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艺术的至高境界是融会贯通评王祥夫山水画说实在的,我没有想到作家王祥夫还能作画,其画且能令人眼睛一亮!一个人能把文章做得那么到位已属不易,而那些花鸟虫鱼、高山流水,竟也能从他那双妙手下自由生长,层出不穷,从而让人感受花鸟草虫饱满蓬勃的生命张力和大自然的博大与灵气,它们与传统技法熔一炉而冶从而达到精光四射,这真是令人赞叹。 有评论家认为,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日益加深。我却以为,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摆脱尘俗喧嚣、亲近自然的愿望会变得更加强烈。也就是说,山水画的受众只会更多,不可能变少,因为它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空间,还能让观赏者“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
2、王祥夫的山水画,就让我这个穷年累月困守于钢筋水泥的都市人眼前一亮,顿感神清气爽。 里尔克说过,“艺术是万物朦胧的愿望” 。这个愿望,付诸画家笔端,便在宣纸上留下了个体的深刻的痕印,留下了“形”与“神” 。譬如王祥夫的山水画,第一眼望去,远山近水,浓淡相间,一草一木,葳蕤有致。这第一眼,让人看到的只是“形”,是心外的山水,肉眼里的山水,但细品之下,却又能让人看到艺术家的心象和一种山明水净的精神。 “为花鸟传神,为山水写情。 ”王祥夫不反对继承前人的技法,并且认为传统技法的重要性2是第一位的。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而王祥夫却说“笔墨也可以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
3、种精神” 。王祥夫对古代山水画史和山水画理论有深刻的领悟,在将种种画技付诸实践之后,重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秉承“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努力踏遍国内国外的名山大川:黄山、桂林、江团、王屋、韩国的汉拿山,所到之处,努力描摹写生,于传统的运笔、泼墨、着色、树法、草法、石法之外,再将所到之处各具特点的自然山水纳入画中,从而构筑起了别开生面的“王氏写意范式” 。 王祥夫自小习画,深得朱可梅、吴啸石二位师长的教诲,也深受宋人及石涛、黄宾虹、钱松岩等大家的启迪,在运笔着墨上承接中国传统技艺,一笔一划尽显对传统的眷恋,而且还善于从当代中西方艺术中汲取养分,将现代绘画中的点线面的观念有机地交融进去,表现出虚实
4、之中层次鲜明的画面,从而超越了“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的传统绘画观,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活和丰富,努力实现把传统之笔墨融入到当代语境的可能。 王祥夫善于笔墨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山石以墨为主,逐层勾皴,间以赭色滋润,用花青点染远山;树木则多以重墨勾筋,间以赭石淡彩,使洇化开的墨彩中透出敦厚沉着之气,又不乏灵动超脱的韵味。他尤喜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融和,呈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对于处于阴影中的山,他似乎是格外情有独钟,黝黑的笔墨初看似紊乱艰涩,再仔细品赏,却又能发现其实各具章法。其线条的重重叠叠已直抵自由的境界,水墨的3运用也在努力摆脱媚俗的“轻、浮、甜、滑、飘”的羁绊,变得浓重、深邃,
5、质朴且耐人寻味,深得宾虹先生三昧。王祥夫勾点草树甚至直接施以花青三绿,使画面于沉郁中顿显亮丽。面对王祥夫的山水,不由使我想起了傅雷对宾翁山水的评价:“惟其藏之深,故非浅尝可能获;惟其蓄之厚,故探之无穷,叩之不竭。 ” 淮南子云:“神贵于形也,主张神主形从。 ”大画家顾恺之则将这一形神观继承发展,在绘画领域中提出了“传神”的要求及“以形写神”的主张,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形神论” 。王祥夫应该是崇尚“形神论”的,他笔下的山水构图大势极简,而笔墨总是能够于简之中达到厚而不滞、设色亮而不浮;更重要的是,王祥夫善于在落笔之际删除旁枝末节,如他的画梅,构图总是极简,与他的小说理论极合拍,极简而极耐看,
6、并且努力让笔墨回归到艺术的本真上,努力超越大自然的形,努力抵达白石翁所言的“似与不似之间” 。细看一点一点都是笔墨,而如若做总体观照,却是山川形胜。艺术上的山,看山是山,但看山已不是山,画家已经赋予了它文化人的诗的精神品质。王祥夫身为作家而出笔作画,其最大的过人处可能就在于他能够以文学观照绘画,所以他对绘画的理解深度和角度我以为和一般画家会大不一样。王祥夫短篇小说的写作成就在国内有目共睹,而其短篇小说的过人之处在于“于简中求复杂,于无事的状态中写出大事” 。这与王祥夫的绘画有相当近似的地方,与他的书法作品也是一致的,王祥夫的书法总是亭亭静静,一提一按,转折有情,既让人看得进,又让人品得起。表现
7、在绘画上,王祥夫笔下的山水之作简单而复杂,大势简而细节复4杂多变。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过颇有见地的论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器求也。世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 ”读王祥夫的画,于构图和精湛的笔墨技艺之外,更要读出他对“内心山水”的观照。从画卷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作家,同时又是画家的独特的生活体悟与审美情趣。 从汉拿山写生 峡江写生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画家旷达的审美体验,更可以体会他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王祥夫曾经说过,“真正的画家永远不可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只可能是理想境界的营造者,意境便是他们的极乐!”什么是意境?他也有自己独
8、特的见解,沧浪水清这幅山水便让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我以为那便是意境。 所有的艺术作品几乎都是艺术家思想光芒投射的映像。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关系,实质上是植物与果子、母与子之间的关系。每个艺术家的艺术生命都是短暂的、有限的,只有通过艺术品去释放生命的能量,诠释生命的价值,弥补生命短暂的缺撼。王祥夫的作品让我们看到的,正是艺术思想所发散出来的光芒,正是对中国画笔墨精神继承,正是对丰厚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他才能于文学之外有这样好的绘画表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除了绘画,他涉猎极广,书法、音乐、戏剧、收藏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王祥夫那里能够熔一炉而冶,艺术总是互为补充才能相得益彰。身为作5家,以文学滋养绘画,所以他的山水画无论从技巧到心灵都拥有了一个更为阔大的表现空间。王祥夫的山水画之作看上去均似不经意,却能于雄浑处见极微,于繁密处见到开阔。 读过王祥夫的好文章,再欣赏他的山水画作,对于这样一位具有极高艺术天分的作家,你只能赞叹他打通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阻障的能力,艺术的至高境界是融会贯通,这也根源于他“一日不作,一日不得食”的自律和在艺术的道路上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