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0144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寡人之于国也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则 无 望 民 之 多 于 邻 国 也 通“ ” ,释义: 2 颁 白 者 不 负 戴 于 道 路 矣 通“ ” ,释义: 3 涂 有 饿 莩 而 不 知 发 通“ ” ,释义: 4 直 不 百 步 耳 通“ ” ,释义: 5 狗 彘 食 人 食 而 不 知 检 通“ ” ,释义: 二、一词多义1、数 数罟不入洿池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数: 2、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直

2、: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 理直气壮 直: 3、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 主人忘归客不发 发: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发: 百发百中 发: 4、兵非我也,兵也 兵: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兵: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兵: 穷兵黩武 兵: 5、胜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 驴不胜怒,蹄之 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胜: 6、加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臂非加长也 加: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 樊哙负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加: 7、食鱼鳖不可胜食 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3、 食: 谨食之 食: 8、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于: 寡人之于国也 于: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 则移其民于河东 于: 9、之王道之始也 之: 寡人之于国也 之: 填然鼓之 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之: 10、以请以战喻 以: 以时入山林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三、古今异义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古义: ;今义:泛指河流。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3凶:古义: ;今义: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3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 ;今义:行走。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以:古义: ;今义:常连用,表示同意。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 ;今义:

4、保养身体。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填然鼓之 鼓: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 、丧: 、死: 5谨庠序之教 谨: 6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移: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非我也,岁也。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申之以孝悌之义。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8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劝学4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 ” ,释义: 2君子生非异也 通“ ” ,释义: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 ,释义: 通

5、“ ” ,释义: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 ,释义: 二、一词多义1、利金就砺则利 利: 非利足也 利: 2、明知明而行无过矣 明: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明: 火尚足以明也 明: 3、望吾尝跂而望矣 望: 日夜望将军至 望: 先达德隆望尊 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 望: 4、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 而见者远 而: 锲而舍之 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 5、者假舟楫者 者: 不复挺者 者: 6、焉风雨兴焉 焉: 圣心备焉 焉: 7、于而寒于水 于: 5取之于蓝 于: 8、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之: 三、古今

6、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古义: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黄泉:古义: ;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古义: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 ;今义:指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或某物身上。6金就砺则利金:古义: ;今义:金子,黄金。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 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曲: 6登

7、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高: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善: 9用心一也 一: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6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过秦论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外连衡而斗诸侯 通“ ” ,释义: 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通“ ” ,释义: 4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仟佰之中 通“ ” ,释义: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通“ ” ,释义: 6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通“ ” ,释义: 7孝公既没,惠

8、文、武、昭襄蒙故业 通“ ” ,释义: 二、一词多义1、及非及向时之士 及: 及至秦始皇 及: 2、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 追亡逐北 北: 3、制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制: 履至尊而制六合 制: 4、兵赵奢之伦制其兵 兵: 收天下之兵 兵: 行军用兵之道 兵: 5、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亡: 追亡逐北 亡: 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 76、举包举宇内 举: 西举巴、蜀 举: 7、利因利乘便 利: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利: 8、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 9、因因遗策 因: 因利乘便 因: 因河为池 因: 10、之不爱珍器

9、重宝肥饶之地 之: 赵奢之伦制其兵 之: 商君佐之 之: 聚之咸阳 之: 三、古今异义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义: ;今义:认为。2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古义: ;今义:指山东省。3皆明智而忠信明智:古义: ;今义:通达事理。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河:古义: ;今义:河流。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古义: ;今义: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6于是六国之士于是:古义: ;今义:连词,表承接关系,用在后面的分句里。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 8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绳: 3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 、响: 、景: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

10、藩篱 北: 6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 7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 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 、弱: 9追亡逐北 亡: 、北: 10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铸以为金人十二。5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6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师说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 ,释义: 2或师焉,或不焉 通“ ” ,释义: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通“ ” ,释义: 二、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 巫医乐师百

11、工之人 师: 9吾师道也 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吾从而师之 师: 2、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 3、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 4、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 5、贤其贤不及孔子 贤: 师不必贤于弟子 贤: 尊贤而重士 贤: 6、无孰能无惑 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 7、之择师而教之 之: 郯子之徒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之: 句读之不知 之: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之: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之: 8、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

12、矣 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其: 其可怪也欤 其: 9、乎10其皆出于此乎 乎: 生乎吾前 乎: 固先乎吾 乎: 10、于耻学于师 于: 其皆出于此乎? 于: 于其身也 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 不拘于时 于: 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圣人之所以为圣所以: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4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义: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6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义: ;今义:“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 ;今义:大多数人。8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 ;今义:初级正规教育学校。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吾师道也 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 3小学而大遗 小: 、大: 4吾从而师之 师: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