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英译汉 elimination of pathogen 清除病原体 covert infection 隐性感染 overt infection 显性感染 carrier state 病原携带状态 latent infection 潜伏性感染 pyrexia 发热 rash 皮疹 maculopapule 斑丘疹 urticaria 荨麻疹 sporadic occurrence 散发性发病 epidemic 流行 pandemic 大流行 epidemic outbreak 暴 发流行 incubation period 潜伏期 prodromal period 前驱期 pe
2、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 症状明显期 convalescent period 恢复期 recrudescence 再燃 relapse 复发 invasiveness 侵袭力 covert infection 隐性感染 virulence 毒力 overt infection 显性感染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measles 麻疹 AIDS 艾滋病 Cholera 霍乱 Malaria 疟疾 HFRS 肾综合征出血热 名解 传染期: 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 人体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是确定隔离期限的依据 . 隐性感染 ( covert i
3、nfection):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 ( overt infection):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 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散发性发病( sporadic occurrence):指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仍处于常年水平 流行 ( epidemic):指某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大流行 ( pandemic):指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和洲
4、界 暴发流行 ( epidemic outbreak):指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潜伏期 ( incubation period):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复发( relapse) :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 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见于伤寒、疟疾、菌痢等疾病。 再燃( recrudescence) : 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 ,但 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 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 。见于伤寒、疟疾、菌痢等
5、疾病。 稽留热: 体温升高 39以上, 24 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 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 驰张热: 24 小时体温相差超过 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见于伤败血症。 间歇热 :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见于疟疾、败血症 回归热: 骤起高热,持续数日后退热,间歇数日后发热再现;回归热、布氏菌病 不规则热 :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 人工主动免疫 :指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此免疫维持时间长,如乙肝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指直接将免疫球蛋白注入机体,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用于紧急预防 。 病
6、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抗原性 转变( antigenic shift) :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 原和(或)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发生突然而完全的质变,产生一个新的亚型。一般 1015 年发生一次,因人类对其缺乏免疫能力,可引发世界性大流行。 抗原漂移( antigenic drift): 甲型流感亚型内部,血凝素抗原和(或)神经氨酸酶内氨基酸序列发生点突变,这种变化是逐渐累积产生的,一般 23 年发生一次,常引起季节性或地方性流行,好发于冬春季。 黑尿热 : 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血红蛋白血尿,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
7、中度以上的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亦称黑 尿热。 干性霍乱: 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尚未出现泻吐症状即迅速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 何博礼现象: 血吸虫卵肉芽肿中,虫卵周围有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称为何博礼现象 带虫免疫 ( immune evasion)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是一种伴随免疫,针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杀伤作用,但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被破坏,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填空(选择)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的感染过程: 清除病原体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 感染过
8、程的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隐性感染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能力表现在: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在感染过程中,近期感染的标志是: IgM 既往感染的标志是: IgG 流行过程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常见传染源: 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病学特征 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的发病可分: 散发性发病 流行 大流行 暴发流行 不同热型及其代表的疾病: 稽留热(典型伤寒、乙脑)、弛张热(败血症)、间歇热(疟疾)、回归热(回归热)、不规则热(恶性疟疾) 常见 发疹疾病的发疹时间: 水痘、风疹 第一病日 猩红热 第二病日 天花
