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457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畜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畜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畜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畜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畜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专业代码: 0905 ) ( 专业英文名称: Animal Sciencs )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良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畜牧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

2、从事畜牧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负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动物遗传育种:主要进行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与动物育种、动物抗病的遗传机理与动物育种、动物转基因技术应用与动物育种和动物遗传资源的评估保存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2.动物繁殖技术:主要进行动物生殖生理、配子和胚胎2 生物工程、动物繁殖技术、动物精液的生理生化以及保存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3.动物生产:主要以研 究提高家养动物生产效益的遗传育种技术、繁殖技术、饲养管理、产品初加工技术等为目标 ,开发、利用各种家养动物养殖实用技术 ,主要有牛羊的生产、猪的生产、家禽的生产和经济

3、动物的生产等几个方面。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研究如何通过生物法、饲料加工工艺等途径提高饲料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粪污和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和寡聚糖等绿色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生产效率。 2.动物营养与调控:主要研究动物生产性能及产品质量与饲料营养之间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通过动物自身生长激素、代谢网络 中的酶和中间产物,以及维生素、矿物元素等调控营养物质代谢的过程,来研究动物在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规律。 (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研究毛皮动物、药用动物、水生动物、飞禽等经济动物的繁育、营养调控、饲养管理,遗传资源

4、保护,经济动物的产品开发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质量评估。主要有新疆特有经济动物遗传资源分析与保护、马鹿生殖生理与性别控制、经济动物的产品开发和生物活性物质的3 质量评估。 2.特种经济动物疾病控制:研究毛皮动物、药用动物、水生动物、飞禽等经济动物的主要疾病防控和兽医卫生保健 。主要有经济动物主要疾病诊断技术和经济动物主要疾病防治技术。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 学术学位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在校学习时间最长年限为 5 年(含休学)。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本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须获得 30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26 学分、学术活动 2 学分、科研

5、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2学分)方可通过毕业资格审核。 (一)课程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特点,综合考虑与本科及博士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具体要求参照关于修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 1.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总学分不少于 26 学分。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必修课,学分设置 15 学分;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选修课 不少于 11 学分 。其中公共课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4 为 2 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为 1 学分,和英语(英语课分为硕士英语一为 2 学分、硕士英语二为 2 学分,共

6、计 4 学分)。 2. 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补修 2-4 门(包括 2 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并通过考试,不计学分。本课程体系同时适用于在 职人员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硕士学位。 (二)课程设置 1.必修课( 15 学分)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学分 ( 2)硕士英语(一) 3.0 学分 ( 3)硕士英语(二) 1.0 学分 ( 4)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学分 ( 5)动物分子遗传学 2.0 学分 ( 6)畜牧学专论(分方向设课) 1.0 学分 ( 7) 高级生物化学 1.5 学分 ( 8)动物营养与饲养学 2.0 学分 ( 9)分子生物学( ) 1.5

7、学分 2. 选修课( 不少于 11 学分 ) ( 1)畜禽生态与环境控制 1.0 学分 ( 2)现代育种原理与方法 2.0 学分 ( 3)高级动物生理学(理论) 1.0 学分 5 ( 4)动物生殖生理学 2.0 学分 ( 5)动物免疫学 2.0 学分 ( 6)动物细胞生物学 1.0 学分 ( 7)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践及新技术分析 1.0 学分 ( 8)动物组织学切片技术 1.0 学分 ( 9)动物繁殖技术进展和实践 2.0 学分 ( 10)现代动物遗传学实验 2.0 学分 ( 11)试验设计 2.0 学分 ( 12)畜禽安全生产 2.0 学分 ( 13)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2.0 学分 (

8、14)动物数量遗传学 2.0 学分 ( 15)特种经济动物生殖调控理论 1.0 学分 ( 16)家畜育种各论 1.0 学分 ( 17)饲料添加剂学 2.0 学分 ( 18)饲料加工及检测技术 2.0 学分 ( 19)高级动物生产学 1.0 学分 ( 20)牧草分类与评价 2.0 学分 3.补修课程 . ( 1) 家畜育种学 ( 2) 家畜繁殖学 ( 3) 动物营养学 ( 4) 饲料学 6 五、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1.实行研究生导师负责的研究生导师组指导制度 建立以研究生导师为主,由 3-5 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组成的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简称导师组),负责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

