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茉莉花流传史巴罗版茉莉花的旋律在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中反复响起。然而,很少人知道的是,出产民歌茉莉花的中国在汉代以前是没有茉莉花的,这种长着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的植物是“舶来品” ,原产印度和波斯湾一带,一千多年前由阿拉伯和印度传入我国,最早见于福建、广东。如今,我国茉莉花的种植面积已 经占到世界种植面积的 65,年产量居世界首位。 茉莉花 “前身”歌词 清朝乾隆二十九至三十九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刊载茉莉花 “前身”歌词的出版物,是由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的木刻本。此刻本尽管没有曲谱,仅是当时民歌流传的记载,却是对后来的流传具有“基础
2、”意义的歌词。在缀白裘第 6 集卷一花鼓一折中的花鼓曲中,共有 12 段唱词,前两段词为: “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了他。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 ” 后来的人有的只用花鼓曲第一段唱词的重叠句“好一朵鲜花” ,便称为鲜花调 ,也有从第二段唱词“好一朵茉莉花”为基础发展的,便称为茉莉花 ,但二者都属于“同宗”民歌。清道光元年(1821 年,2另一说道光十七年即 1837 年),有一位“贮香主人”编写了一本小百科知识全书小慧集 ,其中收录了“箫卿主人”的鲜花调工尺谱,这是国内关于茉莉花最早的歌谱。其歌
3、词是:“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飘来飘去落在我的家,我本待不出门,就把那鲜花儿采。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卉怎及得他,我本待采一朵戴,又恐管花人来骂。 ” 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 “我从未见过有人能像那个中国人那样唱歌,歌声充满了感情而直白。他在一种类似吉他的乐器伴奏下,唱了这首赞美茉莉花的歌。 ”1804年,一个叫约翰?巴罗(John Barrow)的英国人在他编写的中国旅行记(Travels In China)中,称茉莉花 “似乎是中国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根据我国音乐理论家钱仁康考证, 茉莉花是“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 。 其实早在 1768 年(清乾隆三十三年),卢
4、梭的音乐辞典中就收有中国民歌茉莉花 。 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 年),巴罗来到中国,任英国首任驻华大使马戛尔尼伯爵的秘书。1794 年,巴罗卸任,途经广州返回英国。在广州停留期间,巴罗与使团听事官西特纳(Johann Christian Hittner)听到了茉莉花 ,非常喜欢,就把歌曲收入 10 年之后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中。 中国旅行记书中的茉莉花英译歌词,是该曲在欧洲最早的英文记载,此外,他在欧洲音乐史上最早对茉莉花采用五线谱记谱,3使西方人能够开始传唱茉莉花 。 巴罗在中国旅行记中写道:“这首歌朴素的旋律被西特纳先生记录了下来。据我所知,这首旋律在加上了引子、尾声、伴奏和
5、欧洲音乐中所有花哨的技巧后,在伦敦出版了。只是这样一来,这首歌再也不是中国朴素旋律的音乐标本了。因此我还它以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正像那个中国人演唱和演奏的一样。 ”从这段内容看,巴罗版的茉莉花比当时已经在西方传唱的其他版本更接近原型。与其后中国出版的小慧集中的鲜花调歌词相对照,两者何其相似,旋律也大体相同。 巴罗版茉莉花东归中国 巴罗的中国旅行记出版后的 120 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 1924年创作了自己生前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 ,这部讲述中国元代北京城里一位公主图兰朵复仇故事的三幕歌剧用茉莉花为音乐主题,使此歌更加风靡世界,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现在,人们很容易理解茉莉花的西传。钱
6、仁康认为,在 19 世纪中叶以后,外国入侵、洋务运动使得中国民歌通过各种渠道西传有了更多的机会, “而茉莉花在西方的广泛传播,则得益于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它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的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的结构,又能与西方的审美习惯相适应。 ” 进入 20 世纪, 茉莉花在西方进一步流传。钱仁康撰文说,1911年,英国作曲家班托克出版了各国民歌一百首 ,把茉莉花的钢琴伴奏写成一首二部卡农,并先后编入了两首中国歌曲 、 七首中国歌4曲而广为流传。在美国,1922 年博茨福德编的各族民歌集和 1937年格林编的各国歌曲集都收入了茉莉花 ,显示这首歌已经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198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茉莉花 ,并将其确定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 茉莉花更是被各国艺术家广为传唱。 今天在中国最普及的茉莉花词曲有两个版本,其中之一是江苏版民歌茉莉花 ,另一个版本是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里所记载的茉莉花 。普契尼在图兰朵中对巴罗版的茉莉花进行了重新编曲,让此歌风行西方,继而又“东归”中国。1998 年 9 月,导演张艺谋将图兰朵搬到了北京紫禁城太庙连演九场,吸引了全世界艺坛的目光,也再次掀起了海内外传唱茉莉花的高潮。 (南方周末8.14 李邑兰鞠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