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灵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439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灵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灵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灵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灵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灵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灵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提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带有人文关怀的审美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体现一种流动的审美的诗意,决不能成为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的板块框架。如果用流动的时间艺术音乐来激发,显然这种审美的诗意会体现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 一、抑扬顿挫的魅力音乐在诵读歌吟中的美感效应 一

2、些诗歌美文,读来或清越响亮,或抑扬顿挫;有的回环唱叹,有的声情并茂;既注意节奏和谐,又注意言简意赅。这一切富于音乐美、形象美、简练美的民族语言特色。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口诵心惟,才能形成一种深厚的美学积淀。音乐在这方面功不可没。 1.配乐的朗读 配上合适的音乐背景来诵读,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心入诗境,让学生在2诗我合一的妙境中含英咀华,尽享诗情的甘醇。有的现代美文,如果配上合适的音乐背景来朗读,也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如朱自清的春,我曾经让学生自选配乐自录朗诵,组织了一次朗诵比赛。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中声情并茂地朗诵,形成了一次诵读热潮。声与乐的配合自然营造出了审

3、美的教学时空,更不用说那些在古代就是可以因声起韵的经典诗词曲了。 2.悠扬的吟诵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吟诵艺术专家陈少松先生,非常赞同用吟诵来学习探究古诗词等,有时通过吟诵感受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均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吟诵也不拘泥于某种流派,因为它实际上只是一种优美的抒发,长声吟之,即能闪烁出美学光彩。 吟诵艺术用得好,语文课堂上的诗就有了生命。仿佛是让那些平面的文字都站了起来,平平仄仄地更突现了高低远近的视感,抑扬舒疾中也更易感受

4、到语言文字的深度。在这种音乐时间“流”和虚拟的音乐三维空间里,学生对诵读作品的审美潜质被自然诱发。 3.如歌的行板 有时用歌唱作品的方式,会使学生对作品产生亲近感,新奇感。这种零距离接触使蒙在作品上的辽远而神秘的面纱缓缓落下,学生对它的兴趣使它产生了另一种风采,也使语文课堂产生一种非常规的律动。如上李商3隐的无题时,我先给大家唱徐小凤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回环往复的旋律很容易学会,学生在齐声相和中很快记住了这首诗和这一曲调。而如果以李诗曲调唱杜诗,学生就觉得不合适,这一曲调只适合表达李商隐意象晦涩朦胧、抒情深挚绵邈的风格。一曲歌罢,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对律诗大家的风格有了更好的领会。 二、开启心灵的

5、远游音乐对想象能力和情感智力的培养 音乐有非具象性、非理念性、不确定性的特点,音乐对人作用又最直接,直指心灵,不经过任何“中介”和“转译”,它本身所固有的这些特性,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够得到最广阔、最自由的发展机会。因此,在语文审美教学中引入音乐这一载体,无疑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审美时空。 1.意境再现与再造 经典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教师可充分利用音乐效果来创设出一种审美意境,从而领会其精炼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领悟作者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例如在教送元二使安西的时候,我在课堂上播放孙道临先生的唐诗解说,在悠扬空灵的古琴曲阳关三叠

6、声中,同学们听着孙先生的深情表述:这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春晨,拂晓的一场雨刚刚沾湿了地面就停歇了”学生在音乐声中融入到一个诗情画意的意境中。 2.情感智力的提升 4音乐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其中溶解着各种思想,贝多芬称它为“人类精神的火花” 。恰当运用音乐,学生的心弦容易和音乐的旋律产生审美的共振,可以在语文审美教学的流程中使学生敛容沉思,砥砺志向,陶冶情操,震撼心灵,使之情感丰富、敏锐,善于感受万事万物,善于体悟、深思。 有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内容,用音乐来表达就很恰当。音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去感应文字,从而更好地去发现自我,发现世界,感悟和珍惜我们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感悟和珍

7、惜我们的生命。时光是最好的选择大师,经过它的披沙拣金,流行风刮过剩下的就是经典。它们可以成为培育丰富敏锐的情感的土壤,也可以成为我们表达的主题,或者枝枝叶叶的细节。 三、穿越时空的会晤音乐对文学的深层描述 1.泛舟流动着音乐的诗河 音乐如一条河,舒缓地流在上下五千年的诗歌里。在邓丽君的深情款款的在水一方中,我们揭开诗经的封面,依然可见北方的水色河光,蒹葭苍苍,白露茫茫,生动的形象伫立在水中央;你翻开郭沫若的雷电颂,依稀可见行吟泽畔的屈子,峨冠博带,漫漫求索而不得,泪湿诗行;在纳西古乐浪淘沙中尽情表达对李煜和那个远去时代的缅怀;在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中体察苏子关于渺小和博大、短暂和永恒的哲

8、思 52.聆听经典的课堂 注意社会环境给教学对象带来的冲击,有选择地优化语文教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审美教学资源。我曾把一些学生带进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的音乐厅,聆听“唐诗宋词名家朗诵会” 。台上的表演艺术家们在专门配乐中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在台下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地跟着诵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用心聆听,你便会发现,中国的古典音乐所追求的境界不是醇厚秀雅,极尽苍茫之致,就是古意磅礴,充满雄浑之气。若没有词的描绘,音乐就不完全了;而若没有音乐的旋律,词也就少了灵动。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音乐具有改变社会风气的功能和力量。欣赏音乐既可以调剂精神,又可以受到教育,是一种高尚而有益的文化生活。语文教学中,巧妙地结合音乐,创设“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而且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训练思维,提高人的生活品位,使人的精神追求建立在高起点上,在各方面都会收到更好、更能适应时代潮流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五塘中学) 责编 / 董 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