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契合中寻求报纸的生存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466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契合中寻求报纸的生存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契合中寻求报纸的生存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契合中寻求报纸的生存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契合中寻求报纸的生存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契合中寻求报纸的生存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在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契合中寻求报纸的生存策略这是一个新的阅读时代,阅读的形式及特点都在悄然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阅读对象之一的报纸,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困境与新的可能。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阅读享有重要的地位。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提出了阅读层次论,他把阅读层次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三个层次。现在,中外学者都认同如下的观点:阅读中触及的层面不同,代表着阅读的不同深度。深度阅读,则成为人们乐于追求的阅读境界。“ 书籍、杂志、报纸这三种形态的出版物,由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在差异,加上出版周期的不同,它们对应的阅读程度也各不相同,书籍需要最深度的阅读,杂志次之,

2、而报纸的阅读则较为浅表。 浅阅读时代的到来 1.何谓浅阅读 浅阅读,并非仅仅是对阅读深浅程度的简单分类,它是社会进入新的2历史时期才有的阅读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浅阅读从属于阿尔文?托夫勒所说的“第三次浪潮”,这一世界潮流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显露端倪,而在最近 10 多年间则表现得尤为突出。托夫勒认为,第三次浪潮的传播,体现为典型的“弹片文化”特征:“我们被一些矛盾、零散的形象所包围,旧的观念受到考验,注入我们脑海的是支离破碎的弹片(blip)。 ”#人们生活在由“散漫、短暂的形象所构成的新文化当中”,逐渐习惯于新闻节目每隔几分钟插入 30 秒的广告,习惯于公交车上的广告牌,习惯于商

3、品包装盒上的一段卡通,或者一条逗人发笑的手机短信,阅读报纸时也喜欢读编辑从报道中摘出的新闻人物语录。 一般说来,浅阅读是一种不求甚解的、以消遣娱乐甚至感官刺激为旨的、匆匆进行的阅读形式。浅阅读的突出表现就是浅尝辄止,只求形象的生动而不问有多少思想内涵,只求语言的通俗性而不论精神上的积累,只求阅读的速度而不求甚解。 浅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其中找到了直截了当的快乐,时间在这种快乐中轻松逝去。报纸这一媒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 2.浅阅读的特征 浅阅读与大众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并不完全同步,但它还是表现出消3费文化的一些突出特征。 快餐式。所谓浅阅读,最突出

4、的特点是“快”,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有人形象地说:“假如说深阅读曾经是一场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饥似渴的时代里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而面对浅阅读,人们惟一能做的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 ”$值得注意的还有,快餐式不仅是阅读方式,同时也是生产方式。 随意性。与传统阅读的郑重其事不同,浅阅读已经卸下了神圣的面纱、严肃的目的、认真的态度,因此对阅读物的选择便也不求系统、高深,也不需要精挑细选,读什么与不读什么有了很大的随意性。坐上地铁,会接过一份免费报纸阅读一路;一份上百个版的报纸,通常要在几十分钟内翻完,阅读哪些新闻,又不读哪些新闻,全凭兴

5、之所至;而在互联网上,在网页与网页之间的选择更为随机。 享乐化。在浅阅读的潮流中,感官上的享受成为阅读的一个直接目的。传统阅读产生的愉悦感可能更深刻、更持久,而浅阅读则不然。浅阅读要的是当下的、直截了当的快感,对阅读物的选择,浅阅读大多是出自感官直觉与本能,视觉刺激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针。与这一特点相呼应,重视视觉冲击力已成为报刊的共识,把装帧、版式、照片等视觉因素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读者的眼球。 4碎片化。所谓碎片化,与托夫勒的“弹片文化”具有相同的指向。突出的表现,比如手机短信的流行,比如报纸上“语录”栏目的兴起,比如简短、精辟的广告词,虽然媒体形式各不相同,但是

6、流露出某种一致的特征。3.在线阅读与浅阅读 浅阅读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早在进入网络时代之前就已开始萌生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浅阅读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阅读形式。 托夫勒认为,随着第三次浪潮的到来,大众传播工具的势力不仅没有扩张,反而被“多样化的传播工具”削弱了。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互联网尚未广泛应用,他看到的是快速、便宜的印刷术带来了小型杂志的遍地开花,以及录像机、 “电视游戏机” 、传输到家的“信息服务”等等。待到互联网普及之后,呈现出来的传播景观更加令人吃惊了。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了纸质与数字并存的时代。印刷媒介不再是唯一的阅读物,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电脑屏

7、幕上阅读,这种阅读被称为在线阅读或网络阅读。在线阅读的迅速增长挤占了印刷媒体的空间,尤其是青年人群正逐渐失去对传统纸质读本的兴趣,他们成5为在线阅读的中坚力量。 2008 年 7 月 23 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报纸以 73.8%的阅读率位于首位;图书阅读率结束自 1999 年以来连续下滑的趋势,上升 0.1 个百分点,以 48.8%排在第三位;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达到 44.9%,比 2005 年提高了 17.1%,而 1999 年仅为 3.7%。数据还显示,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比例高达 79.7%,手机报和电子

8、杂志的读者规模均超过 200 万人。% 从表面上看,单单这组数据没有理由值得悲观。有人说,网络阅读本身并不简单地代表着正面或者负面的价值判断。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就曾经表达过他对两种不同阅读形式的感受:“如果我想要在,二十四史中查一些资料,但是我完全没有读过二十四史,那么我肯定会选择看电子书;但是如果我现在情绪低落,想找林妹妹来陪我吟诗作对,那我肯定会躺倒床上捧一本红楼梦津津有味地读。 ”其二,报纸的导引是以日为单位的,模式固定而简单,相比网络的快速多变而言,这种模式有其价值。网络虽然可以随时更新,但是过于频繁的更新却未免会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从;其三,就具体报纸而言,还可以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

9、处理网络信息,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视角。 3.加入深阅读元素完善报纸结构 报纸的本性在于浅阅读,但是,把浅阅读做到极致,是否就是最好的报纸?即使是最好的报纸,这是否又是所有报纸的最佳选择?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参考消息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案例。这份报纸的绝大多数报道来自于外国通讯社、报纸、网站,四开页面,多数时候只有 8 个版。其定价为 0.6 元,以深圳报业市场为例,这份报纸的零售价实际为每份 1 元,销售情况良好。报亭里同时还销售深圳当地的综合性日报,参考消息好于9其中的部分报纸,而其版面仅仅是那些报纸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参考消息为何能做到以少胜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参考消息提供的是深阅读。具体说

10、来,一是观点独到,因为编译的是境外媒体的文章,其观点为国内媒体所无;二是文章精粹,值得细读;三是可以将其视为每日“世界趋势的微缩景观”,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一种指引。尽管每天世界上都发生无数的大事,但是,最重要的大事都会在这份报纸的 8 个版里有所反映。 参考消息其实给报纸提供了一种认清自身优势的视角。浅阅读诚然为读者所需,而适当地加入深阅读的成分,也许恰恰有助于报纸确立自身的优势。 晶报是最受当地读者欢迎的深圳报纸,这张报纸每天在A4、A5 版的重要版位推出两个版的评论,目的就在于加入深阅读的元素。该报日均约 60 个版,评论版每天占到 2 个,比例可谓不小,这是因为报纸评论版具有深阅读的性质。当然,除了评论,深度报道、特稿等报道形式也可提供深阅读,现在也正越来越受到许多报纸的重视。(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