9、第三病日 麻疹 第四病日 斑疹伤寒 第五病日 伤寒 第六病日 传染病预防的三个基本环节: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法定传染病,甲类有: 霍乱 鼠疫 ,乙类有 25 种,丙类有 10 种 潜伏期是确定 检疫期 的依据,传染期是确定 隔离期 的依据 皮疹的 性质 部位 时间 顺序 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乙类传染病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炭疽中的肺炭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脊髓灰质炎 按甲类传染病报告,即城镇 2h 内上报,农村不超过 6h 病毒性肝炎 第一部 分 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一、甲型肝炎病毒 除 HBV为
10、 DNA病毒,其余肝炎全为病毒。 抗 HAV-IgM:是诊断 HA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 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二、乙型肝炎病毒 1、 HBV基因组结构: 4个开放读码框: S区, C区, P区, X区。 、 S区包括 : pre-S1基因编码 pre-S1蛋白 , pre-S2 基因编码 pre-S2蛋白 , S 基因编码 HBsAg 、 C区包括: pre-C基因编码 HBeAg, C基因编码 HBcAg 、 P区编码 DNA聚合酶, RNA酶 H 、 X区编码 HBxAg 2、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 1) HBsAg与抗 HBs:HbsAg阳性见于急
11、性肝炎、慢性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是 HBV感染的标志。但 HbsAg阴性不能排除 HBV感染 。 抗 -HBs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其出现标志着 HBV感染进入恢复期 。 ( 2) HBeAg表示 病毒复制 活跃,且传染性较强。 随着 HBeAg的消失而出现,抗 -HBe出现 ,标志着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 传染性降低。 ( 3) HBcAg主要存在于 Dane颗粒核心 ,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 。 HBcAg阳性表示有传染性且较强 ( 4)抗 -HBc阳性提示 HBV处于复制状态,具有强的传染性 抗 HBc-IgM:是 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持续时间: 6 18个月
12、抗 HBc-IgG:凡 “有过 ” HBV感染者均可阳性, 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强,可终身阳性 。高滴度抗 HBc-IgG表示现症感染,常与 HBsAg并存;低滴度抗 HBc-IgG表示过去感染,常与 HBs并存;单一抗 HBc-IgG阳性者是过去感染 ( 5) 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 ( 6) DNAP( 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 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第二部分 流行病学 (一)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 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 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感 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 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
13、,尤其是生食毛蚶、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起 易感人群及免疫力:抗 HAV(抗)阴性者 ( 二 ) 乙型肝炎 , 丙型肝炎 , 丁型肝炎 1、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 ( 1)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 2)性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 ( 3)垂直传播: ( 4)输血或注射器、血透 机、内窥镜等消毒不严格,器官移植等。 3、 易感人群:抗 -HBs阴性者,对 HCV, HDV普遍易感。 第三 部分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 HAV和 HEV多见(发热、黄疸亦多见), HBV、 HCV和 HDV较少见 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自然病程 2 3个月 1、
14、急性黄疸型肝炎 临床分三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 1) 黄疸前期:持续 5-7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疲乏,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后期 ALT开始升高 ( 2) 黄疸期: 2-6周,发热好转,尿黄加深,皮肤,巩膜 出现黄疸,尿胆红素阳性 ;黄疸加深,消化道症状减轻 。肝脏炎性表现达顶峰: ALT , 黄疸,部分有肝脾肿大、肝区叩痛 ( 3) 恢复期:持续 1-2个月,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感染后,症状迁延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 6个月,许多病人以慢性肝炎为首发表现 三、淤胆型肝炎 :持续顽固性黄疸 四、重型肝炎
15、 ( 肝衰竭 ) 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占全部肝炎中的 0.2 0.5 1、分类标准: 急性肝衰竭( ALF):急性黄胆型肝炎病人起病 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 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肾 心 肌肉 血清 ALT升高程度与肝损伤程度不平行 意义:对判定急、慢性肝炎有一定帮助 ( 2)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GOT):分布:心肌 肝 骨骼肌 肾 胰 AST明显升高者提示肝细胞损伤较严重,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3) -GT和 ALP(AKP) : 两者均是反应胆汁淤积的指标 2.胆红素测定 ( 1)血清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水平可反
16、应肝细胞损伤程度 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对判断黄疸性质有一 定帮助 3. 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PT和 PTA可以敏感地反应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 正常值 : PT 12 16秒 PTA 80% 100% PTA1 109 以中性粒为主 病原学检查 通过特异性 IgM 检测 在瘀点中可发现病毒 对症 治疗 :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三大主要症状。 ( 1)高热 : 应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物理降温:空调、冰袋、冰帽、冷盐水灌肠、酒精擦浴 ;药物降温:阿司匹林、消炎痛;亚冬眠疗法 : 以氯丙嗪和异丙嗪肌肉注射。 ( 2)抽搐:应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
