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点速记之四 第七篇 妇产科学 一、女性生死系统解剖 1.外生殖器 ( 1)外阴范围: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软组织。 ( 2)外阴组成: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小阴蒂、阴道前庭、 2.内生殖器 ( 1)内生殖器及其功能: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 2)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解剖关系: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3.骨盆 ( 1)骨盆平面和径线:入口平面:前后径 11,横径 13、斜径 12;中骨盆又称骨盆最小平面:前后径 11.5、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 10,胎先露下降标志;出口平面:前后径 11.5、横径 9、前矢状径 6、后矢状径 8.5;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值
2、相加大于15,也可经阴道分娩 ( 2)骨盆轴:( 3)骨盆类型 4.骨盆底组织 ( 1)盆底的三层结构( 2)会阴 5.生殖系统血管、淋巴与神经 ( 1)血管( 2)淋巴( 3)神经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期出生后 4 周内、幼年期(新生儿期以后至 12 岁)、青春期(以初次月经来潮为标志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性成熟期(周期性排卵并分泌性激素)、更年期、老年期 2.月经 3.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 ( 1)卵 巢的周期性变化:黄体一般只维持 14 天 ( 2)内分泌功能及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功能:能促使子宫发育、协同促卵泡素促进卵泡发育;
3、增强输卵管蠕动,有利于孕卵的输送,使上皮细胞增生、角化,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和乳晕着色,影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促使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促进水钠潴溜;促进骨中钙的沉积,加速骨骺闭合。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抑制输卵管的蠕动;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使乳腺泡增生发育;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基础体温升高;促进水钠排出 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5.性周期的调节 性周期的 调节 三、妊娠生理 1.卵细胞的受精、植入及胚胎发育 受精、植入与胚胎发育 2.胎儿附属物 ( 1)胎盘的形成、结构、血液循环和功能( 2)胎膜、羊水、脐带的形成及其功能 3.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 1)生殖器官和乳房
4、的变化( 2)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3)泌尿系统的变化 四、妊娠诊断 1.早期妊娠的诊断:停经、早孕反应、尿频、乳房变化、妇科查 2.中、晚期妊娠的诊断:满 12 周,耻骨联合上 2-3 横指; 16 脐耻之间; 20 脐下 1 横指; 24脐上 1 横指; 28 脐上 3 横指; 32 脐与剑突之间; 36 剑突下 2 横指; 40 脐与剑突之间或 略高 3.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五、产前检查及孕期卫生 1.产前检查:预产期:月数减 3 或加 9,日数加 7(农历加 14),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
5、腹壁上听得最清,枕先露时胎心音在脐左或右下方;臀先露时胎心音在脐左或右上方,肩先露在靠近脐部下方;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 23-26;髂嵴间径: 25-28;骶耻外径: 18-20;坐骨结节间径或出口横径 9;耻骨弓角度正常为 90 度;骨盆内测量:对角径 12.5-13;坐骨棘间径 10 3.围生医学概念( 1)围生医学的概念:从妊娠满 28 周至产后 1 周 六、正常分娩 1.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 (宫缩力为主) 、产道 (骨产道 入口平面 4 径线 , 中骨盆平面 2径线 , 骨盆出口平面 4 径线 、软产道) 、胎儿 2.枕左前位分娩过程 : 衔 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
6、转、胎儿娩出 3.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 ( 1)分娩先兆:假临产、 见红 、胎儿下降感 ( 2)临产诊断的标志为 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 30 秒或以上,间歇 5-6 分钟,并伴有宫颈管展平,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 3)产程分期: 第一产 程宫颈扩张期 (宫口开全) :初产妇需 11-12 小时,经产妇需 6-8 小时 潜伏期宫口开 3cm,约需 8 小时,超 16 小时为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宫口开 3 10cm,需 4 小时,超 8 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 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 2 小时以上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初产妇 1-2 小时,经产妇数分钟 第三产胎盘娩出
7、期:约需 5-15 分钟,不超过 30 分 总产程超 24 小时称为滞产 ( 4)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第一产程:规律宫缩,宫口扩张,潜伏期: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 3CM,约需 8 小时,活跃期:宫口扩张 3CM 至宫口开全 4 小时。第二产程:胎头拨露,胎头着冠;第三产程: 七、正常产褥 1.产褥期生理 ( 1)生殖系统的变化( 2)乳房的变化( 3)全身各系统的变化 2.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处理 ( 1)一般情况:若出现尿潴留进行处理:解除产妇对排尿疼痛顾虑;在下腹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胱肌肉收缩,温开水冲洗尿道口,诱导排尿,针刺阴交、关元、气海及阴陵泉等穴或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以上处理无
