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理课堂教学推问的探讨大竹县周家中学 何述民提问是指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了解其学习状态,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学行为。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是想家、教育家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使用过这种方法。孔子使用提问方法进行教学,主张质疑问难,甚至将它作为教学前提:“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刀之何也已矣” (卫灵公 ) 。学问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孔子把“疑思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苏格拉底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和辩论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
2、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或为什么错了,而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是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缪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样交相争辩,最后迫使对方承认无知,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助产术” ,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学生。可见,人们用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张他们的能力,已经由来已久。实践证明,提问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控,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的陶冶。特别是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如何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地理课作为
3、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应善于设问疑难,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地理教学方法的一大改善,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教学中,缺乏相应教学用具及多媒体教学,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中的提问设置尤为关键,经过几年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惑,最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内”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何求知欲,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当然,要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本身要熟悉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按照教学大纲规
4、定的对学知识、思想品德、技能、能力的具体目标提问的难度。如我在讲完地球的运动时,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夏季何冬季的温度高低不一样?”学生学过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后,再来看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但毕竟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运用起来就不简单,学生还得经过一番认真思考。这样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难度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如在讲完世界人口一节时,可设置一连串的3问题:影响人口的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为什么人口密度大?东亚地区
5、人口稠密,是否合理?近年世界人口流动有哪些方式?劳动力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为什么?劳动力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有什么意义?人才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影响?上述七个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且使学生在克服重重困难中获得成功与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能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材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提出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信息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如在学习了欧洲西部的气候时,让学生分析地形、风带
6、、洋流对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这样可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回忆,并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二、问题的设置要新颖学习情境是指新颖的学习任务,新奇才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形成学习期待。问题的设置应注意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怎样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呢?一方面是从学习的内容上选择那些使学生感到新颖的知识设问。例如, “沪宁杭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我国的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类问题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换个角4度提问:“沪宁杭地区是一个煤矿、铁矿和电力资源很缺乏的地区,却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是为什么?”这样发问,学生感到特别新鲜,就会激发学
7、生思维的波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完成知识的固化和深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认识的不同角度或从师生活动的不同方式上。例如,我在讲东亚概述一节时,让学生了解东亚地区的范围,不是简单地提问“东亚包括哪些国家” ,而是问:东亚有哪些沿海国?哪些内陆国?有哪些半岛国?有哪些岛国?在学习澳大利亚时,在课堂导入时,利用 2000 年悉尼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夺取24 枚金牌的成绩提问:这次奥运会在哪个国家举办?这个国家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这个国家主要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有哪些?这个问题一下就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问题的设置应有广度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
8、功的欢乐。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既要考到难度和跨度,同时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所设的问题应能让大部分学生思考后可以回答得出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如在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中,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观察地形雨示意图。在学习条件一般的班级中,我设置的问题是:暖湿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抬升,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背风坡少雨什么原因?这样通过提问让学生观察地形雨示意图,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而在学习条5件好的班级,我直接提问:根据地形雨示意图分析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样的提问可让学生注重对地图的观察,培养学生通过读图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四、问题的设
9、置应注意准确度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精确发问,答案明确。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若提问: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这个问题答案可以是季节变化也可以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或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出现答案的多样性,学生就难以答出精确的答案。其次,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尽量避免出现答案为“是”或“不是” 、 “对”或“不对”的提问,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特点,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总之,无论是是讲授、谈话,还是讨论和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并要依据学生知识与能力情况,使这些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课堂提问,就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