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放式杂文的“生命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083310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放式杂文的“生命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放式杂文的“生命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放式杂文的“生命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放式杂文的“生命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林放式杂文的“生命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林放式杂文的“生命源”【摘 要】以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杂文为代表的林放式杂文,内容不断出新,形式富于变化,深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何在?本文从“短、广、软”的指导思想、敏锐的感应神经、厚实的思想文化根底三方面进行揭示。 【关键词】林放式杂文 未晚谈 “生命源” 著名杂文作家、社会活动家林放(19101992) ,原名赵超构,他长期在报纸上发表的与新闻性紧密结合的专栏杂文,被称为林放式杂文。其中以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杂文为代表。这些专栏文章几乎一日一文,一天一个样。内容广博,不断出新;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它让人每天都有新鲜感,百读不厌。这无穷无尽的论题是如何来的?它如此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何在呢? 一、

2、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1956 年,林放在新民晚报编辑部提出三句口号:“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 ”其中“软些”后来毛泽东考虑后提出“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 。邓拓把它概括为“软中有硬” 。 林放自己身体力行, “短、广、软”这个办报指导思想也成为他专栏写作的指导思想,成为林放式杂文生命力的源泉之一。 “短” ,就是短小精悍。短小指文章的篇幅,精悍要求言之有物。二2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林放在 1984 年时说:“我写一篇未晚谈 (如果已找好题目的话) ,只不过个把钟头。但是我有一条自我限制,决不超过七百字,不怕削足适履。因此有时写出来

3、的是千把字,横删直删,总要删削到六七百字才送编辑部。删削的时间往往比写的时间还长。 ”林放专栏杂文篇幅都短小,极难见到长文。尤其未晚谈杂文篇什基本在七百字左右,有的甚至只有三四百字,长的一般也超不过千字。但那些文章从小处着眼,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借小事情发大议论,读来有内容、有力量。 “广” ,指选材广泛,内容多样。从各个侧面来反映、谈论社会生活,做到论题广泛、反映社会现实深刻,是林放式杂文广受读者欢迎的又一原因。林放主张杂谈的选题“广些” ,决非“捡到篮里都是菜” 、见什么议论什么,而是建立在“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关心人民的衣食住行,知道群众的种种想法”的基础上,依据“一不脱离政治,二不脱离

4、生活”的原则选题的。 “软” ,可理解为轻松、风趣。这是林放式杂文中最耐人寻味,也最值得关注的特点。当时提出“软”的口号,主要是针对一些文章概念化、枯燥无味的现象。林放 1984 年 8 月在乌鲁木齐答新闻战线记者问中说:“无非是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一点,不要那么生硬。 ”可见,就专栏杂文而言, “软”就是讲究说理或说服艺术,争取更好的效果,而绝非热衷于秘闻趣事、明星生活、惊险案例或花鸟虫鱼,更非回避现实矛盾,淡化指导性。 杂谈也好,新闻评论也好,它没有强制性,只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和风格取胜。其说服力和指导性,也只能和可读性结合,通过可读3性来实现。一篇文章如果总是板着面孔,干巴巴说教,只能

5、使人敬而远之,而不能收到预期的说服、指导效果。正如林放说的,我们写文章“要成为读者的知心朋友” ,使文章“议论风生,雅俗共赏,有益有味,从少先队到文史馆的老前辈,从保姆同志到大学教授,都可以看得下去” 。林放在自己的杂文中提倡“软” ,不是偶然的。他常说自己“生平以随意任性为乐,不喜欢俨乎其然” 。他喜欢的作家、作品,也大多具有平淡自然的风格特点。他始终保持着对周作人的兴趣,始终喜欢周平淡自然的风格。他还努力学习邹韬奋,学习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人民生活联系紧密”的风格。 年龄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改革开放初期的林放步入老年,他的专栏杂文也更为纯熟。他说:“文风和年龄有关。年轻时,少年气盛,文

6、章喜欢写得露一点,气势大一点,越尖锐越好。现在年龄大了,希望写得朴素些、平淡些。当然不是四平八稳,而是尽可能深刻些,但又不是板起脸孔训人,像谈家常那样,潜移默化,于平凡中见风采。 ” 未晚谈等杂文专栏很好地体现了“短、广、软”这一指导思想,它所发议论容易引起广大读者共鸣,深受他们的欢迎。 二、敏锐的感应神经 林放式杂文中大量脍炙人口的篇章,是怎样产生的?这要归因于他对国内外大事、社会百态和身边千变万化事物的认真观察并勤于思考。他平日坚持认真读报,注重听取重要报告,参与社会活动,留心人际交流,尽可能地接触平民社会。他不仅是位德高望重的老报人,也是密切4联系群众的社会活动家。 林放曾说,最重要的是

7、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关心人民的衣食住行,知道群众的种种想法。他的确是这样努力的。他经常参与社会活动,深入了解事物实情,处处留心群众意愿。他喜欢亲近平民是有名的。他说:“每天早上,从后门出来,泡上一碗茶,就和街坊群众聊天,什么人都见得着,什么事都听得着。 ”那各色人物各类事件就是这样进到他的专栏杂文里。当年在重庆时,他每天晚饭后都要坐茶馆,与一帮朋友见面,海阔天空议论一番。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喝完茶,回到报馆里,每天来它一段,真是精彩!”林放喜欢坐茶馆,一时成为新闻界的新闻。后来连毛泽东都知道,要求他不仅泡茶馆,还要多接触工农群众。 后来他回到故乡温州,作两个多月的考察调查;奔赴徐州,了解