17、主; 因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 ,可用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或推注 ; 因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使用镇静剂; ( 3)呼吸 衰竭: 氧疗,可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来 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 因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 ;因 呼吸道 分泌物 阻塞 者应定时吸痰,翻身排背,必要时用化痰药物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中枢性呼吸衰竭可使用呼吸兴奋剂;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扩张剂可改善脑微循环,减轻水肿,解除血管痉挛和兴奋呼吸中枢。 ( 4)循环衰竭:根据情况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物,强心剂,利尿药等,并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预防 :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脑病毒传播
18、的重要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 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培养基为 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脑膜炎奈瑟菌分 A.B.C3 群, A 对磺胺嘧啶敏感,出现在流行期间, B 和 C 群对青霉素敏感,出现在非流行期间 流行病学 : 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 流行特征:冬春季节;周期性流行: 35 年小流行, 710 年大流行;发病年龄组的变化 临床表现: ( )普通型 1.前驱期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低热,鼻塞
19、,咽痛等。持续 1-2 天。 2.败血症期 寒战高热等毒血症状 , 70%出现皮肤黏膜瘀点。 持续 1 2d 。 3.脑膜脑炎期 高热 , 毒血症状 CNS 症状: 剧烈 头痛、呕吐、烦躁不安, 脑膜刺激征 , 重者有谵妄、神志障碍、抽搐 ,持续 2 5d 4.恢复期 体温正常 , 瘀点瘀斑消失,症状好转, 1 3 周 ( 二) 暴发型 1.暴发型休克型 多见于儿童,急,寒战高热 ; 毒血症状: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精神萎靡 ; 全身广泛瘀点瘀斑,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 ; 循环衰竭 ; 大多无脑膜刺激征 ; 并发DIC; CSF 正常 2.暴发型脑膜脑炎 型 多见于儿童,脑实质损害明显 ;
20、 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迅速昏迷 ; 反复惊厥、病理反射阳性 ; BP、 HR、 呼吸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眼底静脉迂曲甚至视神经乳头水肿 ; 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 3.混合型 (三) 轻型 咽 拭子培养可有脑膜炎奈瑟菌。 (四) 慢性型 5.皮肤瘀点涂片是早期诊断 最有效,最方便的检查 。 6.治疗 : 病原治疗最关键。 暴发型首选青霉素 流行性感冒(流感) influenza 流行病学: 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形感染者,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 3 日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病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 1-2 年) ,各型及亚型之间无交叉感
21、染。 流行特征:突然发生和迅速传播。 甲型流感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并引起世界流行或大流行 乙型 流感常造成局部暴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 甲型流感表示为 Nn,代表血凝素,代表神经氨酸酶,乙型流感病毒只有抗原漂移。 肺外并发症 : 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和瑞氏综合征( Reye syndrome): 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离子通道 M2 阻断剂 金刚烷胺,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 奥司他韦。 麻 疹 (measles)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病学 :人为麻疹病毒唯一宿主,因此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
22、道飞沫传播,人类普遍易感,主要在 6 个月至 5 岁儿童间流行。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病理特征 :感染部位数个细胞融合而成多核巨细胞。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 6-21 天,平均为 10 天左右。 典型麻疹 临床分三期:( 整个病程为 10-14 天 ) 1.前驱期:一般持续 3 天,此期主 要为呼吸道炎症及眼结合膜炎所致的卡他症状。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咳嗽,流涕,眼泪,眼结合膜充血,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在病程 2-3天,约 90%以上病人口腔出现麻疹粘膜斑 ( Koplik spots),为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具诊断价值。 2.出疹期:病程第 3-4 天时发热、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此时开
23、始出现皮疹。 出疹 顺序: 耳后及发际 额,面,颈 胸,腹,背,四肢 手掌,足底,全身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 与猩红热鉴别 ),出疹高峰时皮疹可融合,颜色转暗。随 出疹达高峰,全身毒血症状加重。 3.恢复期:皮疹高峰后, 1-2 天迅速好转,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随之按出疹顺序依次消退,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斑, 1-2 周后消失,消退时有糠麸样细小脱屑 非典型麻疹 : 1.轻型麻疹 2.重型麻疹(中毒性麻疹、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疱疹性麻疹) 3.异型麻疹 并发症 :喉炎、肺炎(最常见)、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脑炎 鉴别诊断: 风疹: 前驱期短;全身症状
