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几点想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10361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现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几点想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现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几点想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现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几点想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现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几点想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现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几点想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谈现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几点想法摘要:防范银行会计风险,须严把会计工作岗位并从严管理。对在会计工作中有章不循、有令不止、有法不依、思想不纯的人员坚决予以撤换;对于在岗位考核中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责令其下岗或另谋它职,从而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战斗力和整体素质,从人员素质角度堵塞银行会计风险的漏洞。 关键词:银行;会计风险;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系统;风险控制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从银行会计的一般原则认识银行会计风险 1.从真实性原则分析 一是会计账务处理失真,不少基层行为了追求部门利益或隐瞒经营问题,私设账外账, “放贷收息” ,假造会计凭证,乱用会计科目,乱摊成本,

2、编造虚假报表,擅自违规调表调账,将会计工作作为其掩盖违规经营和虚报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工具。二是信息披露不全面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例如,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会计科目设置没有考虑拆放同业的风险因素拆放(存放)同业科目,因而不能真实反映这类资产的风险情况;又如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代理业务,支付服务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发展迅速,但各行对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信息披露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衡量普遍不理想,不少国有银行或有业务仅停留在表外附注笼2统反映阶段,透明度差,风险性强,信息失真严重。三是贷款核算没能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状况。目前银行业贷款账仍多按“一遍两呆”分类法进行科目设置,难以反映贷款质量,风险的真实状况

3、。给某些银行采取贷款到期重办理借据,以新还旧的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留下了贷款事故隐患。 2.从谨慎原则分析 一是表内应收利息核算期限过长,应收利息的核算年限 97 年以前是三年,97 年、98 年分别改为二年和一年,2000 年由一年改为半年,而国外普遍只有三个月。在我国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付息能力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应收未收利息挂账时间过长造成了银行利息收入大幅虚增,由此,银行额外承担了大量税金和利润上交(又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普遍不足) ,因而银行只好用吸收的存款垫付税金。这种搞超额分配,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二是巨额银行贷款呆账积重难返,无法核销,导致银行风险高度集中,危机四伏

4、。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呆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按年末贷款余额的 1%提取呆账准备金,对已造成银行贷款损失来讲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第二,已造成实际损失的呆账,却因手续繁琐,条件严格,难以分期摊销,同时银行在利润指标的压力下普遍对打消呆账存有顾虑,从而导致呆账日积月累,风险得不到及时化解。日韩等国不良贷款长期积累导致银行倒闭的事实充分说明,不良贷款必须及时处理,否则任其沉淀,后患无穷。 3.从相关性原则分析 3目前我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三者组成。从这三种报表的构成看,似乎应能满足各方对银行会计信息的需求,但实际上,这套会计报表不

5、能完全反映银行当前经营上的“账款”不符的现象,使报表使用者难以据此准确判断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同时,目前的银行会计信息的采集过于注重对外的宏观会计信息,而对内向型的微观会计信息分析,反映不足;注重静态的,过去式的信息,而忽视动态联系的、尤其是可供预测的会计信息,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相关性不强,使用价值不高,难以满足银行管理部门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4.从重要性原则分析 目前银行会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财务成果的形成没有得到充分揭示,如利润中包含多少应收款成分,应收款项的质量状况如何,是否形成虚假收入等披露不够;第二,筹资渠道没有充分揭示,如银行经营的负债项目多少来源于合

6、理的筹资,有多少是依靠高成本筹资(如拆入资金) ,筹资成本与筹资活动是否匹配等;第三,代管物品及抵押财产没有充分揭示。代管物品及抵押财产是银行在某经营期间所拥有的一种物质保障,它可以用来抵御经营风险。而我国大多银行对自己所拥有的这种保障没有很好利用,一方面表现为对抵押物缺乏了解,甚至不清楚担保物的性质、价值、现状;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担保物的担保时间、担保时效了解甚少,相当多的担保因时效过期而失去保证作用。 (二)从会计管理角度认识银行会计风险 从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会计管理是导致银4行会计风险监控不力的重要制度因素。一方面,分级管理体制使作为经营主体的各分支机构部门利益膨胀。

7、有利润指标、支付保证、恶性同业竞争、职工福利等种种压力下,分支机构部门往往通过弱化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来达到其目的;目前,绝大数国有银行的会计管理系统仍维持分级管理原制,按行政区域分散核算,层层汇总上报,使会计工作实际处于地区分割状态,从而给人为地篡改会计数据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之门:加之基层行领导、会计人员“本地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使弱化会计职能的各种违法行为占尽了“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极易导致风险和损失。 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是导致银行风险损失加剧的一个直接原因。虽然近几年我国银行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空前关注,然而各银行却没有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8、使之系统化、程序化。一方面,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目前仍作为一个个被分解的单元分散在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如会计内控制度规定了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不相容业务的分离,业务程序的先后制约,但却未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的风险防范程序(一般应由目标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组成) ,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会计内控制度、信贷业务内控制度、资金内控制度,各居一方,缺乏有机的结合,造成计划部门为筹集资金而筹集,信贷部门为扩展规模而运用资金,财务部门为资金账务处理而核算三者分立的不良局面,严重影响了银行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营。 会计监督职能的弱休,给银行风险控制增加了新的难度。目前,我5国多数银行的会计工作还停

