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设计要点.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07363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变压器设计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变压器设计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变压器设计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变压器设计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变压器设计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变压器设计及计算要点 蒋 守 诚 一 概述1. 变压器发 展史(1) 发明阶段(18311885)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变换电能的设备,故变压器一定在电磁感应原理发现后出现。1831 年英国人法拉第(M.Farady)在铁环上缠绕两个闭合线圈, 在一个线圈中突然接上或断开电池, 另一个线圈所接仪表指针发生偏转, 从而发现电磁感应原理。1837 年英国人曼生(Masson)用薄铁片做电磁线圈的铁心, 从而减少损耗。1881 年法国人爱维(Jaewin) 发现磁滞现象, 美国人斯坦曼茨(C.P.Steimetz)发现磁滞损耗是磁密的 1.6次方成正比例。1882 年英国人格拉特 ( Goul

2、ard)和吉普斯(J.D.Jibbs)制成 15kVA1.5kV 的开路铁心的单相变压器。同年法栾(S.Z.Ferranti) 和汤姆生 (A.Tomson) 制成电流互感器。1884 年英国人戈普生兄弟开始采用具有闭合铁心的变压器作照明电源。1884 年 9 月 16 日匈牙利人布拉提(O.Blathy)和但利(M.Dery) 和齐彼尔斯基 K.Zipernovsky)在匈牙利的甘兹(Ganz)工厂制造一台 1400 VA 120 / 72 V 40 Hz 单相闭合磁路的变压器。至 1887 年底甘兹(Ganz)工厂就生产 24 台总容量达 3000 kVA。1885 年才把这种电器叫做”变

3、压器” 。(2) 完善阶段(18861930)1887 年英国人配莱(Belry)发明了单相多轭的分布式铁心。1888 年俄国人多利沃多勃罗沃尔斯基 ( M.O.DolivoDobrowolsky ) 提出交流三相制。并于1890 年发明了三相变压器。同年布朗(Brown )又制造出第一台油冷、油绝缘变压器。1890 年德国人威士顿(Wenstrom) 做成对称三相铁心。1891 年德国西门子(Siemens Sohucrerf) 做成不对称三相铁心。美国人斯汀兰(W.Stanley) 在西屋公司(Westing House) 做成单相壳式 铁心。瑞士的勃朗鲍佛利(B.B.C)公司的创始人勃朗

4、(E.F.Brown) 做成三相壳式铁心。1891 年德国生产 30kVA 的油浸变压器(1878 年美国人勃劳克斯(D.Brdoks) 开始用油做绝缘。)1900 年德国人夏拉(Schalley)做成三相五柱式铁心。1900 年英国人哈特菲尔德(Hodfeild)发明了硅钢片, 1903 年开始用硅钢片制造变压器铁心。(德国在 1904 年 , 美国在 1906 年, 俄国在 1911 年, 日本在 1922 年分别用硅钢片制造变压器铁心)1905 年德国人洛果夫斯基(W. Rowgowski)研究漏磁场提出漏磁系数。1915 年华纳(K.W.Wagner)研究线圈内部电磁振荡的基本理论,

5、提出了过电压保护一种方式。1922 年美国人维特(J. M. Weed)研究过电压理论时, 提出了过电压保护另一种方式。1930 年前后变压器的基本理论已基本形成。(3) 提高阶段(1930至今)1930 年以后变压器进入改进提高阶段, 即采用新材料、改进结构、改 进工艺、不断扩大变压器的使用范围。22. 变压器用途及分 类(1) 输送距离: 1km / kV(2) 变压器总容量: 约为发电机装机容量的 810 倍3. 基本技术 参数( 订货须知) (1) 型号:(2) 额定容量: 三绕组容量分配比如: 100 / 100 / 100 或 100 / 100 / 50 ;(3) 电压组合: 如

