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亚齐采访思考断片记者必须到现场 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必须在现场,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而作为摄影记者,更是必须争取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采访完海啸峰会后,我转道棉兰,于 2005 年 1 月 8 日晚上 10 点搭乘美军直升飞机才到亚齐。离 2004 年 12 月 26 日海啸发生已经过去 12 天,相比国际媒体泰晤士报 、 新闻周刊等,在第一时间上已经晚了。不过,那边的救灾工作还在继续,众多的灾民、国际救援组织、新闻记者都在那里。就在我 1月 13 日从亚齐回到棉兰的第二天,还在机场赴亚齐办理证件处碰到悉尼一名 65 岁的老记者要赶往灾区,他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说,西方不少报纸的记者没有
2、到过现场,文章写得同样很“牛”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文字记者不一定到现场。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无论安南还是鲍威尔,或者是沃尔福威茨,看了亚齐现场都说了:UNBELIEVABLE(不敢相信)!没有到过亚齐的人无法想象这里的情形。我来到了海啸发生地的 LHOKNQA 海边。整个场面让人心惊:空气中散发着腐尸的味道,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朝着一个方向倾斜,几棵孤独的椰子树随风飘摇。不禁让我想起安南视察后问的一个问题:人都到哪里去了? 记者的首要职责是告诉受众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事情,没有亲身经历,2记者是给不出生动和真实的报道的。你可以在宾馆或者办公室综合各种素材、采访所谓的专家,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所有这一切
3、如果不是建立在前方现场报道的基础之上,就是沙上建塔。 国际竞争要求专业化 这次采访中,因为东方早报只有我一个记者在亚齐,既要写文字稿、又要拍摄照片,每天下午 6 点多后就要往新闻中心赶。然后一直发稿至 12 点多。其实这段时间对摄影记者来讲是拍摄最佳时间,天将黑未黑,难民营的灯光也能传递出丝丝暖意,废墟的画面可以更出彩。但是这次采访中我基本没能利用这段时间。 摄影记者写文字稿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现场感强,文字具有可视性特点;而劣势也很明显,主要是可能不够深入、全面,缺少宏观思考。文字记者确定了一个题目,一般要准备 45 个采访对象,这些采访对象的形象价值和事件现场比起来差很多,所以往往不是
4、摄影记者需要拍摄的对象。此外在时间分配上也存在分歧,如果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一起行动的话,就会互相浪费对方的时间。 现在有人提倡摄影记者也要写新闻报道,文字记者也要拍摄新闻照片,我认为这在低层次的竞争中是可能的,但是在国际性的竞争中就不足取。专业化的特点就是分工细化, “全面出击”就会丧失专业性,最终牺牲报道质量。 3摄影记者需要独立作战能力 出国采访是一个报社财力乃至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随着报业发展,中国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地方媒体开始派出记者采访世界重大新闻。但在这次海啸采访中我感觉到,和西方强势媒体比起来,中国地方媒体基本上还停留在能出去就行的较低层次上。 国际新闻竞争除了
5、看能否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外,整体的人力、物力配备至关重要。灾难发生后,西方主要媒体都在事故发生 3 天之内到达现场,他们在人力、物力配备上我们更是望尘莫及。ABC 在难民营找到一对父子后,一直跟踪拍摄他们到棉兰寻找亲人的经历,甚至帮他们购买机票,包车前往难民营寻亲。 这次采访从办理签证到联系印尼有关部门办理证件,一直到棉兰和美军直升机联系,基本上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行动。虽然有不少遗憾,但是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为以后独立跨国采访积累了一些经验。关注灾难中的亲情 在亚齐的 4 天半里,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次人类的梦魇。我看到了生命的易逝,文明的脆弱。大片大片的断壁残垣,一具具无名的尸体似乎在提示着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多么的脆弱。我也体会到了人类的努力,我们战战兢兢地打着哆嗦,我们缓慢地起步,试图用行动去找回4人的尊严。在采访灾难的时候,摄影记者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哪里?基于传播的目的,应该把事实传递出去,这些满目创痍的镜头是无可回避的,必须拍摄。但是,灾难中的表现出来的人性更值得关注。在这次采访中,我着重拍摄亲情包括遇难者家属在废墟中寻找亲人遗物、医院里一家人互相安慰等。因为,人类共同的体温是对抗灾难,重建家园的力量来源。 (作者系东方早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