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贵州安顺本寨屯堡的防御文化特征研究摘 要:本寨屯堡作为明朝初年“调北征南”平定云贵地区之后实行屯田制的产物,因为历史与社会原因,在六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封闭发展的文化环境,保留了较为浓厚的防御军事色彩。介绍了本寨发展的历史背景,描述了本寨的选址特色,分析了它独特空间布局形态,同时也对屯堡大院内的空间营造做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安顺屯堡;军事聚落;江南移民;防御性 Abstract:Throughout 600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society, Benzhai Tunpu, the production of Stat
2、ion farm system after conquering the Yunnan and Guizhou regions by tuning north and levying south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Ming Dynasty, became a relatively closed culture where there remained the feature of defens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istory background and location of Benzhai, analyzed its
3、 special space layout, and simultaneously, briefly analyzed its internal structure. Key words:Anshun Tunpu ; military settlement ; Jiangnan immigrants ; defense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92(5) 2本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东南,沪昆铁路、贵黄公路、沪昆高速三线相交的东北,及贵阳以西 80 公里,安顺市城区以东 18 公里,七眼桥镇政府南面 6 公里处,距清黄高速公
4、路收费站仅 10 余公里(图 1) 。此地视野开阔、交通便利。与云山屯相邻,互成犄角,可守望支援。 本寨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81 年) ,距今 630 多年历史。据记载,明初朱元璋为平定云南、镇守疆土而调兵南下至滇、黔,即“调北征南” ,并在滇黔古道上设置了多个屯堡,用于屯田驻军,本寨仅为其一。后本寨受历史上战乱、匪患、政策的影响而发展演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建筑聚落,是保存明清古屯堡建筑和民俗民风最为完整的一个屯堡,也是防御特色最为明显的一个屯堡。2001 年 6 月,本寨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 年 11 月,本寨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12 年住房和城
5、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进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1 屯堡军事聚落概况 1.1 滇黔驿道,军事战略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对贵州和云南的控制,在古驿道广设卫所、遍建屯堡;直到明末,贵州已有 26 卫、20 所(图 2) 。而据清道光安顺府志记载:“襟带楚粤,控制滇蜀,地踞省城上游,为滇南孔道,真腹地中之雄郡也。 ”1安顺“滇喉黔腹”的重要位置,也是朱元璋为稳固疆土的必守之地。今安顺屯堡,就是明三卫(安庄、普定、平坝,今属安顺市)基层屯戍之地留下的历史产物。据民国镇宁县志所载,3明平坝卫有 44 屯堡,普定卫有 87 屯堡,安庄卫有 98 屯堡,合计共有 229 处屯堡,占到当时整个贵州省的
