辑部进行了两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她说,有责任感的作家和有文化追求的刊物,应该是“惺惺相惜” 的关系。而莫言在获知自己也是“十二家” 之一时说: “我的作品里,肯定找得出问题的。既然有问题,就不应回避,以后改进嘛。”他表示自己在文字问题上是很认真的,稿子录入后,至少要看两遍。比如蛙这部小说,今年 3 月初就定稿了,但前后大改了三次,直到年底才出来
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字上的推敲。他还对编辑部说:“旁观者清。有些问题,我看不出,你们可能看出来。多好的事情!”据咬文嚼字编辑部介绍,在这次“点击” 活动中,他们会努力避免把出版社错排漏校的问题算到作家头上;也不会把作家富有个性的文学语言轻率地判为不规范。为了提高“点击”的命中率,该刊会在稿件刊登前尽量设法听取作家的意见。咬文嚼字编校质量的三块基石(青年记者杂志 作者:王敏)咬文嚼字是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的刊物,以“咬”为自己的特色,你要 “咬”别人,别人也会“咬”你。记得有首“ 剃头诗”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要让 咬文嚼字经得起别人“ 咬”,编校质量过硬是最基本的要求。
8、咬文嚼字多次在各级编校质量检查中获得好评,这是与我们积极建立编辑的文字优势、培养严谨的编辑作风和形成紧密的编读互动三个方面的工作分不开的。建立编辑的文字优势所谓文字优势,是指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与规范方面,拥有高出一般的能力。编校质量问题,其实主要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与规范问题。咬文嚼字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帮助编辑建立文字优势的。首先,通过整理高频语文差错培养编辑的职业敏感。编校人员多有一种职业病:“错别字敏感症” 。生这种“ 病 ”是职业能力的一种体现。咬文嚼字曾经统计整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 100 个别字,从 2006 年起每年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这些工作是编辑完成的,是咬文嚼
9、字编辑“集体生病” 的成果。这些高频差错规律性强,一旦了解,就永不再错。比如知道了“墨守成规” 的“墨守”指的是墨子善于守城,就绝对不会误“墨”为“默”了。再如知道了“食色性也” 是告子而不是孔子说的,就再也不会在这句话上犯张冠李戴的错误了。整理高频差错,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能力,而且能带动别的单位的编校人员,别的行业的语文工作者一起生“病” ,也能够一眼看出最常见的语文错误。其次,通过开设专题讲座鼓励编辑培养各自的业务专长。咬文嚼字的编辑都是科班出身,本身在语文方面就有较好的功底,咬文嚼字要求他们进一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业务专家,比如汉字专家、词语专家、语法专家等。咬文嚼字经常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与
10、社会语文工作者交流解决语文问题的办法,比如举办培训班“咬文嚼字” 讲习所等。在这种活动中,咬文嚼字的编辑要承担专题讲座的任务,通过教学相长,促进编辑业务专长培养。经过长期的坚持探索,“咬文嚼字” 讲习所目前已经整理出当代传媒中 666 个典型语文差错,包括用字问题 300 例、用词问题 200 例、标点问题 50 例、知识差错 50 例、常见语病 66 例,这些专题不少由咬文嚼字的编辑完成。第三,通过开设“ 会诊 ”栏目集体解决疑难问题,培养研究能力。经常有读者向 咬文嚼字提出一些语文问题,有的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比如:到底是用“想象 ”还是“想像”?“七月流火” 能表示天
11、气炎热吗?“ 戴上紧箍咒”对不对?是“买单”还是“埋单”?这些问题往往在现有的辞书中找不到明确的答案,而实际工作中却反复碰到。咬文嚼字就为这类问题专门开设了百家会诊栏目,发动编辑力量,邀请专家学者群策群力,集体会诊。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行业的规范、语文的科学应用很有帮助。该栏目影响远及海外,新加坡联合早报曾集中转载了咬文嚼字对“七月流火”用法的讨论。再比如“ 唯一” 还是“惟一”的讨论,梳理了两千多年来 “唯”与“ 惟”的使用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唯一 ”更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这一结论现已为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所认同。而咬文嚼字的编辑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研究能力,获益良多。培养严谨的编辑作风根
12、据上海市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测中心的报告,当前错别字、脱字、衍字或字序颠倒、上下文不统一、图文不符等低级差错将近占到编校差错总数的一半。可见,社会上“无错不成书”的现象,相当程度上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作风问题,是粗枝大叶、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造成的。为此,我们希望咬文嚼字编辑的专业水平,也许并不是最高的,但编辑作风必须是最严谨的。为此,咬文嚼字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审读办法。第一,积极寻求外部智力支持。咬文嚼字版面不多,面对的却是语文知识的大海。编辑部成员虽然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但毕竟人员有限。为了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持,咬文嚼字在全国建立起了一张专家支持网,并聘请一批专家做刊物的顾问、编委和特约校
