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产理论000.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05573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生产理论0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五章 生产理论0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五章 生产理论0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五章 生产理论00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五章 生产理论00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生产理论 1. A;2. D;3. C;4. C;5. A;6. C;7. C;8. B;9. A;10. B;11. A;12. D;13. B;14. A;15. B;16. A;17. B;18. C;19. B;20. D;21. B;22. B;23. A;24. B;25. C;26. C;27. A;28. D;29. D;30. D;31. B;32. C;33. B四、多项选择题:五、判断正误题: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 。 A.生产函数; B.生产可能性曲线; C.总成本曲线; D.平均成本

2、曲线。2.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d) 。 A.APL 是递减的; B.APL 为零; C.MPL 为零; D.MPL 为负。3.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是( c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D.以上都不是4.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 c )A.总产量会一直增加 B.总产量会一直减少 C.总产量先增加而后减少 D. 总产量不变5.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A.平均产量递增 B.平均产量递减 C.平均产量不变 D. 平均产量先递增后递减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之点是在( )A.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B.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 C.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

3、量时 D. 边际产量大于或等于平均产量时7.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 ( )A 边际产量为正 B 边际产量为负 C 边际产量为零 D. 边际产量一定大于或等于零8.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 ) A 边际产量为零 B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C 边际产量为正数 D. 边际产量为非负数9.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 ) A 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B 横轴相交 C 纵轴相交 D. 纵轴的延长线相交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

4、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在某一点处相等11.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情况中首先发生的是( )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以上都有可能1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是( ) A.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B.不考虑生产技术是否变化 C. 生产技术发生变化 D.生产技术一定1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 ) A.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B.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C.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 D. 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技术水平变化对产量的影响14.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

5、,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 。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15.农场主投入土地和劳动进行生产,他种植了 40 亩地的谷物,则( )A土地不变,增加劳动,最终土地的边际产量将会下降。B土地不变,增加劳动,最终劳动的边际产量将会下降。C短期内劳动的平均产量保持不变。D短期内没有可变的投入。16.在下图中,哪一条曲线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A X B Y C Z D MLX YZMO Q17.生产的第二阶段始于( )止于( ) A.APL=0,MP L=0 B.APL=MPL,MP L

6、=0C.APL=MPL,MP L0,MP L=018.当 MPL 为负时,我们是处于( )A.阶段 B. 阶段 C. 阶段 D.以上都不是19.等产量曲线( ) A 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 是一条水平线 D. 是一条垂线20.等产量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A 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相同的B 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21.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 )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C等成本线的斜率 D边际报酬率22.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

7、产量增加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D.成本减少了23.以横轴表示劳动(L),纵轴表示资本(K),则等成本线的斜率是( )。A B C D24.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是( ) A.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之点 B.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 C.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线上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等产量线上任何一点25.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素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 ) 。 A.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26.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

8、逆时针移动表明( ) 。 A.生产要素 Y 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 X 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 X 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 Y 的价格下降了。27.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应该( )A增加投入 B保持原有的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以上说法都不对28.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提供既定产量时,那么他( ) 。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29 如果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则( )。A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B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一

9、条总成本曲线 D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30.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MRTS LK=PL/PK 、MPP L/PLMPP K/PK、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上述都正确31.生产者行为理论要说明的问题是:( )A.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者必将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B.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者必将以最优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C. 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者必将以最大收益进行生产D. 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者必将以最高价格进行生产32.规模经济所研究的问题是( ) A 两种生产要素中一种不变而另一种增加时对产量的影响 B 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C 两种生产要素配合

10、的比例变动对产量的影响D. 两种生产要素中一种减少而另一种增加时对产量的影响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 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四、多项选择题:1. ABCD ;2. ABC;3. AB;4. ABCD ;5. ABC;6. ABCD ;7.ACD1.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包括( )A资本 B劳动 C土地 D企业家才能2当生产函数 的 为正且递减时, 可以是( )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

