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日元发展看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问题政治经济学 李 凌摘要:自从 2008 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所产生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各新兴市场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日本国际化进程的探索,对目前中国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所面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立足基本国情,提出了在这个关键时期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并进行了总结。关键词:人民币 国际化 对策 出路1、引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在猛烈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开始对全球经济的制度框架和运行体系进行反思。其中,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为关注的焦点所在。而在诸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方案中,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事实上,从 2008年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磋商开始,我国政府已相继与韩国、马来西亚等多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再加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启动和展开和香港人民币债卷市场的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主动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货币国际化实质上货币职能在国际层面的拓展,强调的是国外居民对本国货币的持有和使用,其间必然伴随着一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从供给角度讲,货币国际化的最终结果是国外居民对本国货币的长期持有,即本国货币呈现出净输出的特征,货币输出方式必然要在经常项目逆差和资
3、本项目逆差之间做出选择。而从需求角度讲,国外居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大体上可以分为交易需求和投资需求,前者强调国外居民对本国产品的购买意愿,对应的是本国经常项目的顺差,而后者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外居民所持本币资产的保值需求,表现为外国居民对本国资产工具的购买,对应的是资本项目的顺差。 1从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来看,就单一货币的国际化而言,我们可以将 20世纪 80 年代后的货币国际化分为美元模式和日元模式。在美元模式下,货币的输出方式主要是经常项目逆差,而国外居民对美元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美元资产的持有上。而在日元模式下,由于货币的国际化是在日本高额贸易顺差的背景下展开的,国外居民对日元的需要更多体现
4、在商品交易层面,日元的输出方式主要是对外投资和借款。但在国际化起步阶段,日本的经济总量及结构等诸多因素与现在的中国颇多相似,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探究其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对策。2、日元国际化过程日元国际化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当时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和地位日升。与此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在逐步瓦解,再加上当时的石油危机,国际市场对日元的需求与日俱增。日本政府适时放松外汇管制,逐渐关注日元国际化的问题。进入 80 年代,日本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日元国际化也开始进入了快速发
5、展阶段,从日元的可自由兑换,到开放资本项目。1980 年 12 月,日本大藏省颁布了新的外汇法 ,实现了日元的可自由兑换。紧接其后,日本加速了金融自由化改革。1984 年对外汇交易的两个规则作了修订,其中包括了外币期货交易中的“实际需求原则” 。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外汇期货交易,而不受任何实体贸易的限制。第二个是“外币换为日元原则” 。企业可以自由将外币换成日元,也可以将在欧洲日元市场上筹集的资本全部带回日本。此后,日本政府又在东京创设离岸金融市场,开放境外金融市场这些改革举措为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流通创造了条件,有力推动了日元的国际化,形成了和美元、马克三足鼎立的局面。 2紧接着,著
6、名的“广场协议”被签署。过度升值的恐慌导致日元持有者纷纷开始抛售日元资产,造成了日元的大幅度贬值。此后 10 年,日本经济陷入停滞,被称之为“失去的 10 年” ,日元国际化进度也相应的开始出现停滞和下降。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美元在这次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让日本进一步认识到日元国际化的必要性。截止到 2010 年,日元在 IMF 的 SDR 中所占比例为 9.4%,位居第四位;在欧洲央行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为 20%左右。日元经历了近 40 年的国际化历程,最终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得一席之地。3、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当今国际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不可
7、能一帆风顺。立足现实,认清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助于我们抓住机遇,事半功倍。3.1 现阶段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有利条件(1)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胡锦涛在 2005 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讲时说:“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 1978 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 1978 年到2004 年的 26 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 1473 亿美元增长到 16494 亿美元,年均增长 9.4%;进出口总额从 206 亿美元增长到 11548 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 16%;国家外汇储备从 1.67 亿美元增长到 6099 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综合国
8、力显著增强。专家普遍认为,今后 10 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就为人民币成为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可以放心使用的货币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为人民币树立了较高信誉,深受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欢迎。(2)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国一直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近几年治理通货膨胀,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成效显著。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则保持了汇价稳定,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为人民币奠定了牢固、可靠的信用基础。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使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迈出积极的步伐。20
9、03 年 9 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法 ,允许在边境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鼓励中国边境地区商业银行与周边国家地区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以通过银行进行边境贸易结算。这项规定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影响。人民币被周边国家或地区所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边境贸易,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国家外汇管理局针对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法规,将消除周边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後顾之忧,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人民币境外流通提供了广阔空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形成一个拥有 18 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4 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到 1.