6、: (11081.25% ) / (38.522.5% ) / 10 kV ;(4) 联结组标号: 如: YN yn 0 d 11 ;(5) 额定频率: 如: 50Hz 或 60Hz ;(6) 空载电流: 标准规定允许偏差: +30 % ;(7) 空载损耗: 标准规定允许偏差: +15 % ;(8) 负载损耗: 标准规定允许偏差: +15 % ; 但总损耗不得超过 +10%;(9) 短路阻抗: 标准规定允许偏差: 主分接: 阻抗10%时7.5 % ; 阻抗10%时10 % ;其他分接: 阻抗 10%时10 % ; 阻抗10%时15 % ;(10) 绝缘水平: 有全绝缘 及分级绝缘之分; 特别注

7、意中性点 绝缘水平;(11) 冷却方式: ONAN; ONAF; OFAF; ODAF; OFWF; ODWF;(12) 套管电流互感器要求:(13) 套管要求: 如: 泄漏比距( 如: 3.0 cm / kV 等) 、拉力、防污、排列方式等;(14) 开关要求:(15) 噪声要求: 如 65 dB (标准规定测量距离: ONAN 为 0.3 m; ONAF 或 OFAF 为 2 m );(16) 局放要求: 如 500 Pc (标准规定测量电压: 1.5Um 5 min; 1.732Um 5s; 1.5Um 30min );(17) 小车及轨距的要求:(18) 外形尺寸及运输尺寸; 重量及运

8、输重量的要求:(19) 其它要求。4. 变压器的尺寸、重量、价格、损耗与容量的关系D (直径) L (长度) P 1 / 4S (面积) L 2 P 2 / 4 = P 1 / 2 e t (每匝电势 ) P 1 / 2V (体积) L 3P 3 / 4 G (重量) V P 3 / 4 C (价格) G P 3 / 4 Pt (损耗) G P 3 / 4升压变联络变厂用变电流互感器 降压变电抗器电压互感器发电机220kV500kV220kV110 35kV110kV降压变35kV35kV降压变 10kV降压变用户0.4kV配电变电炉变矿用变整流变调压变其它变其它变试验变启动变升压变 20kV

9、发电机 20kV3二 铁心设计及计算1. 铁心的作用 : 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 磁路是 电能转换的媒介, 由于铁心是采用导磁率较高的硅钢片叠积而成, 只要通入 较小的励磁电流, 就能得到所需要的磁通。2. 铁心的材料 : 常用冷轧硅钢片的牌号及叠片系数如下表。 由于硅钢片表面已有附着性较好的绝缘薄膜, 故可不涂漆。叠片系数取决于 绝缘膜厚度、波浪度、同板差及毛剌的大小。日本新日铁 (川崎) 中国国标 叠片系数 适 用 范 围35Z155 (35RG155) 35Q155 0.9735Z145 (35RG145) 35Q145 0.97 常规产品30Z140 (30RG140) 30

10、Q140 0.9630ZH120 (30RGH120) 30QG120 0.96 要求损耗较低或噪声较低的产品27ZH100 (27RGH100) 27QG100 0.955 要求损耗极低的产品(需经批准 )3. 铁心截面形状 : 铁心柱截面形状为圆内接阶梯形, 铁 心直径70 1600 的级数为 626 级 (1/4 圆内)。当铁心直径为70 395 时, 铁轭截面形状与铁心柱截面形状相同; 当铁心直径为3401600 时铁轭截面形状为 D 形。4. 铁心直径 : D0 = KD Pzh0.25 式中: KD 直径经验系数 , 冷轧硅钢片, 铜导线 KD = 5257Pzh每柱容量(kVA)