11、负C为零 D递增且为正3关于生产函数 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 ) 。A开始于 开始递减处(即 的最高点) ,终止于 为零处B开始于 曲线和 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 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C开始于 开始递增处,终止于 递减处D开始于 开始递减处(即 的最高点) ,终止于开始递增处4对于生产函数 Q=f(L,K)和成本方程 来说,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 B C D上述说法都对5.要确定厂商的生产是否是最优的生产要素的组合,需要知道( )A该厂商的生产函数 B一条等成本函数曲线C生产要素的价格 D总产量 6.对生产函数的研究,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 )A购

12、买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需要支出多少B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各使用多少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C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出中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D各种最终产品各生产多少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7.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是( )A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的切点B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不相等C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D花费在最后的 X 要素上的每单位货币所得到的产量和花费在最后的 Y 要素上的每单位货币所得到的产量相等五、判断正误题: 1生产函数指的是要素投入量和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分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两种类型。 ( )2.当

13、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总产量越高( )3.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4.只要总生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5.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6.只要总产量是下降的,那么边际产量必然是负数。( )7.经济学中长期与短期的划分取决于时间的长短。 ( )8.在短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有不能调整。 ( )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作用。 ( )10.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产量总是会小于平均产量。( )11.如果总产量达到了极大值,那么边际产量曲线就会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12.理性的生产者会在第二区域(经

14、济区域)内组织生产。 ( )13.等产量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坐标点的轨迹。 ( )14.在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其代表的产量大于该等产量线的下部所代表的产量( )15.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也可以相交( )16.等产量线是一组凸向原点的曲线。 ( )17.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表明要素合理投入区应是一种要素在生产中可以替代另一种要素。( )18.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19.扩展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 ( )20.厂商在既定产量下实现最小成本的两要素最优组合原则,与在既定成本下实现产量

15、最大化的两要素最优组合原则,是不相同的。 ( )21.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 )22.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 )23.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24.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是规模过大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和管理效率的降低等。 ( )六、问答题: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2.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并分析其成立的原因。3.下面是一张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可变要素数量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1 22 103 244 125 606 67 708

16、 09 63(1)在表中填空,用( )表示(2)该生产要素是否出现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4.1958 年的大跃进中,有些地方盲目推行密植,结果引起减产,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解释这种现象。5.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阶段上生产?6.试分析生产者均衡的形成机制?7.什么是规模收益?怎样判定规模收益的类型?8. 请区别边际收益、规模收益、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这四个概念。七、计算题:1已知生产函数为 Q=KL-0.5L2-0.32K2,令上式的 K=10。(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

17、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3)证明当 APL 达到极大时 APL=MPL。2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 L,产出一种产品 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 Q= 0.1L3+6L2+12L。求解:(1)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2)劳动的边际产量(M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3)假如每个工人工资 W=360 元,产品价格 P=30 元,求利润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3.已知生产函数 Q=21L+9L2-L3,试讨论生产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范围。4已知:生产函数 Q=20L+50K6L22K2,PL=15 元,PK=30 元,TC=660

18、元。其中:Q 为产量,L 与 K 分别为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PL 与 PK 分别为 L 和 K 的价格, TC 为生产总成本。试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5.设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L2/3K1/3,W= 2,K=1,求:(1)当总成本为 3000 时,企业能够达到的最大产量及劳动量和资本量。(2)当总产量为 800 时,企业必须投入的最低总成本及劳动量和资本量。6.已知生产函数 Q=AL1/3K2/3,判断(1)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2)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为什么?7.已知生产函数为Q=2L 0.6K0.2,请问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

19、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技术水平一定2.递增,不变,递减3.最大值4.总产量5.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6. KLPM7.成本,生产要素价格二、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3.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4.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MPL=TPL(L, K)/ L5.等产量线:是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

20、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6.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7.等成本线:指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8.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在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既定的前提下产量最大或产量一定的前提下成本最小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9.生产者均衡:在既定的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价格和总投入的前提下,厂商通过不断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最终实现的经济效率。10.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

21、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1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将可变要素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的数量之后,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12.扩展线:所有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的轨迹,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企业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3.经济效率: 14.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增加或减少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变动情况。15.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