8、古今战场今昔变化;定期行脚上海市郊区,倾听社员的呼声。他不仅采写了通讯我自故乡来 徐州之旅 春郊行脚 ,同时获得大量社会信息,储备不少杂文素材。 林放接触群众的另一条途径是读者来信。林放说:“每天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是我的职业也是习惯。 ”这里自然也包括读者来信。他总是从中了解读者的要求、愿望和需要,从而不断提高办报水平,获取杂文题材,充实杂文生命力。 未晚谈不少题材,就是从读者中来的。许多杂谈就是根据读者来信立意设论的。 林放还特别善于从报纸、文件等材料中提炼出杂谈题目。他自费订阅了许多报纸,每天阅读。对文件也细心阅看。他晚年听力不太好,但对重要报告仍认真听取。由于熟悉和掌握政策,使得他能随

9、时发现写作5题材,掌握每个阶段发表言论的时机,确立对每一事物的立场、观点。他在动笔之前中说:“文件好比是一种勘探地下宝藏的仪器,掌握好这仪器,在实际生活中,就能触景生情,见机行事,发现平时见惯的事物,也有新意可谈不至于视而不见,见而不议。 ” 文中还谈到如何选题:“多从四面八方想一想,便会发现有些题材人家还未注意,有些意思人家没有作为重点来发挥,有些题目、道理都被人家说过了,但是我手里还可以补充一些感性的材料,谈得更具体更形象一些。 ”正是有了对国内外社会生活敏锐的感应神经,催生了他一个连一个的杂文选题。 三、厚实的思想文化根底 受过良好的教育,勤读书,多思考,加之丰富的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让

10、林放积累了厚实的思想文化根底。早在中学时代,1924 年至 1928年,即 14 至 18 岁这五年中,他浏览和阅读了大量新书刊,接触和吸收了许多新思想,对他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方面在他望乡之情一文中有详细的记述。他不无遗憾地说这期间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读课外书上,中学的正式课程没有很好学习。但“免于死读书,香花毒草都接触过,多少有点免疫力,经常地思考探索,不至于轻信一家之言。这对于我后来走上新闻工作的道路未始没有帮助。 ”他就读上海公学大学部经济系时, “学着走韬奋的路子” ,开始撰写言论,给许多报刊投过稿。大学没毕业就到南京朝报写言论。 30 年代末至 40 年代末,他在

11、重庆新民报和上海新民报晚刊担任负责人。此时他正当壮年,精力充沛,思想上也趋于成熟。他自称“卖文的6无产者” ,体现出平民本色。从中学时期就养成的好读书、读杂书的习惯一直延续下来。凡是他能到手的书籍、杂志,没有他不看的。其中也包括不少进步著作、革命学说。鲁迅等人的作品自不必说,列宁和斯大林的传记他不仅读了,而且多次撰文推崇这两位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当时也在重庆,当然是他的必读物。特别是 1942 年,新华日报邀请他和张恨水、张友鸾座谈,双方有了直接的接触。同一年,陈铭德夫妇邀请周恩来、郭沫若赴家宴,他也在座作陪。1944 年 6 月的延安之行,更是影响他一生的大事。 解放初,他加入了民盟

12、,由无党无派人士变成了民主党派成员。这表明一种政治身份的选择,他最终确定了自己作为共产党朋友的身份。他是办报的,他是时评家,也许他觉得以这种身份写文章对党、对社会、对老百姓、对自己更为有利。 林放 50 年代中期在新民晚报提出“短、广、软” ,标志着他的办报思想已基本成熟。他努力使晚报贴紧生活,贴近百姓,成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报春燕。他具备了广博的知识,熟悉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的哲学思想,还掌握唯物论、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因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对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绝对与相对等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恰到好处。 改革开放以后,林放老人不计较“文革”中所受的冲击,重新

13、振奋精神,拿起了那支不同凡响的笔,大声疾呼,直至辞世。在这十三年里,他在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发表的文章近千篇,话题主要是“匡正时弊” ,也有“颂扬新人新事物” 。他的思想更纯熟,文字更老练,此时作7品代表林放式杂文的最高成就。 “赵老夫子也已年过七旬,看他去年的文章,似乎也有点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味道了。 ” 厚实的思想文化根底,对于他成功创作出数量众多、影响广泛的专栏杂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新华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90 页。 2辛岩“短、广、软”的来龙去脉 , 新民业务1993 年第 3-4期 3赵超构谈“未晚谈”的写作 1984 年 11 月 30 日 4赵超构新民晚报一九五三年以来的工作总结1957 年 5 月 31日 5余仙藻林放和他的杂谈 , 新闻战线1983 年第 1 期 6席文举赵超构谈言论专栏 , 新闻战线1983 年 4 期 7李普一种独立的存在 , 新闻业务1984 年 8林放杂文之味 , 文汇报1982 年 9 月 22 日。 9夏衍未晚谈?代序 。 10严秀林放文章老更成 ,人民日报 1983 年 9 月 27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