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 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是重要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当前采风课程中存在的重视不够、课程管理松散、课程环节安排不科学、作品题材单一、考核不严谨、作品不受重视等问题,应该通过强调课程意义,纠正不良心态、规范采风课程管理制度、重视采风前准备工作、灵活布置多题材作品、为采风作品搭建多类型传播渠道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采风;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37-02 2012 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文学”门类划属艺术学门类
2、,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这一目标,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纷纷强化实践教学,搭建起“实践课程+工作室+专业实习+专业采风+毕业实习”多元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采风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如何紧扣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改革采风课程教学,提高采风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将做一探索。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特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独立制片能力、采编播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既要2能够掌握前期的构思、策划和剧本、文案及解说词的写作,又要能够胜任中期的拍摄任务,还要能够参与、指导后期的剪辑等相关工作。1”实践
3、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唯一路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利用的实践机会主要包括:课程作业训练、专业实习、专业采风、毕业实习、参加竞赛等。目前学生创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内创作居多,学生视野狭窄,选题范围囿于大学生活一角,创作题材多为微电影、广告、MV 等虚拟性电视短片,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思想性、人文性难以拔高。增加校外实践机会,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敏感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情怀,拓宽电视片创作的选题范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的意义 专业采风属于校外实践, “是一项有组织、有预控、集体参与的实践活动”2,采风课程一般在基础理论知识已经学完
4、的第 6 或第 7 学期开设,时间一般是 12 周,由专业素质突出的教师带领学生到地域风俗文化特色突出的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文化园区等地,完成 12 部电视短片的选题、策划和拍摄工作,回校后再利用 12 周时间完成后期制作。采风课程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地域民俗风情,提高艺术素质和生活洞察力,通过电视片制作的真实演练,提高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和策划选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的现存问题 1.心态不够端正,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采风课程选择的地点多为具有地域民俗风情特色的旅游景点或城市,3个别学生对采风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抱着班级集体“旅游”的
5、心态,忽略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另外,采风课程管理和考核的松散也导致了部分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不重视采风课程,创作随意应付。 2.重生活纪律管理轻课程教学管理 采风课程是一项集体活动,学生处于游动状态,可变性因素较多,且师生比为一比几十,难以时时监控,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院一般会制定严格的组织纪律,强化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如规定学生采风期间不得随意外出、不得单独行动等。和严格的生活纪律管理相对应的是课程教学管理的松懈,一些学校的采风课程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计划和考核制度,教学随意,采风教学管理的严谨与宽松取决于带队老师的责任心,一些责任心差的老师把学生带到采风基地之后就基本
6、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组建小组去选题创作,对选题的内容和创作的进度、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管不问,只要求学生返校后如期拿出作品即可。 3.课程环节安排不科学 多数学校的采风课程作业是完成 12 部电视短片的创作,包括选题、策划、外联、拍摄等全部都要在采风基地完成,采风之前没有布置选题策划和资料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学生出发前对采风基地的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到达采风基地后,要自己走访、熟悉情况之后才临时决定选题,查找资料,进行策划和拍摄,如果没有足够的前期准备和策划,加上基地条件局限,12 周的时间创作非常紧张。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创作不认真,仓促完成,采风作品质量不高。 44.
