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英伦报坛常青树位于伦敦东部船坞区的 Canary W harf,高楼林立。上世纪 80年代末,由于中心城区地价的大幅攀升和电脑排版技术带来的变革,许多著名的报纸撤出了泰晤士北岸的舰队街,纷纷来到这里安营扎寨,这中间包括拥有 150年历史的老牌大报每日电讯报 (The Daily Telegraph) 。今年 3月 23日,我有幸与它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 每日电讯报就在 Canary W harf地铁站口附近一幢叫加拿大广场的写字楼里,占据了 1116层,共 5层楼面(没有 13层) ,自离开舰队街后,该报已入住此楼 15年,与它共居一楼的还有独立报和每日镜报 。 创刊于 1855年 6月
2、 29日的每日电讯报 ,即将迎来它的 150周年纪念日,跨越 3个世纪,这张历史悠久的英伦大报依然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正如它每天在报眉下标注的那样:Britains bestselling qality Daily(英国销量最大的严肃日报) 。2004 年底, 每日电讯报的发行量为 90多万份(其中订户 30万份) ,覆盖读者 220多万人,在英国有质量的严肃大报中稳居翘楚;它旗下的星期日每日电讯报 ,发行量也近 70万份,仅次于星期日泰晤士报 。 我们在资深编辑乔治的引领下,考察了该报的编辑部。出乎我们的意料,这张声望卓著的大报办公条件竟极为一般,整个编辑平台十分拥挤,人挨人,电脑贴电脑,中
3、间也没有隔断。我们到的时候正值下午繁2忙时段,编辑部里人头济济,白发苍苍的老编辑随处可见,大家都在狭窄而开放的空间里埋头工作,看不到任何闲聊和走神的人。 乔治告诉我们,报纸在去年换了老板,由巴克莱兄弟(金融巨头)接手,随即进行了裁员,现有编辑记者 430多人。他介绍, “电讯报”一日两次编前会,分别在上午 10时和下午 3时半,截稿一般在凌晨 1时。 边走边聊,乔治随手拿起两份看似并无两致的当天报纸,为我们点明了细微的差别:一份头版右上角注明 Final(最后的) ,一份相同位置则为 3颗星;前者为最后的版本,后者则是最早面世的版本。原来, “电讯报”如英国许多著名大报一样,每天滚动出报,晚
4、10时半为首轮出报,只印几千份,发往较边远的地区,末轮即 Final版出报则在凌晨 4时半。内版标注一星二星的,即喻示该报有标题或文章与前几轮版本有所变更。“电讯报”一般每晚要滚动出报三四次。 尽管该报在严肃类大报中“老大”的位置目前尚无人撼动,但近几年持续走低的发行量和泰晤士报 、 独立报等大报小报化带来的冲击也无法回避。乔治在解释这一问题时,选择了模棱两可。他说,读者或许今天说喜欢小报(四开)了,明天又改口还是大报(对开)好,如果他能找到发行量下跌的原因,那早就成老板了。不过他还是坦言,财大气粗的默多克刻意让泰晤士报降价,是对“电讯报”的一大威胁。乔治称, “电讯报”的核心读者群是 304
5、0岁,有孩子、房子的成熟白领,每年能外出度两三次假,小孩可以进私立学校,政治观点比较保守,甚至有些右倾。目前,他们在发展年轻的新读者群时,也不想让老读者失望。归根结底,老的、成熟的读者群,带来的广告客商也源自高端。 3广告经理 Christopher也向我们介绍了情况。他说, “电讯报”最多可一次性印刷对开 48版,平均每天 42版;版面上广告最大承载量为60%,一般 36版时刊登 16版广告,38 版时刊登 18版广告;广告部门不承担版面,由专刊编辑负责编版。当然,如果某一方面有一篇很好的文章,可马上与广告部门沟通,联系广告配合跟进。针对 60%的广告覆盖读者是否有抱怨的疑问,Christo
6、pher 倒很坦率和自信:“电讯报”售价为60便士,实际成本已达 1英镑,过多的广告也是为生活提供便利,是一种有用的资讯,更重要的是读者也已习惯这种方式。而当我们的话题涉及到具体的营收指标,Christopher 则收紧了口风,只是笼统地提及“电讯报”每年的广告收入目标是 2亿英镑,去年可能略低一些,但已占到伦敦地区严肃大报广告份额的 26%。因此,他们一般不会对广告商的要求说“不” 。 资深编辑理查德向我们展示了这张百多年大报在网络领域的新探索。这位“电讯报”电子版的主管说,目前“电讯报在线”的注册读者中,中国内地有 7600人,香港有 8000人,有 10297篇来自中国的报道存在“电讯报
7、”的网络档案中。他介绍, “电讯报”网络版每天更新 50次,重大事件一俟发生即上滚动条,所载内容与报纸版面有所不同,但也可阅读当天报纸,目前的点击率为每月 3700万人次,60%的读者来自英国,40%在海外。针对电子报与主报的关系,理查德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要找到之间的平衡点,在维护、做大主打品牌的同时(有些报纸上的内容网上没有) ,不断发掘新的读者群。 虽然搬出舰队街十数年的“电讯报”早已消遁了铅与火的踪影,但4我们还是在其编辑部一隅发现了一台功勋卓著的老旧整行铸排机,从这一工业革命时的缩影和墙上一幅跃马送报的油画中,隐约瞥见这张 150年英伦大报走过的艰辛而不凡的历程,感受其历久而弥新的深厚魅力。 (作者单位: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