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霧峰林家與中臺灣農商經濟的變遷,2017臺中學國際研討會2017.10.28黃富三,前言一、 清初農商連體經濟之初變: 稻米業之興起與林石至林甲寅之邊區拓墾二、 清季農商連體經濟之再變: 山區經濟之興起與林朝棟之角色(官紳合作)三、 臺灣建省與省城之營建: 林家與台中市的崛起結語,前言,1624年荷蘭人入主臺灣即發展轉口貿易,至1630年代進一步發農商連體經濟,建立了臺灣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直至1965年後才走向工商經濟。1中臺灣亦不例外,因此要瞭解今日台中現況及未來前景,要發展完整台中學,其歷史因素應納入考量。臺灣從1630年代起即出現農商連體經濟,早期以蔗糖出口為主,但至清代出現變化,十七
2、、十八世紀之交,稻米業勃興,逐漸壓倒蔗糖而為首要出口品。1860年臺灣開港後農商連體經濟再變,樟腦、茶葉等山產興起,取代米糖成為重要出口品。,經濟發展須要推手,在臺灣大家族往往扮演要角,其活動成敗與地方發展息息相關。英國史家湯恩比(Toynbee)提出一文明興起之理論,第一是創造性少數(creative minority),也就是一群有創造力的菁英領導創新,帶動社會的進步。中臺灣曾出現幾個大家族,例如施世榜、張達京、林秀俊等,但論家勢之大、地位之高、影響之深遠,當推霧峰林家。第二是新地(new soil)論,即當某地發展至極限後須至新地開發,臺灣在清代即福建地區的新地,中臺灣更是。1683-8
3、4年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後,漢人以合法、非法方式移民臺灣者日增。大陸移民大多經營米糖之生產、銷售,有力者大多以西部平原為拓墾地,例如開墾彰化平原的施世榜家、臺中盆地的張達京家等,可歸類平原型家族。但也有經濟條件較差者冒險至原住民散佈之邊區拓墾,霧峰林家即為邊區型家族之代表。1860年臺灣開港後,樟腦、茶葉等山產興起,取代米糖成為重要出口品,林朝棟因掌握中部山區開發大權,而成為最大腦商。本文將探討林家之發展及其與中臺灣農商經濟變遷的互動關係。,一、清初農商連體經濟之初變,一、清初農商連體經濟之初變: 稻米業之興起與林石至林甲寅之邊區拓墾十八世紀是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轉捩點,即土地的水田化與全面開發。
4、在此之前係以旱田為主的農業,其後蛻變為水田為主的農業,而稻米業成長迅速,取代糖成為最大出口品,農商連體經濟內容出現首次的變革。(一)稻米業之勃興 康熙末期開始,即十七、十八世紀之交,臺灣稻米產量大增,成為與蔗糖並重甚至超越的主要出口品,而以米糖為主要出口品的農業模式成為臺灣的經濟特徵。,(二)林石之拓墾番界:大里、阿罩霧,康熙末葉後,大陸人口壓力日重,當時臺灣則地曠人稀,農業資源豐富,移民臺灣者大增,不少人以拓墾起家。他們的共同目標是種稻以滿足強大的市場需求,因此大多選擇平原地區拓墾,如施世榜、張達京、楊志申、林秀俊等。然而,霧峰林家開臺祖林石(1729-1738)在乾隆十八年(1753)第二
5、度來臺後,卻選擇大里杙(今大里市)拓墾。當時大里杙因逼近內山,溪嵌環抱,至林爽文之役時,仍是藏奸其中,吏不能問之地。為何至番界冒險拓墾呢?一是家境貧寒,無力租買土地。二是邊區荒地多,私墾不需成本,獲利率高。因此林石顯然與不少移民一樣,採取偷墾的方式。這解釋了他何以需負耒枕戈,耕戰並行?但也因此在短期內,一個赤手空拳者竟能墾地約400多甲,擁有萬石之租,成為地方富豪之一。,(三)大里街與林甲寅之經商致富,林家破敗後,約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林石長媳黃端娘輾轉移居阿罩霧(霧峰)。此地更近番地,同樣地,險地才是樂土。她重起爐灶,茹苦含辛,養育二子。次子林甲寅(1782-1839)是復興林家的功臣,
