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0225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无锡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无锡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无锡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无锡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无锡市气温变化特征和城市化的影响分析摘 要 利用无锡市 1959-2003 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拟合和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无锡气温和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针对气温异常的冬季和夏季,给出了典型距平场。经过分析认为,形势场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气温演变。在分析气温变化原因时,着重比较了城市化和观测环境恶化对气温的影响。关键词 无锡市气温变化 城市化影响中图分类号 P423.3+4 文献标识码 A引言 IPCC2001 完成出版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根据地面气象仪器观测结果,1860 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 0.60.2 ,这种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

2、起的。我国增暖趋势与全球增暖大体一致 1-4,但是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和不同的地域特征 5-6。 1有不少文献研究了江苏冬夏气温特征。文献 7-8经 EOF 分析发现,江苏省11 个地级市的冬夏气温距平场第一主分量的方差贡献达 91%和 95%,说明江苏省冬夏气温异常有相当的同步性,但还不是完全一致。文献 9分析了南京地区 50 a 冬夏的气温特征,指出南京盛夏高温减少,冷冬几率降低。这些文献对于了解江苏气温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们仅仅讨论了冬夏的演变情况,对于气温年内的连续变化特别是春秋季节的变化没有分析。而且对于苏南地区的气温特征也没有专门研究。苏南地处南京和上海之间,经济发达。

3、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经济区的区域性气候特征值得关注。无锡市地处江苏南部的苏锡常经济区中部,北临长江下游,南靠太湖,无锡市的气温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苏南区域特征。IPCC2001 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还指出,最近 50 a 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有些文章 11-13对我国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作了分析,赵宗慈 11指出大城市增暖明显;冬季增暖,而夏季变冷。任福民 5等指出,最低气温上升明显,特别是冬季的最低气温上升幅度最大。本文分析了无锡市气温增暖的特点,讨论了城市化和环境恶化对气温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本文使用的资料为 1959-2003 年无锡市及其所辖的江

4、阴市和宜兴市共三个站逐日平均气温、日极端最高气温、日极端最低气温。 500 hPa 高度场为NCEP/NCAR 提供的全球再分析 2.52.5逐月平均格点值,时间长度为19592003。本文所谓的“平均” ,是指将每个时间段(例如年)的逐日值(例如最高温度)累加后除以该时段的总天数得到的值。使用谐波分析检查无锡气温在整个时段上的主要周期。2 气温的时间序列及变化特点2.1 方差为了了解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对于气候状况的偏离程度,根据方差计算公式计算出无锡市 1959 -2003 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方差,结果见表 1。表 1 1959-2003

5、 年无锡市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年最低气温及其方差Table 1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s of WuXi and their square differences温度值/ 方差年平均气温 15.7 0.37年平均最高 20.1 0.32年平均最低 12.0 0.51由表 1 可见:平均最高气温的方差最小,表明最高气温的变化最靠近平均值,无锡地区的最高气温在 45 a 中变化小;而平均最低气温的方差最大,表明最低气温的变化离开平均值较远,无锡地区的最低气温在 45 a 中变化大。2.2 气温变化的线性趋势2.2.1

6、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 1 给出了无锡市气温变化、线性拟合和谐波拟合图。其中曲线()为无锡市 1959-2003 年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可见,60 年代中期以前和 90 年代以后,温度偏高。而 60 年代中期以后到 80 年代,气温偏低。研究时间内的气温呈现前后高、中间低的分布,与文献 10中苏中和苏南区同期的气温分布特征一致。直线()为线性拟合线。拟合直线 T= -33.0+0.025 t, 其中 T 为气温(单位:) ,t 为年份(1959-2003 年) 。即无锡市 45 a 的年平均气温的线性上升率为 0.025 /a,远远大于文献 10的 1951-1990 年江苏中南部百年平均上升率

7、0.006 /a ,与文献 11全国大城市 1951-1989 年增暖趋势 0.012 /a 相比,也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文献 1011研究的时间段是 1990 年前,和本文研究的时间段不一样。同时推测,90 年代以后气温上升率可能比 90 年代前大得多。计算无锡 1990-2003 年线性上升率为 0.066 /a ,是总时段内气温上升率的两倍多。可见,90 年代以后气温增暖幅度比 90 年代前要大。原始气温序列 线性拟合 谐波拟合Fig.1 Temperature changing of WuXi in recent forty-five years, its linearity trend

