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违背自然的规划.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344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份违背自然的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份违背自然的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份违背自然的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份违背自然的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份违背自然的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一份违背自然的规划为了拣集风倒木,吉林省林业厅责成林业勘察设计院制定了长白山保护区风灾区山林清理与恢复规划 。该规划根本违背森林生态学和森林演替规律,无视自然保护区这种特殊地理单元的保护管理目标和宗旨,甚至有意回避风倒木发生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这个重要事实,因此漏洞百出,谬误连篇。试举两段重要的观点加以分析。 一段是“要采取特殊的措施,积极清理。这将有利于森林更新,有利于森林防火,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 所谓“采取特殊的措施,积极清理” ,其实就是按照森工企业主伐生产的模式,动用全套木材生产的机具和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在保护区内进行高强度的木材生产。那么这样做的结果是否像规划者所言,有

2、利于生态保护呢?先看是否有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众所周知,健康的、未受人类干扰的天然林,自身具有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控制着各种生物种类之间数量上的动态平衡。在这个平衡机制中,是不存在“有害”生物的,唯有平衡被打破,某种生物种群数量呈爆炸式增长,泛滥成灾,危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才能称其为“有害” 。风干扰是长白山森林的环境因子,是普遍存在,重复发生的。自古至今,从未因风干扰而影响长白山森林的平衡与稳定,有什么根据认定这一次,必然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呢?事实上,恰恰是大规模的风倒木生产这种重度的人为干扰,扰乱和打破了森林的生态平衡系2统和生物控制机制,才导致了有害生物的发生

3、。研究表明,由于取走了所有的风倒木,同时又伐掉了活立木和枯立木,造成大片林中空旷地,给高山鼠提供了造穴的便利条件;而更新人工林,种下大量幼苗,也给喜啃食嫩根的这种啮齿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才造成了风倒区鼠害横行。 关于“森林病虫害”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王战教授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们现在不能再说森林病虫害,要讲森林生态昆虫学、森林生态菌类学。这些昆虫和菌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怎么能叫它病虫害呢?有些菌类,像猴头,榆黄蘑等,都是最好的食品,都是重要的资源和重要的分解物。至于昆虫更不能说是害了。我们在天然林里从来没发现过大量的所谓病虫害 。昆虫也是鸟类和很多动物的食品,它又是

4、植物的分解者。它们大量的粪便对森林里的物流和能流起着极大的作用。 ” “凡是这些昆虫和菌类能够形成灾害,都是由于人类破坏森林才发生的。因为人为地种一种树,形成单纯林,昆虫吃树林本身就是自然调节生态平衡的一种表现,它在消灭单纯林,否则地球的树种就单纯了,森林就不成为森林生态系统了。 ” 那么,风倒木生产是否“有利于森林防火”呢? 研究表明,在原生林中,倒木接地后吸收土壤水分,加速微生物活动,促使自身腐烂分解的过程,便是湿度逐渐增大的过程。若干年后,每一根倒木都像是一个小水泡,不仅不易着火,反而具有隔离火源,抑制火的蔓延的作用。有些架在其他树上的半倒木,并未倒伏,仍然存在3庇荫,能够保持土壤和林中

5、的空气湿度。还有些半倒木并未死亡,根部仍然吸收水分生长。可是一旦将所有这些倒木、半倒木统统“清理”出去,仍然存在活立木和庇荫的风倒区变成了全裸的皆伐迹地,随着日照加强,湿度下降,温度升高,风速和蒸发量加大,过去的森林小环境和各种气候因子均发生逆变,阴性树种再也长不起来,而被禾本科、莎草科及菊科的阳性杂草侵入并形成优势。这些阳性杂草植株高大密集,秋季枯黄后不易腐烂,从而为火灾的发生预留了大量的可燃物。今长白山西坡和西南坡的风倒区海拔 1600 米以上在人为干扰下已经逆行演替为次生草地,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成为长白山保护区和全吉林省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年有一个森警加强中队在此严防死守。200

6、5 年秋,笔者来到长白山西坡,只见山门紧闭,停止旅游,全面封山,足见风倒区防火形势之严峻! 自 1987 年大兴安岭火灾撤掉了林业部的正副两个部长,林业系统谈火色变,各级领导干部对防火空前重视。因此在保护区生产风倒木的问题上也拿防火来大做文章,称不拣会着火,正是堵住众人之口和吓唬不知底细的上级领导的最有效的招数。可是,自然干扰形成的风倒区和人为干扰形成的次生草地,究竟哪一种对“森林防火”的危险更大,事实胜于雄辩,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 另一段是, “规划”提出,在风倒木生产结束后,风倒区“不应任其自然演替” ,要“人工控制演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主张通过营造人工林, “尽快使风灾区更新还林”

7、 。 前面谈到,风倒区本来林下更新良好,阔叶红松林每公顷平均自然4更新株数 1285 棵,针叶混交林每公顷 2020 株。这些幼树数量足以达到恢复森林的标准,根本就不需要人工更新。只是由于风倒木生产破坏了70的原地表植被,直接导致每公顷保留的天然更新幼树下降了5070,继而由于风倒区变成了皆伐迹地,森林环境完全丧失,土壤光照,温度,湿度和理化性质发生逆变,在风倒木生产结束后,又造成了残存幼树的后续死亡。接踵而来的是各生产单位按照森工企业营林的模式在风倒区清林,整地,营造清一色的人工落叶松纯林。然而事与愿违,由于阳性杂草迅速侵入蔓延,落叶松幼苗成活率极低,风倒区非但没有按照人们的主观臆想, “尽

8、快更新还林” ,而是很快草地化,人工更新终以失败不了了之。 严重违背以风干扰为动力的长白山森林自然更新规律,强行进行“人工控制” ,造成风倒区的草地化是人类肆意妄为的结果。不过,就自然保护区而言,营造人工林的失败倒是不幸中的幸事。否则,在保护区核心区的原始森林中嵌入一片不伦不类的人工纯林,这种异质介入,不仅毫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而且更加有损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在这种紧急的形势之下,1988 年笔者向林业部反映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幻想能向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施加影响,挽回一些势必发生的环境逆变,主要观点是: 1、为保护幼树幼苗、地表植被与土壤结构以利森林

9、自然演替恢复,风倒木生产不应采用机械化高强度的常年作业,而应使用人力、畜力,冬季手工作业。 52、按照不同垂直分布带和不同立地条件,至少保留 30的风倒区作为保留地和永久样地,不予拣集风倒木,以便保护生态和进行比照观察研究。 3、严格控制清理范围,防止风倒木拣集扩大化和殃及风倒区及周边的活立木。运材路、装车场和作业点的设计,应以不砍或少砍活立木为原则,取石场和贮木场应设在保护区外。 4、营造人工林有损于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应当停止人工更新,采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的天然更新方式,确保森林的正常演替。 5、改变风倒木生产单位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由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一进

10、行风倒区的生产管理及资源保护管理。依法处置乱砍滥伐、乱捕滥猎和其他违法案件。风倒木生产的收入,应主要用于长白山自然保护事业。 应该说,这些建言,迫于当时采伐大军已经进驻保护区进行生产作业的既成事实,是一个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折衷方案。尽管目的是减轻对核心区的人为干扰,但相对轻度(其实也不“轻”)的人为干扰仍属人为干扰,同样是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企图在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的意见,却遭到急于将风倒木拣净吃光的长白山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强烈排斥。由于机械化作业生产风倒木和强行更新人工林的双重重度人为干扰,造成了万顷长白山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无可挽回的破坏,彻底丧失了自然特性,一部分从原生植被人为地改变为次生植被,另一部分从森林转换为次生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