6、近 40% 2 。而根据 2006 年版的安顺地区地方志的统计,安顺周边以安顺城为中心,以滇黔公路为轴,东起平坝天龙,西至镇宁大山哨,北抵普定县城,南达长顺广顺的区域,合计有屯堡村寨近 300 处,形成一片相对独立的屯堡区,这也是贵州省内最大最完整的屯堡聚落 3。 安顺屯堡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和“田坝区”,在选址上既要考虑交通便利、居住易守难攻,也要考虑耕地充足和生活生产资料丰富。其主要分布在境内 320 国道两侧,其次在东部的七眼桥镇、北部轿子山镇、南部宁古镇、东南部的旧州镇和西部的马官镇也有较集中的分布。4 1.2 江南移民,文化植入 根据史料记载,明王朝建立后,归顺明朝的原元朝藩王,勾
7、结当地土司反叛,朱元璋为平定叛乱而“调北征南” ,从南京调集三十万大军前往镇压,平定战乱后,朱元璋命令征南部队就地驻扎,垦荒耕作,阻断滇、黔相通的道路。并采取“屯田戍边”的政策,在古驿道上广设“屯堡” ,并将将士家属迁移至此,形成“有事则战,无事屯田”的军事屯堡。后又因贵州夷多汉少,军屯多次受到当地土著人进攻,朱元璋又采取“调北填南”的政策,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据地方志书和大量的家谱所载,江苏、安徽籍的后裔为数众多)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4商屯商堡,以稳固西南政局。 调北征南对应的是军屯,调北填南衍生的是民屯,这 600 年
8、前的战略转移,使留在贵州的江南移民就有 20 多万人。这些南迁的移民不仅稳固了边境,也带来了先进的江淮农耕技术、先进文明的江淮文化,虽历经 600 余年,但这些屯堡仍保持着明代屯军时的建筑服饰、风俗信仰及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宝贵而具有特色的屯堡文化。 2 选址防御:江南移民文化的固守与地域环境的顺应 2.1 面屏向阳,视野开阔 本寨建于地势比较平缓的山脚坝子上,背靠跳花山,左倚青龙山,右枕姊妹顶山,前有三岔河,河流绕村而过,沿河是肥沃的田地,三岔河与杨柳河交汇于寨前,杨柳河岸有一古井月亮井,河上设有一石制小桥,经过小桥直达寨门,村落东南方建有青龙寺。村落靠山不近山,临水不傍水,于地势平缓、视野
9、开阔之处,生机发展。本寨“枕山、环水、面屏、向阳”的选址格局,极具有田园气息。屯堡先民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建筑才能,把江淮的住居文化和平安富足生活愿望带到了屯堡聚落中(图 3) 。 2.2 环水设隘,依山就势 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 ”5在择址时因注意地形高低和引水问题,地形高低得宜,既可省去修筑沟防,又能引水方便,解决城市供水问题。本寨在防御方面不单要考虑敌军和土匪的进攻,同时也要防止地处的喀斯特地貌容易引发的局部塌陷和洪涝等5自然灾害。 “依山不居山” ,寨后靠山,高而险峻,登顶可以远眺,观察敌情,也使村寨处
10、于进可攻,退可防守的位置。环绕的山体也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敌人难以侵入;“不居山”而居于周边可耕地较多的平坝上,则满足了军屯“无事屯田,以资军实”的军屯目标;也避免了山体坍塌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傍水而不居岸” ,寨前的三岔河和杨柳河在军事防御上为本寨形成了天然的正面屏障,同时也为本寨的居民提供了生活水源;“不居岸”则可以避免贵州夏季多雨的洪涝灾害(图 4) 。2.3 天人合一,风水讲究 本寨在选址时,明显受中国传统风水观“天人合一”的影响,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本寨西有姊妹顶山,东有青龙山,前临平旷的田坝,背倚跳花山。通过利用自然达到以山为廓、以水为壕的护卫形态,也
11、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最佳聚落选址。本寨东南方的青龙寺在风水中有“锁水”的作用, “藏风聚气”之意,利用防御性的势-地利条件,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这也是风水上对防御心态上的讲究。靠山屯堡田野河流望山的明确空间序列,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同时还有着长治久安,攻防有余,兴旺发达之意。 3 空间布局防御:农耕文化与防御文化的融合 3.1 耕防兼顾,聚落防御文化 在防御聚落中,农耕资源和防御要素极为重要,农耕资源是养兵蓄力的基本条件,而防御要素则是固守聚落的重要条件。 屯堡地区以耕养战的策略和汉民族以农为本的思想,使得屯堡人很6重视农耕资源。 孙子曾总结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