9、所有环节。 研究生导师组的 主要职责:指导研 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监督、检查研究生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试验研究、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撰写、预答辩等培养环节。研究生导师组至少每周组织一次研究生组会,主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汇报、读书报告会或学术交流等。研究生导师组成员至少每年作专题学术报告一次,并且必须参与每学年组织的对研究生的业务考核工作。导师组成员应以各种形式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和科学研究工作,配合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做好研究生招生、就业指导工作。 2.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须在入学后 2 周内在硕士研究生指导 小组的指导下完成。 3.课程学习

10、硕士研究生必须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学分。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科研发展方向以及研究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选修数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课程。能熟练地掌握一7 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记 2 学分,并计入总学分内。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不少于 4 次主讲报告、参与不少于 20 次学术活动;须参加由研究生导师组组织的每周一次的研究生组会。学术活动包括导师和导师组、学位点、学院、学校统一组织的学术活动和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等。 考核办法 ( 1)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导师和导师组将根据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做主讲报告的质量、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如

11、何给定一个成绩,以优、良、中、差四级考核,在申请答辩前将四次考核成绩提交本专业研究生秘书,其中不得有两个以上的 “差 ”,同时,至少应有一个 “良 ”以上成绩,否则为考核不合格。 ( 2)在外校(外地)进行研究的研究生,如无法参加石河子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举行的学术活动,当以参加所在单位举行的学 术活动,并请所在单位的指导教师及相关导师给定成绩,具体考核方法 同 上。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 在校硕士研究生须结合本专业工作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专业实践活动,详见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规定: 8 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为了培养硕士生的教学

12、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安排其参加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可以协助导师讲授课程的部分章节 (不少于 8学时 ),也可以指导实验、实习或教学实习,辅导课堂讨论,指导本科课程或毕业论文等。教学总工作量不得少于 16 标准时,硕士生兼做助教工作的时间可算在总工作量之内。考核采用教学指导教师的评价及研究生参加教学过程的教学日记和心得为主,对没有参加教学实 践活动或考核不合格的不能毕业。 参加社会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研究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农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锻炼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加强研究生的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社会责任感,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参加一定数量的公益

13、劳动,其中有考核的公益劳动三周,其余可结合科研工作进行。考核采用研究生实习日记及心得为主,对没有参加公益劳动或考核不合格的不能毕业。 专业实践活动为本专业研究生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本专业,掌握本专业生产过程与环节的一个重要途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实践活 动包括养殖生产实践、具体生产单位实习学习、到生产单位协助指导生产等,其中有考核的专业实践活动累加不得少于 4 周,考核以指导教师的评价结合实习日记及心得,对没有参加专业实践活动或考核不9 合格的不能毕业。 6.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 1)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生培养必修环节,记 2 学分,并计入总学分。科学研究训练及创新能力

14、培养必须依照本学科、专业制定的畜牧学一级学科点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执行办法(见附件)执行。 ( 2)导师或导师组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等需求,安排研究生进行相关专业实验 技能训练、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培养,由导师或导师组组织实施,并负责考核。参加考核的研究生须填写石河子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及创新能力培养审核表。 六、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试、考查记分均采用百分制。公共课与必修课以笔试为主, 70 分为合格,选修课采用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60 分为合格。研究生课程考试重在考核硕士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和应用基础理论分析

15、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考查课程不得超过总课程数的三分之一。课程 考核须以多种考核项目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课考核可 采取( 1) “笔试 +课程论文(读书报告) +平时成绩(课堂讨论) ”相结合的方式;( 2) “口试 +课程论文(读书报告) +平时成绩(课堂讨论) ”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专门10 的口试考核小组给定成绩;实验课考核可采取 “实验技能测试+实验理论考试 ”相结合的方式。 2.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一般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进行,由学位点的中期考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术活动、文献阅读、科学研究训练及创新能力培养、开题报告、科学研究情况、学位论文进展情况以及对本学科国内

16、外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等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和考核。 七 、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 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科研任务,选择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的课题。 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求在课程学习阶段结束后第三学期初( 10 月 1 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应说明所选课题的立论依据、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拟采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资料情况、技术手段或实验条件、工作进度、预期成果等,供专家组、导师和导师组成员评议审核。导师、导师组成员和专家组应对学位论文选 题严格把关,加强对论文写作的指导和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