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专业精神提升主流报纸的内容价值面对网络竞争,有论者提出报纸要走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方向。然而,以目前报纸尤其是作为主流报纸的党报的内容看,其价值并不足以让读者花钱在网络上购买。正是由于这一主要原因,国内党报电子版或多媒体数字报基本上未能采取网上有偿订阅的方法,即使是纸质报纸的市场份额也在相对萎缩。因此,如何提升主流报纸的内容价值,是当前主流报纸面临的关系其发展前景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树立与增强主流报纸的专业精神,是提升其内容价值与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新闻专业精神在网络时代是平面媒体的生命线 比较报纸与网络内容的诸方面特性,可信度是当前平面媒体内容的惟一优势。首先,从内容丰富性比较,网络
2、媒体拥有无限容量,有多少个网民,就可以有多少个业余记者,网络拥有无限低成本或免费的信息提供者。其次,由于网民无时无处不在,网民发布信息程序简单,内容发布更为迅速与及时。最后,内容的可信度是平面媒体唯一的和最大的竞争优势。2008 年 1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 2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相信网络新闻的比例仅51.3%,不相信的有 41.1%。深圳是网络普及率较高的城市,但受众对网络的信任度更低。2005 年 11 月深圳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的深圳受众市场调2查显示,如果网上的新闻与报纸报道不一致,64.6%的人会相信报纸,只有 10.7%的人会相信网络。也因
3、此,深圳网民有 90%以上坚持读报。 从上述内容的量、质和报道及时性看,平面媒体仅在质方面占有优势。而这一优势的来源,就在于平面媒体的内容采集、制作和发布,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经过专业程序以专业要求操作完成的。这些专业优势需要经过长期培育才能形成,一般网民难以达到,即使是大型商业网站目前也难以企及。因此,从内容竞争角度看,相对于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的专业优势是其存在的生命线。 新闻专业精神是现代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与精神动力。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商业报纸发展初期,针对当时黄色新闻泛滥、格调低下、党派报纸残
4、留的政治偏见,新闻专业主义提出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和大众媒体的独立性,为公众利益服务,提升媒体的公信力。以此为核心形成一套维持报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行为规范,并体现在一系列的新闻采访、报道、编辑、评论等专业素养与技能要求上。譬如,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首要原则,具体化到新闻实践,要求寻找与确认权威信源、观点与评论分离、平衡报道、态度中立、语言简洁准确、可核实、新闻六要素齐全等。客观性报道形式也发展出多种形态,从最初的倒金字塔新闻,到解释性报道(Interpretive Reporting) 、调查性新闻(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精确新闻(Precision Journa
5、lism)等等。而其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职业理想,也成为推动现代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新闻专业主义与现代报业共产生、同发展,既保证提供信息的可信度和媒体公信力,3也满足公众了解事实真相的市场需求和报业发展的商业要求;不仅规范了现代报业的运作,也是报业的灵魂,是报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与精神动力。 重申新闻专业主义,是当前我国提高新闻可信度和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界重提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建立新闻职业行为规范。1991 年,中国记协制订通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1994、1997 年两次修订,强调“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等