11、5. 铁心叠积图 及接缝:铁心叠片的搭接长度: b 0.03 Do 一般如下表:铁 心 结 构 无 拉 板 结 构 拉 板 结 构铁心直径 Do (mm) 160 165395 340580 590740 750910 920搭接长度 b (mm) 5 10 15 20 25 30三相三柱式全斜有台阶叠片图 bbbbbb三相三柱式全斜有尖角叠片图三相三柱式全斜无台阶无尖角叠片图 三相五柱式全斜无台阶无尖角叠片图三相三柱式半直半斜有台阶叠片图bb心柱片宽600 的采用纵向拼接 bbb46. 磁通密度 选择原则:6.1 考虑空载损耗(P 0): 当空载损耗(P 0)要求较低时, 空载损耗接近与磁密

12、的 2 次方成正比, 故磁密不宜取得过高 , 特别是小型变压器。6.2 考虑材质的饱和程度: 热轧饱和点 1.551.60 T 冷轧饱 和点 2.032.05 T 。 6.3 考虑运行特点:6.3.1 考虑过励磁: U% =1105 K 2 0 K (负载 率) 1 6.3.2 考虑故障运行: 当单相接地 时, 分级绝缘水平的相电压 U 可提高 0.83 = 1.39 倍(接地系数为 0.8), 全绝缘水平的相电压 U 提高 1.03 = 1.732 倍(接地系数为 1.0), 但由于运行时间短, 设计时可不考虑。6.4 考虑绕组联结方式: 根据铁心的磁化曲线, 励磁电流中必有三次谐波电流,

13、而 Yy 联结的无三次谐波电流回路, 故三相五柱式或单 相组的铁心中有三次谐 波磁通流通, 从而产生不需要的三次谐波电势, 且磁密取得愈高愈甚, 故一般 Y y 联结常不采用三相五柱式或单相组。6.5 考虑铁心的温升: 应使相邻的绝缘材料不致损伤的温度。6.6 考虑铁心的噪声: 6.6.1 磁密每降低或升高 0.1T 噪声将降低或升高约 3dB;6.6.2 选高导磁的硅钢片噪声较低, 如 30ZH120 比 35Z155 噪声降低约 5dB; 27ZH100 比 35Z155 噪声降低约 6dB;6.6.3 铁心与油箱间垫 WT 橡胶减振垫, 噪声最大可降低 3dB;6.6.4 采用自冷式(O

14、NAN) 冷却方式, 噪声可降低 1012dB;6.6.5 加强铁中灌砂子,噪声最大可降低 6dB;6.6.6 制造工艺及压紧力的大小也会铁心的噪声。综上所述铁心磁密一般热轧硅钢片取 1.41.47T; 冷轧硅钢片取 1.61.75T;7 窗高与心柱中心距之比: 一般双绕组 H0 / M0 = 1.41.5; 三绕组 H0 / M0 = 1.11.2;8 空载损耗:变压器在空载时测得的损耗, 空载损耗主要包含铁心硅钢片中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和涡流损耗( 与频率平方成正比) 等。9 空载电流:变压器在空载时测得的电流, 空载电流中主要是励磁电流无功分量(与频率成正比)和空载损耗产生的有功分量

15、。正弦波的电压(u)下, 磁的饱和现象使励磁电流(i ow) 波形畸变而尖锐, 且仍保持对称性。但磁滞现象使励磁电流(i ow) 波形不但畸变而尖锐, 且破坏对称性( 如图所示 )。经谐波分析, 除了基波外,还有较强的三次谐波和其它高次谐波。励磁电 流中高次谐波占基波的百分数 , 一般如下表: 磁通密度 1.4 1.5 1.6 1.7 1.8热轧 三次谐波 43% 55% 60%硅钢片 五次谐波 20% 25% 30%冷轧 三次谐波 32% 37% 43% 51% 63%硅钢片 五次谐波 11% 14% 18% 24% 33%Bm冷轧热轧Hutiow0510 影响空载性能的因素10.1 铁心材

