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第99套.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080738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第99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第99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第99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第99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第99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7 页)2019 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2 分)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蓄电池放电B水力发电C内燃机做功冲程D火箭点火升空2 (2 分)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氦气、纯碱、空气 B稀有气体、石灰石、双氧水C铁、天然气、干冰 D铜、石油、熟石灰3 (2 分)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2 页(共 17 页)H Fe 2+Cu P 2O5Fe 3+NaClA能表示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的是B表示物质

2、组成的化学式是C 的质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同D中的数字 “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 5 个氧原子4 (2 分)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5 (2 分)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C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D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是否易溶6 (2

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实验中一定发生了转换反应;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Mg ;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请你判断其中正确的说法个数有( )A5 个 B4 个 C3 个 D2 个7 (2 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分离 CaCO3 和 CaCl2 固体: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B制备 Fe(OH) 3:将 Fe2(SO 4) 3 溶液和适量的 B

4、a(OH) 2 溶液混合,过滤C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一次通过浓硫酸、NaOH 溶液D鉴别稀盐酸、NaOH 和 NaCl 三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第 3 页(共 17 页)二、填空及简答题(共 5 小题,计 19 分)8 (3 分)2015 年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1)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如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填字母)(2)长期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用 来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常讲的“烧开水” 是指利用 的方法,获

5、得可以饮用的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3)下列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填序号)A沉降 B过滤 C消毒 D电解。9 (3 分)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这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2)汽油能洗涤油污,这是利用汽油 油污的性质。(3)金属铝无需防锈,主要原因是铝的表面在空气中能形成 。10 (4 分)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0 10 20 30 40 50NH4Cl 溶解度29.4 33.3 37.2 41.4 45.8 50.4NaCl 溶解度 35.7 35.8 36.0 36.

6、3 36.6 37.0(1)由表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 。(2)20 时,100g 水中溶解了 36.0g NaCl,该溶液为 20时 NaCl 的 溶液。(3)向烧杯中加 100g 水和 50.0g 氯化铵配成 50的溶液,再冷却到 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 g。(4)50 时等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铵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第 4 页(共 17 页)(选填“相等 ”“不相等” 或 “无法确定”) 。11 (4 分)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

7、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12 (5 分)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不同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 A、B、C 、D 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 为黑色粉末,C 为红色粉末。 “”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问题:(1)C 的化学式 ,A 的化学式 。(2)写出由 B 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3)在该知识网络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归纳出能与盐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有 。A、单质 B、氧

8、化物 C、酸 D、碱 E、盐。三、实验与探究题(共 2 小题,计 12 分)13 (5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第 5 页(共 17 页)(1)指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标号,下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可选用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并收集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14 (7 分)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 5mL 氢氧化钠溶液

9、,滴入几滴 溶液,此时溶液呈红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于是他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有 NaCl 猜想二: 猜想三:NaCl 和 NaOH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Na2CO3 溶液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四、计算与分析题

10、(5 分)第 6 页(共 17 页)15 (5 分)实验室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现要测定其纯度,称取该烧碱样品 5 克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的沉淀为 色。(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第 7 页(共 17 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判断是否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实质还是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

11、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蓄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无化学变化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燃料燃烧能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

12、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考点】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A5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氦气是由氦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纯碱是由不同种元第 8 页(共 17 页)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双氧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

13、净物,属于单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石油中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属于混合物,熟石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A。【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3【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

14、数字。B、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Fe 2+和Fe 3+都是质子数为 56 的铁元素形成的离子,进行分判断。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H 可表示 1 个氢原子,Cu 可表示 1 个铜原子;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P 2O5 可表示 1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Cu、 P2O5 和NaCl 均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分别是铜、五氧化二磷、氯化钠的化学式,故选项

15、说法正确。C、 Fe 2+和Fe 3+都是质子数为 56 的铁元素形成的离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第 9 页(共 17 页)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中的数字“5”表示 1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 5 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FA:反应类型的判定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微观过程图,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的原因分

16、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等。【解答】解:A、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分成氧原子和碳原子,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因此二氧化碳经过反应产生了氧气和碳,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B、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和碳原子,故说法错误;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正确;D、通过信息可知,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类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是对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考点】86:金属

17、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C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分析;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第 10 页(共 17 页)D、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分析。【解答】解: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之后的金属则不能,A 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查找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但不能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B 错误;C、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可判断酸碱盐的溶解性,而生成物物中有无沉淀生成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之一,C 正确;D、溶

18、解性是由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若 20时某固体溶解度数值为小于 0.01 g、在 0.011 g 之间、在 110 g,则对应的溶解性依次是难溶、微溶、可溶、易溶,因此根据溶解度曲线读出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数值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否为易溶,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了解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意义、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基础。6【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说明除了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镁外还有其他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镁条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镁条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且产生少量气体,根据元素种类守恒可知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气体可能是氢气,所以正确;镁条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发生的反应是:Mg+CuSO=MgSO 4+Cu,属于置换反应,且说明活动性顺序 MgCu,完全反应后生成 MgSO4 溶液为无色,则正确,错误;重复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性地考查了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中的异常现象进行评价与探究,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中考化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