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细化使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精导巧练,以问题为主线,以试题为载体,把知识细化为“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为营逐步发现解决问题的要诀更能巩固所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对质量守恒、质量分数类计算、有关化学式的意义表格类试题再次出题并提出如下问题,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交流和讨论: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A、 C
2、一定是化合物,d 可能是单质B、 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bd 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C、 反应过程中,物质 b 与物质 d 变化的质量比为 87:36D、 若物质 A 与物质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7:158,则反应中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提出的组问题:(1)你根据什么原理来求待测值?判断反应的类型?(2)要判断其中某物质的种类或元素的组成应该用所学过的哪些知识点?(3)如何求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4)知道相对分子质量后又如何求化学式前边计量数之比?找到“原发知识点”并理清思路是我习题教学中惯用的手法,它不但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生们积极分析,主动交流,三个小组能顺利解决此问题,剩下的小组卡壳在 C、D 两个答案上。怎么办?组织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总结解题的要诀。得到如下共识:(1) 上和等下和质量守恒定律。(2) 两元/原不变质量守恒(3) 前后之差变化量求比(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逆运算”求计量数之比。这样,学生把此类问题可谓搞得很透彻,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得到又一次提高,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微笑,我也有一次尝到了细化问题使习题教学更轻松的成功策略。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