6、等。与美国报界当年主张新闻专业主义的背景相似,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新闻行业存在诸多职业道德问题,低俗新闻、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假大空文风、舆论监督缺失、政治家办报被扭曲为官僚办报等等,对报纸形象造成极大危害。类似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数十真假记者领封口费等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事件频繁发生,更凸显建立新闻专业的信念、伦理和规范的重要性。虽然中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内涵各有不同,服务的政治制度不同,但其共同点是,通过克服行业不良风气,提升新闻专业性达到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和树立报纸的公信力。而如上指出,公信力是报纸相对于网络的最大优势。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面对网络大量业余记者、海量非专业权威信息的冲击,新闻
7、专业精神更凸显其重要价值。新闻专业精神曾经是现代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今天突破新媒体围困的依托。主流报纸一旦失去专业优势,也将最终失去其存在价值。 4二、以专业精神办报,服务主流文化传播,提升内容价值 我国主流报纸虽然是专业机构,但受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影响,新闻的专业性和专业精神迄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政治上,由于主流报纸更多地被视为党的喉舌,往往片面注重服从领导机关或官员指令而忽视对新闻专业原则的遵循;经济上,有些媒体屈服于广告利益,不惜违背新闻的职业操守。因此,在我国“新闻无学”颇有市场,新闻专业主义也曾被冠以“资产阶级新闻观”而遭到摈弃。 尊重采编自主权,树立以专业精神服务中心工作、传
8、播主流文化的观念。采编的自主权是以专业精神办报的前提,报纸只有在充分的采编自主权情况下,才能自如地发挥其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主张媒体独立不同,我国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党管媒体主要体现在组织领导与政治领导,并不意味要取代媒体新闻业务的采编自主权。事实上,党委通过对媒体的政治领导及对媒体负责人的任命,也间接实现对采编工作的领导。采编自主权仅是相对而言,即媒体在服从党委领导的前提下,运用新闻的专业手段主动积极服务党的政治目标。媒体的采编自主权与党的组织领导、政治领导相统一。有的官员与部门并没有正确理解党管媒体的含义,违背新闻规律与新闻专业精神,越权或过度干预传统媒体的运作,损害了党
9、报的采编自主权,以致一些重要的热点问题网络有话语权,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却被剥夺了话语权,削弱了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的影响力。网络时代舆论领域更为复杂多变,尊重和维护主流报纸的采编自主权更为重要。这关键要把握好党委日常政治领5导与主流报纸采编自主权相互配合的度,一方面,党委在履行对媒体的政治领导时要尊重媒体的采编自主权,另一方面,媒体在行使采编自主权时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新闻专业主义实质是遵循受众需要与服务公众利益(或人民利益)的平衡原则与技巧,在不同的社会,体现了不同的主流价值观。西方新闻业运用其专业的价值观与技能,服务其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与政治目标。同样,我们也可以发挥新闻专业精神与技能,
10、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与政治目标,传播社会主义文化。 发挥主流报纸的专业优势,以质取胜,以准确性和深度提升客观报道的质量与价值。商业网络媒体或网民受多种条件限制,缺少资源的支持,难以进行充分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出准确的、有深度的客观性报道。在网络时代,平面媒体依靠消息类题材建立独家新闻的优势已不可能,而网民却常常能在网络抢先报道独家新闻。平面媒体要维持新闻报道的优势,必须运用其专业技能与手段深入调查研究,以质取胜,以精胜多。如以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新闻及精确报道等形式,准确揭示新闻事实产生的背景、原因、后果,或者给予解释、评论,满足受众深入了解新闻和做出正确判断的愿望。由于网络可信度较低,对于网络抢先
11、报道的热点新闻,网民存在从权威媒体获得证实的愿望。如此,网络的抢先报道就可能成为主流报纸深度报道的引子或广告,成功的深度报道将使主流报纸获得报网新闻竞争的优势。 以独立的思考和观察,提供专业水平的高质量的时政分析与财经分析。平面媒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立场与判断,这种独立性并不意味着要站在党和政府对立面去横加批判,而是站在观察者角度诠释某项政策6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意义,提醒读者这种政策的实施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读者必须准备的应对措施。这样的评论才有阅读的价值。譬如,华尔街日报百万份的网上发行量,都得益于独立与专业的分析。 网络时代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主流报纸要在评论领域建立优势,必须建设自己的评
