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彝良县柑桔低产园改造的思考摘 要:通过对彝良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与制约因素分析,提出彝良县柑桔低产园改造的思考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柑桔;低产园;改造 柑桔是彝良县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现有面积约 906 .67hm2,居第 2 位,常年产量在 275300 万 kg,平均单产只有 225275kg/667m2。就是在主产区白水江流域,平均单产也仅 7501000kg/667m2,产值也仅 1500 元/667m2 左右。而在白水江流域内,柑桔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1 彝良县柑桔低产园的形成原因 1.1 柑桔低产树(低产园)的标准 关于柑桔低产树(低产园)的标准,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尚无明确的标
2、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产区、不同的时期对低产树(低产园)确认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如 极宜于鲜食的脐橙与既可鲜食又可与加工的锦橙相比,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脐橙产量只有锦橙产量的 50%左右;又如以彝良县柑桔产区在盛果期的平均 667m2 产量仅 10001500kg,而以色列全国的柑桔平均产量已达 2250kg/667m2,这根本不可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低产树(低产园)的。 一般而论,凡是产量低于 300kg/667m2 以下的小老树、旺长树、早衰树和衰老树均属于低产树(低产园)范围。 所谓柑桔低产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柑桔低产园,是指柑桔园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造成整个柑桔园的生物学经济产量偏
3、低的现象。广义上讲,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整个果园经济产值偏低的现象。 免费苗木求购信息1.2 彝良县柑桔发展概况 柑桔是彝良县的主要水果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1983 年搞水果区划时,曾在牛街芭蕉的黑洞沟上面发现了野生宜昌橙,说明彝良县有可能是柑桔的原产地 之一。目前其面积和产量均仅次于李子而居第 2,总面积接近 1 333.33hm2,常年产量在 500 万 g左右,主要分布在白水江、洛泽河沿岸一带,品种以红桔为主。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 严重,大小年现象普遍,群体产量不高。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柑桔生产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 20 世纪 8
4、0年代后期,随着全县扶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政府在柑桔生产上加大了投资扶持力 度,彝良柑桔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县农业局成立了水果技术指导站,加强了对柑桔生产的专职管理,并在栽培管理技术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如改原来 的高空压条为嫁接育苗,极大地提高了苗木培育的速度和质量,推动了柑桔生产发展进度,同时还培训出一批柑桔嫁接能手;其次是改变了原来的树根脚施肥为树冠 滴水线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肥效;第三是改原来不修剪或用刀砍为科学修剪,改善柑桔园的个体营养分配和群体光合作用,减少大小年发生现象,提高了柑桔 的产量和品质;第四是加强的病虫害防治,减少了经济损失;第五是从县外引进了大量的新品种,如
5、温洲蜜柑、克拉斯脐橙、四瓣辣子花、椪柑等品种,从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群体品种搭配,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第六是推行了低产果园改造,提高了果园经济效益。 1.3 彝良县柑桔低产园形成的原因 1.3.1 树龄老化。众所周知,柑桔和其它多年生果树一样,都必须经历苗期、幼树期、盛果期和衰老期等几个阶段,这是自然规律,果树一但进入衰老期后,产量会随着树 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从而形成低产果园。柑桔树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寿命一般为 6070 年,这因品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的也可以生长到 100 年以上。常 年经人为修剪后的柑桔树,寿命较自然条件下短,一般为 3550 年。 1.3.2 田间管理不当。农村人都知道
6、,作为一年一季的庄稼来讲,都有“三分种,七分管”的说法,而果树是多年生植物,其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生产上常见的管理 不当有以下见方面:(1)苗木不一致。建园时苗木的大小不一,群体生长过程中出现大欺小的现象,整个果园在投产后,长势不齐,群体产量不高。 (2) “小老 头”现象严重。幼苗期肥水管理没跟上或受套种作物影响,现出了部分“小老头”现象,造成群体产量不高。(3)种植密度过大。在彝良县的柑桔主产区,绝大部 分果园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发展起来的,农民总想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多种一些果树,在政府实施扶贫攻 坚工程中,苗木不用自己花钱,普遍存在种
7、植密度过大的问题,在白水江沿岸尤为严重。由于密度过大,群体光照不足,个体间为了争光而竞争向上生长,被遮荫树 枝和果实较多,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形成低产园。(4)施肥不当。一方面是施肥的方法不当,虽然经过这些年的技术培训,总体施肥技术有了很大提 高,但生产上确实还存在将肥施在树根脚的,这不仅影响了肥效,而且还加重了树根脚的病虫为害,不但影响当年产量,同时也加速了树势的老化,形成低产。另一 方面是肥料的搭配不合理,果树对土壤中的营养吸收,在各元素之间是有一定比例的,某种元素的过多或缺少都会影响到对其它元素的吸收,从而造成树体营养不 良,形成低产。(5)修剪不合理。果树的修剪,从个体来说,
8、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改善树枝间的营养分配,从而提高生物学经济产量。从群体来说,是 为了改善群体通透性,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群体总经济产量。在修剪时既要考虑个体条件,又要兼顾群体需要,如果只从单方面考虑都会影响群体产量。 (6) 采果时间过晚。由于在彝良县柑桔产区的红桔面积过大,成熟相对集中,有的农户为了让当年的柑桔有个好价钱,就让果实在树上多留一段时间,成熟了也不采摘, 这样不仅影响来年的花芽分化,造成减产,而且还加速了树的老化,缩短树的寿命。 1.3.3 病虫为害严重。在 19811982 年全县搞作物病虫害普查时,省市的专家曾对彝良县的柑桔病虫害作了一个评价,说“彝良县的柑桔病虫
9、害,简直就是一个活 的标本库,除了黄龙病等少数几种检疫性病虫害没有外,几乎是应有尽有” 。由此可见彝良县柑桔生产上受病虫为害的程度,从这些年的统计资料看,每年因病虫为 害而造成损失均在10%20% 之间,个别年份竟达 30%以上,受病虫为害后的果园,不仅影响当年的柑桔产量和品质,而且也加速了果树的衰老死亡。 1.3.4 品种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愈来愈高,在对柑桔果品需求量逐步增大的同时,对其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适合人们消费口味的柑桔栽 培新品种不断涌现,促进了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缩短了更换时间,而彝良县目前的柑桔当家品种仍然是红桔,它的最大弱点是成熟期相对集中,不耐贮藏,风味虽 佳,但容易上火。所以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价格相对较低,即使遇到丰产年,总体经济收益不高,出现丰产而不丰收的现象,使果园轮为低产园。 2 低产园的改造方法 2.1 嫁接换种 这是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可以充分利用原柑桔的发达根系,继续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促进接穗迅速生长发育。一般选用 优良品种枝条当年嫁接,第 2 年就可以挂果,最多影响 12 年的产量。但它的缺点是只适宜于幼树或壮树的改良,对于衰老树一般不用此法,而且需要一定的嫁接 技术,工程量也大,特别是对壮树的嫁接改良,生产上多采用高接换种形式,工作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