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美丽践行第一次看到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 ,心底里被深深地触动了。虽然,里面的文字有很多是我们所熟知的,但是,经过遴选和整合,这厚厚的四卷本书便搭建起了一扇扇的窗,让我们得以更清楚地望见,一个在儿童文学园地里辛勤耕作着的研究者的身影。 生活中的方卫平教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学术上,他将这种完美主义个性转化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著与坚守,追求稳健、严谨、深刻而又生机勃勃的治学之风。他的批评同时具有逻辑的说服力和审美的感染力,在理性中洋溢着激情,于缜密间飘飞着灵动。可以说,方卫平一直在寻找理智与情感的最佳平衡点,既坚守原则,又包容异己,是一个坚定的温和者。为了将激昂的理想化为现实的
2、可能,他行走在无比艰难却无限美丽的儿童文学理论践行之路上。 方卫平是一个有着强烈历史感的研究者。面对儿童文学的历史,他以充满激情的遥望和体察,书写着自己独有的深度:“对历史的透视将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实提供某种可能性至少在主观上,我们对现实的考察应该力求保持一种历史的纵深感。 ”在这一观念的促动下,同时凭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敏锐感悟,方卫平建构了厚重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 ,以宏阔深刻的历史眼光,成功地描述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和演变。无论对于作者自己,还是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它都称得上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力作。 2如果说,卷一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体现了作者在理论历史维度的深度开掘的话
3、,那么,卷四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体现的则是作者在文学历史维度的精彩描述。对一个异国的儿童文学面貌的勾勒与呈现,不仅需要世界历史的视野,更需要对作家作品展开细致品评。在本书的引言部分,作者准确精要地概括了法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特点,可以说是读者进入法兰西儿童文学艺术世界的导游图,而最后一章“法国儿童文学在中国”的梳理,更是为历史研究找到了现实的价值归属感。 方卫平一直怀有十分自觉的学科意识,卷二思想的边界集中反映了他对于儿童文学本体性的思考。边界的设定,与其说是为了考量思想所能跨越的高度,不如说是为了遥望思想可能到达的远方,这正是方卫平通过他的儿童文学理论思考试图证明的一个意旨思想无边界。 20 世纪
4、80 年代以后的儿童文学研究,曾一度呈现出开放和活跃的理论态势,研究者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话题,在全面而深入的讨论过程中不断开拓着理论疆域。方卫平是其中的一个新锐,他拥有学院派的开阔与沉稳,无疑成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的中坚力量。方卫平不仅热切关注儿童文学的艺术本体问题,而且积极投身儿童文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努力使儿童文学成为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场域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命题,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重要导向,其中的许多论文,如从发生认识论看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童年:儿童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儿童文学:在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 儿童文学本体观的倾斜及其重建 ,在今天
5、看来仍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体现了作者扎实深厚的文艺理论功底以及富有前瞻性的3学术眼光。 思想的边界中还收入了一本精巧的小书儿童文学接受之维 ,作者从接受美学理论切入,为儿童文学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的确,视野的广阔往往带来话题的丰富和多元。方卫平的儿童文学理论思考广涉美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他对儿童文学美学特质、创作心理、文本构成形态、民族性与现代性以及各种文体的关注和考察,呈示了研究视阈上的纵深感。而对少儿读者阅读现状和审美发展的调查和分析,则体现了作者的现实关怀意识,由此也强化了理论的说服力和现实的干预力。 在瑞士批评家让?斯塔罗宾斯基看来,批评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
6、的行为,不是居高临下的裁判,而是参与的过程。批评家应该借作品来探索和表达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感受和认识,既没有忘记距离的审视,又不会拒绝贴近的体验,从而完美地实现这双重批评形式的过渡。透过卷三文本与阐释 ,我们看到了方卫平对这样一种理想批评姿态的追求与靠近,他努力让双重批评形式并行发展,显示了理性深度之外的感性活力。方卫平始终保持着理性、平等的批评意识,他从不轻易下笔,然而一旦形成文字,却值得细细品味,那温和沉稳的笔调中总能透出思想的力量。在近年来儿童文学发展态势之我见兼与陈伯吹先生商榷少年小说:对新的艺术可能的探寻 少年文学的自觉与困惑兼及独船及其讨论等论文中,作者虽将批判的锋芒藏在深处,却能透过文字折射出极大的信服力,不仅客观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儿童文4学景象,而且也显示了作为批评者的立场和远见。 面对今天的儿童文学批评现状,方卫平难以在文字中掩饰内心的失望、担忧和困惑,因为他不愿放弃一个批评者的良知。跨入新世纪后,他以一篇发人深省的批评的挣扎 ,在中国儿童文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在深感现实的无奈之后,方卫平一贯温文尔雅的声音里面透出了尖锐和严峻。方卫平在文中所传达的,既是一个学者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也是对真正的批评品格的深情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