8、 and its wave simulating2.2.2 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为了了解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分析了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变化及线性拟合趋势,发现冬季气温线性增幅最大,夏季增幅最小,冬季线性增长率为每年增加 0.040 ,而夏季每年增加 0.017 。春季和秋季气温增长率介于冬夏之间,分别为每年增加 0.031 和 0.024 。可见,气候变暖最大的贡献者是冬季变暖。夏季同样表现为增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增暖这个结论和文献 10的结论不同,文献 10的夏季平均气温是下降的趋势。结论不同的原因也是所取时间段不同。这实际上反映了 90 年代以来,不仅是平均气温和冬

9、季气温明显上升,原先处于下降趋势的夏季气温,也呈现上升趋势。2.2.3 日较差变化趋势和年平均气温一样,45 a 来,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线性趋势也是上升的。从气温日较差可以反映出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的相对变化。气温日较差是指日极端最高和日极端最低气温的差值。结果显示,45 a 来,气温日较差的线性趋势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 0.015 。可见,最低气温的增温量大于最高气温。因为最低气温大多出现在夜间,最高气温大多出现在白天,也可以说,夜间的增温量大于白天。 2.3 无锡年平均气温序列谐波分析做谐波分析是在时间域上分析整个气温序列中的最主要周期。用正弦波的叠加,拟合无锡 45 a

10、平均气温变化,其中波数为 1,2,11,12,21(周期分别为 45,22.5,4.1,3.8,2.1 a)五个波的方差贡献达到 80.3%,见图 1 中谐波拟合曲线() 。但是这些周期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无锡气温变化中非周期性趋势占主导地位,即气温变化中有很大部分是由线性增长趋势所决定。2.4 冬夏气温异常时,相应的环流场特征气温和气温的异常变化受天气系统的直接影响。气温异常的月份,大气环流场的表现应该不同于气温正常的月份。那么,气温异常时,大气环流场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考虑到冬季和夏季影响苏南地区的天气系统不同,并且冬季和夏季气温异常对人们生活影响大,这里分别讨论无锡冬季(12 月、

11、1月和 2 月)和夏季(6 月、7 月和 8 月)气温异常情况下,大气环流场的特征。45 个冬季分为暖冬,冷冬和正常冬三种。其中暖冬按照高出常年冬季平均气温 0.5 确定,共有 16 a;冷冬按照低于常年冬季平均气温 0.5 确定,共 12 a;正常冬气温在常年冬季平均气温 0.5 及以内,有 17 a。同样方法确定炎夏,凉夏和正常夏。45 a 中,炎夏 11 a,凉夏 15 a,正常夏 19 a。对同时段的 500 hPa 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暖冬时,在南北半球极区高度场均比正常年份偏低。表明极区冷空气堆积不向南扩散。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同样表现为三槽三脊形势,但是东亚大槽比原来的

12、偏东、偏浅,北美大槽偏东,欧洲槽偏浅。从暖冬的距平形势场看(图 2b) ,出现了三高三低的偏差中心,这三高三低区域正好位于正常场的槽后槽南和槽前槽北,从而使得正常场的槽东移、减弱。距平场偏差中心最大为 20-30 位势米,槽后偏差大于槽南的偏差,即槽的东移比减弱更明显。东亚大槽西南部的位势偏高区域包括了我国所有地区。可见,在冬季,从全球环流形势看,低槽位置偏东、偏浅使得无锡地区气温偏暖;从东亚形势看,500 hPa 高度场的位势高度值比正常年份高时,无锡地区气温偏暖。考察冷冬 500 hPa 高度场的特征,与暖冬时的特征相反。极区位势高度偏高,中高纬度的三槽比正常年份偏西、偏深。冷冬距平场(图

13、 2a)中,三高三低的偏差区域位于正常场的槽前槽北和槽后槽南,从而使得正常场的低槽西移、加深。值得注意的是,与暖冬不同,冷冬时,东亚大槽的加深和偏西同样明显。暖冬和冷冬形势场上的相反特征正好说明了环流形势场对于暖冬和冷冬的决定性意义。炎夏时,极区高度场普遍偏高。这与暖冬时极区高度场偏低不同。中高纬度表现为四高四低形势。太平洋中部槽比正常场偏浅。从偏差场(图 2d)看,太平洋槽的槽前槽后均表现为偏高。凉夏时,距平场(图 2c)在极区表现为一高一低。偏低区域位于东半球,偏高区域位于西半球。太平洋槽前槽后均表现为偏低。这与炎夏时也相反。苏南地区位于太平洋北部偏低区域范围内。从以上分析可见,暖冬和冷冬