12、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6城址的选择,应符合生活和军事两种功能,其中在着力注重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性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保证相对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条件,谋求经济的自给自足,以应付持久抗战。所以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生态优良适合农业发展的地方是聚落选址的重要依据。耕地:本寨聚落就坐落于山脚大坝旁,尽量减少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大片适合耕种的肥沃土地,能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以保障屯堡聚落人的衣食所需;物产:同时贵州耕地少,傍山也能从山上获取生产生活资源,给屯堡人提供生活物资;水源:聚落靠近河流,开沟引渠,在方便人们生活、灌溉农田的同时也避免了洪涝灾害,营造一个安全、
13、舒适的生活环境。 屯堡聚落源于军事行动,立于防御固守,军事防御文化在屯堡聚落的建造中和使用中始终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明末清初,时局动荡不安,匪乱丛生,所以屯堡选址对周围的军事要素有一定的要求。山体:据山筑城,利于瞰控,同时借助山势的屏蔽取得防御效果,亦可起到防风御寒的作用。河流:面向三岔河,只有一桥与南岸连接,并以此防御对岸的来敌。岩石:当地坚固的碳酸盐岩石也是很好的防御材料,砖瓦造的江南民居在这里变成了厚重的石头,它的硬度比一般的砖石要高,抵挡枪箭攻击绰绰有余,这些都可以反应出屯堡院落最初的军事防御功能。 3.2 纵横交错,网络防御体系 本寨屯堡聚落产生于明显的军事目的和自我保护的需要,所以本
14、寨7本身具有完整的防御体系。整个村寨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易于防守。村里还保存有善于防御工事的屯墙、街道、节点、寨门,它们在空间上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组成一个严密的网络防御体系。 本寨街巷布局严谨,主街经入口沿南北方向将似方形的本寨屯堡分割成两块,支巷道路相互穿插并连接组团式的群体院落,各个院落的墙体相互连接,有门相通,形成户户相连,街巷相通的网络密集整体。主街与巷道区分明显,主街道宽 2.5m、支巷道约 1.7m,最窄之处不足 1m,两人只能侧身经过;同时不足一米的巷道,利于居民透过猫眼窗刺杀入侵者。主巷道没有开向主巷道的院门,只有厚厚的石墙围着,墙上除了狭小的猫眼窗和十字形枪眼外没
15、有多余的洞口,即使敌人入侵也没有躲藏的地方,易被发现。由主巷道延伸出的次巷道大多数为尽端路,道路曲折饶转、四通八达犹如迷宫,每条道路既能单独防御又可整体防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外侵的防御作用。本寨的街巷交接处基本采用的是丁字型处理方式,当敌人侵入时,丁字形的路口使其容易混淆方向,容易误入尽端巷道。巷道连接处通过弧形墙将两相交的墙连接成一道墙,形成整体的界面而不采用垂直的连接方式,避免了两支巷道的人流在这里发生碰撞,使曲折巷道的空间流畅;弧形墙体也避免直角造成的躲藏的可能性。并在弧形墙上开设有“十”字型、 “丁”字型和梅花枪眼,构成层层紧逼,步步设防的严谨防御结构。支巷还设有栅门,栅门较为低