8、效应导尿 八、妊娠病理 1.流产:妊娠不足 28 孕周,胎儿体重不足 1000g 即终止者。 ( 1)病因:胚胎因素、母体因素 ( 2)临床表现:停 经后阴道流血和下腹痛。各类型流产的鉴别诊断及处理: A 先兆流产:停经后有少量阴道流血,伴轻微下腹胀痛腰酸。保胎治疗 B 难免流产:由先兆发展而来,阴道流血量增多,常超过月经量,下腹痛呈阵发性加剧,可见胎膜或胚胎组织堵塞;应尽快清除宫腔内容物。 C 不全流产:妊娠产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在宫腔内,多发生于 8-12 周间。立即清宫。 D 完全流产:妊娠产物已全部排出,多发生于 8 周之前或孕 12 周以后; E 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在子宫
9、内已死亡,尚未自然排出者;尽早排空子宫。 F 习惯性流产:自然流产连续发生 3 次或 3 次以上者。针对病 因治疗 2.异位妊娠 ( 1)病因和病理:慢性输卵管炎是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输卵管妊娠流产多发生在壶腹部或伴部。 ( 2)临床表现:停经、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晕厥与休克、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妇科查抬举痛明显,子宫有漂浮感 ( 3)诊断与鉴别诊断:阴道后穹窿穿刺、妊娠试验、超声、腹腔镜 ( 4)治疗:抢救休克的同时进行急症手术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重症出现抽搐、昏迷 ( 1)基本病理变化及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全身小动脉痉挛 ( 2)分类和临床表现:轻度:
10、血压 140/90, 150/100,或基础血压升高 30/15,可伴有轻微蛋白尿( 0.5g/24h)或和水肿;中度:血压 150/100, 160/110,蛋白尿( +)( 0.5g/24h)和或水肿,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头晕;重度先兆子痫血压 160/110,尿蛋白( +-+)(5g/24h)和或水肿,有头痛眼花胸闷等自觉症状;子痫:在妊高征基础上有抽搐或昏迷。轻度水肿分 4 度: I度水肿局限于足踝及小腿; II 度水肿延及大腿,皮肤如桔皮样; III 度延及外阴、腹部,皮肤紧张发亮, IV 度全身水肿有时伴腹水。 ( 3)诊断及鉴别诊断:妊娠合并原 发性高血压,未孕时有高血压史,无尿蛋
11、白和管型;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有尿蛋白,管型红细胞 ( 4)治疗及护理:轻度睡眠采取左侧卧位,镇静剂苯巴比妥;中、重度:硫酸镁是预防和控制子痫的首选 4.前置胎盘 ( 1)分类与临床表现:完全性又称中央性;部分性;边缘性又称低置胎盘。典型临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反复发生的无痛性阴道流血 ( 3)对母儿的影响: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植入性胎盘、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高。 ( 4)处理:制止出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5.胎盘早期剥离 ( 1)类型:显性出血、隐性、混合性 ( 2)临床表现、诊断及鉴 别诊断: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子宫破裂:可见病理缩腹环子宫下段有压痛,重型胎盘早期剥离:宫底升高
12、硬如板状有压痛 ( 3)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影响:凝血功能障碍与 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 4)处理: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 6.双胎妊娠 ( 1)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处理 7.羊水过多: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内,羊水超过 2000ml 者。 ( 1)病因:胎儿畸形、双胎、妊娠合并糖尿病、母儿血型不合 ( 2)临床表现和诊断:急性羊水过多多在妊娠 20-24 周,可见皮肤紧而亮,子宫大于妊娠月份,胎位不清,胎体有飘浮感,胎心音遥远或听不清;慢性多在 28-32 周,易早产。 ( 3)处理:破膜时用手堵住阴道口以控制羊水流速 8.过期妊娠:妊娠达到或超过 42
13、周 ( 1)临床表现:胎盘功能正常型巨大胎儿体重大于等于 4000,胎盘功能减退型:小老人过熟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 ( 2)诊断及处理:胎动计数:正常胎动平均每小时 3-5 次,一般每 12 小时达 10 次以上为正常 九、妊娠合并症 1.心脏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 ( 1)妊娠、分娩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妊娠 32-34 周时孕妇血容量达高峰,分娩期及产后最初 3 天内 ,是心脏病孕产妇最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 ( 2)诊断与防治:分四级: I 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II 级略受限制; III 级明显受限;IV 级患者汉有做任何活动。心衰诊断:患者轻微活动即感胸闷气急,睡眠时感胸闷而憋
14、醒,需坐起或到窗口换气;或休息时每分钟心率超过 110 次,每分钟呼吸超过 20 次,咳嗽后肺底有湿罗音。心功能 III 级及以上或有心衰史者均不宜妊娠。 2.急性病毒性肝炎 ( 1)妊娠、分娩与肝炎的相互影响:肝功能衰竭,急性肝坏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流产、早产、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均增高 十、异常分娩 1.产力异常 (原发性宫缩乏力指一开始就发生,继发性指活跃期或第二产程) 宫缩乏力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节律对称性极性正常,宫缩乏力,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 不协调性又称高张性: 节律对称性极性异常,腹痛剧烈 宫缩过强 协调性宫缩过强:节律对称性极性正常,宫缩力
