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中物理有效复习学案课题:电学实验专题 班级 姓名 使用日期 复习目标:复习流程:一:(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下问题)1.归纳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规律完成下列表格。电流 电压 电阻串联并联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对比:仪表 电流表 电压表电路符号接线柱量程表盘分度值内阻相同点使用方法不同点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路符号变阻原理铭牌 20,2A 的意义:使用方法作用4.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一致吗?分别是什么?5.在实验中多次测量获得数据,处理的方式一样吗?分别是什么作用?(2)小组合作交流(提出问题)二:考点分类解析考点一: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1.按照
2、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 3-23 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 A、 B、 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实验次数A 处的电流 IA AB 处的电流 IB A C 处的电流 IC A1 0.10 0.12 0.222 0.20 0.24 0.443 0.25 0.30 0.55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是: ;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考点二:探究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1)如
3、图所示的电路未完成连接,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用笔划线代替导线)(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 U3V 表 2 R20分析表 1 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分析表 2 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考点三:测未知电阻的阻值:1.在伏安法测量电阻 R 阻值的实验中: (1)为了完成实验,请将右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并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 R 的阻值,要求在横线上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考点四: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和小灯泡的功率:1.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2.5V 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R/ I/A1 5 0.62 10 0.3
4、3 20 0.15U/V I/A1 2 0.12 4 0.23 6 0.3实验次数123UV 1.22.42.8IA O12O240.27(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晓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晓明同学排除故障后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选填“左”或“右” )移动。(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5、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阻约为 10。(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0 A。(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4-11 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前,图 4-11 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位于 (选填“A”或“B” )端。(4) 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 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 4-12 所示)为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 4-11 中滑片 P 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 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 4-13 所示的 I U 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
6、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 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方法归纳:)三:考点随堂达标:1.根据左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右图所示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2.利用如图 11(甲)所示实验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1)需要 个定值电阻。(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3)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 I- U 关系图线,与图 11(乙)中的 最接近3.小明利用如图 11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主要是由于_。(2)实验中,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若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变化了 10,镍铬合金丝消耗了 3.310-3kWh 的电能,烧瓶中煤油的质量是 _。已知 c 煤油=2.1103J(k g ),不计热损失四:课堂反思:1. 自我评价: 。2. 通过学习还有那些没有掌握? 。图 11甲000IIIUABC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