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悲剧与悲剧的英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389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雄的悲剧与悲剧的英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英雄的悲剧与悲剧的英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英雄的悲剧与悲剧的英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英雄的悲剧与悲剧的英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英雄的悲剧与悲剧的英雄【摘 要】中西方关于悲剧创作的重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差异,并形成两种不同的审美体系。本文着重以中国传统戏曲穆桂英挂帅及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探索中西方悲剧里英雄人物的塑造。 【关键词】悲剧;英雄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49-01 一、生存与救赎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模仿。 ”其中“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比一般人好的人”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悲剧中应该有英雄主义的渗透。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崇高与滑

2、稽一文中也认为“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按照他们所共有的英雄悲剧观来看,如果我们说悲剧精神的核心是以客观命运阻挡人类心灵的自由与理想为先行艺术条件,那么,其外化出来的则是以主观英雄主义寄托人类心灵的自由与理想为后补艺术条件。但是,由于中西方人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不同,所以民族的悲剧意识就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这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悲剧英雄主义观。 京剧穆桂英挂帅开场即为西夏番王率领十万铁骑欲夺取宋室江2山,而宋军不堪一击,连连败退。中国传统的忠孝道德观念,时刻警示着每一位仁人志士,保家卫国乃是他们从小立在心里的目标。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英雄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使英雄们

3、在强烈的集体意识影响下,为了家国不受外族的侵犯、为了民众安宁享乐的生活,也为了自己更好生存下去而不可避免、自愿选择的悲剧,我们暂且把这看做是英雄的悲剧。 俄狄浦斯王开场即是俄狄浦斯所在的城邦由于一场瘟疫的降临导致人们在痛苦中挣扎。俄狄浦斯作为深受众人爱戴的国王,自然是愿意竭尽全力免除这场灾难的。因此,他在求得神谕之后便开始号召人们一起追查杀害老国王、导致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由于命运的牵绊,俄狄浦斯出生时就背负了杀父娶母的神谕。他看到母亲无法忍受耻辱而上吊自杀后,在剧烈的悲痛中他将双眼刺瞎并自我放逐,为拯救城邦,也为自我救赎。尽管他已经做到一个英雄应该做的所有伟大的事,也只能是一个悲剧的英雄。

4、二、祭献的壮美与毁灭的崇高 壮美与崇高作为中西方两个本质不同却又极为相似的美学概念,它们与西方美学中的悲剧艺术相结合,其深层意义已经逐渐渗透到中西方悲剧的创作中来。中国悲剧的快感来源于两个重要元素壮美感与道德感;对于西方而言,悲剧的快感则来自于崇高感与自我价值的毁灭。康德曾指出:“美感始终是单纯的快感,所以观赏者的心灵处在平静安息状态;崇高感却是由压抑转到振奋,所以观赏者的心灵处在动荡状态。” 3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俄狄浦斯王将一个英雄一生的苦难写照呈现给观众,最后不惜将自己毁灭,祭献天神,以求解脱。这样一种崇高毁灭,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让观众为之产生痛

5、感后,又转化为情感得到净化的快感,是西方悲剧中英雄人物塑造的独特之处。 中国的古典美学向来奉行的是中庸之道,强调物极必反,讲究中和之美、和谐之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所以中国古典美学中既讲壮美,又讲秀美;既需要二者各立风姿,又主张二者的结合。这种古典的美学观念在李六乙导演的京剧穆桂英中得以体现。剧中穆桂英的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她身着红装在柔和的灯光衬托下甚显娇媚,将女性的秀美之气融合其中,让她重新回归女性的柔美。这样的壮美与秀美相互结合,阳刚与阴柔彼此交融,更加突出?位女性英雄人物不得不解下红妆着武装的无奈与悲凉,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英雄的悲剧与英雄祭献的壮美。 如果我们说俄狄浦斯是一个遭

6、遇不幸的英雄,在面对城邦灾难的日益加重,仍然将自己放在祭坛上,从而走向毁灭的话,那么,穆桂英则是一个英雄面对着苦难,在心有不甘的情况下,依旧选择去背负这个苦难的“包袱” ,以期求得战胜苦难,使未来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及人民的平安幸福。所以说, “祭献精神”是一种具有伟大抱负之壮美感的牺牲精神,也是一种想要远离痛苦,去拯救他人、拯救自己的毁灭精神。 注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4社,1962,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0. 转引自朱栋霖.论“罪人的悲剧”J.戏剧艺术,1990(3).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6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9. 京剧穆桂英 ,导演李六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