16、质 : 热轧比冷轧硅钢片空载损耗及电流大; 硅钢片每片厚度愈厚, 空载损耗及电流也愈大, 但太薄又会增加工艺附加系数; 一般采用每片厚度为 0.3 mm;10.2 铁心磁密 : 铁心磁密选过高, 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均会增加;10.3 叠片形式 : 每叠片数多, 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均会增加, 一般采用 2 片一叠; 10.4 接缝形式 : 有取向冷轧硅钢片, 一般采用全斜接缝, 如采用半直半斜接缝时, 每增加一个直接缝会使空载损耗增加 3.5%左右。 另外,接缝处错开次数增多,空载损耗会减小,如 错开 4 次(常称 4 接缝)比错开 2 次(常称 2 接缝)空 载损耗要减小 35%10.5 毛刺

17、大小 : 毛刺大, 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均会增加, 一般0.03 mm;10.6 夹紧方式 : 采用穿心螺杆比用粘带绑扎空载损耗及空 载电流增加;10.7 制造工艺 : 如剪切、搬运、摔打均会 产生应力, 从而使空 载损耗及空载电流增加;10.8 清洁程度 : 保持铁心清洁无灰尘、无异物, 否则也会使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增加。11 夹件型式夹件一般采用一块板型、及 L 型或型, 小型变压器也有用木 夹件。特大型变压器要注意漏磁在夹件中产生损耗和局部过热。12 铁心紧固12.1 铁心柱 绑扎: 一般采用半干性稀纬环氧玻璃粘带(0.250) 绑扎铁心柱。12.2 铁轭夹紧 :一般采用半干性稀纬环氧玻璃

18、粘带(0.250)制成的拉带通过夹件拉紧铁轭, 其夹紧为0.10.15MPa , 也有用钢拉带拉紧的, 但必须注意当钢拉带穿过铁窗时, 不能造成两端同时对夹件短路。12.3 器身拉 紧: 中小型变压器常采用拉螺杆将上下夹件拉紧, 从而拉紧器身。大型变压器在铁心柱的前后两侧放有用低导磁钢板( 常用 20Mn23Al )制成的拉板, 一方面使铁心柱的刚度增加, 一方面通过上下夹件对器身的拉紧, 它对吊起器身也有一定作用。13 铁心接地13.1 整个铁 心必须可靠一点接地。中小型变压器铁心通过接地片与夹件相连, 大型变压器铁心通过接地套管引出油箱外接地。13.2 片间可理解 为通过电 容接地。13.

19、3 铁心中有 绝缘油道时 , 接地片可采用并联或串联方式接地, 注意接地片插入要有足够的深度和接地片插入处硅钢片表面的绝缘膜应清除。串联方式接地并联方式接地6三 绕组设计及计算1. 导线材质 : 变压器绕组的导线常采用电解铜或无氧铜杆(电阻率约低 1% 1.5% )拉制的圆铜线及铜扁线制成缩醛漆包线、纸包线、 组合导线及换位导线。也曾用 过铝导线, 但由于铝导线电阻率较高、机械强度较差、焊接较困难现已很少采用。2. 绕组型式 : 圆筒式(层式): 单层、双层、多层圆筒式及分段圆筒式。常用于中小型的高 压及低压绕组。螺旋式: 单、单半、双、双半、四、四半螺旋式; 常用于中大型的低压绕组。连续式:

20、 常用于中大型的高 压及低压绕组。纠结式: 常用于 66kV 及以上大型的高压绕组。内屏式: 常用于 66kV 及以上大型的高压绕组。3. 绕组排列 : 双绕组:高低排列。三绕组:降压变压 器为高中低排列; 升压变压 器为高低中排列。4. 电压比偏差 :额定电压比是一个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另一个具有较低或相等额定电压绕组的额定电压之比。电压比(变比或匝比)的偏差是产品的实测的空载电压 比与规定的标准电压比之差, 常以规定的标准电压比的百分数表示。国家标准 GB 1094.1 规定的空载电压比允许偏差, 如表所示。 为考虑制造和测量的偏差, 在计算时, 一般不应超过表 2.12 规定的允许偏差值的一

