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机化学考试大纲(化学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无机化学是化学系化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中学化学和以后专业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的目的: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必要的专业基础。二、考试方式(一)考试方法:笔试,闭卷,满分 100 分。(二)考试时间:110 分钟。三、试卷结构(一)题型及分数比例填空题 15% 判断题 10% 选择题 20%计算题 25% 简答题 30%(二)试题难易及分数比例较易 40% 中等难度 50% 较难 10%四、课程考试内容的基本要求和重点第一
2、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基本要求:氢原子光谱 波尔理论 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用 4 个量子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概率 概率密度概念,波函数、电子云图形。核外电子排布并确定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的划分。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考核重点:核外电子排布及确定在周期表位置,4 个量子数意义,原子轨道、电子云图形。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基本要求:化学键参数、分子的性质。离子键的本质和特征,离子晶体主要性质。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基本要点,并会处理一些问题。VSEPR 理论判断共价分子构型 。金属键理论并解释金属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和氢
3、键的概念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考核重点: 第二周期元素双原子分子分子轨道排布,计算键级,判断分子的磁性和稳定性。VSEPR 理论判断分子构型及杂化状态。化学键理论解释物质性质差异。第三章 晶体结构基本要求:四种晶体类型的特征,质点间相互作用力。 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定义及其与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应用。考核重点:四种晶体性质比较,正负离子半径比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应用。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基本要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四个最重要的状态函数物理意义及应用,初步讨论和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盖斯定律计算,吉布斯-亥母霍兹方程计算,
4、范特霍夫等温方程计算。rH 、 rG、rS 计算,热力学分解温度和反应温度的计算。考核重点:rH、rG、rS 计算,热力学分解温度和反应温度的计算。讨论和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盖斯定律计算,吉布斯-亥母霍兹方程计算,范特霍夫等温方程计算。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基本要求: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表示方法,从实验出发建立速率方程,并利用速率方程计算反应级数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 公式确定活化能、求算 k,理解速率方程基元反应的关系,初步讨论如何从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考核重点:实验出发建立速率方程,并利用速率方程计算反应级数和浓度
5、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 公式确定活化能、求算 k,理解速率方程基元反应的关系,初步讨论如何从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催化剂的催化原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与半衰期计算。第六章 化学平衡基本要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分压定律及气体扩散定律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计算,气体分子运动论基本要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考核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分压定律及气体扩散定律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计算,浓度平衡常数、压力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浓度温度压力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第七章 电离平衡基本要求:酸碱理论发展、拉平效应区分效应。PH 与氢离子浓度的换算,一元、多元
6、弱酸弱碱离子浓度的计算。缓冲溶液配制及计算。Ksp 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的条件。Ksp 与 S 的换算关系。考核重点:酸碱质子理论。弱酸弱碱离子浓度的计算。缓冲溶液配制及计算。Ksp 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的条件。Ksp 与 S 的换算关系。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要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运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计算平衡常数。电池表示方法,能斯特方程的应用。考核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标准电极电势意义及应用。能斯特方程的应用。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基本要求:配合物的基本
7、概念、命名。配合物的几何构型。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并能解释配合物的磁性、配位数空间构型和稳定性。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并说明八面体配合物的磁性、颜色、稳定性。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定义、应用、及其计算。了解配合物形成引起的性质发变化与应用。考核重点:配合物命名,构型。价键理论解释配合物性质。稳定常数计算。第十章 元素化学引论基本要求:非金属单质的结构特点,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主要化学性质。无机含氧酸的结构特点和酸性强弱的规律无机含氧酸盐的溶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水解性的规律。考核重点:非金属氢化物水溶液酸性、还原性、稳定性比较。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含氧酸酸性氧化性比较。碳酸盐热稳定性比较。第十
8、一章:氢和稀有气体基本要求:氢的性质和用途,氢气的主要制备方法。稀有气体的重要性质、用途。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构型。考核重点:氙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第十二章 卤素基本要求:卤素单质的结构、制法、性质、应用。卤化氢的还原性、酸性、稳定性变化规律。卤化氢的制备。氯的含氧酸的酸性及盐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溴、碘含氧酸氧化性。运用自由能-氧化态图判断卤素各氧化态的稳定性及转化关系。考核重点:单质在生理中的作用,F 2 Cl2 的制备,单质与碱反应。卤化氢的还原性、酸性、稳定性变化规律。卤化氢的制备。氯的含氧酸的酸性及盐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基本要点: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用途。氧化
9、物的分类、离域 键的概念。SO2、SO 3、H 2SO3、H 2SO4 和它们相应的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考核重点:O 3、H 2O2、S 8、SO 2、SO 3、H 2SO3、H 2SO4 结构,及性质。过二硫酸及其盐的氧化性。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基本要点: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N 2、NO、NO 2、HNO 3、HNO 2、NO 2-、NO 3-、白磷、红磷、P 4O6、P 4O10、PO 43-、结构。氮 磷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性质、制备、用途。砷锑铋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考核重点:NO 2、HNO 3
10、、HNO 2、NO 2-、NO 3-、白磷红磷、P 4O6、P 4O10、PO 43-、结构NH3、PH3 还原性,白磷与碱反应。硝酸的氧化性,砷酸的氧化性。硝酸盐热分解。第十五章 碳族元素基本要点:碳及硅的单质、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结构、制备与性质。锡与铅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及硫化物的性质;铅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碳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考核重点:金刚石、石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碳硅氧化物结构,硅卤化物水解,碳酸盐的热稳定性。SnCI 2 还原性,PbO 2 氧化性,PbC l2 、PbI 2、 PbS、 SnS 、SnS 2 难溶盐的颜色、酸碱性。第十六章 硼族元素基本要点:硼
11、铝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用途。缺电子性。硼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考核重点:硼铝的缺电子性(乙硼烷、硼酸、硼砂结构及性质) ,铝及化合物的两性。一价铊的稳定性。第十七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基本要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的保存、性质、制备、用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氢化物及盐类的主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锂铍的特性。考核重点:锂铍的特性。Na、K 制备。常见复盐的化学式和俗称。钾离子、钠离子鉴定第十八章 铜族元素 锌族元素基本要求:Cu、Ag、Zn、Hg 、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盐的性质和用途。Cu+和 Cu2+、 、 ;Hg + 和 Hg22+之
12、间的相互转化。A 族和B 族;A 族与B 族元素性质的不同点。考核重点:Cu +和 Cu2+、 、 ;Hg + 和 Hg22+之间的相互转化。汞的物理特性。ZnCl2 CuI、AgNO 3、CuCl 2、CuSO 4、HgCl 2、CuS 、HgS 的性质第十九章 过渡元素(一)基本要求:第一过渡系元素的价电子层构型的特点及其与元素的性质。钛副族、钒副族、铬副族、锰副族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考核重点:铬、锰的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第二十章 过渡元素(二)基本要求:Fe、 Co、Ni、的+2、+3 氧化态稳定性变化规律,及性质差异。熟悉Fe、Co 、Ni 的重要配合物 。铂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考核重点:Fe、 Co、Ni、的+2、+3 氧化态稳定性变化规律,及性质差异。熟悉Fe、Co 、Ni 的重要配合物 。第二十一章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基本要求: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的电子构型。镧系收缩的实质及后果。镧系元素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考核重点:镧系收缩的实质及后果。第二十二章 核化学基本要求:核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区别,能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式。核聚变和核裂变的特点,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考核重点:核聚变和核裂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