15、过强、过频 不协调性宫缩过强:强直性子宫收缩,持续腹痛、拒按、产妇烦躁,胎位触不清,胎心不清 2.产道异常 ( 1)骨产道异常的分类:骨盆各径均少 2CM 为均小骨盆;扁平: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狭窄,骶耻外径小于 18CM,入口平面前后径小于 10,对角径小于 11.5;漏斗:坐骨棘间径小于 10,坐骨结节间径小于 8,坐骨结节间径与后矢状径之和小于 15,耻骨弓角小于 90,坐骨切迹宽度变窄;横径狭窄:也称类人猿型骨盆,骨盆各平面均呈前后径长而横径较短;畸形骨盆。 3.胎位异常 4.胎儿发育异常巨大儿的诊断及处理: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 4000G。双顶径大于 10CM。 十一、分娩期并发症 1.
16、胎膜早破 ( 1)临床表现及诊断:孕妇突感有液体自阴道流出,不能控制。 ( 2)并发症及其防治:早产、脐带脱垂、感染 2.子宫破裂 ( 1)原因: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宫病变、手 术损伤、宫缩剂使用不当 ( 2)临床表现与诊断:宫缩强有力使产妇下腹疼痛难忍、烦躁不安、呼痛不止,常有排尿困难。子宫外形呈葫芦状。 3.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 500ml 者。 ( 1)病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 ( 2)临床表现与诊断:阻道出血和全身急性失血表现。 ( 3)防治:迅速止血、防治休克和感染 4.胎儿窘迫胎儿在宫内缺氧危及健康和生命。 ( 1)病
17、因:母体血氧含量不足、子宫胎盘血供不足、胎盘功能低下、脐带血运受阻、胎儿因素 十二、产褥感染 一、定义 产褥感染: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 24 小时以后的 10 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 4 次,有 2 次 38。 二、病因 1病原体种类:孕期及产褥期生殖道内有大量需氧菌、厌氧菌、真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寄生,以厌氧菌为主,许多非致病菌在特定环境下可以致病 2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 ; (2)外源性感染。 三、病理及临床表现 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分娩时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导致感染。 会阴部可出现疼痛,局部伤口红肿、发硬、伤口裂开,脓液
18、流出,压痛明显。阴道 裂伤及挫伤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感染部位较深时,可引起阴道旁结缔组织炎。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子宫蜕膜层称子宫内膜炎,侵入子宫肌层称子宫肌炎。两者常伴发。 阴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且有臭味。若为子宫肌炎,则子宫复归不良,腹部有压痛,尤其是宫底部。表现为高热、头痛、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症状。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病原体沿宫旁淋巴和血行达宫旁组织,出现急性炎性反应而形成炎性包块,同时波及输卵管,形成输卵管炎。 表现为寒战、高热、腹胀、 下腹痛,严重者侵及整个盆腔形成“冰冻骨盆”。淋病奈瑟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
19、染,达输卵管与盆腹腔,形成脓肿后,高热不退。患者白细胞持续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核左移。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形成盆腔腹膜炎, 继而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时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膜面分泌大量渗出液,纤维蛋白覆盖引起肠粘连,也可在直肠子宫陷凹形成局限性脓肿,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可发展成慢性盆腔炎而导致不孕。 5血栓静脉炎: 盆腔内血栓静脉炎常侵及子宫静脉、卵巢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及阴道静脉。 产后 1 2 周多见,表现为寒战、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反复发作。下肢血栓静脉炎,病变多在股静脉、胴静脉
20、及大隐静脉,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表现为弛张热,下肢持续性疼痛,局部静脉压痛或触及硬索状,使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习称“股白肿”。 6脓毒血症及败血症: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随后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脓肿 (肺脓肿、左肾脓肿 )。 若病原体大量进入血循环并繁殖形成败血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全身明显中毒 症状,可危及生命。 四、治疗 1支持疗法 2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切开引流,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3抗生素的应用 应按药敏试验选用广谱高效抗生素。 4对血栓静脉炎,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可加用肝素。 十三、妇科病史及检查 一、妇科检查: 1注意事项: (1) 检
21、查前应解净小便,必要时导尿排空膀胱。大便充盈者应在排便或灌肠后检查。 (2) )每检查一人,应更换置于臀部下面的垫单或纸单 (应是一次性使用 ),以防交叉感染 (3) 应避免于经期作盆腔检查。若必须检查,检查前消毒外阴,以防发生感染。 (4) 对未婚患者禁作双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应限于用示指放人直肠内行直肠 腹部诊,男医师对未婚者进行检查时,需有其他医护人员在场。 2检查内容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和两侧附件。 正常子宫位置一般是前倾略前屈。 “倾”指宫体纵轴与身体纵轴的关系。若宫体朝向耻骨称前倾、朝向骶骨称后倾。 “屈”指宫体与宫颈间的关系。若两者间的纵轴形成的角度朝向前方为前屈,形成的