21、半, 即空载电压比允许偏差的计算值, 常取 V % 0.25 %当高压绕组电压较低, 且容量 较大的产品, 电压比(特别是分接电压比)的允许偏差, 如达不到要求时, 应要及时与用户协商。空载电压比允许偏差表. 项 目 允 许 偏 差空载电规定的第一对绕组主 分 接a. 规定电压比的 0.5 %b. 实际阻抗电压百分数的1 / 10取其中低者压 其他分接 按协议, 但不低于 a 和 b 中较小者比 其 他 绕 组 对 按协议, 但不低于 a 和 b 中较小者注: 对某些自耦 变压器和增压变压器, 因其阻抗很小 , 则应有更大的偏差。 高压及中压各分接位置的电压比的计算偏差 ( V % ) , 分

22、别按下式计算:一般0.25 %10UWe%Vt式中: et 每匝电势 (V); et = U2 / W2W2 低压绕组的每相匝数;U2 低压绕组的相电压(v)。W 高压或中压绕组各分接位置的每相匝数;U 高压或中压绕组各分接位置的相电压(v)。5. 电流密度 选择原则:7绕组导线的电流密度是根据负载损耗(P K); 长期工作电流的温升; 突发短路时的温升; 承受突发短路时的电动力(机械力 ); 经济性等来选择。电流密度一般选 3.0 A / mm2 左右。6. 主纵绝缘选择 原则:6.1 承受电压: 长期工作电压 ; 感应试验电压;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冲击耐受电压(全波、截波、操作波)。6.

23、2 允许场强: 匝间工作场强 2.0 kV / mm ( 内 屏 式 1.8 kV / mm ) ;工频场强(考虑局放) 8.5 kV / mm (全真空); 6 kV / mm(半真空);冲击场强(考虑局放)2728 kV / mm(全真空); 16 kV / mm(半真空)。6.3 油道最小击穿电压 Umin ( kV ) : 匝绝缘最小击穿电压: UminT = (14.5 ) U50 = (14.50.076 ) U50 = 0.658 U50油 道最小击穿电压: Umin = (14.1) U50 = (14.10.0808 ) U50 = 0.66872 U50表 连续式油道 0.

24、56.0mm 全波许用电压 Umin(kV)匝绝缘厚,mm 0.45 0.95 1.35 1.95 2.25 2.45 2.95 3.95 4.95 5.85匝绝缘 UminT ,kV 29 57 78 107 122 132 155 198 238 2680.5(纸圈) 49.8 80.4 105.7 131.2 138.61.0(油道) 37.4 61.1 86.1 116.9 128.6 134.2 144.32.0(油道) 58.6 78.0 107.1 121.7 131.3 155.6 204.1 252.5 293.03.0(油道) 60.0 80.3 110.7 125.9 1

25、36.0 161.4 212.0 262.7 297.54.5(油道) 70.3 90.7 121.4 136.6 146.8 172.4 223.4 274.4 299.76.0(油道) 73.5 94.9 127.0 143.0 153.7 180.4 233.9 287.3 310.9注: 油道最小击穿电压如按 3 计算, 则将上表数据乘以 1.133 倍。6.4 各部份梯度及电位:电压等级工频电压冲击电压匝 间 梯 度( % )段 间 梯 度( % )中 断 点 梯 度( % )首端电位中性点电位( % )35kV85 kV200kV2 %(连续段全波 )5 %(连续段截波 )15%

26、(全波)20% (截波)20% (全波)30%(截波)130% 140150%66kV140 kV325kV5.5%(纠结 段全波 )3 %(连续段全波 )16% (全波)30% (截波)20% 110% 140%(连续式)80%(分段式)110kV200kV480kV6 %(纠结段全波 )3 %(连续段全波 )首端 10% (全波允许 14%)连续段 12% (全波)17% (截波)22%(全波、截波 )120% 130%有 载(本相 30%+邻相15%)480 =216 kV相间 35 mm220 kV395 kV950 kV5.5%(纠结 段全波 )3 %(连续段全波 )首端 8% (全