13、读,他们共同组成了刊物的强有力的智力后盾。对诸如历史人物姓名张冠李戴、地名错讹、年代错乱等问题,专家能有效及时地为我们把关。比如有篇文章谈学生为何称“桃李” ,其中说道: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名叫子贡,他做官得势时,曾经提拔过不少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被罢了官”这篇稿子送编委审读时发现了问题:子贡是孔子的弟子,曾在鲁国、卫国做官,怎么成了魏国大臣?魏文侯是战国时代的国君,春秋时代的子贡怎么会得罪他?这位编委经过考证,对稿中的史实一一作了订正,把“春秋” 改为“战国”,“子贡”改为“ 子质”,避免了一次失误。如今,咬文嚼字除了常规的三校之外,还请了四位特约校读,加上编辑部成员和编委的校读,
14、一期刊物的校次要达到十次以上。第二,严格执行审稿规定。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需要周密的制度来保证的。比如,编辑部规定,重要的稿件不得留疑点。曾有一篇话说鸽乳谈赵忠祥用错了“鸽乳” 鸽子并非哺乳动物,何来乳汁?该稿已经排版,但有人提出听说过“鸽乳” 的说法。到底有没有 “鸽乳”?工具书中找不到答案,编辑部就请教信鸽协会。信鸽专家说鸽乳是一种从成鸽嘴里吐出的乳白色液体,养鸽子的人称它为鸽乳。鸽乳并非真乳,但这名称却存在。这份没有号准脉的诊断书,不能开给病家,在付印前被撤了下来。又如,编辑部规定,凡是语词类稿件,不论编辑有多大把握,采用之前至少要查三部工具书。通过查工具书,有些稿件查出问题,会从中引出积极
15、的思考。比如有篇稿件指出“察颜观色 ”有误,正确的写法应是 “察言观色”。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成语大词典,作者的看法都得到了印证;但查到第三部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却是既有“察言观色”,也有 “察颜观色 ”,而且后者在清代便有用例。“察颜观色” 看来是“察言观色” 的变体,能否因为一字之差便斥之为“错” 呢?这篇文章后来没用,但围绕查出来的问题,编辑部展开了一场关于成语形态演变的讨论,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此外,咬文嚼字还设有独特的评刊制度。刊物出版前要严格把关,刊物出版后,编辑部还要再读再查,通过严格评议,找出问题,吸取教训,精益求精。形成紧密的编读互动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咬文嚼字的编辑每审读一篇稿
16、件,都如同经历一场考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为大家有一个共识,编辑的生命在刊物中,刊物的生命在读者中。咬文嚼字创刊之初,设计的第一个社会活动,就是号召广大读者“向我开炮” ,欢迎读者来“咬 ”咬文嚼字 。而咬文嚼字的读者也和编者心心相连,息息相通,视刊物的质量如生命,哪怕只是发现一个标点问题,也会以最快的速度通报给编辑部。我们曾自豪地说过:“ 咬文嚼字 至少有十万名义务校对。” 正是他们对刊物真诚纯朴的感情,维护了刊物的美好形象,促使编辑树立起了强烈的读者意识。咬文嚼字的校对是相当严格的,但读者仍然会发现其中的疏漏。我们说是“咬文嚼(je)字”,读者告诉我们,按照国家规范的读法,应该念“ 咬
17、文嚼(jio)字”;我们说居里夫人是“ 唯一” 两次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可读者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共有四位。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此,咬文嚼字将当年的“向我开炮”活动固定下来,设计成了专门的栏目,用群众的智慧来弥补我们自己的不足。有的认识还经过了“ 否定之否定 ”。比如我们曾经发表文章说道: “一条蚯蚓,如果被犁锄断成两截,它就成为各自独立生存的两个生命。”然而有读者提意见说:“ 虽然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但在切断后,只有有头的一端才能成活,经过再生后,变成一条完整的蚯蚓,而另一端则死去,不能成为另一条蚯蚓。”本来我们以为问题到此为止了,谁知又有更多的读者提出:蚯蚓
18、横切成两段后,有“头部” 的一端可再生出“尾部”,有“ 尾部”的一端可再生出“ 头部” 。这个一个曲折反复的认识过程充分暴露了编者知识结构的缺陷,但我们并不想隐瞒自己的缺陷,只要读者意见正确,刊物决不文过饰非,宁愿自己丢脸,不让谬种流传。读者对咬文嚼字不仅有智力投入,更多的是一种感情投入,是对咬文嚼字的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比如南京有位读者,他看到我们批评“放弃一切自治” 这句话,觉得不妥,因为他记得这句话是有“来头” 的。为了查到这句话,他硬是花了十多天,上午翻到下午,下午找到晚上,把 2907 页的马恩选集和 3726 页的列宁选集翻了个遍。终于,他在恩格斯的论权威中发现,这是但丁神曲中
19、地狱大门上的题词。一个普通读者,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寻找一句话,我们感受到了此举中包含的对刊物的真挚的爱。和不少报刊社不同,咬文嚼字没有因刊物出错而罚扣编辑的制度。然而,没有一位咬文嚼字的编辑认为刊物中出个把差错是无关痛痒的事。1995 年第 2 期,咬文嚼字封底将“ 编辑部”的“辑”错成了“缉” ,刊物在第 5 期专门发表向读者致歉书,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杜绝差错。2002 年第 7 期,由于电脑排版故障,有几篇文章开头少了两行字。为了向读者负责,刊社重印了第 7 期。我们虽然蒙受了损失,但这样做不会辜负读者。刊社没有因为这个事惩罚责任编辑,但责任编辑主动提出扣除自己的奖金,作为对读者、对刊物的补偿。不这样做,她内心不安。因为她知道,咬文嚼字的身后,站着成千上万的读者,他们不仅是普通的读者,还是和我们并肩作战的维护中华文化大厦的战友。刊物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我们的战友。我们相信,和他们在一起,什么样的差错都能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