14、的形势场特征是,西风带大槽包括东亚大槽减弱、东移(暖冬)和加深、西移(冷冬) ;炎夏和凉夏的形势场特征是,太平洋北部区域高度场偏高和偏低,也可以说,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部偏强北伸和偏弱南退。形势场对于冷暖冬夏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可以说,冷暖冬夏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大范围形势场。图 2 无锡市异常冬夏 500 hpa 距平场(a)冷冬 (b)暖冬 (c)凉夏 (d)炎夏 Fig. 2 The 500 hPa height-anomaly in WuXi (a)cold winter (b)warm winter (c)cold summer (d)hot summer为了了解形势场对气温的决定性意

15、义有多大,本文进一步计算了冬季和夏季特征区域高度距平和冬夏气温距平的相关。根据以上异常冬夏距平场的形势特征,冬季特征区域取(20 50 N,60 150 E),夏季取(30 60 N ,120 E150 W)。计算结果表明,冬季相关系数为 0.77,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 0.01 的 t 检验。而夏季相关系数 0.27,关系较差。可以认为,形势场的异常至少部分决定了气温的异常演变。3 无锡气温变化的原因分析3.1 无锡和全球、上海、南京的气温变化率比较无锡地区最近 45 a 来的气温变率和全球同期气温变率基本相等。无锡气温 45 a 线性趋势为每 10 a 上升 0.25 ,而全球平均每 10

16、a 上升 0.20 。无锡气温变率居于上海(0.29 /10a )和南京(0.10 /10a )之间。从形势场和全球、周边气温的比较来看,无锡气温升高与气候大背景有关。除此以外,还可能是城市化导致增暖。3.2 许多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工业化有关余晖等 12通过研究兰州和上海的增暖指出,我国城市气温中,除了 CO2等温室气体的行星尺度影响因子外,还含有局地城市化影响的贡献。在长三角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大,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不容忽视。就是说,在南京、无锡、上海的增暖中,城市化的影响应该占有一定的份额。3.2.1 城市化、工业化对气温的可能影响城市化、工业化对气温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17、来考虑。一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区扩大。我们知道,风向玫瑰图表明,风向在任何方向都是有出现概率的。如果观测环境没有恶化,城区扩大的结果,使得当观测场处于下风方时,热岛效应通过风力的传送影响器测气温的可能性加大,影响时间加长。二是城市发展,空调的大范围使用,使得冬季城市多了许多小冷源,夏季多了许多小热源。应该说,夏季空调对外环境增温的影响更加明显。冬季空调设备机组运行能耗散发的作用降低了空调作为冷源的作用。 三是城市夜间光源增加,白色或黑色路面增多,楼房变多变高。夜间霓虹灯和灯箱广告牌增加,主要增加夜间的气温。相比土壤路面或草坪,白色路面主要是白天反射太阳光增多,黑色路面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多,温度高

18、,对外界热辐射也多。所以在白天,白色和黑色路面对气温的作用都是使气温升高;在傍晚到上半夜,黑色路面还有增温作用。房屋外墙的热辐射和光反射,作为热源,也是增加白天和夜间的器测气温。四是大气污染的问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对环境起到增温的作用,而颗粒物是阻挡太阳光辐射和地面对外辐射的作用,所以会降低白天气温,增加夜间气温。当然,要想把这些作用引起的气温异常从实际器测气温中分离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2.2 以无锡站数据为标准,分析江阴的异常情况丁一汇指出,在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幅度中(0408),自然的气候变率有多大仍不清楚。因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量值也不可能定量地确定。本文用江阴站 10 a 的数据来比较城市化和观测环境恶化对气温的影响特点,试图确定城市化的影响有多大。无锡地区有三站:江阴、无锡、宜兴。地理位置分布为:江阴最北,在无锡北部 40 km 左右;无锡居中;宜兴最南,位于无锡西南部 50 km 左右。 江阴和无锡的气温相关性最好。计算江阴、无锡和宜兴的 1959-1992 年平均气温序列相关系数可知,江阴和无锡气温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了 0.97。从逐月平均气温序列的相关来看,江阴和无锡的相关也最好,而冬季的相关总体好于夏季。以上气温相关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 0.001 的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