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的执着与放下中唐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唐王朝开始动摇。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风格独特、命运相似、有旷世情怀的诗人,他们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同样的仕途坎坷。同为永贞改革的骨干力量,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们将自己跻身与革命的浪潮中。不幸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们被卷入了失败的漩涡中,不可自拔。二人同时被贬,刘禹锡被贬到朗州、而柳宗元贬到永州,这一贬便是十年。“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两人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却遭到这样的折磨,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但不同的性格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被贬,虽然前景惨淡,可他倔强又固执的支撑着,幻想着还能回朝廷做一个政治家。他逼着
2、自己将心情调的闲适一些,寄情于山水。小石潭边,他“心 乐 之 ”,只沉浸在美景中一小会儿,就“ 以 其 境 过 清 , 不 可 久 居 , 乃 记 之而 去 ”。 不管他走到哪里,看到什么美景,都排解不了心中的悲哀、孤独、郁愤!只好装着轻松。可 10 年过去了,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连柔美的山峰在他眼中都像尖刀,割着他的心、他的思想,他有多么痛苦!终于,他如愿的回到了朝廷,他很欣慰,自己并没有被完全抛弃,毕竟这不是回来了吗?没想到,一盆冷水将他最后一点希望的火苗浇灭。他等了十年,等来的却是被赶到更远的柳州来了。他无法逃脱弃感、被拘囚感和生命的荒废感,于是他心灰意冷,绝望了。如
3、果他能够看开一点,让自己解脱,就不会终身都生活在痛苦和悲愤当中。致使他的生命过早夭亡。柳宗元,你是一个执着的人,可你的执着却让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一直认为,秋天是寂寞的、伤感的,所以古往今来的诗人们总爱悲秋。可他偏要标新立异,偏要让这些故作忧伤的诗人感受到秋高气爽、心胸开阔,还有他那万丈诗情。他比柳宗元更有深度,他成功地将自己从那痛苦的牢笼中解救出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光飞逝,沉舟和病树虽然痛苦,但有后辈前赴后继。至于它们,一切的苦难总会过去,自怨自艾的又有何用?于是,这十年,他没有以泪洗面,灰心丧志,也没有隐逸江湖,不问世事,更没
4、有留连诗酒,嘲风弄月,自我催眠,甚至也没有停留于呼冤叫屈,倾泄激愤,而是以豪迈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有悲而不哀,有怨而无悔,绝不沉沦,绝不颓废。是的,人生如梦,一堕十劫,怎么能人人的圆满呢?有一时的安稳已经是福分了。他放下了,游于山水,吟诗作对,也一样度过了 10 年。回到长安,他并没有过分的欣喜,我想他是不屑的吧。他照样我行我素,毫无顾忌的说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就因为这首诗,他再次被贬,直到连州。等他再次回来时,依然桀骜不驯,写到“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能几人”“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我是逐臣,我永远忘不了,这是我心中的阴影,我就要勇敢的说出来。做人嘛,就要有点倔劲儿,
5、不要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这不是自取其辱吗?刘禹锡,你是个能够放下的人,因为你的舍得,使你可以长寿终老。在每一个官员的生命中,被贬官是人生的一次挫折,也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文人们往往都是“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所不同的是,有人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人因此而炼就了旷达的情怀。柳宗元和刘禹锡就是这两方面的典型代表。他们同样驽信禅宗,研究哲学。可这因为他们对于贬谪的态度和做法不同,也就导致了结局的不同。柳宗元,心胸并不大,跳不开这个世俗与权力所组成的怪圈,执着的在里面等待,最终被它牢牢套住,抑郁而死。刘禹锡,看清这是一个圈套,早早的抽身而出,不抱有一丝幻想,放下权力,他获得了自由;放下金钱,他得到了山水;放下官职,他更获得了闲适。我们是应该执着,在那些必须坚持、原则性的问题上一定要抗争到底,可对于这些名利、金钱,为什么就不能安之若素,淡然处之呢?赢得一时威风,却遭万人叹息,值得吗?我们要做一个像刘禹锡那样的人,淡泊名利,不畏强权,善于取舍,这样才不致让我们错过最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做一个像柳宗元那样的人,在困境中不抛弃不放弃,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相信他们终有一天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