12、论专家库和评论写作机制,为受众提供具有专家水平的时政或财经分析。一方面,媒体要将自有的评论员培养成为不同行业的研究或评论专家;另一方面,利用平面媒体的影响力,汇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为媒体供稿,或在媒体发表言论与意见。 深圳商报在应对金融海啸的报道中,每周组织一次“圆桌会议” ,邀请各行业专家或领军人物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在“商报眼”的言论专版刊发。这一模式既有行业较高的专业水平,又有独特的分析角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较好的报纸言论模式。 三、培育具专业精神的媒体文化与机制,增强平面媒体竞争力 改革考核机制,克服“新闻民工”现象。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配合报业竞争的需要,我国报界
13、内部推行一系列机制改革,特别是创造了一套独特的量化考核机制。这些改革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但其弊端也日渐突出。主要是强化了采编人员对个人经济利益的关注,而丧失对新闻理想的追求,把采访、写作、编辑当作单纯的谋生手段,因此有“新闻民工”之称。采编人员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为完成更多的量,挣更多“工分” ,宁可多拼凑篇数或字数,或者为制造轰动效应不惜夸大、编7造某些事实,不愿深入调查研究,出现大量虚假或失实报道,这在都市类报纸尤为严重。因此,必须改进目前的量化考核机制,按照新闻专业性要求制定新的考核方法,将量和质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在质的考核,鼓励采编人员多出好文章、好栏目、好版面。建立奖励机制,提倡
14、做专家型记者、编辑和研究人员,批量培育名编辑、名记者以及品牌栏目、品牌版面。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建采编人员的新闻理想。 “新闻民工”现象折射出采编人员缺乏崇高的新闻理想,把新闻工作这一塑造人类灵魂的高尚职业等同于量化的物质生产。一张没有崇高新闻理想的报纸必然缺乏激情与思想,内容价值也大打折扣。 深圳特区报之所以曾经有过辉煌,就在于报社上下把为改革开放鼓与呼视为己任,将以敢闯精神服务改革开放作为报纸的灵魂。在多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新闻理想?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 。他指出,新闻宣传以人为本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
15、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这实质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与追求,特别是实现与维护人民由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成的民主权利,这是党新时期执政理念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这一根本要求值得新闻人终身为之奋斗。 建立和改善编辑中心制,提高编辑素质与作用,优化整合采编资源,提升版面及内容价值。编辑中心制指编辑在采编系统处于指挥、决策的8地位,通过多渠道的信息及与记者的充分沟通,根据报纸的编辑指导思想,协助与指挥记者采写,完成稿件的写作、修改和策划的实施。这种编辑体
16、制优势明显,编辑可以将其通观全局的优势与记者一线采访的现场优势结合起来,将编辑的创造性与记者的主动性结合起来,是新闻专业精神在采编管理的集中体现。这首先要求提高编辑素质,编辑应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较高的新闻业务水平,具有对大局的统筹能力、协调能力、策划能力。同时,要根据情况变化制定和改善编辑流程,让编辑更多更早介入采访的准备与过程,与记者充分互动,产生更好的选题、策划与报道角度,使新闻题材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挖掘与提升。报纸对网络是以少胜多的竞争,拥有独家的信息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独特的视角、独家的分析和判断,同时要以有限的版面发布最有价值的内容,从量的竞争转向质的竞争,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编
17、辑中心制,优化整合采编的专业资源,强化对网络的专业优势显得更为迫切。 提倡新闻专业精神,从可信度及报道质量方面提升内容价值,对于提高主流报纸对网络的竞争力有决定性的意义,也能为报网融合,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我国主流报纸中较能体现新闻专业精神的是新兴的财经报纸,如21 世纪经济报道 、 第一财经日报等,即使在网络冲击之下,仍能保持较快发展。2007 年,党政机关报广告营业额增长仅 0.4%,而财经类报纸广告增长高达 30.7%(慧聪媒体研究中心2007-2008 年度中国报刊广告市场初探 ,2008 年 6 月) 。可见,增强新闻专业精神是提升我国主流报纸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本文受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9“党报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的发展模式和战略”项目资助,课题批准号 07JDTDXM8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