9、留在会计核算阶段,热衷于账务处理,对于资金运动过程的监督较为淡化(表现在对现金管理、大额支付凭证的审核、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等方面) 。对资金运转状况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反馈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更是与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相差甚远。这是银行会计部门管理上的一个严重的薄弱环节。 二、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具体建议与决策 (一)建立健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银行治理结构和管理会计体系 1.转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 所有者主体虚拟,往往使得企业的利益,利用会计系统监督各项经营业务活动的开展,会计风险防范等至关重要的问题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保证国家

10、控股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将国有银行推向资本市场,从而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使会计风险防范获得强劲的原动力。 2.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 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所谓大集中的三级核算新体制,是指全行实行由总行、大区核算中心、基层、基层分行三级核算主体构成的三级核算制。即在总行统一核算、统一会计管理的前提下,全行设置若干个大区核算中心(也就是分行数据处理中心) ,一个中心负责处理若干个(十几个直至几百个,视银行规模而定)基层分行的会计数据,也就是说基层分行业务处理的有关信息从一线柜台输机后,通过信息网络直接传送到大区核算6中心的主机进行数据处理

11、,由核算中心直接生成各基层行的有关会计报表,总行数据中心再根据大区核算中心传送的数据通过有关转换,汇并程序自动生成全行的会计报表。这种体制下总行制定的考核指标等直接面向基层分行。 (二)深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构建高效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 1.实现内控制度、资源的优化配制 要根据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程序,建立起相应的内控责任机制,如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稽核部门的日常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财务监测机制等。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必须注意树立三个观念:第一是内部控制的设计要从以防止银行业务人员工作差错为主转变为以银行风险防范为出发点;第二是树立全局观念,将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成各项制度、措施有机的联

12、结,既相对稳定,又能随环境、目标的变化相应能动调整的有机整体;第三是树立信息安全观念。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为内部控制有效与否最为关键的一环。 2.运行过程中的监控 首先,事前控制主要包括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及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反馈。有效的风险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利率风险率、资产收益率、贷款收息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备付率、流动比率等,分别从市场风险、资产状况、资本情况、流动性状况等方面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而要使这些指标真正发挥预警作用,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会计分析和信息反馈制度。一是形成分析制度。如可采取例会形式,每月或7每周对银行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3、,分析人员应来自各业务职能部门。二是开通信息反馈渠道。当会计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问题对会计分析例会的分析结果持很大异议时,可直接及时向会计主管人员及银行负责人反馈情况。其次,事中控制主要指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稳健性进行动态监控。银行管理部门应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观念。制定考核指标做到考核利润与监督稳健经营并重。要将风险指标作为主要责任指标之一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考核部门可根据各种指标、数据间的相互对应关系,根据指标值与警戒值的对比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发生反馈信息,敦促、监督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修正。 (三)加强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揭示,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1.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加强银行风

14、险防范 目前我国银行会计不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基本上提供了完整地反映银行表内业务会计信息,但报表项目的设置较为粗糙,不足以详细地披露与银行风险有关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在银行现有报表组成上增加现金流量表,以补充目前报表所难以反映的相关信息,即能够向使用者提供银行在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的情况,特别是能充分披露银行实行权责发生制,收入、利润中含有的应收未收成份造成的收入与支出在实际收付上不对称的有关信息。 2.建立有关“充分揭示”的责任制度 这是有效防范各级机构报喜不报忧,隐瞒关键问题、风险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一,按照会计核算的相关性、重要性原则,凡对本银行稳健经营8有影响的因素和事项均以必须按制度要

15、求由会计人员充分揭示。如资产运行质量状况;利润中的应收款比例及其状况、筹资的实际成本、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债权的保全情况,拥有担保物、抵押物的现况,重大事项的变更等。第二,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对影响银行稳健经营的主要因素或重要事项逐项落实相关责任人,要求其对这些项目的充分揭示负责,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奖惩来保证有关信息得到充分揭示。 3.不断完善银行会计科目体系 如将逾期拆放款项及衍生金融商品交易业务、代理业务等形成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纳入表内核算,使这些业务中所潜藏的风险得到及时,充分的揭示。 (四)贯彻银行会计制度的谨慎原则,为银行稳健经营创造必要条件 改革应收利息计提方法,消除大量应收未收利

16、息经营隐患。笔者认为,可以在不放弃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的前提下,根据信贷资产的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确定风险损失情况,对照人民银行制订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进行连续,动态资产分类。将属于正常关注类的应收贷款利息收入按现行的逾期半年以内的表内核算规定操作:其他类则以逾期三个月为限计算应收利息。一旦超过期限,原已入损益而实际并未归还应收利息都应即时转出,从而有效避免银行因收入虚增而垫缴税款、多交利润。 提高呆帐准备金提取比例,改革提取方式,完善呆账核销制度。首先可按照贷款风险分类的五次分类结果,计提相应比例的专项呆帐准备9金,以此弥补和抵御已经识别的信用风险。如对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及损失类的资产可依次按 0%、2%、15%、60%和 100%的比例计提呆帐准备金:其次是针对风险较大的某个地区、行业的贷款以及同样存在风险的拆放同业、融资租赁等专门计提特别呆账准备金,扩大准备金提取的比例及对象;当这几项准备金累积到一定的数额时,足以抵御问题款项可能发生的呆账风险损失之后,可不再计提呆账准备金;再就是要完善呆账的核销制度,改变现行核销程序过度繁杂的手续,将经确认已倒闭、已破产企业及超期时间过长(例如 5 年以上)的贷款列入首期核销对象,其他原因形成的呆账则列入二期对象,并按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额,在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基础上予以核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