16、矮,且一次最多能通行两人,影响盗贼通行;晚上栅门紧闭,使各个支巷形成独立的防御空间,加强了本寨的整体防御能力。 3.3 碉楼密布,立体防御体系 8乾隆时期“大小金川之战”发现了碉楼在立体防御上起到了极大的侦查作用,从此,碉楼便独立并大量用于防御上,同时扩展到民间。安顺屯堡的碉楼大量出现在“咸同之乱”后,并大量被保存至今。 安顺屯堡中,碉楼保存最为完整的是本寨的碉楼,数量最多的也是本寨,现存有七座,种类齐全,几乎涵盖了所有屯堡碉楼的式样。本寨碉楼位置的分布合理,防御范围可以照顾到村寨的每个脚落。碉楼基本是按屯堡的主要街巷节点分布,分散在村寨各主要巷道,控制着村寨的制高点,扩展了防守视野和范围,起
17、到了哨兵的作用,也丰富了村寨的天际线,使整个村寨构成一个强大的防御屏障(图 5) 。 碉楼的建造形式主要有两种,独立修建和与民居结合修建。与民居结合修建的碉楼,一般位于院落的一角,经院落内部可到达,一般为周边几户人家共用。碉楼以坚固的石块垒砌,可高达十来米,一般比民居建筑高出 2-3 倍;碉楼面积较小,进深和开间一般在 2-4 米之间,内部空间窄小。室内设施也简单,只储备一些必备的粮食和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各层都设置有?t 望窗和里大外小的楔形射击孔。为了方便看守,在碉楼上还会设置一小便口。在碉楼顶层环顾四周,整个村寨尽收眼底;只有突出于屋面的碉楼互相守望、扼控一方,使其形成了一个高度严
18、密的防御体系。 4 建筑防御:住居文化与军事文化的结合 4.1 大院空间,层层固守 屯堡大院作为屯堡的防御单元,其内部空间也具有鲜明的防御特征。从隐蔽的朝门到封闭的院落再到低矮的后门,都是一道道防守屏障,层9层递进,小心防守。 朝门在屯堡院落中并不是必备的一种构筑物,却是屯堡院落中的特色构筑物。有朝门的院落在进入朝门之后还要经过一段巷道才能到达院落正门。朝门方向尽量避开街巷和空旷的空间,一般开设在两边山墙的一侧,隐蔽布局。并且入口到达朝门的空间较为转折,或者朝门进入院落的空间偏转,这样为院落增加一层保护体系,延迟入侵者进入院落的时间,增加安全系数,从而达到防御的效果。 本寨的民居受儒家文化和等
19、级制度的影响,继承了江淮汉式合院式民居,多为三合院、四合院或是它们的纵横向组合而成的合院式建筑,这种住宅形制的封闭性最强。不但让外人无法进入和窥视,院落的设置也可以防止敌人纵火。大院四周的外墙都用厚厚的石墙围合,大院的屋顶也是用当地特有的千层石瓦覆盖,大院坚硬的外表是屯堡人对外御敌的固有保障;也是居住文化与军事文化相互融合的体现。进入大院后别有洞天,空间尺度较为宽敞,适合居住,同时围合的院落空间,也让居住者在心理上感觉安全舒适。 大院的堂屋后面设有后门,后门设置得一般较为低矮,据当地居民解释,是为了使入侵者低头进入,从而降低其攻击的能力,便于防备,老弱妇孺持木棍即可守住后门。同时,后门通过偏转
20、等方式减缓了入侵者进入的速度,即使是正对巷道的后门,也会在门口设置多级台阶,使得入侵者不能直接进入院落内部,保证了隐蔽与安全。后门可通向巷道或者通向另一户大院,而当匪患侵入时,后门的设置一方面方便逃脱,另一方面方便传递消息。 104.2 大院细部,灵活防备 屯堡人在营造大院时,受防御功能的影响,其大院细部也经过了精心设计。大院狭小的窗洞、移动窄梯都是屯堡人为防守敌人而设置的。 本寨大院民居立面普遍采用开小窗,这主要是由较强的防御要求所决定的,小尺度开窗可以有效的防御外部的侵袭。本寨大院石砌墙近500mm 厚,因此窗洞小而进深较大;内外窗洞大小不一,内宽外窄,呈喇叭状,便于探视外界情况和隐藏自身
21、,当地人称其为猫眼窗。 本寨大院民居的楼梯多为木质可移动楼梯,楼梯宽度为一人身宽,上下一次只能通行一人,占地面积小。若有敌人想侵人,窄而陡的楼梯不便敌人进攻,或者直接挪走楼梯,减缓敌人攻入二楼的速度。 5 结语 本寨是防御街巷、宅院、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同时也是文化保存最完整、最原生态的一个屯堡,是江南文化与屯堡防御的变形与顺应过程下的产物;是农耕文化与防御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文明活化石;是住居文化与军事文化相互碰撞、相互结合下的石头建筑;是聚落实体与心理安全双重防御体系下的防守堡垒。尽管本寨的军事功能早已退化,但本寨屯堡的防御特征与防御理念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对当今和谐社会宜居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注释: “交通线” 、 “田坝区”均为当地称呼,交通线原指黔中古驿道,即今贵昆高速沿线;田坝区是指以安顺旧州、黄腊、东屯一带地势起伏不大较平坦的平原,水源充足,适宜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