7、采风作品题材单一,选题易撞车 目前多数开设了采风课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都将采风基地选择在了民俗风情名胜景点,如安徽宏村、江西婺源、云南丽江等地。采风作品的题材多是民俗文化专题片和微电影。由于地点单一,前期资料搜集不够,准备不充分,选题极易撞车。如笔者所带学生去安徽宏村采风,第一周是专题片创作,学生报上来的选题出现多组撞车,选题集中在“建筑” 、 “竹艺” 、 “茶文化” 、 “美食”等。 5.考核不严谨,采风作品不受重视 采风课程的成果以作品的形式提交。对于一些学校来说,采风结束,把学生安全顺利带回学校就等于采风课程完成了大部分,只需要最后给学生提交上来的作品打一个分数,采风课程就划上了句号。
8、采风课程成绩考核流于形式,采风的具体成效如何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检验标准。此外,采风中完成的作品仅限于成绩评定的依据,成绩评完后就束之高阁,学生积极投入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被重视,打击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会通过口碑相传的形式传到下一届,加重对采风课程的不重视心态。 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改革 1.强调课程意义,纠正不良心态 采风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更是一门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组织者应该在课程前期动员、组织活动中通过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宣讲和强调采风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还可以在报告会上选播往届优秀采风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制定严格规范的课程管理5制度和考核制度也会调动
9、学生的积极性,纠正学生“游山玩水”的消极心态。 2.采风课程教学管理规范化 严明的组织纪律虽然是保证采风课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但采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于“艺术创作实践” ,课程管理不能本末倒置。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制定规范的课程教学计划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内容涵盖前期动员、组织工作到中期课程作业的布置和指导、每天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后期作业的考核方式、课程成果的检测等内容。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作为认知主体的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帮助者以及指导者。3”为了强化采风课程中教师“教”的工作,制度化约束带队教师的行为,如实行带队老师小组负责制,每个带队老师负责几个
10、小组,紧密跟进小组的策划、拍摄进程,并根据每个小组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将“教”与“学”的工作贯穿到整个采风进程中。 3.重视采风前的准备工作 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采风作品,前期的准备工作(资料搜集、选题策划)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单靠采风的 12 周时间完成 12 个高质量的作品是不可能的。为了保证采风中学生学有所获,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拍出优秀作品,需要重视采风前的准备工作,打一场“有准备的战役” 。采风课程的负责人可以在采风前的 2 周将采风地点、作业要求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准备工作,如全面了解采风基地情况,搜集资料,确定初步的选题方向,并拟定初步的拍摄计划,
11、并交由带队教师指导点评,这些初步的选题和拍摄计划在到达采风基地进行6实地考查后还可以进行再调整。学生带着准备而来,进入采风基地后,考察和调研工作将会更加有序而有针对性,作品的创作也更为顺利。除此之外,到达采风地点之后,还可聘请熟悉当地历史和民俗风情的文化名人做报告,向学生全面介绍采风基地的情况,利于学生掌握全局,进一步明确选题的方向和调研的视角。如笔者所带 2013 级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去安徽宏村采风,到达当地的第一天,安排好学生食宿后即联系当地一位“地胆”胡先生给学生做报告,讲解宏村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并以一个世代居住在宏村的宏村人的身份,介绍宏村近年来的变迁,宏村人的生活和心态等。独特鲜活
12、的视角,丰富生动的资料是百度百科搜集不来的,讲解激发了学生探索宏村的兴趣,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催生了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选题。 4.灵活布置采风作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采风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学生已经基本学完了多门专业理论课,全面系统掌握了多种广播电视片创作的基本技能,采风课程是为了综合、系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采风作业的题材可以不受局限,除了传统的专题片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制作不同类型的片子,如剧情片、艺术片、新闻片甚至广告等,作品类型多样化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选题撞车的现象发生,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如华南农业大学 2013 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采
13、风作品为专题片、新闻片、微电影、MV、广告中的两个任选题材。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带队老师鼓励学生在采风期间为正在征集作品的第八届大学生广告节拍摄7作品。 5.搭建多类型的采风作品传播渠道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采风课程是一次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的全面接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实践课程,部分学生完成的采风作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不应该仅仅被当作课程成绩判定的依据,上交后就束之高阁。为了提高学生采风的积极性,培养对采风的重视心态,鼓励学生倾情投入拍出高质量的作品,应该为采风作品搭建多类型的传播渠道,如采风结束后开办采风作品展,将优秀的采风作品进行展播,并对优秀的采风作品进行评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院系网络平台,如网站、博客、贴吧等开设采风专题,将学生作品上传,除了扩大传播面外还形成专业资料的收集和积累;鼓励采风作品利用其他网络播放平台进行多渠道传播;鼓励优秀的采风作品参加纪录片、微电影、广告、摄影竞赛等。 参考文献: 1 句磊,杨博.浅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5(3). 2 王为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专业见习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3). 3 张粳畦.浅析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J.鸭绿江,2015(7).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