24、轻、呼吸道症状轻;无 Koplik 斑;发热 1-2 天出疹,皮疹分布在面,颈,躯干为主。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幼儿急疹 : 突发 高热;全身症状轻,热退出疹;玫瑰色斑丘疹、首现于躯干,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猩红热 : 高热、全身症状重、咽痛明显; ,细小红色丘疹、疹间皮肤充血、面部无皮疹、口周呈苍白圈,皮疹随热降而消退。 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 外周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细菌培养阳性 。 药物疹 :近期服药史, 皮疹多 伴有痒感;停药后消失;无呼吸道症状、无 Koplik 斑;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结膜炎 咽痛 麻疹粘膜斑 出诊时间 皮疹特点 麻疹 + + + 发热 3-4d 红色斑丘
25、疹由耳后开始 风疹 +- +- - 发热 1-2d 淡红色斑丘疹 ,由面部开始 幼儿急疹 - 热骤降出疹 散在,玫瑰色,多位于躯干 猩红热 +- + - 发热 1-2d 全身出现针尖大小红色丘疹疹间皮肤充血 药物疹 用药时出疹 多形性,停药后疹消失 预防 :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肾综合征出血热 ( HFRS) HFRS 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临床上以 发热、 休克、 充血出血和肾损害 为主要表现。 流行病学: 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类,我国 以黑线姬鼠、褐家
26、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流行特征:地区性(主要亚洲)、季节性和周期性、人群分布。 发病机制: 病毒直接致病作用 、 免疫应答的作用 、 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 病理生理: 休克、出血、急性肾衰竭 临床表现 分为五期 :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发热期: ( 1) 发热: 热程多数为 3-7 天, 体温越高热程越长 , 病情越重 , 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 。 ( 2)全身中毒症状: 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多数病人可出现 胃肠道症状 ,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 3)毛细血
27、管损害: 皮肤 充血 潮红 ( 三红 :颜面、颈部、眼结膜) 重者呈酒貌 、 皮肤出血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呈条索状,搔抓样、 渗出水肿征( 三浮征 :眼睑、颜面、金鱼眼睛) ( 4) 肾损害:蛋白尿、血尿 (可无)管型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第 4-6 病日。血压开始下降时四肢尚温暖,当血容量继续下降则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等,当大脑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 3.少尿期 : 发生于第 5-8 病日,主要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 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电解质紊乱主要是高血钾、低血钠和低血钙。 4.多尿期: 病程 9
28、-14 天,分为三期:移行期:尿量由 400ml 增至 2000ml,但血 BUN、 Cr 反而升高。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 2000ml, 氮质血症未见改善 。多尿后期:尿量超过 3000ml,并逐日增加,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 :可分为五型,轻、中、重、危重、非典型 治疗原则: “ 三早一就 ” 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防治休克、肾衰竭、出血、感染)、就近治疗 各期治疗原则 : 1. 发热期 : 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 DIC(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 2. 低血压休克期 : 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29、功能 3. 少尿期 : (稳、促、导、透) 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 放血疗法, 透析治疗 4. 多尿期 : 移行期和多尿早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维持水电平衡防治感染 5. 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预防 :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疫苗注射 艾滋病( AIDS)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 流行病学 传染源: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流行病学上的意义更大。 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其他如器官移植、口腔科操作、医护人员的意外感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高
30、危人群为男性同性恋、性乱者,静脉药物依赖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 临床分期 : 期: HIV 急性感染期 ,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腹泻等症状。 期: HIV 无症状感染期 ,持续时间为 6-8 年,此期具有传染性,抗 HIV 阴性 期:艾滋病 期,表现为 HIV 相关症状 (发热 、乏力、全身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 PCP)中枢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口腔(鹅口疮)皮肤 眼部 肿瘤(卡波西肉瘤) 持 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的特点 : “1”:肿大淋巴结 1cm 以上, “2”:除了腹股沟淋巴结以外,有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3”持续时间 3 个月以上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志贺菌属的分型: 痢疾志贺菌( A 群),福氏志贺菌( B 群),鲍氏志贺菌( C 群),宋内志贺菌( D 群) 流行病学特点 : 传染 源:病人、带菌者,不典型病人、慢性病人 重要意义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散发、爆发流行 易感性:普遍易感,无交叉免疫,易重复感染 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夏秋季多见,散发 菌痢的病理变化: 主要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 临床表现: 急性细菌性痢疾 普通型(典型): 起病突然,以发热开始,伴畏寒、全身不适、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