22、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降低企业产品的平均成本的情形。三、单项选择题:1. A;2. D;3. C;4. C;5. A;6. C;7. C;8. B;9. A;10. B;11. A;12. D;13. B;14. A;15. B;16. A;17. B;18. C;19. B;20. D;21. B;22. B;23. A;24. B;25. C;26. C;27. A;28. D;29. D;30. D;31. B;32. C;33. B四、多项选择题:1. ABCD ;2. ABC;3. AB;4. ABCD ;5. ABC;6

23、. ABCD ;7.ACD五、判断正误题: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六、问答题: 1答: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条曲线的形状和性质上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AP L曲线上各点的值是从原点向 TPL 曲线上各点所引射线的斜率值,因此,当此射线与 TPL曲线相切(B 点)时斜率值最大,即 APL在此点取得最大值(B 1点)。(2)MP L曲线各点对应于 TPL曲线上相应点切线的斜率值,在 TPL曲线的拐点(A 点

24、)处其斜率达到最大(A 1点)。(3)TP L曲线的最高点(C 点)处切线的斜率为零,即 MP=0(C1 点),MP 曲线与横轴相交。(4)当 APL达到最大时,从原点向 TPL曲线所引射线与该点的切线重合,表明 APL曲线与 MPL曲线相交于 APL曲线的最高点。(5)当 APL处于上升阶段时,MP L曲线处于 APL曲线上方,当 APL处于下降阶段时,MPL曲线处于 APL曲线下方。2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可以表述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连续地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它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

25、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引起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在于: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零,而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的,因此,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越来越接近于最佳组合比例,在这一过程中,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递增的变化趋势,当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到最佳组合比例所要求数量时,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在此之后,随着可变要素

26、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将出现偏离最佳要素组合比例趋势,从而导致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3.(1)可变要素数量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1 2 2 22 12 6 103 24 8 124 48 12 245 60 12 126 66 11 67 70 10 48 70 8.75 09 63 7 -7(2)该生产要素出现边际报酬递减,是从第 5 单位开始的。4略5. 答:生产的三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 TPL、平均产量曲线 APL 和边际产量曲线 MPL 的形状和相互关系划分的,在第 I 阶段上,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零达到最大;该阶段的产量水平是从零到

27、APL 曲线、MPL 曲线相交点的产量水平。第阶段是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该阶段上虽然平均产量处于递减状态,但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说明总产量仍处于递增的变化趋势直至总产量达到最大,因此该阶段始于 APL 曲线与 MP 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止于 MPL 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第阶段是总产量的递减阶段,在该阶段上,MPL 小于零是导致 TPL 曲线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因此该阶段始于MPL 小于零所对应的产量水平的部分。厂商选择第阶段进行生产,是因为这一阶段是生产的三个阶段中最具有效率的一个阶段。在第阶段上,由于 MPL 为负,意味着进一步增加可变投入非但不能引起产量增加,反而会导

28、致产出水平下降,因此厂商不会选择在该阶段生产;在第 I 阶段上,由于 APL 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这意味着可变投入的增加使得会进一步生产效率提高,为追求更具有效率的生产,厂商会不断追加投入,直至生产效率达到最大。6.略7.略8.答:(1)边际收益是指总收益对产量的变化率,即多销售一单位产品时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是总收益曲线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和平均收益,与需求曲线重合,是一条以市场价格为高度的水平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意味着要增加一单位产出的销售,必须要降低全部产出的价格,因而价格大于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曲线向下倾斜并低于平均收

29、益曲线。边际收益(MR)与需求的价格弹性(E d)的关系为 MR=P(1-1/E d)。如果, E d1,则 MR0,说明总收益随着销售的增加而增加;如果E d=1,则 MR=0,这时总收益与销售量无关;如果,E d4.5。由 MPL0 得 21+18L-3L20 得到 4.57。所以,当劳动投入量大于 7 时,生产过程处于第二阶段。4.最优的要素组合为:L=3,K=20.35.解:Q=L 2/3K1/3,MPL=2/3L -1/3K1/3MPK=1/3L2/3K-2/3MPL/PL=MPK/PK,L=K(1)2L+K=3000,L=K=1000,Q=1000(2)Q=800=L=K,C=2400。6. 答:(1)属于规模报酬不变(2)是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因为:在短期中,令 K 不变,有 MPL=1/3AL-2/3K2/3, 0923/2/5KALdMP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