27、波允许 10%)连续段 9% (全波)1718% (截波)1315%( 全波 )36%(自耦全波)44%(自耦截波)100% 4045 %55 %(自耦)86.5 至铁离: 轭距一般为主距的 22.5 倍7 负载损耗高压首端入波连续段梯度 10% (控制 8%)10%950 kV=95 kV ( 8%950 kV=78 kV)中断点梯度 30%30%950 kV=285 kV 取 21mm中压入波 电位 120%中 压入波梯度 15%480 kV=72 kVAmAX220 kV 自耦线端有载调压电 位解析 (用 H 型或 3MI 开关)中压入波电位 140%480kV = 672kV(全波)4

28、0GT70 (1/4)Hk1GY220kVGYGTGTHk113060工频电位 60%400kV=240kV40冲击电位控制到 40%+裕度 20%=60%60%950kV=570kV再考虑 20%振荡电位80%950kV=760kV220 kV 中性点有载调压电位解析普通 变压器:冲击电位 70%950kV=665kV 折成工频 665kV / 2.828240 kV一般控制到一半高度(H k1/2)的约 40% (1/4)Hk1GY220kVGYGT GTGTHk15011055开关电位 30%1.5950kV450kV(全波)考虑另一相 接感应 50% (Y 接小些)97.1 绕组导线的

29、电阻损耗: I2 R; 注意应换算到参考温度(一般 为 75)。7.2 绕组导线的涡流损耗: 由于漏磁通穿过导线而产 生涡流,造成涡流损耗,它与频率及垂直于漏磁场的导线厚度等的平方成正比, 常以占电阻损耗的百分数表示。注意:三绕组变压器在计算外-内( 一般为高-低压) 绕组的负载损耗时,这时中间(一般为中压) 绕组, 虽然没有电流流过,但它处于漏磁场最大的位置,故需另加上中间(一般为中压)绕组的 3 倍涡流损耗。7.3 绕组导线的环流损耗: 导线在漏磁场中所处的位置不一 样,或导线的长度不一样,而又换位不完全,导线间产生环流,造成环流损耗, 常以占电阻损耗的百分数表示。7.4 引线的损耗:包含

30、引线 的电阻损耗及附加损耗( 涡流损耗)。7.5 杂散的损耗:漏磁通穿 过夹件、拉板、油箱等 钢铁零件而产生涡流, 从而造成杂散损耗。特大型变压器, 可用下列经验 公式计算:Pz s = 0.07 K1 K2 K3 Kh uK% (1u T % /100) PN kW 式中: K1 铁心有旁轭取 0.8, 无旁轭取 1.0;K2 夹 件有磁屏蔽取 0.75,无磁屏蔽取 1.0; K3 油箱有磁屏蔽取 0.75,无磁屏蔽取 1.0;Kh 横向漏磁修正系数,双绕组: 1.0; 三绕组及自耦:高-中 1.0; 中- 低 1.2; 高-低 1.5;uK%短路阻抗百分数;u T %调压百分数; 主分接时

31、: u T % = 0;PN 额定容量(MVA)。8 绕组在电 气方面常发生的故障8.1 三相电阻不平衡: 由于材 质、焊接、结构 (B 相引线较短) 会造成三相电阻不平衡, 注意:引线配制和焊接质量, 使三相电阻不平衡率 , 一般不超过 2 %;8.2 匝间短路: 由于导线的毛剌或 换位不当, 而损伤匝绝缘, 造成匝间短路。应将垫块去毛剌、加 强制造工艺。 8.3 感应或冲击击穿: 由于材 质、设计、工艺等原因, 造成匝 间、段 间、层间击穿。选择合理地绝缘结构 (如高电压的绕组采用分部电 容补偿等) 。加 强制造工艺, 注意清洁度。8.4 对地放电: 由于材质 、设计 、工艺等原因, 造成