6、經商致富,購置田產(嘉、道年間)。,(四)林文察進身為官紳:中部第一家之出現,清代進入官僚系統除科舉外,另有捐納、軍功之管道。林甲寅之子林定邦在前後厝鬥中喪生,子文察、文明殺族敵而被官府通緝。但因咸豐、同治年間的動亂,反而成為效忠清廷的功臣,林文察進身為官紳階級,奠定為中部第一家之基礎。,二、 清季農商連體經濟之再變: 山區經濟之興起與林朝棟之角色(官紳合作),十九世紀由於工業革命的展開,生產力大增,交通工具亦大幅進步,西方憑其強大的軍事力與雄厚的經濟力大舉東來,清帝國毫無招架之力,隨後在道光22年(1842)開放五口通商,臺灣亦在咸豐8年至10年間步其後塵開港,臺灣逐步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
7、必須生產世界市場所需之產品。樟腦即應運而生之新產業,為臺灣開創一新世紀。,(一)臺灣與世界樟腦市場,樟腦之需求量雖不大,但用途廣泛,可以防蟲、燻蓆、製香等,後來甚至是製造無煙火藥、賽璐璐、膠捲等的原料,具有世界性市場。臺灣盛產樟木,可為木料、船料,亦可熬製樟腦,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二)清季山區經濟之勃興與林朝棟之山區發展:樟腦業,然而,1868年開放後,每擔樟腦價格由16元遽減至約8-10元間,出口量自1870年之2,240,272 pounds高峰後,遽減至1,288,903 pounds,在1882年減至692,930 pounds,且一路下滑,至1885年僅有399pounds。臺灣
8、被日本取代為最大樟腦出口區。光緒十二年(1886) 推動開山撫番後,因撫墾設局,生番一律歸化;又復募勇防隘,居民方敢進山築灶,經幫辦臺灣撫墾林維源儘先前選用道林朝棟籌商收歸官辦,以取撫番經費。此後樟腦產量與出口量逐步增加,1886年猛增至151,422 pounds,其後更加速成長,至1890年達1,064,133 pounds, 至1895年6,935,285 pounds. 。顯示,1890年後壓倒日本,重新奪回樟腦王國寶座,1,064,133 pounds vs. 5,936,961 pounds。此後差距更拉大,日治後更是一枝獨秀。,臺灣樟腦之恢復榮景與光緒十二年(1886)後之開山撫
9、番政策有密切的關係,其中林朝棟主導的中路撫墾貢獻最多。林朝棟轄有撫墾局、腦務局,掌管撫墾事宜;光緒十七年(1891)後,甚至直接投資樟腦產銷業務,在重要產地有轄下之腦棧。大致上,其中路腦之擴張情形是由東勢角往外擴張:往北發展至罩蘭、大湖、獅潭;再往東發展至水底寮、雲林(林圯埔,今竹山)、集集等地,即包括今原大台中市、南投縣及苗栗山區。林家與公泰在後龍、梧棲、雲林、集集四處設有腦館或腦棧交易樟腦,而林朝棟確實掌握中路產銷大權,從苗栗至臺中、南投山區腦棧之樟腦運至梧棲、後龍之林家腦館,再轉交公泰洋行出口,成為最大腦商;雙方合作終止後,光緒二十年後,林家自設商號,自行運銷樟腦至香港。,三、 臺灣建省
10、與省城之營建:林家與台中市的崛起,台中市的崛起亦與林家有關。光緒十一年(1885)清廷下詔臺灣建省;光緒十三年(1887)劉銘傳奏稱:彰化橋孜圖地方,山環水複,中開平原,氣象宏開,又當全臺適中之地,擬 照前輔臣岑毓英原議,建立省城。分彰化東北之境,設首府曰臺灣府,附郭首縣曰臺灣縣。將原有之臺灣縣改為臺南府、安平縣。即,劃分為臺北、臺灣、臺南三府,以臺灣府為首府、彰化橋孜圖(今臺中市)則為省城所在。光緒十五年(1889),開始規劃興建臺灣府城,初步計畫是涵蓋頂橋仔頭至東大墩街地區,總共包括東大墩街的三分之一、新莊仔街的全境。由臺灣知縣黃承乙監造,仕紳吳鸞旂為總理,棟軍統帥林朝棟率鄉勇修城牆,周圍
11、共650丈。3自光緒十六年(1890)到光緒十七年(1891)十二月完成初期工事。,結語,林家之發展與中臺灣農商經濟之發展息息相關,一向以中部邊區為發展方向,促成清代政治力與經濟力之擴張。臺灣從1630年代起即出現農商連體經濟體系,早期以蔗糖出口為主,但至清代出現變化,十七、十八世紀之交,稻米業勃興,逐漸壓倒蔗糖而為首要出口品。大陸墾戶大多在西部平原發展,屬於平原型家族;但開臺祖林石因以邊區大里為據點,私墾阿罩霧、黃竹坑番地,中部邊區之逐步成為漢墾地,屬於邊區型家族,另闢致富之道。其孫林甲寅則經商,並發展阿罩霧山產、擴張田園。1860年臺灣開港後,樟腦、茶葉等山產興起,取代米糖成為重要出口品。1885年臺灣建省後,林朝棟因執行開山撫番政策,控制中部樟腦產銷權,促成中部商業之進一步發展,堪稱是導致清代經濟變遷之要角。同時,台中之政治地位亦提高,逐漸超越彰化而為中部第一大城市,尤其在日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