22、角度朝向后方为后屈。 二、妇科常用特殊检查 l 卵巢功能检查 :方法有 B 型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基础体温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宫颈粘液结晶检查 、月经来潮前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女性激素测定等。 2.输卵管通 液术 适应证 1不孕症,男方精液正常,疑有输卵管不通; 2.检查评价输卵管再通术和成形术后的效果; 3.对输卵管粘膜轻度粘连有疏通作用。 禁忌证 1.内外生殖器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2.月经期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3.可疑妊娠; 4.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5.体温大于 37.50C 术前准备 1.月经干净 3 7 天,禁性生活; 2.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 0.5m
23、g,解痉; 3.患者排空膀胱 注意事项 1.所用生理盐水以接近体温为宜。 2.术 后 2周禁盆浴及性生活。 十四 女性生殖器官炎症 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细菌性阴道病 老年性阴道炎 病 阴道毛滴 假丝酵母 为阴道 卵巢功因 虫 菌。诱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应用。 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 。 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局部抵抗力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搔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外阴搔痒、灼痛,严重时可坐卧不宁,异常痛苦,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 有些无症状,有的表现为阴道分 泌物增多
24、,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外阴轻度搔痒或烧灼感。 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搔痒、灼热感。可有性交痛。 典型分泌物特点 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 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 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 稀薄,呈淡黄色,感染严重者呈脓血性白带。 妇科检查 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的出血点,宫颈甚至有出血斑点,形成“ 草莓样 ” 宫颈,后穹隆有多量白带。 外阴红斑、水肿。阴道粘膜水肿、红斑,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上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 阴道粘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粘 度低,易从阴道壁拭去。 阴道呈老年性改变,上皮皱襞消失,萎缩,菲薄。阴道粘膜充血,有散在小出血点
25、或点状出血斑,有时可见浅表溃疡。 诊断 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确诊。方法:生理盐水悬滴法。如多次悬滴法阴性者可做培养或 PCR。 分泌物中找到白假丝酵母菌继可确诊。方法:氢氧化钾悬滴法;革兰氏染色检查;培养法。 下列四项有三项阳性可诊断。 匀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粘附于阴道壁。 阴道PH4.5。 胺臭味试验阳性 。 线索细胞 阴道分泌物检查: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基底层细胞及白细胞而无滴虫及假丝酵母菌。注意排除子宫恶性肿瘤。 治疗 多主张全身用药,主要药物是甲硝唑。要同时治疗性伴侣, 原则:消除诱因,应用抗真菌药物。局原则:应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原则:增强阴道抵抗力,抑制
26、细菌生长。可全身或局部部可用咪康唑栓;克霉唑栓剂。全身可用氟康唑;伊曲康唑。 应用雌激素。 慢性宫颈炎 病理类型 治疗 宫颈糜烂: 分三型:单纯型;颗粒型;乳突型。 分三度:轻度(糜烂面占宫颈 面积 2/3) (1)物理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及微波等; (2)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宫颈息肉 行息肉摘除术, 宫颈粘膜炎 行全身治疗,根据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相应抗感染药物。 宫颈腺囊肿 小的可不予处理,大或合并感染,可用微波治疗,或采用激光照射。 宫颈肥大 不予处理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伴息肉形成时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当炎症涉及膀胱下 结缔组织出现尿急、尿频。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等。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充血、水肿,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裂伤及宫颈腺囊肿。 诊 断: 需常规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必要时作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以除外宫颈恶性病变。 三、慢性盆腔炎 病理 临床表现 防治 (采取综合治疗) 症状 体征 慢性子宫内 .慢性盆腔痛、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1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 .子宫内膜炎 产后、流产后 怀疑有胎盘胎膜残留者,应用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