32、高低绕组间 或对地放电 。选择合理地绝缘结构( 如采用薄纸筒小油隙及角环结构), 采用静电板改善端部电场等 。加强制造工艺, 注意清洁度。9 提高绕组 机械强度的措施9.1 绕组导线: 一般采用机械 强度较好的半硬铜导线。换位导线宜用自粘性换位导线(其抗弯强度为普通换位导线的 3 倍以上); 9.2 安匝平衡: 高低压绕组 要尽量做到安匝平衡, 对中大型变压器不平衡安匝一般不超过 5%;9.3 卷紧: 注意计算及制造公差。9.4 压紧: 垫块密化; 绕组压紧力一般为 2.5 M Pa; 最好采用恒 压或带压干燥和整体套装;9.5 撑紧: 低压绕组内部加副撑条 , 所有绕组均卷在硬纸筒上。10四

33、 引线设计及工艺1. 引线材质 : 纸包圆铜线、铜母线、 铜棒、纸包电缆等。2. 引线选择 原则2.1 考虑引线温升: 由于引 线一部分位于器身的上半部 , 此处油温较高, 故引线对油的温差通常取 20 ( 强油循环取 25 )。引 线温升决定引线电流密度, 一般引线电流密度与绕组的相当。绝缘较厚时引线电流密度适当降低。穿缆套管中油循环困难, 且上端引 线常处在空气中, 散热较差, 其引线电缆电流密度选得更低些, 应于套管相适应, 详见套管选用手册。引线温差计算时, 其遮盖系数一般取 15 % (遮盖系数每增加 10 %, 电流密度降低 5.5% )。2.2 考虑引线机械强度: 考虑运输和运行

34、的振动及短路 电动力的冲击, 引线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小型变压器一般引线较细, 故当容量 630 kVA 取2.5 ; 800 2000 kVA 取3.0 ; 2500 6300 kVA 取 4.0 (当绕组采用圆铜线时,可用原线引出; 如圆铜线 太细可双折引出); 另外, 还要按引线电气强度要求选取。2.3 考虑引线电气强度: 引线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电场 均匀程度, 引线直径细,易引起电晕和局部放电现象, 故要考虑引线的曲率半径, 当电压20 kV 取2.5; 35 kV 取4.0; 66 kV 取 kV8.0; 110 kV 取10; 220 kV 取20。2.4 中性线选择: 中性线中的

35、 电流, 一般按额定相电流选取。对配电变压器 400V 的中性线中的电流, 按运行规程规定, 可选取 0.25 倍额定电流, 但注意其相 间的 连线, 仍按额定相电流选取。3. 引线布置原 则 3.1 引线排列: 应尽量考虑 I = 0 。且各引 线尽量靠近, 以减少漏磁。 如: A B C ; X A Y B Z C ; X A X A Y B Y B Z C Z C ;3.2 大电流引线: 应尽量使 铜排与钢铁件垂直( 立放)放置, 其铜排到钢铁件的距离为等于铜排宽度。如 铜排与钢铁件平行放置, 其铜排到钢铁件的距离为等于 1.5 倍铜排宽度。否则漏磁在钢铁件中产生较大的涡流, 造成钢铁件局部过热。3.3 引线夹持: 引线一般每隔 300400 mm 夹持一道, 采用木件与绑扎相结合。引线不应有悬头。4. 引线工艺 要求4.1 裸引线(如铜排)交叉处要包绝缘, 以防短路。4.2 引线绝缘包扎最多两张一包, 最好一张一包, 其搭接的斜梢, 一般为 10 倍绝缘厚度。 4.3 引线焊接处应无尖角毛剌, 并有屏蔽( 66 kV)。4.4 接有载开关的引线, 不能使开关受力。否 则造成选择 开关条变形, 接触头接触不良。 4.5 引线推广冷焊接。确保器身清洁。4.6 产品预装时, 要检测引线对地、引 线之间的绝缘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