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202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此时,传统语言的表达已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有别于中国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普及和在社会中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是一种时尚的大众传播方式,它因前卫和新潮受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网络语言也首先在青年人群中流传、普及,并逐渐影响社会,影响传统媒体。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首先在于它以一种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戏谑调侃的语态出没于传统媒体,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比如,在网络语言中,称“我”为“偶” ,

2、以“斑主”指“版主” , “美眉”指年轻漂亮的姑娘, “东东”就是东西, “菜鸟”意为电脑初学者,引伸为一切技能的初学者, “灌水”则指没有实际内容的聊天。 在语言的交流过程和在对传统媒体的阅读过程中,人们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预期。这种求新的心理预期使得年轻人难以坚持使用固定完整的语言本义。同时,汉语本身就是一种一字多义,一词多义,适用语2境非常宽泛的领会式语言,于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将汉字中的词语信手拈来,随意改造,或是与一些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新词表新意或新词表旧意的极富个性色彩的新词汇。这些伴随着社会新事物,极具原始生命力的网络新词汇一经出现,即因符合人们追求新奇的

3、心理而迅速被反映到传统媒体上。 这种影响在青少年类报刊、时尚类报刊上的反映尤为明显,如中国青年报穿插网络语言和卡通图像的爱情故事偶与 MM ,文图并茂,诙谐有趣,连载六十多期不断,既活跃了版面,又暗合了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再如安徽商报追求都市小资时尚情调的“橙周刊” ,曾刊登一幅图片,一老汉指着一只老旧的铜壶发问:“这是什么东东?” ,在版面信息的传递上,传统与时尚并存,庄重与诙谐并举,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快感。 人们在语言交流时有追求新奇的特点,大众传播交流工具之一的传统媒体在参与读者市场的竞争中,不可能对此特点视若无睹,而对网络语言采取排斥的态度。同时,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也缺少

4、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如“当” (down)表示从网上下载文件,“猫” (modem)指调制解调器等等,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这对丰富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益处。 网络语言进入传统媒体,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3使传统媒体进行语言表述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可选择更多的词汇更丰富地表达意思,被选择的词汇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新鲜性。如现在许多媒体的副刊、时尚、休闲版面上,发源于网络,有别于传统笔名的四字式、五字式笔名风行一时, 合肥晚报休闲时尚周刊曾频频出现的“半坡的小鱼” 、 “昔日青青” 、 “相山居士”和体育版面言论专栏出现的“晓和飞刀”等等

5、,这些笔名不仅符合青年人强烈要求表现个性的心理,还体现出丰富的、无以言说的内在涵义。如“半坡的小鱼”应是作者在虚拟的世界里渴望自由却在现实中陷入困顿的状态;“昔日青青”则表现出一种怀旧的情愫;而“晓和飞刀”则为现实中拘谨的性格渴望在江湖中行侠仗义,快意恩仇,表现出一种“大佬”的豪侠之态。 参与网络活动的人群以青少年为主,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有学生、教师、工程师、公司职员、医生和商人,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人和老年人,进入互联网的人群形形色色,他们绝大多数在参与网络活动的同时,又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每个时代都有来自民间来自群众的语言,对传统语言形成影响和冲击,并逐渐向媒体渗透,最后形成约定俗成的

6、新的表达方式,而使传统的语言表达逐渐弱化。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也不例外,如“酷”字,网络语言中的“酷”字,在保留本义使用的基础上,引伸出原本完全没有的新意,即“帅” ,而传统的语义表达反而相对弱化。这种新鲜的词语表达的新意,与潮流和流行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宽容有关。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浸润和4影响,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表达上的空间,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多元文化的交流,给新鲜奇异的网络语言提供了滋生与发展的宽厚的土壤。 近年来,许多主流媒体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并设立读者在线交流的论坛,如人民日报的“强国论坛” , 中国青年报的“中青论坛”等。这种纸质媒体与互联

7、网结合起来的做法促进了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传统媒体每每报道重大事件,常在论坛上激起较大的反响,网民也是读者们在论坛上就各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深入的讨论。这种深入的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传统媒体因此也经常将一些有见地的发言经过编辑加工后发表,虽经编辑的删编和整合,但来自网上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在传统媒体上或多或少地留下清晰的痕迹。 当然,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必须建立在传统规范语言的基础之上。由于网络人际交流匿名、隐匿的独特性,又由于网络的时尚和参与网络人际交流的主要是追求新潮和前卫的年轻人群,因此,网络语言在传承规范语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语言做出适度偏离,这种偏离有时是对传统语

8、言改造后的推陈出新,如前文所述,也有令人完全不知所云的荒诞与奇异,如用数字加符号加字母所进行的表意,像555,表示呜呜呜,哭; 526,表示我饿了;687,是对不起;88,是再见,56,表示无聊,还有.是笑哈哈;是眼睛;等等。如果网络语言仅是对规范的主5流语言做适度的、局部的和非系统性的偏离,传统媒体对此会做出有选择地接受,因为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本身即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与规范化背离;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其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加字母的网语表达方式和让大多数人群完全不知所云的“去菜一下” ,这种表述恐怕就只能限于在网上而且仅限于在“小众”之间的交流,很难登上传统媒体的大雅之堂。因此,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尽管有一个影响和渗透的过程,但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吸收不会不分良莠地全盘接受,它有一个甄选、保留的过程。 千百年来,语言一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形成影响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使媒体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简洁而新鲜。一般来说,传统媒体注重对规范语言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而网络语言则强调对规范语言的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继承和偏离的相互交融会使一些精辟的网络语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传统媒体,并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作者单位:合肥晚报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