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教育后进生刘春梅作为一名教师,每一学期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差生。教育好差生,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长远课题。下面让我来谈一下如何教育好差生。一、“差生 ”的类型 “差生 ”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具体分析。 另外,“差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 再则,所谓“差
2、生”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 差” 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 ”,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
3、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 、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
4、生” 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二、“差生 ”的心理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 的心理也不尽相同。1、恨。恨自己 “笨”,“不成器”,“不成钢” 。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 ,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不正视。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 欢乐”、“ 开心”就行,做一天 “和尚”撞一天钟。 3、悔。这部分 “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
5、而造成的某方面 “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 向导 ”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 中绝不占少数。 4、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 ,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 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 ”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这种心理 “差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
6、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 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三如何教育差生。(一)对他们要充满爱心和信任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过:“伸出充满热爱的双手,这就是英才教育。”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反之,则可能泯灭学生的天才。我们要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对后进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作家冰
7、心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亲切感能引起学生的接近感。教师要满腔热情、诚心诚意地关怀爱护后进生,每当他们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通过集体活动,培养互助友爱精神,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学习。我们教师爱护差生要象救火救灾似的,刻不容缓地去抢救他们,光停留在咬牙切齿地去咒骂、去怨恨,是达不到变破坏者为建设者这一目的的。如果教师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后进生,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当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多施雨露,少下风霜,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促使后进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前进。二要与后进生交心,做
8、他们的知心朋友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师必须经常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到后进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后进生广泛地接触,给予百倍的耐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后进生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多同他们进行情感性交谈。这种谈话方式往往话题自由,态度随和,可在学生心中激起强烈的情感波澜,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从而消除了畏惧心理,撤掉了心理防线,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做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
9、、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三要争取班干部、家长的配合学生生活环境主要是学校,但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时甚于学校教育。学生成长期正是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虽然他们要求上进,但由于年龄小,缺乏经验,因而不善于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和真伪,甚至还可能沾染一些坏思想、坏习气。所以,教师就要向学生干部、家长、班主任老师做调查了解,争取各方面的配合,找到恰当的教育学生的办法,让先进学生不断向后进学生传播知识和先进思想,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一道成长进步。四、要尊重他们当母亲抱起啼哭不止的婴儿,哭声便会嘎然而止,这是他潜意识中希望得到母亲的重视。学生也一样,他们
10、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这说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后进生工作的前提。后进生的自尊心时强时弱,教师应根据这一点,保护他们“极其脆弱的自尊心”。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极为小心,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但自己要尊重后进生,保护他们的自尊,还要教育其他同学也要尊重后进生,平等对待后进生,切不可挖苦、讽刺、打击他们,要与后进生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教师在教
11、育教学活动中,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了事,就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引导而是一味地训斥、指责、向家长告状等,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情绪,所以在与学生交谈时要注意引导。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才算是找到了错误的克星”。其实许多后进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内心里非常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安慰、保护、理解和尊重。尽快地加倍努力、迎头赶上,甩掉后进生的帽子。然而,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屡犯错误,往往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讥讽、挖苦、训斥、打骂、体罚,时常受到冷遇,使他
12、们人格、自尊受到极大损害,与学校、家庭、教师、家长间滋生对立情绪,认为反正被人瞧不起,破罐子破摔拉倒。由此他们失去前进动力,形成自卑心态。他们认为与其得不到家长、教师的关怀与温暖,倒不如从校外,社会寻求补偿失落的“爱“。通过哥儿们式的交友来增强一些“势力“等等,从某种意义说,后进生的自卑心态是希望改变现状,求得尊重。可以说,没有自尊心就没有自卑感,自卑感是自尊心的一种曲折心理反映。要上进,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痛苦的抉择,而他们长期形成的松散、懒惰的坏习惯,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上进心与惰性一对矛盾交织存在。一旦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就会退缩不前,
13、打退堂鼓,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往往容易复发旧“病“。表现不良行为习性的反复。教师一定要耐心把握时机,耐心进行思想教育,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不断给学生充气。差生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关爱,而是一种出自内心的尊重,这样才会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逐渐消除自卑心理。五、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宽容不是忍让,更不是纵容。只是当我们发现孩子做错事时,我们首先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不是,从孩子和大人的不同角度谈问题,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当然,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学好、变好的过程。一个人要学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调皮而致后进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不受常规约束,顽皮、淘气,不接受师道尊
14、严,有时甚至向老师发难,这些正是他们个性的反映,其中,很可能蕴藏着创造潜能。因此,班教师决不要讨厌,训责打击,即使有时弄得老师下不了台,也要容忍爱护,耐心指教,以免压抑人才。对于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后进的,我们更要有爱心和耐心,让他们相信这是暂时的,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克服自卑,不以暂时的成绩差而自暴自弃,培养其健康心理,相信自己迟早会爆发出某方面的创造才能。为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改变教师居高临下的习惯态度,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多数后进生学习上缺乏正确而强烈的动因,对学习没有兴趣和进取心,多数是被动和盲目的,多数后进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造成想学知识,但又学不好,久而
15、久之,他们就把兴趣转向自发和自流,转向低级、狭窄和短暂的方面,对某些事情总感到是个谜。时刻想亲身体验一番,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猜奇心理,你越规定限制,他越感到神秘新奇,也就越想要弄个究竟。如果我们教师能理解后进生的这些心理矛盾,对后进生多一份理解,我们有时就不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后进生多一份宽容,付出我们真诚的关心,因为后进生早已习惯了呵斥、批评与讥讽,所以我们用真诚与尊重的心去关心他们,更能打动后进生的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沟通老师和学生情感的桥梁,在心理相容的情境中,教育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我想,如果做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的真诚去赢得学生
16、的信任,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做老师的,不管有没有表露,总是有点不太喜欢“后进生“。后进生就不能成才吗?否也。爱迪生、爱因斯坦、华罗庚等许许多多伟人小时候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清醒。作为教师,要积极挖掘后进生的潜力与特长,通过各种方式给后进生创造表现的机会。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才能,获得被他人尊重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增强上进心和自信心。后进生的缺点往往掩盖了他们的优点。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对于他们的闪光点,那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充分肯定,因为
17、这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美国著名作家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充分表明了赞扬所具有的独特教育方式的魅力。赞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倘若教师能够适时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钥匙,是挖掘后进生潜能的基础。事实证明:成功后的喜悦、满足,就是产生自信的动力,只有自信,才有竞争,才能积极进取,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多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多打基础,以便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肯定与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外活动中
18、我千方百计为后进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舞台,激励他们参与竞争,让他们体验成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当然,教育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比较棘手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后进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本着循序渐进的精神,注意工作的方法、方式,时时观察,常常提醒,多多鼓励,反复抓,抓“反复”,让后进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走出后进行列,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 ”。关心“ 优生” 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
19、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 差生” 的成长上。 总之,我们要用爱心感化他们童稚的心灵,用真诚去关爱差生,用理解去温暖他们脆弱的情感,用适当的方法去扭转他们似是而非的观念,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只要我们找对方法,有的放矢,才能教育好每一个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