10、23 万亿美元的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东盟对中国出口增长 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 55%。贸易投资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民币的境外需求。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一些与中国贸易、投资往来频繁、数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比如在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贸易中,人民币事实上已经成为结算货币之一。(5)人民币在香港地区的广泛流通和使用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益经验。2003 年 11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在香港办理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业务的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内地居民可以使用内地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卡到香港用于消费支付和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港元现钞,香港
11、居民也可以使用香港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卡到内地用于消费支付和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人民币现钞等等。这些办法和政策对人民币的境外流通作了尝试,也为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提供了有益经验。(6)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给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机会。全球金融危机已从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造成美元本位制基础的松动,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人民越来越意识到,他们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稳定的国际化的货币。3.2 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不利因素主权货币的国际化对本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日渐成熟,但是不利因素还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可能对人民币的正常国际化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12、1)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是十分发达,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监管水平与欧美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利率至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是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的共同特征。货币国际化以后,本国资本市场受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势必将增大,以我国目前的监管水平,还不足以抵御如此之大的风险。(2)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1996 年人民币实行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是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仍然没有实现,尽管在资本项目下有数十项子项目已经开放,但是重要的金融资产投资项目还存在着比较严格的管制。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市场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我国的汇率很大程度
13、上仍然受制于官方的目标汇率。从整体来看,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因素还是多于不利因素。对于客观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国政府已经给予高度的重视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和推进金融市场深化,为资本账户适时放开创造条件。4、对策选择根据中国经济的特点,完全可以采取一种双轨制、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双轨制的第一个轨,是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同时加强中国金融体系效率。另外,可以考虑邀请海外高质量的企业如苹果(Apple)、IBM、英特尔到 A 股发行人民币债券或股票,使得一部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流出境外,也由此改进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双轨制的第二
14、个轨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香港完全可以较大力度地扩大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的规模,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市场,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不断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规模以及交易水平,其目的是在境外尽快形成与欧元证券和美元证券抗衡的人民币金融市场。这种逐步扩大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交易,对于在条件成熟时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总的说来,人民币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但是面前的障碍仍然不小,为了消除这一障碍,今天的政策考虑需要十分谨慎和务实。具体对策如下:4.1 区域化与国际化同时进行一般所指的区域化是指人民币在东亚、东南亚等地进行流通,国际化则是人民币在全世界流通。人
15、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的过程,没有人规定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走先区域化后国际化的道路。美元的国际化也并没有先在拉美等地区域化,而是直接依靠其强大的金融实力达到国际化;欧元更能说明问题,欧元的国际化是和区域化同步进行的,当欧元在欧共体内流通的时候也在世界各地流通了。再看当时日元国际化的历程,日本并没有限定日元先在东亚和东南亚流通进而走向世界,而是抓住机遇,依靠日本高度发到的外贸经济将日元直接推向国际市场。所以,在重要的战略窗口期,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不是只重点针对一个区域,而是紧盯世界市场,处处是重点。 34.2 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应重视依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
16、任好像只是政府的,而企业只用等着坐享国际化的成果,事实并非如此,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企业掀起了一波“ 走出去”的浪潮。截止到 2010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当年全球流量的 5.1%,名列全球第五位,超过了日本和英国,列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也因此成为在“ 中等收入水平 ”阶段对外直接投资超过 500 亿美元的国家。在投资的区位方面,亚洲和拉美地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年对非洲的投资增长很快,对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的直接投资波动中有上升趋势。伴随着中资企业大量的走向世界,人民银行可与
17、投资国央行签订一系列协议,在投资国开展人民币业务,更好的服务中资企业。4.3 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也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走向世界的过程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除中国银行因具有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身份,国际业务人才相对较多,业务规模较大外,其他银行发展国际业务都比较晚,大约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或 90 年代初期。但是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工行、建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已经颇具规模,农行的海外发展状况虽不及前三者,但前景也不容忽视。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走向世界的最大任务是开展人民币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可视与投资所在国央行的谈判结果,设立代理行、代表处或者分行。国有大型商
18、业银行走出去,在企业投资地开展人民币业务,不但方便企业融资,而且有助于中资银行加强自身业务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为我国金融行业融入国际市场产生积极的作用。5、结语正所谓福祸相依,从历史上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时期,往往也是货币体系出现交替或新兴货币国际化的时期。美元、日元国际化无不是利用经济危机而兴起的。而在危机过后,世界经济格局也往往会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的政治经济地位快速上升,这对形成新的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了强大的诉求。人民币应该抓住这个战略时间窗口,积极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伴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走向世界。参考文献1雷达、赵勇.金融发展、金融一体化与货币国际化模式J. 中国人民大学报,2012,(03).2理财周刊.人民币国际化之借鉴篇:日元国际化的得与失 EB/OL.http:/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性思维J. 国际商贸,2012 , (06).4杨虹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基于美元、日元、欧元国际化的比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7).5王华庆.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